La Champagne
行銷之於香檳,就像甘斯堡(Serge Gainsbourg)的歌詞之於法國香頌:不可或缺。香檳的行銷力道強勁,也將法國文化順勢行銷至國際(甘斯堡也可說是法國文化的大使)。「香檳」其實是國際上使用第二多的法文字彙。香檳可說是節慶的代名詞,過去屬於菁英階層的飲料。香檳隨處可飲:婚慶場合、家族聚會、或是在蔚藍海岸度假小城聖托佩一夜狂歡等等。
釀酒葡萄樹應該在羅馬人來此之前就已經存在。一如其他產區,宗教人士對香檳區的葡萄園整治以及釀造貢獻卓著。一般認為Saint-Pierre d’Hautvillers 修道院(離Épernay 不遠)的唐貝里儂神父(Dom Pérignon, 1638-1715)是「香檳法」(將無氣泡的靜態酒轉變成氣泡酒的方法)的發明人。另值得記上一筆的是烏達修士(Oudart, 1654-1742),他進一步精進香檳法改善其酒質。最後,當然別忘了唐慧納神父(Dom Ruinart, 1657-1709),他出生於香檳區,後來定居巴黎期間將香檳引介給首都的王公貴族,甚至直達皇宮。
長期以來,香檳的市場一直局限於法國本土,直到19 世紀初才獲得國際市場重視,尤其以德國為首。當時,法國的繁榮富足吸引萊茵河對岸的大量德國人來到香檳區定居,他們先是在葡萄園工作,後來也轉至酒窖釀酒。多年後,有些德國人藉由聯姻取得葡萄園產權,有些則與知名香檳大廠合作。這正是為什麼今日有許多知名香檳廠以德文命名,像是:Bollinger、Krug 或Deutz。
香檳區是法國地處最北的葡萄園之一,氣候相當惡劣不穩定:會受到春霜、冰雹以及各種病蟲害侵襲。如此的天有不測風雲,也讓香檳的葡萄酒農採取了一些被其他產區認為可疑的手段。如果在法國有種酒可以「隨興所至要幹嘛就幹嘛」,那就是香檳:他們可以將不同年份的酒混在一起、可以將紅酒與白酒混在一起以獲得粉紅香檳、添糖以改善風味⋯⋯這些都是該區常見的手法。但也不要因此而鄙視香檳區。
把不同的葡萄酒相混以釀成一款品牌酒,也屬於香檳釀酒史的一部分。一些知名的高貴香檳品牌也都是以此方式(有一定的混調配方)釀成初階酒款,這些香檳廠為了釀出讓最多人喜愛的酒款,於是讓酒的風味標準化,有著一定的風格與味道。以上的這個既成事實,其實與現下部分人追求的「可溯源性」以及「風土可辨識性」產生背道而馳的後果,不過我們還是必須承認,這些香檳廠的策略在商業上的確行得通。也因此,香檳是個非常獨特的產區。
不必因此沮喪生氣,這些香檳大廠牌就是屬於香檳產業的一部分,有些酒也真釀得不錯。2015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無異議通過,將「香檳區的葡萄園、酒莊建築與釀酒窖」登錄在世界遺產名錄上,屬於「演變中的文化景觀」類別。不幸的是,這與尊重當地生態環境毫無相關;且在當代的經濟運作邏輯與大量生產指標下,重點仍在獲利能力,這將會讓酒質受到某種程度的妥協。
幸運的是,在幾家香檳大廠幾近獨占市場以及葡萄園地價日漸攀升之際,還有一小群獨立的葡萄酒農仍舊奮力而為(就像驍勇的高盧人對抗羅馬帝國),成功地產出「作者論思潮的個性香檳」(也被稱為小農香檳)。這些小農在較小、較人性化的面積上耕作,更能尊重葡萄樹的自然生長且採收剛好熟度的葡萄。在葡萄園耕作上,他們也較少使用化學合成農藥,所釀的酒也較自然、不顯人工的濃妝豔抹。小農香檳比較像正常且具有個性的葡萄酒,而不是行銷過度的氣泡酒精飲料。
