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酒來(Le Beaujolais)
薄酒來仍是個許多人不甚了解的產區,承認吧,當我們談到本產區,絕大多數時候談到的就是薄酒來新酒。當然,此新酒全世界知名,也曾替本產區帶來許多機會與成功,然而時至今日卻反傷己身。
薄酒來新酒在剛釀造完成後即可上市(在其他產區並不被允許),但其實是完成度不高的酒種。為達盡快上市的目的,這類酒款常常是經過人工增肌或是操弄後的成果。
這裡舉個容易理解的例子:喝薄酒來新酒,就像要求客人在十分鐘內把大麥克狼吞虎嚥到肚子裡,而不是好好地坐著悠閒地品啖一鍋美味的燉菜。可想而知,經由薄酒來新酒所反射出來的產區形象不會好到哪去,可說是為追求商業利益而犧牲酒質。
所幸,薄酒來的歷史真貌並不止於此。在凱撒大帝派遣的羅馬軍團駐地在此的時期,便已有釀酒葡萄樹存在。在此時期,本地的葡萄酒頗負盛名。藉由索恩河,薄酒來葡萄酒銷售到法國各地。在羅馬帝國滅亡後,釀酒葡萄的種植文化由修士們接續,一如法國其他產區。
不同的修道院(尤其是克魯尼教派)對本產區產生極大的影響力。其實,薄酒萊是個很優質的葡萄酒產區,在這裡只有加美葡萄可以完美地適應此地特殊的粉紅花崗岩土壤。
即便自 1950 年代起,薄酒來逐漸失去人們的關注,但這裡的酒農並不認命與認輸,愈來愈多的酒莊苦幹實幹希望能夠提升產區地位。他們逐步地成功改變人們對於本區只產初階香氣且嘗起來有些化學感的「解渴用酒」的既定印象,開始提供口感較為繁複,並且能夠呈現各個薄酒來優質村莊差異的酒款,重點是這些酒款甚至能夠陳放經年。
薄酒來優質村莊的記憶訣竅
如果你希望清楚有序且有效率地從北到南記憶各個薄酒來優質村莊的名稱,只要記住這個法文句子就好:「Si je cache monfromage, comment mener royalement bonne chère」(如果我將我的起司藏起來,那如何豪華地呈現美味佳餚呢?)。
- Si(如果):Saint-Amour;je(我):Juliénas;
- cache(藏起來):Chénas;mon(我的):Moulin-à-Vent;
- fromage(起司):Fleurie;comment(那如何):Chiroubles;
- mener(呈現):Morgon;royalement(豪華地):Régnié;
- bonne(美味):Brouilly;chère(佳餚):Côte-de-Brouilly。
薄酒來新酒
非常受歡迎的「薄酒來新酒節」創立於 1951 年,於每年 11 月的第三個星期四舉行。因而 9 月初所採所釀的酒,11 月中就可以喝到。這真令人匪夷所思。通常依照「自然」的釀造法式,需時幾個月,但以薄酒萊新酒的例子而言,我們強制它必須在兩個月時間內就「釀好」。可想而知,要達致這樣的成果,這裡的加美葡萄也需要一些「興奮劑」來促進它加速前進(就像一些環法自行車賽的選手一樣):這裡指的是二氧化碳浸泡法。
薄酒來為何會淪落至此?二次大戰之後,人民需酒若渴,量產才是重點。戰後的殘敗法國,需要大量可以立即飲用的酒精飲料以忘卻戰時的悲慘。同一時間,機械化農業的發展以及化學肥料與農藥開始問世。然而,這雖有助於產能與效能,但通常並無助於酒質的提升。此外,「優質的」薄酒來新酒與「劣質者」其實差距不大。再加上葡萄酒生產過剩,便不難理解為何本地的酒價年復一年地往下探底。不幸地,這些綜合因素對薄酒來優質村莊等級葡萄酒的整體形象與應有的高貴感毫無助益。
二氧化碳浸泡法
二氧化碳浸泡法這個技巧其實是在無意中發現的。最早是釀酒顧問法蘭茲(Michel Flanzy, 1902-1992)意圖以二氧化碳延長葡萄的保鮮期,然而實驗證明不管如何,葡萄最後仍會開始其酒精發酵程序,故實驗目的未臻成功。相反地,此法用在葡萄酒的釀造上卻有其特殊功用。事實上,二氧化碳浸泡法可讓剛釀好的酒具有奔放的香氣與清鮮的口感,而浸泡後仍會持續進行的正常酒精發酵所產生的單寧、酒精與酸度,則又讓酒獲得更多的複雜度與儲存能力。
二氧化碳浸泡法的原理其實很簡單。首先是採取完整、未去梗、未經破皮程序的整串葡萄,接著放入發酵槽中,上層葡萄的重量會開始壓破最下層葡萄,自葡萄流出的少量果汁會引發酒精發酵並產生二氧化碳。當整個發酵槽充滿二氧化碳時,葡萄果實內也自然地呈現缺氧狀態,而促動了葡萄果皮內的酵素性發酵。此時葡萄果粒開始產生初期衰敗,卻同時產生較多的色素以及香氣物質。在果皮內發酵的作用之下,會釋放出低酒精度的果汁,接著自然地進行傳統的酒精發酵。如此產生的葡萄酒,在年輕時會顯得風味簡單但順口易飲。
想知道更豐富有趣的葡萄酒文化和趣事嗎?歡迎參加三月十三號的女性葡萄酒論壇,詳細資訊可參考此連結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