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如果小孩真的遇到怪物來敲門,我們該怎麼辦?

林希陶_96
・2016/11/14 ・4173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SR值 516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上一篇提到《怪物來敲門》這本書,裡面的青少年主角康納因為現實生活壓力過大,而在夜半時分召喚出怪物來幫忙。我在上文已經分析過,這個怪物可能比較像是惡夢,只存於夢境之中,而不會過渡到真實世界來。但有沒有可能小孩在成長的過程中,真的遇到怪物了(或者台語說的「跨丟鬼」),那個時候大人該怎麼辦?

在電影《當怪物來敲門》中,青少年康納因為生活中的種種壓力,召喚了怪物來幫忙。這現象不只出現在故事中,也可能出現在現實世界。圖/《當怪物來敲門》劇照,IMDb。
在電影《當怪物來敲門》中,青少年康納因為生活中的種種壓力,召喚了怪物來幫忙。這現象不只出現在故事中,也可能出現在現實世界。圖/《當怪物來敲門》劇照,IMDb

因為工作的關係,難免遇到這樣的情形。但大多數說自己「撞鬼」的個案,以成年人居多,兒童、青少年的案例其實很少。

  • 筆者按:當然「撞鬼」這可能不是臨床心理師管轄的範圍,各路神明或許已經幫忙處理很多個案了。其實神明有時也是很講理的,我曾聽一位病友這樣說:他會來住院,都是神明叫他來住的。他有事去問乩童,乩童認真地聽一聽,覺得這個神明沒辦法處理,就好言相勸:「你這個是生病,要去○○醫院住院才有效喔!」你看看,神明也是有心理衛生概念的啦!

為何成年人比較容易會有這樣的情形發生?主要是幻聽與幻視好發於成年前期,也就是大約 15 到 25 歲之間。只有自己看得到這些奇特的景象,稱為幻視;只有自己聽到別人聽不到的聲音,稱為幻聽。如果符合診斷準則的話,可稱為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舊稱精神分裂症)。

5147733588_e263f2b3f5_z
幻聽與幻視的出現,好發於成年前期,也就是大約 15 到 25 歲之間。圖 / By Joe Skinner Photography @ flickr

遇上怪物的小孩

13 歲以下的小孩,幾乎不會出現幻聽或幻視等症狀,學術期刊中也只刊載少數零星個案,盛行率大約萬分之一到十萬分之二。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很奇特的個案,這個孩子敘述的故事是這樣的(為保護個案隱私,細節經過變造,切勿對號入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三個月前,開始在早上和睡前會看到,有個很像男生的怪物站在房間裡,穿著藍色外套、綠色長褲,身材很胖,長得很可怕,眼睛綠綠的、裡面有火,好像沒有鼻子,還有大大耳朵、大大的嘴巴。

上星期開始,這個人會拿一本書要我念,我看不懂也聽不懂,於是跟著對方念,要是不念或念錯就會被打,會痛。我很害怕,一直哭,想找地方躲起來,他會出現大約 2 個小時。沒有每天看到,有時有看到,有時沒有。」

聽到這樣的故事,我們當然不會這麼快就覺得小孩是幻聽或幻覺,或武斷地認為小孩是思覺失調症。一來,兒童時期會出現思覺失調症的機率實在是太小了。二來,若真的是思覺失調症,其實幻視的比例其實很少,大部分的人都是幻聽居多。再來,固定時間點出現這一點更是令人費解,因為若真的生病了,什麼時間點都會發生,不會只在睡覺前才出現。

接著,我們觀察小孩在描述這個怪物時,其語言與情感有很嚴重的落差。她明明在講一個很恐怖的事情,但是小孩一點都不害怕。若再仔細檢視一下就醫歷程,就可以發現,個案曾因為肚子痛、頭痛、嘔吐、睡不著而看遍診所與綜合醫院。不管在什麼科,所有的檢查都是正常的,已經把能看的科別都看完了,只剩我們這一科還沒看而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再來,帶個案來就醫的是上了年紀的奶奶,她說了一件事,讓我們更加確認,個案所說的故事中必有蹊蹺:小孩的父母從去年就開始打離婚與監護權官司,已經持續了一年多。這段時間,母親都會到安親班探視,但是小孩非常排斥。不管小孩如何反對,母親依舊繼續探望。

