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SciStarter:參與科學,玩轉世界

cbug
・2012/07/24 ・1593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528 ・七年級

SciStarter,或許會讓你立即聯想到國外知名的創意專案網路募資平台 Kickstarter,而且從字面上看來,大概就可以猜想到,這可能就是 Kickstarter 的「科學版」。近來像這樣的群眾集資(crowdfunding)網路平台越來越多,如國外獨立製片計畫募資平台 IndieGoGo、以及台灣甫成立不久的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 weReport,都是運用網路進行群眾集資來完成既定目標或計畫的實際案例。在這波新興浪潮之下,就算出現了一個科學版,好像也不太讓人意外,不過,蠻有意思的是,SciStarter 的主要功用不只在於徵募資金,它更是一個讓科學人與公眾連結、對話與互動的管道。而這對於科學與科技創新來說,又可能帶來什麼樣的幫助呢?

與科學與科技創新相關的這類國外平台還有 FundaGeekTechMoolaRocketHub,以及#SciFund Challenge,雖然在這些平台進行的計畫,有些是因應國家研發經費縮減,須從民間找經費來源,所以才出現在募資平台上,不過換個角度思考,募資只是其中一種可能的面向而已,對 SciStarter 而言,集結眾人之力所能做到的事情,其實可以有更多的想像。

圖片來源:截自 SciStarter

總的來說,SciStarter 的主要任務,是將全世界的公民科學家匯集起來,邀請各方研究者、研究機構或業界在上頭提出徵募計畫,提供相關資源、產品或服務資訊,鼓勵人們透過非正式的休閒活動或正式研究成果來學習、參與並協助科學發展。

科學家也能與有興趣協助運作研究計畫或從中學習的人們相互交流,了解更多人對自己計劃的想法,並思考如何讓自己的研究與訊息更具吸引力、與人們的生活更為切身相關。更重要的是,SciStarter 也希望藉此提升公眾對科學的關注與理解,用簡單、有趣的方式吸引大家跳進來「弄髒自己的雙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此之外,SciStarter 也與重要的科學雜誌《發現》(DISCOVER)雜誌合作,希望讓這些訊息獲得更好的曝光,《發現》會定期報導 SciStarter 上頭的提案,邀請讀者關注或參與這些科學或科研計畫。《發現》雜誌主編 Corey S. Powell 指出,讀者常常告訴他們,自己對於學習與探索這個世界有很大的熱忱,但往往不知道該從何開始,SciStarter 這個平台便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管道,讓有志者或愛好者直接接觸與參與這些計畫。

舉例來說,由康乃爾大學鳥類實驗室主導、NSF 資助的一項公民科學計畫 DEVISE,就在 SciStarter 上以問卷方式廣徵眾人從事科學活動的經驗,希望從這些回饋中,建構出評估公民科學活動成果的工具,協助確保、提升往後的成果品質。

DEVISE 計畫邀請公民科學家分享從事科學活動的經驗,希望從這些經驗中萃取出評估的工具或標準。圖片來源:截自 SciStarter

leafsnap.com 提出的 Leafsnap 計畫也很有趣,隨著行動裝置的風行,他們提供免費的行動 App,邀請大家用這款 App 拍下你生活周遭的樹葉,協助這些公民科學家們辨識、定位樹種的分布,進而描繪出完整圖像,促進對世界各地生物多樣性樣貌的理解。這與先前介紹過的諾亞計畫有些相似,一人一拍匯集起來的成果想必相當可觀。另一個 The Snake Count 計畫也是基於這樣的概念而來,雖然沒有提供特定的 App,但也是希望公民協助紀錄,藉以了解北美洲蛇類的分布狀況。

目前 SciStarter 網站上已經有許多有趣好玩的計畫,你可以針對自己有興趣的類型進行搜尋。SciStarter 已經粗略地為各式各樣的科學活動預設分類,像是「地點」(適合學校、家中或戶外)、主題(自然、海洋、天文、生物等)、「對象」(適合孩子或學生)等類目,或是依據所需費用進行分類,讓你自由選擇要參與免費或需支付小額報名費的活動,端看你的興趣與需求。當然,你也可以試試看直接下關鍵字來挖寶,或許會遇到你意想不到或尋覓已久的有趣計畫也說不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參考資料

