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泛科學撰寫依附理論系列,已經有兩年的歷史了(?),但是,我似乎沒有把這四種依附類型,做一個詳實的介紹。有些人或許會問我,這四種依附類型究竟有什麼差別?恰巧,最近讀到一本課本,專門在介紹這四種依附類型的個案,在經過我的消化之後,決定特別寫一篇文章,來詳實介紹這四種依附類型。
但是,在開始之前,讀者或許會很想知道自己是哪一種依附類型。沒關係,讀完這篇文章,或許你就會對自己的依附類型有更清楚的了解。那麼,你或許也會問我說:「萬一我是XX型依附,我又該怎麼辦呢?」這一些東西,我在這篇文章裡,也會給出一些建議,提供讀者們一個可以前進的方向。
四種依附,細說分明
現在的依附理論,採取的是兩軸四象限的分類模式,這個四象限在依附理論系列的第一篇文章有更完整的說明。而首先要介紹的就是安全依附。
安全依附:建立有安全感的關係
童年時期
安全依附,顧名思義的就是,他們能夠和依附對象,建立起一段有安全感的關係。為什麼他們能夠如此?如果從依附理論的觀點來看,這是因為他們在嬰兒時期,當自己有需要時,總能獲得主要照顧者的回應,從而使他們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這個世界是溫暖的。
事實上,在童年時期,我們面對外在威脅時,都會採取所謂的初級依附策略。什麼是初級依附策略呢?就是當外在威脅出現時,我們會透過哭泣、嘶吼等方式,呼叫自己的主要照顧者,希望獲得他們的回應並且破除威脅;這就是所謂的初級依附策略。對安全依附者而言,初級依附策略往往就能夠喚起主要照顧者的回應。他們進而發現,他們在有需要時,是能夠找到主要照顧者的;且在此同時,主要照顧者對他們的需求是敏感的,同時也會回應他們的需求。
成人戀愛
因為在小時候,他們總能獲得充足的回應,因而也建立起良好的安全感。也就是這樣的緣故,讓他們在長大之後,比較能夠信任其他人,同時也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
例如,同樣是伴侶在忙而未能回覆自己訊息時,安全依附的人比較不會開啟腦內小劇場,覺得伴侶是不是因為不在乎自己而不理會自己。正因為這樣的特質,讓他們在談戀愛時,通常會來得比較順利,也比較能夠有能力度過難關,不至於過度放大愛情中的壓力,使自己陷入進退兩難的境界之中。「我很好,這個世界也很好」,是他們內心中的核心信念。
而除了安全依附之外,其他三種依附類型則被稱為不安全依附。一個孩子為何會發展成不安全依附呢?如果從依附理論的觀點來看,這是因為當孩子有需求時,主要照顧者並不能即時回應他們的初級依附策略,也就是他們的呼喚。
焦慮依附:傾向於用激烈的方式要求回應
童年時期
如果從依附理論來看,焦慮依附的孩子,儘管需要經歷不斷地呼喊,主要照顧者終究還是會回應他們的需求。也因此,他們在面對主要照顧者的不理睬時,就會採取更極端的方式,來呼喚自己的主要照顧者。
這樣的方式稱為次級依附策略中的過度反應策略 (hyperactive strategy):他們必須要大力地呼喊,透過較為極端的方式,才能獲得主要照顧者的回應。過度反應策略的長期累積,會為這些孩子帶來什麼呢?他們傾向於認為,自己必須要很努力、很努力地才能獲得別人的關注,進而使得他們發展出這樣的想法:「我必須要時時刻刻警覺自己的依附對象是不是關心自己的。」
成人戀愛
也因為童年時期的被迫時時警覺,在他們長大、進入談戀愛關係的時候,面對伴侶的一絲疏忽,就很有可能喚起童年可怕的回憶,使得他們傾向於用激烈的方式要求伴侶回應自己的需求,深怕一不小心就被對方給拋棄了。對焦慮依附的人而言,他們不確定自己的伴侶是否能在自己有需求時,作為自己的安全避風港 (safe heaven),讓他們能夠安全的停泊。他們時常擔心對方會拋棄自己,譬如自己的伴侶可能三個小時都沒有已讀自己的訊息時,他們就會變得很焦慮不安。
正因為童年時期的無助,必須要很努力才能得到愛與關懷,因此他們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因應外來的威脅,他們覺得自己是無助、糟糕的,而其他人都比自己來得好,他們需要依賴別人才能生存下去。「我不好,而別人好」,是他們內心的核心信念。但他們的強力索求,透過哭鬧甚至自傷等方式來呼喚伴侶,常會使得伴侶感到無力與罪惡感,反而更沒有辦法回應他們的需求,進而使得關係走向終點。
如果我是焦慮依附,我該怎麼辦?