圖/By Javad Alizadeh.Farhikht at English Wikipedia - The artist has sent it via email after my request., CC BY-SA 3.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26893120
圖/By Javad Alizadeh.Farhikht ,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

兩個月前法院終於判決確定了,母親每個月單週的星期五可以將個案帶回家,同住完週末假日,結束後再帶回。小孩不願意跟著母親,一直吵鬧,哭到父親或奶奶去接她為止。母親每次來探視,小孩的狀況就變得很不好,一下子說這邊痛、一下子又說那邊痛。小孩說遇到鬼,也剛好是鬧得最厲害的時候。

聽完這麼長的家庭糾葛,幾乎可以確定個案不是撞鬼,這個「怪物」是整個複雜的家庭一起製造出來的,只是經由個案的嘴巴吐露出這段(很多鬼片看到最後也幾乎都是如此,怪物是人導致的,人心是比鬼還恐怖啊)。

聽到這些關於撞鬼的描述,我第一個想到的不是怪物或鬼怪,而是妖怪手錶中的人物。那時候這部卡通剛在台灣播出,她敘述的這個怪物——「很胖很胖的怪物,綠色的眼睛,有大耳朵和大嘴巴」——根本就是面紅耳赤妖啊(好險,雖然我沒全看過全部的妖怪手錶,但好歹看過幾集,對這個卡通多少有印象。後來查證面紅耳赤妖出現在泡溫泉那一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一推測下來,這個故事指向了一件事,就是確定個案虛構自己被鬼纏身,只是為了取得病人這個角色,幾乎可說是兒童心理病理學中很罕見的「人為障礙症」。我們後續做了智能檢測,發現她的智能 133,高到爆表,是屬於前百分之三的人才。這樣的能力,絕對可以當一個天才演員。

人為障礙症

人為障礙症(Factitious Disorder)依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分成兩種,一種是自為的,一種是他為的。自為的(Imposed on Self)顧名思義就是自己造成的,他為的(Imposed on Another)就是別人造成的,通常是主要照顧者做的。

接下來我們將重心放在討論自為的人為障礙症這個疾病上。此病症與另一個名詞——孟喬森症候群(Munchausen’s Syndrome)是指同一件事,兩個名詞可互相代換(註一)。Factitious 這個字是來自拉丁文,意指人工或不自然的。而 Munchausen 是一個十八世紀德國騎兵隊的官員,他為人所知名的就是時常誇大他的冒險故事,後來甚至將這些荒誕不經的故事出版成書。後人就以他的名字來命名如此誇大的疾病(以下為了避免混淆一律使用 FD 縮寫來代稱自為的人為障礙症)。

Reiter_gdanski_2.1
Munchausen 是一個十八世紀德國騎兵隊的官員,他為人所知名的就是時常誇大他的冒險故事,後來甚至將這些荒誕不經的故事出版成書。後人就以他的名字來命名如此誇大的疾病。圖 / By DarioTW @ wiki

FD 用最簡單的話來說,就是 8794 狂,就是用身體或心理生病來取得疾病這個角色,但是其中並未有實質可見的利益。那些住院騙取保險金、有法律訴訟問題的人,實質可獲取利益的,是被歸為詐病(Malingering),與 FD 並不相同(註二)。FD 每年因為不當住院與檢查,會耗費大約四千萬美金(這是米國統計的,台灣沒有資料,抱歉)。FD盛行率未知,因為無法真的把他們都確診出來,當然就難以統計。目前推估可能佔所有疾病人口中大約 0.5~2 %。那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他們只是想要同情,或是因為生病這個角色而獲得特別的關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這些個案的內心到底是怎麼運作的?怎麼會覺得醫療相關人員無法察覺?因為再怎麼會掩蓋、作弊、說謊,還是有極大的風險會被發現。一些學者認為個案可能經歷了這些事情,才會導致 FD 的出現:在孩童時期是受虐或疏忽;早年可能生過極為嚴重的疾病,反覆住院,無法良好的接納這樣的經驗;親密的朋友或親戚生重病;膨脹的自我意像或是貶低的自我意像;無法信任權威者,如醫生;覺得自己有罪惡感,需要懲罰自己;腦部異常(目前還無法確認是大腦哪一個部位有問題);可能合併有人格障礙症、憂鬱症或物質濫用。