SciStarter – science we can do together
Crowdfunding: A New Opportunity for Science and Innovation—todaysengineer.org [2012-06-12]

文章難易度
cbug
22 篇文章 ・ 0 位粉絲
各位先進大家好,很高興加入PanSci。希望專欄 Nutrition Buiscuits 能如其名,跟大家分享小份量卻高營養的文章。

0

7
1

文字

分享

0
7
1
審議民主線上會議,讓公民參與不再是未來式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1/03/29 ・714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SR值 582 ・九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特輯由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審議民主」目的是促成公眾對政策進行知情而理性的討論,而為因應疫情發展,線上審議被認為更加切合時代趨勢,教育部青年發展署透過優化線上審議民主的過程,期望未來參與公共事務不再受到疫情或地域的影響與限制。

自疫情開始以來,促使人們生活型態轉變,更凸顯數位治理、網路社會、創新應用的重要性,然而線上審議之相關研究不足仍需深入探討。因此,以線上審議之可行性及具體操作模式為背景,透過「109 年 Let’s Talk 討論議題」及「如何透過數位方式(「小校聯盟」、「數位學伴」)改善偏鄉教育資源?」為主題,共辦理 5 場,每場 2 小時的審議民主線上會議,邀集審議公民及主持人共 14 至 16 位,另安排 5 位審議觀察員,總共 88 位民眾參與,運用數位會議工具、即時通訊軟體,不僅帶動民眾參與線上審議的風氣,也為線上審議增添寶貴的研究成果,形塑青年公共參與文化並實踐數位民主。有關研究結果將在 4 月底前,於青年署官方網站公開,歡迎有興趣的民眾點閱。

此外,為因應線上審議推展,青年署以電玩、打怪等元素,策劃「青年打通關!審議來闖關」免費線上課程,讓學習可以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輕鬆累積知識,課程教材已於「e 等公務園+學習平臺」、青年署「超牆青年 E 學院」、YouTube 頻道以及泛科學院等網路平臺上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了線上課程,審議民主實體培訓也即將於 5 月 1 日至 2 日在臺北舉辦,有興趣的青年夥伴,只要符合報名資格(18 至 35 歲),趕緊在 4 月 18 日前至報名網頁報名。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燒毀基地台防堵新冠疫情?科學素養當道下的省思
科學月刊_96
・2020/07/08 ・2619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605 ・十年級

  • 廖英凱/非典型的不務正業者、興致使然地從事科普工作、科學教育與科技政策研究。對資訊與真相有詭異的渴望與執著,夢想能做出鋼鐵人或心理史學。

2019 冠狀病毒疾病和 5G基地台等新興科學與技術議題,除涉及知識鴻溝和價值差異外,也涉及當代科學的不確定性,不確定性既可來自科學發展中與事實有關的未知謎題,也可涉及與價值有關的選擇與判斷。

圖/af.mil

今(2020)年初始,2019 冠狀病毒疾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自中國武漢往世界蔓延。

面對來得又急又快的新型病毒,世界各地也因不同的文化與教育程度,催生出了各種謠言或假訊息。而在各種真假訊息之中,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隨著 5G 網路(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的陸續商轉,4 月初在英格蘭與荷蘭,即發生民眾誤信 5G 網路會散布新冠病毒(SARS-CoV-2),或認為 5G 網路會損害免疫系統,而聚眾焚毀基地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若將時間拉回到 16~17 世紀,歐洲各地正處於「獵巫」審判的最高峰,彼時人們認為巫術信仰與厄運、疾病和死亡有關,相信與巫術信仰有關的巫師或女巫及其屍首會帶來災禍,必須要以火刑淨化。事證的檢視與刑罰的判定,多在世俗法庭而非宗教審判所,也欠缺神學與法律的嚴謹基礎。

