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奢夢與陷阱:嫘縈布料與尼龍時代的社會轉變——《穿過了》

時報出版_96
・2023/11/26 ・1633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嫘縈布料讓庶民女性也能擁有絲綢般的華美奢侈,但它的身世在在顯示出二十世紀追求平民奢華的美夢終究只是虛有其表:關於這份工作,人們看到的不是安全、高薪的實質保證,而是打扮光鮮亮麗的工人形象。儘管美國政府對紡織及服裝業勞工提供的保護未盡周全,但在二十世紀前半,勞工團體仍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重大的進展,尤其是國際女裝服飾工會。

然而,二戰結束後幾年內,美國國務院做出的決策為服裝製造業打開移往海外的大門,抹殺了過去幾十年來好不容易取得的成就。在這些發展進行的同時,出現了一種全新的布料:其纖維完全由石油提煉製成,且形式及樣貌多元,可塑性極高。就像其他象徵戰後進步的時代圖騰一樣,這種布料形象百變,很多時候看似要打破傳統服裝的框架,實際上卻羅織出另一種陷阱,使人深陷其中。它,就是尼龍。

圖/envato

要是尼龍絲襪能再流行就太好了

棉襪滿足不了男人的胃口

──〈要是尼龍絲襪能再盛行〉(When the Nylons Bloom Again)
出自百老匯音樂劇《不再失禮》(Ain’t Misbehavin’)

一九三九年十月二十四日,尼龍絲襪在德拉瓦州的威明頓市(Wilmington)初次上市,四千雙在三小時內就搶購一空。杜邦公司的化學專家華萊士.休姆.卡羅瑟斯(Wallace Hume Carothers)在一九三五年發明了這種聚合物,卻在兩年後自殺身亡,無緣親眼見到尼龍輝煌的成功。尼龍本來是該公司「己二酸己二胺鹽縮合產物」(hexamethylene diamine—adipic acid condensation product)的品名,又稱尼龍六(nylon 6),簡稱六,後來用來泛指聚醯胺(polyamide)。尼龍很快就被應用在商業上,先是成為牙刷刷毛的原料,接著是女性褲襪。與嫘縈不同的是,尼龍完全由石化原料提煉而成,但一九三九年的紐約世界博覽會上,卻標榜尼龍純粹由「碳、水、空氣」製成。這項產品號稱能修飾女性的腿部線條以滿足男人的慾望,於是新奇的尼龍絲襪立刻造成轟動。一九四○年五月十六日,四百萬雙尼龍絲襪在美國各大百貨公司上架,短短兩天內就銷售一空。

美國加入二戰後,尼龍成為軍用物資列入管制,被徵用來生產降落傘、輪胎簾布、繩索、蚊帳及吊床等物品。女性沒有絲襪可穿,就用裸色化妝品塗在腿上,再用眉筆在小腿後側畫上絲襪縫線。一九四五年,尼龍絲襪終於重回市場,吸引無數美國女性爭相排隊購買,但在嚴重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各地引發「尼龍絲襪暴動」(nylon riots),其中最著名的一次發生在匹茲堡,一萬三千雙的絲襪竟有多達四萬人爭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美國女性而言,終戰意味著尼龍絲襪可望重返市場以及高薪工作的結束。一九四二到一九四四年間,美國女性大量進入勞動市場,在勞工部婦女局及有組織的婦女團體推動下,雇主開始僱用女性來從事過去只有男性能做的工作,例如開堆高機、焊接、挖水溝,以及在鋼鐵廠、造船廠、兵工廠當女工等。有些人是首度投入勞動市場,第一次接觸這些工作內容;有些則是從過去的低薪工作「高升」。為了支援身兼母職的勞動婦女,政府還設立托兒所,並提供熱騰騰的午餐。

「這些婦女認為,她們既然有能耐在國家危及之際奉獻一臂之力,應該也有機會在恢復和平後繼續養家活口。」記者露西.葛林鮑姆(Lucy Greenbam)寫道。然而,早在戰爭結束前,工會及戰爭人力委員會(War Manpower Commission)就不斷鼓吹女性放棄工作,政府日間托兒的經費也被取消。工會的資歷原則(seniority rules)規定戰爭期間的勞工必須將工作讓給自沙場歸來的退役軍人。政府發起大規模的宣傳運動,呼籲婦女離開職場,回歸家庭。