根據過去文獻,FD 最年輕八歲就可能出現(與上述個案同歲),多數個案呈現出各種生理方面的疾病,如謊稱自己有鐮刀型貧血而需要疼痛治療、假裝有氣喘、將小石頭塞進膀胱裡謊稱有結石、假稱自己被虐待、不當使用胰島素來操控血醣、自己吸手臂將手弄出紫斑、刺自己的嘴巴內部使其流血、操弄溫度計假裝自己發燒(ㄜ,好像很多人小時候幹過這件事)、用氫氟酸灼傷自己的皮膚、不當使用各種藥物、在臉上塗油漆造成過敏、注入東西進入膀胱、用加熱墊加熱皮膚、讓自己的傷口變髒使其持續發炎感染、注射空氣進入皮膚,甚至可能讓外科醫師進行不必要的手術。總結這些描述,不是要大家有樣學樣,而是理解他們面對自己巨大的困境,想不出其他路可以走,即使要傷害自己,也要取得生病這個角色。這樣想來這是多麼大的悲傷。

2090488007_2b2d3146b2_z
我們要理解他們面對自己巨大的困境,想不出其他路可以走,即使要傷害自己,也要取得生病這個角色。圖 / By 木板皮 @ flickr

面對這樣的個案,醫療團隊的重心應該放在理解病人可能遇到難解的家庭問題,與父母關係上發生極大的困難。將焦點放在處理這些真正的問題上,對於造假的事物不需過度強調,因為面質這個虛假的東西只會挑起無謂的情緒,當然也不需要攻擊個案,他們真的是生病了(只是得的是心理方面的疾病),需要的是實質的心理治療。在病人教育方面,可側重在偽裝的疾病會造成極高的死亡率,並進行過多及不必要的檢查。

FD 的預後目前看來並不太好,因為他們可能不願意與醫療人員配合,也經常被戳破後就失去聯繫,退出整個治療。這是目前最為棘手的問題,也就是他們可能繼續未完地閒逛醫院(doctor shopping)的行程,找尋下一個可以接受他病情的醫院,繼續各種無謂的侵入性療程。這才是真正的怪物,是虛構出來的妖魔鬼怪所不能比擬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註解:

  • 註一:這裡避免大家誤解,再次說明:與 Factitious Disorder Imposed on Self 對應的是 Munchausen’s Syndrome,與 Factitious Disorder Imposed on Another 對應的是 Munchausen’s Syndrome by proxy。兩個是指稱不同疾病狀態。他為的人為障礙症,是診斷在加害者身上,受害者通常是受虐個案。要說清楚這個疾病可以再寫一大篇,有機會再寫(這就是為了寫清楚一件事,結果可能要寫十篇文章的意思。編輯應該很想哭吧)。
  • 註二:人為障礙症、詐病與轉化症(Conversion Disorder)三者經常被混淆,三種疾病的致病機轉並不相同。要講清楚又要再寫一篇,唔,我知道我欠很多篇了。

參考文獻:

  •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ition. Arlington, VA.,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 Jaghab, K., Skodnek, K. B., & Padder, T. A. (2006). Munchausen’s Syndrome and Other Factitious Disorders in Children: Case Series and Literature Review. Psychiatry (Edgmont), 3(3), 46–55.
  • 派崔克.奈斯,莎帆.多德(2012)。怪物來敲門。台北:聯經。
文章難易度
林希陶_96
80 篇文章 ・ 53 位粉絲
作者為臨床心理師,專長為臨床兒童心理病理、臨床兒童心理衡鑑、臨床兒童心理治療與親子教養諮詢。近來因生養雙胞胎,致力於嬰幼兒相關教養研究,並將科學育兒的經驗,集結為《心理師爸爸的心手育嬰筆記》。與許正典醫師合著有《125遊戲,提升孩子專注力》(1)~(6)、《99連連看遊戲,把專心變有趣》、《99迷宮遊戲,把專心變有趣》。並主持FB專頁:林希陶臨床心理師及部落格:暗香浮動月黃昏。

