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舉辦一次的《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日前告一段落了。身為青少年科普的評審,很榮幸能再度參與評選,雖然要在期限內看完「所有的」書籍其實是很累人的工作,但對於愛書人(書蟲)來說,得天下好書一覽之還不用付錢,誠一樂也。
雖然《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已辦理九屆,但在 2016 年(第八屆)才第一次將《青少年科普特別推薦獎》列入。今年(第二次)參賽的本土原創青少年科普書籍比起兩年前在質與量上都有許多進步。雖然整體比例上看起來本土科普減少了(從將近四成減少為三成),不過筆者認為主因是整體參賽的書籍增加了 67%(由 2016 年的 66 本增加到 2018 年的 110 本)的緣故。
眾多令人驚豔的本土作品
這次有許多令人驚艷的本土作品,如:《都市昆蟲記》(天下文化出版)、《鍬形蟲日記簿》(城邦文化出版)、《黑面琵鷺來過冬》(信誼出版)、《科學史上的今天》(泛科學企劃,究竟出版)等書,都是作者們多年努力的成果;而較有規模的出版社斥資企劃出版的《超科少年 SSJ》、《科學築夢大現場》(均由親子天下出版)等套書,也都令人激賞。
以目前台灣書市的慘淡經營狀況來看,願意斥資製作本土科普的出版社,都應該頒發一座「最佳勇氣獎」。想到有這麼多自產的好書可以讓我們的年輕朋友閱讀,只要其中有百分之一能受到啟發、產生了探索科學的興趣,台灣未來的科學發展會非常令人期待。
連續兩屆的吳大猷科普著作獎都有展覽書參賽。有些展覽書,如 2016 年參賽、由國立台灣博物館出版的《植物的魔法》;以及在本屆參賽、由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配合《看不見的尺度-奈米特展》所出版的遊戲書就製作極精美也富創意。這兩本書告訴我們,即使是配合展覽的書籍也還是大有可為。我們期待未來公部門能繼續斥資製作更好的科普書,讓去參觀展覽的青少年朋友們在看完展覽後還能藉由展覽書得到更多的啟發。
翻譯類科普佳作與建議
翻譯類也有不少佳作,如《科學家的紙上實驗室》(小天下出版)、《如果地球是個小村莊》(東方出版社)、《用數字幫地球量一量》、《地下世界.水下世界》(小天下出版)、《動手動腦玩科學》(親子天下出版)、《生命從臭襪子的細菌開始》(小麥田出版)等,都是相當不錯的翻譯科普書。其中《如果地球是個小村莊》與《用數字幫地球量一量》不約而同地以比例的概念跟大家介紹這個世界的一些面向,相當有趣。
在這裡想提出一些對翻譯類科普的看法。取得國外受歡迎的科普書的版權並進行翻譯,或許在成本上比自己找台灣的作者來撰寫要低;同時國外的高版稅收入,也讓國外在製作科普書時先天上就比較願意投資成本。但有些只有國外才有的現象,不加註解便直接翻譯,在閱讀時不免有扞格不入之感。如《神奇酷科學:無止境的生存競爭》(小天下出版)中提到牛奶殺菌以巴氏滅菌法進行,但台灣主流都是超高溫瞬間(UHT)殺菌,僅有極少數幾種仍採巴氏滅菌(p.59);而《哆啦 A 夢科學任意門 8:全能機器人解讀機》(遠流出版)裡面提到「日本在不久的將來,高齡人口將占總人口數的三分之一。」(p.20)這部份如果可以加入台灣的資料,讀者應該會更有感覺。
還有,在幾本提到地下世界的參賽書籍中,提到污水下水道,但台灣的污水下水道普及率並不高,而且在設計上應該與國外不同,小朋友閱讀時若問家長,想必也相當難以回答。類似的問題也出現在《空想科學讀本:這部動漫超科學》(遠流出版)裡面。雖然《空想科學讀本》這個系列非常受歡迎且口碑極佳,但是當書中提到的動漫在台灣並不是很流行時,能引起的共鳴就極為有限,也就無法吸引大家了。這也是為什麼我會特別看重本土科普書的原因,畢竟有些知識並不能直接「移植」過來,而且能讓小朋友們多瞭解自己周圍的環境當然會更好。
評審中常見的缺失與呼籲
本土製作的科普書,當然也並非完全沒有缺失;在評審的過程中常見的問題是資訊錯誤。這部分其實翻譯類科普也有相同的問題,所以在此要呼籲:雖然是青少年科普,內容相對不那麼深入,但建議最好還是找專家進行審定會較為妥當。當然能否找到適當而又有意願的人選,對出版社的編輯部門也是一大挑戰。我曾參與一本植物相關的書籍的審定,其中大部分的內容都沒有問題,但因為對分類學極端不熟悉,無法看出作者本身的分類知識早已過時,後來出版時就因為這一部份招來了不少批評。
比較可惜的是不論國內外的青少年科普,在數學與物理上的努力還有待加強。雖然翻譯類的數學科普《我的數學遊戲大發現》(水滴文化出版)是非常令人驚艷的作品,但整體來說數理類的科普量少、內容仍偏艱深。數學跟物理都是很重要的基礎科學,很期待這兩個領域能有更多有志投入科普的朋友,一起來提升這方面的科普教育。
這次參賽的翻譯類科普書有一本相當有趣的書籍:《解事者》(天下文化出版)。說它有趣,是因為它標榜的是「不使用專業詞彙」來解釋許多事物;比方說「器官」到了書裡面成了「身體裡的各種袋子」、「雲端資料中心」成了「放電腦的大樓」等等……當然書中還會仔細介紹這些事物究竟是什麼以及在做什麼等等。雖然有些部分個人覺得有點畫蛇添足(比方說「清洗碗盤的箱子」),但內容還是相當有趣。
不過這本書卻讓我想到最近幾年遇到的一些出版社與報刊的編輯。不知是否是因為這些編輯們並非二、三類組出身,我發現他們會極力避免在文章中出現專有名詞!我認同有些專有名詞乍看之下的確令人摸不著頭腦,但只需要用一小段文字解釋一下即可,而不是以「這些太難」把它們全部封殺。畢竟如果學生對科學有興趣、繼續鑽研下去的話,早晚都要接觸到這些名詞的;與其在此刻用一個努力創造出來的、看起來比較親民的名詞來「促進理解」(個人詢問學生的回應是,專有名詞並不妨害理解),結果造成將來他們看到專有名詞本尊還要再學習一次,我個人是認為沒有必要這麼做啦。
最後要提到一個與內容無太多相關,但會影響到閱讀意願的點:排版。
不論是國內自製或是翻譯的科普書,有些的排版令筆者想到「課本」。如果主要客群是青少年而非青少年的老師,簡陋的、甚至是類似課本的排版,可能只會招致反效果、影響書籍的銷路。建議排版還是以生動活潑為宜,如有圖像也要注意圖像的品質。畢竟書是知識的載體,若將書做得一望令人生畏甚至生厭,那麼裡面的知識不論再豐富也無法被有效的傳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