對尼龍襪的瘋狂搶購,或許是不少女性在面對自己人生選項被壓縮時,藉以發洩滿腔怒火的管道。然而諷刺的是,這種對合成纖維及其所預示的美好事物的新興狂熱,反而加速了美國服裝製造業的衰敗。

——本書摘自《穿過了》,2023 年 10 月,時報出版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時報出版_96
174 篇文章 ・ 35 位粉絲
出版品包括文學、人文社科、商業、生活、科普、漫畫、趨勢、心理勵志等,活躍於書市中,累積出版品五千多種,獲得國內外專家讀者、各種獎項的肯定,打造出無數的暢銷傳奇及和重量級作者,在台灣引爆一波波的閱讀議題及風潮。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人與 AI 的關係是什麼?走進「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透過藝術創作尋找解答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0/24 ・317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與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合作。 

AI 有可能造成人們失業嗎?還是 AI 會成為個人專屬的超級助理?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AI 與人類之間的關係,成為社會大眾目前最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究竟,AI 會成為人類的取代者或是協作者?決定關鍵就在於人們對 AI 的了解和運用能力,唯有人們清楚了解如何使用 AI,才能化 AI 為助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

有鑑於此,目前正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展出的「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特別將展覽主題定調為奇異點(Singularity),透過多重視角探討人工智慧與人類的共生關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LAB 策展人吳達坤進一步說明,本次展覽規劃了 4 大章節,共集結來自 9 個國家 23 組藝術家團隊的 26 件作品,帶領觀眾從了解 AI 發展歷史開始,到欣賞各種結合科技的藝術創作,再到與藝術一同探索 AI 未來發展,希望觀眾能從中感受科技如何重塑藝術的創造範式,進而更清楚未來該如何與科技共生與共創。

從歷史看未來:AI 技術發展的 3 個高峰

其中,展覽第一章「流動的錨點」邀請了自牧文化 2 名研究者李佳霖和蔡侑霖,從軟體與演算法發展、硬體發展與世界史、文化與藝術三條軸線,平行梳理 AI 技術發展過程。

圖一、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一詞

藉由李佳霖和蔡侑霖長達近半年的調查研究,觀眾對 AI 發展有了清楚的輪廓。自 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詞,並明確定出 AI 的任務,例如:自然語言處理、神經網路、計算學理論、隨機性與創造性等,就開啟了全球 AI 研究浪潮,至今將近 70 年的過程間,共迎來三波發展高峰。

第一波技術爆發期確立了自然語言與機器語言的轉換機制,科學家將任務文字化、建立推理規則,再換成機器語言讓機器執行,然而受到演算法及硬體資源限制,使得 AI 只能解決小問題,也因此進入了第一次發展寒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二、1957-1970 年迎來 AI 第一次爆發

之後隨著專家系統的興起,讓 AI 突破技術瓶頸,進入第二次發展高峰期。專家系統是由邏輯推理系統、資料庫、操作介面三者共載而成,由於部份應用領域的邏輯推理方式是相似的,因此只要搭載不同資料庫,就能解決各種問題,克服過去規則設定無窮盡的挑戰。此外,機器學習、類神經網路等技術也在同一時期誕生,雖然是 AI 技術上的一大創新突破,但最終同樣受到硬體限制、技術成熟度等因素影響,導致 AI 再次進入發展寒冬。

走出第二次寒冬的關鍵在於,IBM 超級電腦深藍(Deep Blue)戰勝了西洋棋世界冠軍 Garry Kasparov,加上美國學者 Geoffrey Hinton 推出了新的類神經網路算法,並使用 GPU 進行模型訓練,不只奠定了 NVIDIA 在 AI 中的地位, 自此之後的 AI 研究也大多聚焦在類神經網路上,不斷的追求創新和突破。