0

8
2

文字

分享

0
8
2
快!還要更快!讓國家級地震警報更好用的「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1/21 ・2584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 文/陳儀珈

從地震儀感應到地震的震動,到我們的手機響起國家級警報,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臺灣從 1991 年開始大量增建地震測站;1999 年臺灣爆發了 921 大地震,當時的地震速報系統約在震後 102 秒完成地震定位;2014 年正式對公眾推播強震即時警報;到了 2020 年 4 月,隨著技術不斷革新,當時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以下簡稱為地震中心)僅需 10 秒,就可以發出地震預警訊息!

然而,地震中心並未因此而自滿,而是持續擴建地震觀測網,開發新技術。近年來,地震中心執行前瞻基礎建設 2.0「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預計讓臺灣的地震預警系統邁入下一個新紀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連上網路吧!用建設與技術,換取獲得地震資料的時間

「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起源於「民生公共物聯網數據應用及產業開展計畫」,該計畫致力於跨部會、跨單位合作,由 11 個執行單位共同策畫,致力於優化我國環境與防災治理,並建置資料開放平台。

看到這裡,或許你還沒反應過來地震預警系統跟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有什麼關係,嘿嘿,那可大有關係啦!

當我們將各種實體物品透過網路連結起來,建立彼此與裝置的通訊後,成為了所謂的物聯網。在我國的地震預警系統中,即是透過將地震儀的資料即時傳輸到聯網系統,並進行運算,實現了對地震活動的即時監測和預警。

地震中心在臺灣架設了 700 多個強震監測站,但能夠和地震中心即時連線的,只有其中 500 個,藉由這項計畫,地震中心將致力增加可連線的強震監測站數量,並優化原有強震監測站的聯網品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地震中心的評估中,可以連線的強震監測站大約可在 113 年時,從原有的 500 個增加至 600 個,並且更新現有監測站的軟體與硬體設備,藉此提升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

由此可知,倘若地震儀沒有了聯網的功能,我們也形同完全失去了地震預警系統的一切。

把地震儀放到井下後,有什麼好處?

除了加強地震儀的聯網功能外,把地震儀「放到地下」,也是提升地震預警系統效能的關鍵做法。

為什麼要把地震儀放到地底下?用日常生活來比喻的話,就像是買屋子時,要選擇鬧中取靜的社區,才不會讓吵雜的環境影響自己在房間聆聽優美的音樂;看星星時,要選擇光害比較不嚴重的山區,才能看清楚一閃又一閃的美麗星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表有太多、太多的環境雜訊了,因此當地震儀被安裝在地表時,想要從混亂的「噪音」之中找出關鍵的地震波,就像是在搖滾演唱會裡聽電話一樣困難,無論是電腦或研究人員,都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才能判讀來自地震的波形。

這些環境雜訊都是從哪裡來的?基本上,只要是你想得到的人為震動,對地震儀來說,都有可能是「噪音」!

當地震儀靠近工地或馬路時,一輛輛大卡車框啷、框啷地經過測站,是噪音;大稻埕夏日節放起絢麗的煙火,隨著煙花在天空上一個一個的炸開,也是噪音;台北捷運行經軌道的摩擦與震動,那也是噪音;有好奇的路人經過測站,推了推踢了下測站時,那也是不可忽視的噪音。