歷經 4、500 年後,人們已不再將疾病導因於巫術與巫師,但對於新興疾病的未知特性,卻歸咎給了基地台、電磁波和當代新興科技。荒誕的燒毀基地台辟瘟,似乎也頗有千年傳統再次感受的味道。啟蒙時代(Age of Enlightenment)至今三百載,人類自詡進步之路上,似乎還出了點什麼問題……。

電磁恐慌?主流科學難以撼動的經典傳言

恐懼電磁波、電場和磁場對身體帶來危害一直是部份環境和公衛等倡議人士關注的焦點。在臺灣十餘年來,舉凡如行動通訊基地台、雷達站、變電所、高鐵車廂與電子產品等,都曾遭遇過抗議或要求電磁強度標示或管制等倡議。

許多環境倡議者強調新興科技對健康的疑慮。圖/pixnio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類議題也不斷重演著少數環境倡議者與科學家的論戰。此類論戰大致可化約理解為環境倡議者多強調新興科技對健康的疑慮、主張環境電磁波的總量管制和警語標示,可視為一種持守「預警性原則」的保守心態。但科學社群則多強調電磁場的物理性質、人造電磁場與地球環境電磁場的相比、大規模公衛研究的成果及原分子尺度的因果研究,可說是一種基於「科學實證」的進取態度。

這兩類迥異態度的拉鋸,是有助於科技政策制定中的事實認定和價值判斷釐清的必要爭論,政策制定與溝通正是在兩種態度的權衡中尋求符合在地情境的最佳解。然而,兩種態度的爭論,呈現於一般傳媒、利害關係民眾所接受到的訊息時,往往僅存片面、造成恐慌與偽科學的資訊。最終演變成倡議者對抗科學霸權的血淚控訴,與科學社群對民眾科學素養低落的失落無策。

走向科學?先天不足後天失調的崎嶇路

對於追求前沿知識的科學社群,當中的科學研究體制成熟且穩定發展。但對於不屬研究者的一般公眾,科學知識在日常生活的取得、理解與應用,仍屬陌生且艱難。特別是對於涉及科學的社會議題,受到科學知識發展高度分化的影響,一般公眾幾無餘力充分理解議題中所蘊含的科學知識,難以在專業知識層次上與該領域專家平等對談,而往往仰賴受信賴的專家論點與指引。科學議題也可能受到來自利益和不當理念驅動的惡意倡議,使科學內容受到誤解、扭曲或偽造。

此外,如 2019 冠狀病毒疾病和 5G 基地台等新興科學與技術議題,除涉及知識鴻溝和價值差異外,也涉及當代科學的不確定性,不確定性既可來自科學發展中與事實有關的未知謎題,也可涉及與價值有關的選擇與判斷。這使得從公眾的角度看待科學時,科學並非也不該總是呈現對錯分明的樣貌,而是具有多元解讀、結論模糊的特色,而仰賴眾研究者勇踏前人未知之境的恆常努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人們自覺關乎自己時,才會有所行動。圖/giphy

當科學議題與風險有關,而仰賴公眾權衡輕重時,內在於公眾的心智機制,也不利於科學議題的判斷。舉凡疫苗、基改、公共衛生、能源與環保等諸多涉及科學的社會議題中,人類對風險判斷過程的損益權衡,常有不一致或矛盾的判斷標準,甚至可受到修辭的影響。例如特維爾斯基(Amos Tversky) 和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在 1981 年提出的研究發現,當一個議題被描述為 30% 人死亡或描述為 70% 人存活,對於公眾就會產生迥異的情緒感知進而得到不同的決策或判斷。

這種認知上的特色,使得人類感受到的風險與實際帶來的風險並沒有正相關。而當風險事件引發情緒時,人類容易讓情緒感覺驅動行為決策,例如使人過度害怕愛滋病毒卻輕忽肥胖,過度害怕焚化爐空汙卻輕忽菸害,更有甚者,會傾向於詆毀新科技的問世。

因此,若要細究焚毀基地台防疫民眾的動機,可能並非單純的科學知識缺乏或誤信錯假訊息。還跟外在於公眾──科學發展的複雜與不確定性,及內在於公眾──風險判斷的心智認知有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內化科學?知識傳遞的百年窠臼