圖三、1980 年專家系統的興起,進入第二次高峰

從現在看未來:AI 不僅是工具,也是創作者

隨著時間軸繼續向前推進,如今的 AI 技術不僅深植於類神經網路應用中,更在藝術、創意和日常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而「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第二章「創造力的轉變」及第三章「創作者的洞見」,便邀請各國藝術家展出運用 AI 與科技的作品。

圖四、2010 年發展至今,高性能電腦與大數據助力讓 AI 技術應用更強

例如,超現代映畫展出的作品《無限共作 3.0》,乃是由來自創意科技、建築師、動畫與互動媒體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運用 AI 和新科技共同創作的作品。「人們來到此展區,就像走進一間新科技的實驗室,」吳達坤形容,觀眾在此不僅是被動的觀察者,更是主動的參與者,可以親身感受創作方式的轉移,以及 AI 如何幫助藝術家創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五、「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展出現場,圖為超現代映畫的作品《無限共作3.0》。圖/C-LAB 提供

而第四章「未完的篇章」則邀請觀眾一起思考未來與 AI 共生的方式。臺灣新媒體創作團隊貳進 2ENTER 展出的作品《虛擬尋根-臺灣》,將 AI 人物化,採用與 AI 對話記錄的方法,探討網路發展的歷史和哲學,並專注於臺灣和全球兩個場景。又如國際非營利創作組織戰略技術展出的作品《無時無刻,無所不在》,則是一套協助青少年數位排毒、數位識毒的方法論,使其更清楚在面對網路資訊時,該如何識別何者為真何者為假,更自信地穿梭在數位世界裡。

透過歷史解析引起共鳴

在「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規劃的 4 大章節裡,第一章回顧 AI 發展史的內容設計,可說是臺灣近年來科技或 AI 相關展覽的一大創舉。

過去,這些展覽多半以藝術家的創作為展出重點,很少看到結合 AI 發展歷程、大眾文明演變及流行文化三大領域的展出內容,但李佳霖和蔡侑霖從大量資料中篩選出重點內容並儘可能完整呈現,讓「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觀眾可以清楚 AI 技術於不同階段的演進變化,及各發展階段背後的全球政治經濟與文化狀態,才能在接下來欣賞展區其他藝術創作時有更多共鳴。

圖六、「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分成四個章節探究 AI 人工智慧時代的演變與社會議題,圖為第一章「流動的錨點」由自牧文化整理 AI 發展歷程的年表。圖/C-LAB 提供

「畢竟展區空間有限,而科技發展史的資訊量又很龐大,在評估哪些事件適合放入展區時,我們常常在心中上演拉鋸戰,」李佳霖笑著分享進行史料研究時的心路歷程。除了從技術的重要性及代表性去評估應該呈現哪些事件,還要兼顧詞條不能太長、資料量不能太多、確保內容正確性及讓觀眾有感等原則,「不過,歷史事件與展覽主題的關聯性,還是最主要的決定因素,」蔡侑霖補充指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例來說,Google 旗下人工智慧實驗室(DeepMind)開發出的 AI 軟體「AlphaFold」,可以準確預測蛋白質的 3D 立體結構,解決科學家長達 50 年都無法突破的難題,雖然是製藥或疾病學領域相當大的技術突破,但因為與本次展覽主題的關聯性較低,故最終沒有列入此次展出內容中。

除了內容篩選外,在呈現方式上,2位研究者也儘量使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呈現某些較為深奧難懂的技術內容,蔡侑霖舉例說明,像某些比較艱深的 AI 概念,便改以視覺化的方式來呈現,為此上網搜尋很多與 AI 相關的影片或圖解內容,從中找尋靈感,最後製作成簡單易懂的動畫,希望幫助觀眾輕鬆快速的理解新科技。

吳達坤最後指出,「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除了展出藝術創作,也跟上國際展會發展趨勢,於展覽期間規劃共 10 幾場不同形式的活動,包括藝術家座談、講座、工作坊及專家導覽,例如:由策展人與專家進行現場導覽、邀請臺灣 AI 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以「人工智慧與未來藝術」為題舉辦講座,希望透過帶狀活動創造更多話題,也讓展覽效益不斷發酵,讓更多觀眾都能前來體驗由 AI 驅動的未來創新世界,展望 AI 在藝術與生活中的無限潛力。