因此,井下地震儀(Borehole seismometer)的主要目的,就是盡量讓地震儀「遠離塵囂」,記錄到更清楚、雜訊更少的地震波!​無論是微震、強震,還是來自遠方的地震,井下地震儀都能提供遠比地表地震儀更高品質的訊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於 2008 年展開建置井下地震儀觀測站的行動,根據不同測站底下的地質條件,​將井下地震儀放置在深達 30~500 公尺的乾井深處。​除了地震儀外,站房內也會備有資料收錄器、網路傳輸設備、不斷電設備與電池,讓測站可以儲存、傳送資料。

既然井下地震儀這麼強大,為什麼無法大規模建造測站呢?簡單來說,這一切可以歸咎於技術和成本問題。

安裝井下地震儀需要鑽井,然而鑽井的深度、難度均會提高時間、技術與金錢成本,因此,即使井下地震儀的訊號再好,若非有國家建設計畫的支援,也難以大量建置。

人口聚集,震災好嚴重?建立「客製化」的地震預警系統!

臺灣人口主要聚集於西半部,然而此區的震源深度較淺,再加上密集的人口與建築,容易造成相當重大的災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多都會區的建築老舊且密集,當屋齡超過 50 歲時,它很有可能是在沒有耐震規範的背景下建造而成的的,若是超過 25 年左右的房屋,也有可能不符合最新的耐震規範,並未具備現今標準下足夠的耐震能力。 

延伸閱讀:

在地震界有句名言「地震不會殺人,但建築物會」,因此,若建築物的結構不符合地震規範,地震發生時,在同一面積下越密集的老屋,有可能造成越多的傷亡。

因此,對於發生在都會區的直下型地震,預警時間的要求更高,需求也更迫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著手於人口密集之都會區開發「客製化」的強震預警系統,目標針對都會區直下型淺層地震,可以在「震後 7 秒內」發布地震警報,將地震預警盲區縮小為 25 公里。

111 年起,地震中心已先後完成大臺北地區、桃園市客製化作業模組,並開始上線測試,當前正致力於臺南市的模組,未來的目標為高雄市與臺中市。

永不停歇的防災宣導行動、地震預警技術研發

地震預警系統僅能在地震來臨時警示民眾避難,無法主動保護民眾的生命安全,若人民沒有搭配正確的防震防災觀念,即使地震警報再快,也無法達到有效的防災效果。

因此除了不斷革新地震預警系統的技術,地震中心也積極投入於地震的宣導活動和教育管道,經營 Facebook 粉絲專頁「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跨部會舉辦《地震島大冒險》特展、《震守家園 — 民生公共物聯網主題展》,讓民眾了解正確的避難行為與應變作為,充分發揮地震警報的效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雖然地震中心預計於 114 年將都會區的預警費時縮減為 7 秒,研發新技術的腳步不會停止;未來,他們將應用 AI 技術,持續強化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降低地震對臺灣人民的威脅程度,保障你我生命財產安全。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5 篇文章 ・ 299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倘若那天……」平行時空的你過得怎麼樣?——《超次元.聖戰.多重宇宙》
2046出版
・2024/02/10 ・1920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無法逆轉的抉擇,到平行時空

但人總喜愛想像,現實世界中無法「重頭來過」,但小說和電影的虛擬世界當然可以。在好萊塢電影《今天暫時停止》(Groundhog Day, 1993;港譯:《偷天情緣》)之中,男主角最先猶如惡夢般不斷在同一天的清晨醒來,後來卻利用這個機會不斷改善他的追求技倆(不但 take two,更take three、take four……),最後贏得美人歸。

電影為觀眾帶來了美滿的結局。但筆者最早領略「如果」作為小說創作中的奇思妙想,卻令我傷感不已。話說筆者自初中已經愛上科幻小說。大概是中三、四那年,我在公共圖書館借了一本英文的短篇科幻小說集,其中一個以「如果」為題的故事(名稱早已忘記)令我畢生難忘。

故事中,一對恩愛的小夫妻駕車外出,丈夫有點兒不適所以改由太太開車。不幸途中遇上車禍,坐在司機位的太太重傷身亡。丈夫悲痛不已終日借酒澆愁,揮之不去的自責是「如果我那天沒有跟她對調位置……」。