看完上面的這段文字,如果你覺得你是個焦慮依附者的話,你一定會很焦慮地問我說「那我到底該怎麼辦?」對我而言,焦慮依附最需要的事情,其實是承認自己的焦慮。「我現在正在焦慮。」如果能坦率的說出這樣的話,或許對於焦慮依附是一件難以啟齒的事情。
但這是需要練習的。
如果連自己都不能允許自己的焦慮,就會讓焦慮依附的人,很容易把焦慮的源頭強加在其他人的作為上面:「都是你這麼慢回訊息,才會害我這樣的,你到底在不在乎我?」如果換個方式,或許可以說:「我覺得很焦慮,因為你回我訊息的速度比我想像中來得慢,讓我覺得很焦慮。」這樣以自己的情緒為出發點,加上陳述一件事情而非強迫對方的方式,讓對方更有機會把焦慮的事情聽進去,取得更多溝通和討論的空間,而不是覺得被指責,進而開啟另一次的爭端。
焦慮,不是你的錯,這是正常的情緒。但是如何面對焦慮,如何在焦慮時做出比較有利關係的決定,卻是可以練習的。
逃避依附:習慣將自己擺在距離較遠的位置
童年時期
對逃避依附的人來說,他們在童年時期採取初級依附策略時,依然無法得到依附對象的回應,因此他們也會採取次級依附策略。
但是和焦慮依附不同的是,無論他們如何的吵鬧,他們的父母或主要照顧者都不會給予他們回應,總是把他們冷落在一旁。為了活下去,他們不得不發展出另一套策略:「只有靠自己,我才能活下去」,也就是所謂次級依附策略中的不活化策略 (deactivate strategy)。
成人戀愛
正因為這樣,當他們在長大的過程中,漸漸地將自己的感覺關起來:表現脆弱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我必須要讓自己堅強起來,才能因應這個世界的一切,唯有自己才是最可靠的。關於這個部分,我在依附理論系列(十三)有詳盡的說明,歡迎讀者閱讀。
也因為這樣,逃避依附的孩子在面臨戀愛關係時,習慣將自己擺在距離對方較遠的位置上,盡量不要讓自己和對方靠得太近;在面對關係中的衝突時,他們也傾向於迴避衝突、躲回自己的世界裡,等到衝突所造成的情緒過去之後,才能再次面對伴侶。他們看待世界的信念是「我好,而世界不好」,因此只能自力根生,努力地靠自己活下去。
但是讀到這裡,讀者或許會覺得很好奇,逃避依附者真的真心相信「我好,但世界不好」嗎?
在比較早的教科書裡面會提到,逃避依附又可以分成排除型逃避依附 (dismissing attachment) 和恐懼型逃避依附 (fearful attachment),但事實上,就我的理解來看,所謂排除型逃避依附和恐懼型逃避依附,其差別並不是過去所說的「我好,但世界不好/我不好,而且世界也不好」,而是「我不得不強裝自己很好,因為世界太糟了,只能自力根生/我很糟糕,而世界也很糟糕,我只能時而勉強相信這個世界,時而躲回自己的小圈子裡面」,他們的差別只是「能不能把自己偽裝成一個有著高自尊的人」。
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因為事實上,逃避依附者雖然會裝作「沒有他,我也可以好好的活下去」——相信自己,但不相信他人;但是就發展上來看,小孩子對自我的概念,應是來自重要他人所賦予的,一個從小就被置之不理的人,怎麼可能對自己發展出正向的看法呢?因此,比較有可能的是,他們是不得不把自己裝得堅強,因為其他人都是危險的,所以只有信任自己,當自己的安全堡壘,才是唯一且不得不做出的選擇。
因此,就我的觀點認為,在兩軸四象限的分類當中,逃避依附者就是排除型逃避依附的人,他們面對依附威脅時,採取的是壓抑自己需求的方式來因應威脅,讓大家看不到他們需要他人照顧的一面,強裝堅強來抵抗外在帶來的威脅,也就是剛剛提到的「我好,而世界也不好」,在求助無門之下,只能自己獨立堅強的活下去;至於恐懼型逃避依附,則是「我不好,而世界也不好」,因此變得非常紊亂、矛盾,不知道到底該依賴自己還是對方,時而相信對方、時而躲避對方,反覆無常,也就是下文即將提到的矛盾依附。
如果我是逃避依附,我該怎麼辦?
當然,在談談矛盾依附之前,我也要先來談談,萬一讀者讀完上一段文字之後,發現自己很類似逃避依附,那該怎麼辦呢?
逃避依附的人,並非真的不需要情感的需求,而是他們害怕付出情感帶來的後果,因此不敢和對方靠得太近──畢竟他們童年經歷了那麼多的冷落,又要如何輕易相信人呢?