展覽資訊:「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2024 Future Media FEST-Singularity 
展期 ▎2024.10.04 ( Fri. ) – 12.15 ( Sun. ) 週二至週日12:00-19:00,週一休館
地點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圖書館展演空間、北草坪、聯合餐廳展演空間、通信分隊展演空間
指導單位 ▎文化部
主辦單位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法國的時尚中心,路易十四親手打造的魔幻舞台——《穿過了》
時報出版_96
・2023/11/25 ・322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法國在路易十四的打造下成為時尚中心,即使過了百年,依然擁有絕對性的影響力,正如美國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於一七八二年寫道:

在巴黎的首要之務,永遠是先派人去找裁縫、假髮師傅跟鞋匠。
這個國家已經確立了它在時尚界的主宰地位,其他任何地方的衣服、假髮、鞋子在巴黎通通上不了檯面,此為法國向歐洲各國課徵關稅的眾多管道之一,對美國也不例外。
維持並提升國家在時尚方面的影響力,是法國王室政策相當重要的一環。

路易十四與柯爾貝推行的諸多政策不只為國家帶來豐碩的經濟成果,對內也滿足了政治上的需求。在路易十四手中,服裝成了一種精妙的控制手段,某些服飾成為寵臣的象徵,比方說由路易十四親自設計、綴有金銀刺繡的「裘斯特克」(just-aucorps à brevet)藍色絲綢外套,一次僅容許五十名貴族穿著,且只有穿上它的人才能跟隨路易十四外出打獵,是爭取他青睞的難得機會。能夠貼身接觸君王,對貴族而言是最重要的事。

路易十四本人就是這場宮廷古裝大戲的主角。他熱愛芭蕾舞,曾在宮廷舞劇中飾演太陽神阿波羅而獲得「太陽王」稱號,並持續領銜演出許多劇碼,藉此秀出他那雙據說非常自負的健美小腿。

他腳上的鞋子(不是靴子)將美腿的線條展現得淋漓盡致,在他執政期間風靡一時,尤其是那雙紅色高跟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腳上的鞋子(不是靴子)將美腿的線條展現得淋漓盡致,在他執政期間風靡一時,尤其是那雙紅色高跟鞋。圖/wikipedia

但路易十四扮演過最偉大的角色終究還是他自己,就跟瑪莉蓮夢露(Marilyn Monroe)一樣,以精湛到位的演技展現出真正自我。事實上,他的著裝流程才是宮廷內最精心策劃的儀式。路易十四有所謂「早朝」的接見慣例,全程總共有六輪,由特權人士依序進入寢宮向他請安,可看出其地位高低及受寵程度,但幾乎所差無幾。能夠出席早朝並獲得接近國王的機會,是每個朝臣夢寐以求的無上殊榮。

前兩輪接見時,路易十四還躺在床上:先是他的婚生與私生子女,接著才是最受寵的貴族。

他一起身,負責宮廷內務的內廷大臣與首席寢宮侍從便將長袍擺好,接著讓下一批人進來;等他穿上鞋子,再開放下一輪。

王室內務總管及首席衣袍侍從兩人一左一右拉住衣袖,脫下他的睡衣,再小心翼翼替他換上內廷大臣遞上的日常服,由首席貼身侍從及衣袍侍從各自替他套上兩邊的袖子,接著繼續穿鞋、佩劍、披上外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一連串行禮如儀的動作不禁讓人想起遠古蘇美神話中掌管愛與生育的女神伊南娜(Inanna):她決定去冥界找姊姊厄里斯奇格(Ereshkigal),途中必須穿過八道門,每一道都得脫下一件衣服才能通過。