科學議題判斷的困難,促使廣義的科學界肩負起「撥亂反正」的責任。然而,時至今日,無論體制外的科學傳播或體制內的科學教育,既難堪稱知識傳播的主流於回應真實世界的科學議題,也常有相當距離。儘管近年科學傳播理論已開始轉向具有雙向溝通、參與真實社會議題的「公眾參與科學」,或導入宏觀「科學素養」的科學教育理念。

但多數科學傳播文本或形式,仍屬將科技新知、艱難知識轉化並報導給目標受眾,多維持單方向知識傳遞的「公眾理解科學」階段,較少理解公眾因應科學議題的脈絡,而略難呼應真實社會的科學爭議。科學傳播者雖作為科學知識和公眾之間的「中介者」,但如《科學月刊》前總編輯林基興博士等,直接涉入爭議科學議題的溝通或決策場域也屬罕見。

林基興博士在泛科學的專欄文章。圖/截圖自泛科學

回首臺灣的情境,雖然沒有誇張到燒毀基地台,但也曾有抗議氣象雷達站與阻擋海底電纜的社會爭議,迄今也有現任立委因顧慮電磁波危害,在選前提出反對雷達站、各式基地台和海底電纜等主張。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形塑科學文化的使命,不僅止於教化與啟迪,更在爭議科學議題的辯證之間。

延伸閱讀

  • Gawande, A., The mistrust of science, The New Yorker, 2016/6/10.

 

 

〈本文選自《科學月刊》2020年7月號〉

科學月刊∕在一個資訊不值錢的時代中,試圖緊握那知識餘溫外,也不忘科學事實和自由價值至上的科普雜誌。

科學月刊_96
249 篇文章 ・ 3494 位粉絲
非營利性質的《科學月刊》創刊於1970年,自創刊以來始終致力於科學普及工作;我們相信,提供一份正確而完整的科學知識,就是回饋給讀者最好的品質保證。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地球日50週年:從口腹之慾到護生保育,一同來成為公民科學家幫助野生動物!
PanSci_96
・2020/04/22 ・2729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499 ・六年級

中國爆發新冠肺炎疫情,病毒源頭疑似是華南海鮮市場的「野味」,疫情在全球延燒之際,你是不是也開始回憶:「對欸!小的時候台灣好像也盛行吃野味!」

中國長期有吃野味滋補的風俗。圖/VLKR

飽口慾,誤保育

「小時候在山產店冰櫃看過被剝皮穿山甲,有夠像一個血淋淋的嬰兒,很恐怖。」

「我吃過猴子還有山羌,味道超腥。」

在網友熱烈的討論中,20 年前的台灣,山產店菜單上不只有烤飛鼠、三杯田雞、獼猴、焦阿巴(烤鳥肉)、三杯兔肉、海豬肉(海豚肉),甚至還有黑熊、穿山甲、白鼻心等保育類動物。

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裡游的,幾乎無所不吃。

「焦阿巴」(伯勞鳥)在南台灣曾經是街邊小吃。圖/Antje Schultner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槍口換成鏡頭

其實,1980 年代,台灣除了吃野味之外,也像現在的中國一樣——進出口、走私野生動物。在一波波國際保育組織的壓力之下,台灣於 1989 年制訂《野生動物保育法》,但成效有限。

經過數年,國外保育團體揭發台灣仍有店家販售犀牛角,美國於 1994 年引用《培利修正案》對台灣祭出經濟制裁,政府才開始全力打擊盜獵及走私。

20 年來,經過嚴格查緝野生動物盜獵、販售、走私,以及推動野生動物保育的宣導教育,才止息了吃野味、非法取用動物皮毛和骨頭的風氣,野生動物們於是從食物,變成被觀察的對象。

原本對準著野生動物的槍口,也變成了生態觀察的相機或望遠鏡鏡頭。生態保育成了一種社會共識,生態旅遊也逐漸被大眾所接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戶外,經常可見扛著大砲去賞鳥的鳥迷、學習辨識蛙類叫聲的生態愛好者;更有許多人組成了保育團體,保護青蛙安全過馬路產卵、救治受傷的猛禽,以及在沙灘上守護海龜產卵安全,甚至以環境信託的方式,守護穿山甲的棲地。