一天,他在拾理太太的遺物時,竟然發現她的日記簿中有新的記事!讀將下來,原來在另一時空裡,兩人當天的確沒有對調位置,所以因車禍去世的是他而不是愛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兩個「平行時空」原本不會重疊,卻不知怎的透過這本日記簿接通了。結果,「陰陽相隔」的倆人藉著日記互訴衷情。

圖/envato

這本已是十分淒美的情節,但後來日記中的字樣變得愈來愈模糊,最後完全消失,表示兩個「平行宇宙」最終分離而回到互不相通的狀態。筆者當年雖然只有十五、六歲,被觸動的哀愁卻是久久不能平復……。

年少的我已經深深感受到,人生中充滿了無數偶然的變數,而一個簡單的決定,足以改變一生。

多年後,我看到另一部電影《雙面情人》(Sliding Doors, 1998;港譯:《緣分兩面睇》),發覺也是用上了同一意念:女主角每天搭地鐵上班,但某天因事遲了一點而趕不上平日搭的那班車。電影基於「趕得及」和「趕不及」兩種情況,描述了女主角往後出現的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我後來才知道,這乃改編自一部一九八一年的波蘭電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歷年來,運用這類意念創作的小說和電影可謂不少,近年流行的好萊塢「超級英雄」電影中,《奇異博士》(Doctor Strange, 2016)和它的續集《奇異博士 2:失控多重宇宙 》(Doctor Strange in the Multiverse of Madness, 2022;港譯:《奇異博士 2:失控多元宇宙》)更將「平行時空」的意念延伸為「多重宇宙」(Multiverse)。陣容更為龐大的《復仇者聯盟 3:無限之戰》(Avengers 3: theInfinity War, 2018)和《復仇者聯盟 4:終局之戰》(Avengers 4: Endgame, 2019)皆以同樣的意念作為故事主軸。當然,這些電影都由漫畫改編,亦即這些意念的出現時間比電影還要早得多。

《媽的多重宇宙》將平行時空的意念發揮得淋漓盡致。圖/giphy

但將這個意念發揮至極的,毫無疑問是二○二三年橫掃奧斯卡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多項大獎的「怪雞」1 電影《媽的多重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縮寫是 EEAAO;港譯:《神奇女俠玩救宇宙》)。華裔演員楊紫瓊(1962-)更因此而封后(最佳女演員);同樣是華裔的關繼威(1971-)以及潔美.李.寇蒂斯(Jamie Lee Curtis, 1958-)則分別獲得最佳男、女配角的殊榮。電影由兩位導演掌舵,雖然兩個都叫 Daniel,但一個是香港人關家永(Daniel M. Kwan, 1988-),一個是美國人丹尼爾.舒奈特(Daniel Scheinert, 1987-)。2 囊括了這麼多大獎,電影的風頭可謂一時無兩。由於有這麼多華人參與其間,全球絕大部分華人皆感到與有榮焉。

外國的評論幾乎一面倒地對這部電影讚譽有加,包括其中所包含的深刻人生哲理、愛情與理想之間的抉擇、亞裔移民在美國所遇到的生活困難、世代之間的價值矛盾、同性戀(非主流性取向)的社會認同問題,以及貫穿電影的、最重要的母、女之情。不少網友更留言說看至結局時感動流涕。反倒在華人世界,包括不少筆者所認識的朋友,皆對電影甚有保留,認為它寫情的部分毫無新意,而「科幻」的主題和情節則過於胡鬧不知云。(一些更認為電影被大肆吹捧,是近年席捲西方的「政治正確主義」的結果。他們更為另一位最佳女主角競逐者凱特.布蘭琪(Cate Blanchett, 1969-)不值。但那是另一篇文章的主題,暫且按下不表。)

註解

  1. 粵語,意指奇怪、荒謬。
  2. 因二人名字皆為「Daniel」,而被合稱為「Daniels」。

——本文摘自《超次元.聖戰.多重宇宙》,2023 年 11 月,二○四六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