儘管這些繁文縟節都是路易十四自己一手立下的規矩,但朝臣百官無不恪守,就連他死後也不例外。

法國王室對於人民穿著打扮及階級流動的焦慮並非在路易十四掌權期間才浮現。事實上早從十五世紀開始,政府就制定了一連串的禁奢令,從法律條文中便可看出端倪。一四八五至一六六○年間通過了十八項法令,意圖管制法國民眾的衣著及飾品穿戴。

例如,一五一四年頒布的法律在前言中開宗明義指出:「絕對嚴禁所有人,包括平民及非貴族人士……利用穿衣風格或服裝打扮假冒貴族之頭銜。」這兩百年來,法國君主試過各種手段,包括限定貴族才能使用絲綢、禁止將金銀用於織品(從而導致貴金屬無法轉入國庫或在市面流通)、建立顏色位階制度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亨利四世到路易十四在位期間,教會講道更進一步強化禁奢法的立意,要求每個人按照地位階序著裝,不可踰矩。

這些繁文縟節都是路易十四自己一手立下的規矩,但朝臣百官無不恪守,就連他死後也不例外。圖/wikipedia

禁奢法是否真能奏效令人懷疑。以散文著稱的哲學家蒙田(Montaigne)認為此舉適得其反。他寫道:「我們的法律試圖規範愚蠢而虛榮的食衣開銷,反而弄巧成拙,」因為這些法令「只會激起大家更想花錢的欲望。」但就在路易十四於一七一五年逝世後,禁奢法隨之廢弛,彷彿打開了水閘,追逐時尚的浪潮正式從上流社會解放,傳入民間。

奢華的衣物不再是貴族的專利。在服裝類型全面解禁,人人皆能仿效的情況下,貴族只能在風格樣式上作文章,藉由不斷變化的細微差異來與大眾做出區隔。

套句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一七六一年小說《新愛洛伊絲》(The New Eloise)核心人物聖波洛(Saint-Preux)的話:「舉目所及,人人不分貴賤,衣著大同小異;若非公爵夫人慧眼獨具,能看出資產階級女性所不敢模仿的風格特色,幾乎無從區分貴族與平民。」這種「一眼看出風格特色的本事」加快了十八世紀法國服裝樣式變化的腳步,而現代時尚之濫觴,即源自於這種日益加速的演變週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社會上各階層總是緊跟著上層人士的風向爭相模仿。大眾對時尚的議論尤其激烈,是因為有關服裝的爭辯已經演變成一種「代理人戰爭」,實際上的問題核心是舊制度一成不變的地位階序正逐漸被日益顯著的社會流動取代。社會階層產生新的可塑性,使某些人感到惴惴不安,服裝便成了代罪羔羊。

戲劇家埃德梅.鮑索(Edme Boursault)在一六九○年推出的《伊索寓言》(Les Fables d’Esope)寫道:

巡佐太太要是穿得起,

就會濃妝豔抹,打扮得像個老鴇;

皮條客的妻子為了給人留下好印象,

穿得跟律師太太一樣端莊;

律師太太甚至膽敢

模仿議員夫人的神態樣貌;

就連議員夫人也毫無顧忌,

與議長夫人爭妍比美。

紀錄顯示,法國在路易十四之後確實繼續立法規範布料的用途,但這些法令只是證明了當時社會鋪張炫富的風氣愈演愈烈,一發不可收拾。僕人的制服被貴族拿來當成宣揚聲望的工具,貴族間的地位之爭最終促使政府在一七二四年立法禁止穿著制服的僕人使用綴有金銀裝飾的絲襪。

羅什在一份針對巴黎財產紀錄的詳細研究中明確點出,整個十八世紀,巴黎各個社會階層─舉凡貴族、專業職人、工匠、店舖業者、工人及家傭等─在服裝上的消費都有所增長:「每一種社會類屬(social categories)皆陷入不斷加速的變化更迭之中。」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路易十四時期興起的時尚出版業方興未艾,自一七○○至一八○○年間,法國有多達五十種不同的雜誌期刊在市面上流通,跟服裝有關的書籍亦出現爆炸性的成長,十八世紀後半的出版量比起前半世紀足足超出五倍以上。因此法國作家夏爾.佩羅(Charles Perrault)一六九七年出版的改編童話《灰姑娘》(Cinderella)在此時大受歡迎,或許也不足為奇。