惡魔的酒
過去的香檳區在歷史上只釀造「靜態酒」(指無氣泡的葡萄酒),基本上是白酒,但因為所榨汁釀造的主要是釀造紅酒的葡萄(黑皮諾與皮諾莫尼耶),所以有時也帶一些粉紅色,這甚至讓人聯想到波爾多古時的淡色紅酒Clairet,香檳地區則稱此類酒為「鷓鴣之眼」(Oeil-de-perdrix)。
1660 年左右,英國人在製瓶工藝上取得長足進展,香檳區的人開始將新鮮搾出的葡萄汁裝在這類酒瓶裡,當時的想法是盡量保存葡萄酒的新鮮香氣。這想法看起來不錯,但他們沒料到這些帶甜味的葡萄汁竟然開始轉變成酒精以及二氧化碳,而拘禁在瓶裡的二氧化碳常常讓這些玻璃瓶爆瓶。
當時的教會對普羅社會具有絕大的影響力,當時的大眾面對這些「流動性手榴彈」面面相覷之餘,開始幫香檳酒冠上「惡魔的酒」的俗名。
香檳法
要釀造葡萄酒,首先要讓葡萄汁進行酒精發酵,如此釀成的酒稱之為「靜態酒」,也就是沒有氣泡的酒。香檳法的原則就是在酒瓶中促成二次發酵,才能讓「起泡」程序得以完成。
當第一次的酒精發酵完成後(釀造程序通常在不鏽鋼槽或是橡木桶內完成),酒液便與「糖與酵母的混合液」(Liqueur detirage)一同裝瓶,接著以鋁蓋(也就是啤酒蓋)或是軟木塞封瓶。然後酒瓶會橫躺靜置成堆,也以進行瓶中培養程序(從幾個月到幾年不等)。
酒液中添加的酵母與糖液會接著起作用,發生第二次的瓶中發酵,產出酒精與二氧化碳(氣泡)。酒瓶靜置成熟的時間愈長,酒的風味也會更加複雜,照理來說,氣泡的細緻程度也會更加提高。此外,氣泡質地的細膩度也是評判香檳品質的要點之一。
唐貝里儂神父
在唐貝里儂神父對釀製香檳產生興趣之前,葡萄酒瓶是以木釘塞住,然後以麻布包裹起來。之後人們使用油當作黏合劑,好讓整個瓶塞部分有密封作用。唐貝里儂覺得這個方法既不美觀也不太衛生,索性以蜂蠟替代油當作黏合劑。
我們可以想像以古早時代的粗糙手工,部分酒瓶中的靜態酒液很有可能與殘留一些蜂蜜糖份的蜂蠟接觸。而封在瓶中的糖份加上其他因素,就促成了起泡的效果(其實這就是瓶中二次酒精發酵)。
我們最敬愛的本篤教會神父唐貝里儂就此發現了(或說掌握了)香檳的釀造方式。
準備發射,當心!
香檳除了是歡慶場合的最佳選擇,也可能變成危險的武器!每瓶香檳內含有6-8 個大氣壓力,相當於汽車輪胎壓力的兩倍。所以千萬謹記,開瓶時如果沒將瓶塞掌控好,你或是周遭的友人可能因此受傷,這也是法國家庭內最常見的意外事故之一。
添糖知多少
在釀造香檳的過程中,於除渣之後,會添入葡萄酒與糖的混合液(這液體稱為Liqueur de dosage)。香檳在添入此糖份或多或少的糖液之後,才會進行最後的封瓶,最終添入的糖份多寡也決定了最後的香檳風格(七種風格表列如下)。
- EXTRA-BRUT:該香檳每公升含有0-6 公克的糖
- BRUT NATURE:該香檳每公升含有不到3 公克的糖
- BRUT:該香檳每公升含有不到15 公克的糖
- EXTRA-DRY:該香檳每公升含有12-20 公克的糖
- SEC ( 或DRY):該香檳每公升含有17-35 公克的糖
- DEMI-SEC:該香檳每公升含有33-50 公克的糖
- DOUX:該香檳每公升含有超過50 公克的糖
想知道更豐富有趣的葡萄酒文化和趣事嗎?歡迎參加三月十三號的女性葡萄酒論壇,詳細資訊可參考此連結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