2046出版
2 篇文章 ・ 0 位粉絲

0

5
0

文字

分享

0
5
0
寶寶耳朵一直有聲音,但寶寶不說——孩子的耳鳴困擾你發現了嗎?
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_96
・2023/11/22 ・2785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文/蔡宜欣
  • 雅文基金會聽語科學研究中心 助理研究員

全球耳鳴的盛行率約 10% 到 20%,最常發生在 40 至 60 歲的成人身上,且該比率有隨著年齡增長上升的趨勢(Kleinjung, 2020; Pinto, 2010)。

然而,整合過去針對兒童及青少年的研究發現,聽力正常的孩子得到耳鳴的比例在 4.7% 至 46% 不等,而聽力損失的孩子得到耳鳴的比例為 23.5% 至 62.2%,大幅高於一般聽力正常者 (Rosing, 2016)。顯然,耳鳴並非成年人的專利,我們的孩子也可能面臨耳鳴的困擾。

只有我聽得到,是「耳鳴」還是「幻聽」?

人們常混淆「耳鳴」與「幻聽」這兩者同樣都是屬於環境中不存在,但卻是自己聽得見聲音的徵狀,然而,其實二者可以從所聽見的聲音是否有所意義加以區隔。

人們常混淆「耳鳴」與「幻聽」這兩者同樣都是屬於環境中不存在,但卻是自己聽得見聲音的徵狀。圖/envato

幻聽(Auditory hallucinations)顧名思義是指出現聽的幻覺,幻聽者認為自己聽到了某種感覺真實存在的聲音,事實上聲音並不存在,而聲音的類型通常為一種或多種有意義的聲音,如:聽見有人在叫自己的名字,但事實上沒人叫我;聽見手機鈴響,但實際上手機並未有來電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部分偶發性幻聽是由於心理壓力所造成,若未實質影響生活品質或許暫時可以忽略。然而,若是因疾病(如:思覺失調症、躁鬱症、感官系統疾病或腦瘤等)而頻繁出現幻聽,則建議進一步就醫治療(新生精神康復會,2016)。

同樣都是聽見並不存在的聲音,耳鳴(Tinnitus)則是指聽到單調且不具意義的聲音,如:一段連續或間斷的「嗡嗡聲」、「逼逼聲」、「嘶嘶聲」、「沙沙聲」等,每個人出現耳鳴的狀況不太一致:時間從短短幾秒鐘至持續不斷,頻率從偶發的一次性至每天數次皆有可能。

揮之不去的耳鳴也可能找上孩子!

有研究指出,耳鳴並非一種疾病,而是屬於多種潛在疾病的症狀(Han et al., 2009),如:中耳炎、耳垢栓塞(impacted cerumen)或噪音暴露等,即很可能是兒少引發耳鳴的原因(Baguley, 2013; Coelho, 2007)。

揮之不去的耳鳴也可能找上孩子,研究顯示發現有耳鳴的兒少比例有 34%。圖/envato

一項針對 1100 位 6 歲至 16 歲的兒童及青少年的研究顯示,僅有 6.5% 的兒少會主動抱怨耳鳴,在進一步詢問之後,發現有耳鳴的兒少比例提升至 34%,這也表示大人可以透過一些問題的引導,能幫助兒少描述出耳鳴的經驗與感受,譬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是否感覺到耳朵裡有噪音?
在什麼情況下會聽見這些噪音?
這些噪音像什麼樣子的聲音?
哪一隻耳朵會聽見聲音?

以及請他們回想耳鳴發生的頻率和持續時間耳鳴帶來的困擾程度等。

兒少之所以很少會主動表明自己有耳鳴,可能是他們已經習慣了長期存在的耳鳴,或者他們本身並不清楚耳鳴是一種症狀;除此之外,也可能是曾經主動提到過他們的耳鳴問題,但這些感受被大人們忽略了。(Savastano, 2002; Savastano, 2007; Savastano, Marioni, & de Filippis, 2009)。