但如果一直和對方保持著距離,談起戀愛來也是挺累的,畢竟人都希望能夠被對方所信賴,如果你一直躲在自己的小世界裡,對方也更有可能會覺得不被在乎。這個時候,承認自己「我害怕和對方靠得太近。」也是很重要的。能夠和對方坦承自己不敢太信任對方,需要時間,甚至告訴對方要怎麼照顧自己,是自己可以接受的方式,我覺得會是不錯的方式,畢竟逃避依附長期被關在自己的世界裡,最清楚的就是自己想要什麼了,適時地把自己的需求交給對方來滿足,一點一點的在親密和自我之間調整那一條界線,或許是逃避依附可以練習的地方。
矛盾依附:時遠時近高焦慮高逃避
童年時期
矛盾依附,在一些教科書上又稱為紊亂依附,它同時也是上文所說的恐懼型逃避依附。他們同時有著高焦慮與高逃避的特質:有時候想要和焦慮依附一樣,尋求依附對象不斷保證不會離開自己;有時候又和逃避依附一樣,把自己的所有感情隔絕在外。為什麼會這麼矛盾呢?這有可能是因為,他們的主要照顧者,有時候能夠提供安全的協助,但有時候又是傷害他們的源頭之一;甚至有一些照顧者,會對他們做出性方面的侵擾,使得他們面對極端矛盾的情境。
在我所讀到的課本當中,舉了兩個矛盾依附常會經歷到的成長背景,第一種是,他們的父母常常會對他們展現敵意,譬如說;我真希望我沒有生你出來、你毀了我們的生活;而第二種則是他們很常遭受性方面的不當對待,或是目睹、經驗到不當的身體對待。
成年戀愛
正因為這樣,他們無法像逃避依附一般,發展出穩定的抗拒策略。因為他們的自主權常常受到侵擾,尤其是性方面的侵擾,使得他們覺得自己很糟糕,進而發展出「我不好,而世界也不好」的信念,他們時而覺得自己得依賴他人才能生存下去,時而又變得對他人的親近感到抗拒。在愛情關係裡反反覆覆,時而想極度接近自己所愛的人,時而又對自己所愛的人逃避、避免太過親近,是他們容易出現的情形。
如果我是矛盾依附,我該怎麼辦?
矛盾依附的情形比焦慮依附和逃避依附更難處理,其原因就在於,他們並沒有穩定的依附策略,時而焦慮、時而逃避,而在這一來一往之間,讓他們變得很痛苦。那麼,矛盾依附的人,又能怎麼辦呢?
坦承自己的傷痕,我覺得是矛盾依附可以做的事情之一。「我確實受傷了。」承認自己的受傷,是一件很需要勇氣的事情。除了和伴侶談及自己的傷痕,甚至進一步和伴侶聊聊整個受傷的過程,讓伴侶有機會感同身受,做出一些適當的回應,或是矛盾依附可以嘗試的事情。而更重要的是,我會建議矛盾依附的人,找尋一個自己可以信賴的諮商師,可以信賴這一點很重要,讓矛盾依附者有機會一點一點的把傷口說出來,一個值得信賴的諮商師,是不會輕易批判與指責你的。而在安全的環境下再次經歷過去的傷痕,用新的角度重新看待自己的傷,是矛盾依附很需要的一個療傷歷程。
面對不安全依附,到底能做什麼呢?
在文章的最後,我想還是有人會問我說,不安全依附能改變的程度到底有多大?有大量研究指出,與諮商師穩定的關係,將有助於他們「重建」過去所沒有的安全避風港(有需求時能有一個信賴的對象)與安全堡壘(平時能夠放心的信賴對方,從而投入自己有興趣的事物)。
依附關係的修復,重點在於「重新形塑自己看待世界的樣貌」,也就是讓我們看見所謂的不一樣:「原來這個世界並不全然是我原本想像的樣子」,這些例外事件的發現,是我們改變的重要基礎。
在我的依附演講裡面,最後都會帶參與者做一個活動:從一堆說書人卡片當中,挑出最能反映自己成長經驗的一張卡片,然後用這個卡片寫一段故事。為什麼我總會選擇這麼做呢?無非就是希望能帶讀者重新去看見自己的童年,到底經歷了什麼。或許詳細的故事已經很難想起來了,但重要的是,當我們重新再次回憶我們的童年時,我們就有機會能夠重新認識自己,不再被習慣性的反應所綑綁,進而有機會為自己的童年賦予新的意義。
延伸閱讀
- 吳麗娟, 蔡秀玲, 杜淑芬, 方格正, 鄧文章(譯)(2017)。人際歷程取向治療:整合模式(原作者:Edward Teyber, Faith Holmes Teyber)。台北:雙葉書廊。(原作出版年: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