穿山甲的保育漸受重視。圖/zimbart

困境:從獵殺到路殺

雖然我們已經不用野生動物來滿足口腹之慾,然而,近年來因為土地開發、水污染、土壤污染、氣候變遷等因素,使得許多野生動物喪失可以棲息的生活環境,或是生活環境被道路等人造設施切割得七零八落,導致牠們繁殖或覓食的時候得要冒險穿越馬路。

過馬路必有風險,許多看不懂號誌的動物,就這麼冤死在馬路上。根據「台灣動物路死觀察網」的資料,從 2011 年開始,路死動物的數量呈現快速成長的趨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9 年,保育類的石虎遭「路殺」的新聞屢屢登上新聞版面,引發社會的關切。

因為棲地減少,使得台灣出現許多路殺動物。資料來源/路殺資料庫

你沒能完成的科學家夢想,現在還來得及!

眼見越來越多野生動物瀕臨絕種,民眾開始利用智慧型手機和網路,參與「公民科學」行動,幫助科學家完成環境資料的蒐集。

目前,全台灣已經有超過一百個公民科學社團,從蒐集路死動物屍體、珊瑚礁體檢、白海豚目擊回報、全台海域鯨豚目擊回報,以及季節性的新年數鳥嘉年華等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海域的海龜、出沒於西部的白海豚與東部的鯨豚,都已經開始有了編號,甚至是綽號了。

2019 年已經有 47 隻白海豚被辨識出來。圖/海保署

  1. 認識身邊的動植物
    「iNaturalist」網站或是下載 App,拍照上傳,分享你所看見的動植物,不能能機會知道他們的名字,還能累積科學資料庫。

    iNaturalist 建置網站和 App,匯集公民科學的成果。圖/iNaturalist Getting Started
  2. 回報你看見的動物
    若在路旁看到動物死屍,請回報路殺社網站。潛水看到海龜,可以回報海龜點點名網站;搭船看到鯨豚,請回報尋鯨任務 App

    透過尋鯨任務 App 可以上傳目擊的鯨豚。圖/中華鯨豚協會
  3. 智慧導航 動物出沒請減速
    開車不但要保護自己的安全,也要保護動物的安全。建議下載使用內建百大路殺熱點路段資料的「Omnie CUE 交通情報達人」app,行經保育類動物出沒區,語音將會主動提醒用路人降低車速,留意車子附近的動態。

    Omnie CUE 交通情報達人能提醒野生動物出沒路段。圖/Omnie CUE 交通情報達人
  4. 追蹤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資訊中心是一個專注報導國內外環境新聞的獨立媒體,想知道公民科學家相關資訊,請追蹤環境資訊中心粉絲專頁,掌握第一手環境消息。

    環境資訊中心。圖/環境資訊中心

延伸閱讀

  1. 環境資訊中心|公民科學家
  2. 公民科學相關社群
  3. 抓的人會倒楣!四隻腳的鯉魚——穿山甲
  4. 從年出口 6 萬張穿山甲皮,到保育模範生——台灣穿山甲保育之路

推薦書籍

  1. 《尋熊記:我與台灣黑熊的故事》,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 《汀克溪畔的朝聖者》,麥田。
  3. 《上課了!生物多樣性(1-5)》,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4. 《里山的一年繪本2:雜木林的一年》(繪本),小光點出版。

參考資料

  1. 消失中的台灣石虎
  2. 台灣動物路死觀察網——石虎路殺統計
  3. 台灣動物路死觀察網——路殺資料庫
  4. PTT:[問卦] 以前台灣很多人吃野味怎沒發生瘟疫
  5. PTT:[問卦] 其它落後國家也吃野味怎麼沒吃出問題?
  6. 台灣動物路死觀察網——全台百大路殺熱點及改善地圖 WVC Hotspots and Mitigation map
  7. 台灣生物多樣性資訊入口網——台灣頻臨絕種野生動物
  8. PTT:[問卦] 台灣看過最扯的野味

本文轉載自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想了解更多請見:地球日50週年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