一六九七年出版的改編童話《灰姑娘》(Cinderella)在此時大受歡迎。圖/wikipedia

故事描述女主角透過一襲優雅禮服及精美便鞋的穿針引線,從可憐的廚房女傭飛上枝頭嫁給國王,成為皇后。新衣的魅力產生強大的吸引力,盜竊衣物的罪行亦隨之增加。

一七六○至一七六九年間,巴黎的一千七百起審判案件中,就有九百多起(占整體的五成二)與衣物及亞麻織品有關。服裝出租變成熱門行業,假如灰姑娘真有其人,她只需要租件禮服就能脫離苦海,從無名小卒搖身一變枝頭鳳凰,但實際上的社會底層並沒有如此幸運。

某位名叫拉方丹(Lafontaine)的人大吐苦水,說他把衣服租給那些「閱人無數的女性」(暗指妓女),最後她們卻穿著這些衣服死在醫院或牢裡,害他足足損失了四千五百里弗(livre)。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摘自《穿過了:從人類服裝史發掘全球製衣體系背後的祕辛》,2023 年 10 月,時報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時報出版_96
174 篇文章 ・ 35 位粉絲
出版品包括文學、人文社科、商業、生活、科普、漫畫、趨勢、心理勵志等,活躍於書市中,累積出版品五千多種,獲得國內外專家讀者、各種獎項的肯定,打造出無數的暢銷傳奇及和重量級作者,在台灣引爆一波波的閱讀議題及風潮。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療癒失戀之苦從更換床單開始!亞麻、床單和女性內衣——《穿過了》
時報出版_96
・2023/11/24 ・2142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昨晚妳在我房間過夜,現在床單聞起來都有妳的香味。

─紅髮艾德(Ed Sheeran)〈妳的樣子〉(Shape of You)

女人內衣的祕密

Bustle 網站上分享的〈十七種在分手後照顧自己的方法,用最健康的方式找回前進的動力〉其中第五項是:「把所有東西都洗過一遍,例如你一直不想碰的衣物、毛巾、(尤其是)床單等等。而且你知道嗎,如果這段感情談了很久,錢對妳來說又不是問題的話,建議直接換件新的床單,高紗織數的那種。但說真的,把前任的氣味以及存在感澈底從所有纖維製品上消除掉,確實是不錯的開始。」

許多電子及傳統雜誌都不斷重申這一點。生活達人們也一致認為根除痕跡才是療癒情傷的重點。

關於這帖處方,首先必須注意到當今世上許多地方,床單跟性愛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床單」(sheet)一詞最早出現在一二五○年,泛指寢具,出自「Schene vnder schete, and þeyh heo is schendful」這句話,大致翻譯就是「她在床上的樣子美麗動人,但卻是個妓女。」說到 sheet 這個字早期的用法,在七五○年左右原本指的是繃帶,到了一○○○年前後延伸為裹屍布,從此只要提到傷口及屍體就少不了它,後來才演變成情人的窗簾布。到了一三四七年,從喬叟的詩句更可以看出,它已經成為普遍的日用品,甚至是種權利:「他們不知羽絨與漂白的床褥為何物」(No down of fetheres ne no bleched shete Was kyd to hem.)。

若是想遺忘一個人,首先洗掉他遺留在織物上的味道,或許是個不錯的起點……?圖/pexels

床單跟貼身衣物一樣,最初以亞麻布製成,直到十八世紀晚期廉價、大規模生產的棉布問世才被取而代之。因為這層緊密的關係,亞麻布在中世紀成為床單及內衣的借喻,衍生出「襯裡」(lining)、「收納毛巾或床單桌布的壁櫥」(linen closet)、「女性內衣」(lingerie)等字詞。在法國,「亞麻」(linen)一詞在十三世紀時從形容詞轉為指代亞麻家用品及內衣的名詞,成為普遍用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世紀富裕人家的財產清單開始列出貼身衣物,其所用的布料通常比外衣更細緻。相較於床單、裹屍布、桌布、餐巾及「toualles」(某種可兼作毛巾的餐巾)等常見亞麻家用品,用來製作內衣的亞麻布料在此時雖屬少見,但就連窮人也不陌生。十七世紀的亞麻布商兩者都賣(前者稱為「linger」,後者叫做「lingerie」);十七至十八世紀的法國人將之分別稱為「大亞麻布」(gros linge)及「小亞麻布」(menu linge)。某本十七世紀的辭典甚至列出各種不同類型的亞麻織品,包括桌巾、細麻布、厚麻布、日用及夜用麻布等。

到了十八世紀,穿內衣成為女性普遍的習慣,但當時的內衣跟現在卻不太一樣。一七六○年代,細心嚴謹的夏姆伯格夫人(Mme de Schomberg)整理了一張清單,列出她衣櫃裡的所有物品,可看出她擁有襯裙、襯衫、斗篷(睡袍)、無袖短披肩、裙褶(裝飾襯裙的褶邊)、帽子、長襪等各式各樣的貼身衣物,構成她為數頗豐的庫藏。

現代內衣要等到衛浴發明後才順勢興起。當時女性為避免悶熱引發私處念珠菌感染,大多不願穿緊貼胯下的衣服,這種情形要等到她們有辦法定期沐浴、清洗衣物之後才有所改善。直到二十世紀早期,歐美地區的婦女依然穿著內有襯裙的長裙;燈籠褲(又稱長內褲)自十五世紀以來只有歐洲上層社會的女性偶爾會穿,但這股風潮到了十七世紀基本上已經消失殆盡。這種褲子長及膝蓋,穿法是在腰間及兩膝分別以絲帶或繩子束緊,形成燈籠狀的褲管。至於當代女性內衣則要等到兩種殖民時代的產物——棉花及製造橡皮筋所需的橡膠——興起後才得以問世。

1890 年代的燈籠褲插圖。圖/wikimedia

儘管外型跟現代內衣截然不同,但在中世紀歐洲人的想像中,這些貼身衣物就跟床單一樣,暗示著不可告人的非法關係。用亞麻布料來指代「內衣」最早的紀錄出現在十四世紀的某部編年史:「他們身穿如牛奶般潔白的內衣,逃之夭夭」(Alle þei fled on rowe, in lynen white as milke);而在一六○七年某齣詹姆斯一世時期復仇悲劇中,它成為男女幽會時所穿的服裝:「他與公爵夫人在夜裡穿著內衣相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莎士比亞這位才華洋溢的造詞大師,似乎就是在一六○○年寫成的《無事生非》(Much Ado About Nothing)這齣戲中創造出「床笫之間」(between the sheets,在劇本中原指信紙,後來就「床單」一意引申為就寢,暗喻男女交歡)這句話,台詞是這麼寫的:「她寫好了信,把它讀過一遍,卻在字裡行間發現培尼狄克與貝特麗絲的名字剛巧寫在一塊兒。」然而,早在十六世紀,教會就透過某種怪誕的公開羞辱儀式承認了床單與性愛之間的關聯。這項儀式後來隨著英國殖民被帶到北美,通姦者僅以一條白床單裹身,手持蠟燭或木棍,被押到市場或教堂前公開示眾。根據一五八七年的歷史記載,「妓女及其姦夫……裹著被單,在教堂與市場馬車上公開懺悔……遭受眾人斥責。」亞麻一方面象徵著外表的體面,另一方面又扮演蒙蔽恥辱的遮羞布,這種一體兩面的矛盾始終纏繞著它,陰魂不散。

——本文摘自《穿過了:從人類服裝史發掘全球製衣體系背後的祕辛》,2023 年 10 月,時報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時報出版_96
174 篇文章 ・ 35 位粉絲
出版品包括文學、人文社科、商業、生活、科普、漫畫、趨勢、心理勵志等,活躍於書市中,累積出版品五千多種,獲得國內外專家讀者、各種獎項的肯定,打造出無數的暢銷傳奇及和重量級作者,在台灣引爆一波波的閱讀議題及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