耳鳴最常見的影響包含:焦慮、抑鬱、失眠、認知和專注力下降、語音辨識能力下降、行為或情緒問題等(Han et al., 2009; Kleinjung & Langguth, 2020),耳鳴還可能讓孩子出現煩躁、緊張、語言能力下降、學習或寫作困難等情況(Savastano, Marioni, & de Filippis, 2009),家長可以留意孩子是否會摀住/拍打/拉扯耳朵、注意力不集中,或是說「我的耳朵好吵」、「一直有聲音」等,來傳達他們聽見了不存在的聲音,若發現孩子出現這類情況,宜盡速就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耳鳴可能會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焦慮等症狀。圖/photo AC

找出原因、及時治療,兒少耳鳴就有機會改善

雖然大部分的人遇到的耳鳴並非永久性,經過休息也可能可以改善,但若耳鳴發生的頻率過高,特別是出現其他併發症,如:頭痛、頭暈,或已經影響到生活時,建議尋求醫生的協助,找出引發耳鳴的原因和合適的改善方式。一般來說,常見的耳鳴改善策略如下(Han et al., 2009):

一、直接降低耳鳴的強度

  1. 藥物治療:服用特定藥物可以降低耳鳴強度或舒緩耳鳴所帶來的不適。
  2. 電抑制(Electrical suppression):對耳蝸進行電刺激以抑制耳鳴。

二、減緩耳鳴所帶來的困擾

  1. 認知及行為治療:運用積極的思維取代消極的思維、將注意力轉移至令人愉快的事物、圖片上等方式面對耳鳴困擾。
  2. 聲音治療:透過撥放自然環境音,如雨聲、瀑布聲進而減緩耳鳴者對於耳鳴的感受。
  3. 配戴助聽器:亦屬於聲音治療。針對聽力損失程度較重者,透過助聽器將環境音、語音放大,藉以將注意力從耳鳴上面轉移。
  4. 音樂治療:模擬出與耳鳴頻率、強度相符,但相位相反的音樂,透過音樂與耳鳴聲波的疊加,進而削弱耳鳴聲,讓耳鳴者達到減敏的效果(Liu et al., 2023)。
  5. 耳鳴再訓練療法/耳鳴減敏療法(Tinnitus Retraining Therapy, TRT):結合聆聽低頻率背景音的生理減敏,及醫生引導正向面對耳鳴的心理減敏達到治療效果。
  6. 頸部、咀嚼肌的按摩與伸展:針對下顎、頸部疾病患者,透過頸部、咀嚼肌的按摩和伸展可以有效改善耳鳴。

雖然耳鳴好發於成年人,但是兒童和青少年也容易因為噪音傷害、中耳炎、耳垢栓塞等引起耳鳴,家長除了多加觀察孩子的反應,也可以透過引導的方式幫助孩子表達聽到異聲的頻率、持續時間困擾。若孩子疑似面臨到耳鳴的困擾,建議儘早帶孩子尋求醫生的診治,以免錯過黃金治療期。

參考文獻

  1. Kleinjung, T., & Langguth, B. (2020). Avenue for future tinnitus treatments. Otolaryngolog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53(4), 667-683.
  2. Pinto, P. C. L., Sanchez, T. G., & Tomita, S. (2010). The impact of gender, age and hearing loss on tinnitus severity. Brazilian journal of otorhinolaryngology76, 18-24.
  3. Rosing, S. N., Schmidt, J. H., Wedderkopp, N., & Baguley, D. M. (2016). Prevalence of tinnitus and hyperacusi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BMJ open6(6), e010596. 
  4. 新生精神康復會(2016)。改變幻聽的世界。香港:香港經濟日報有限公司。
  5. Han, B. I., Lee, H. W., Kim, T. Y., Lim, J. S., & Shin, K. S. (2009). Tinnitus: characteristics, causes, mechanisms, and treatments. 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logy5(1), 11-19. 
  6. Baguley, D., McFerran, D., & Hall, D. (2013). Tinnitus. The Lancet, 382(9904), 1600-1607. 
  7. Coelho, C. B., Sanchez, T. G., & Tyler, R. S. (2007). Tinnitus in children and associated risk factors. Progress in brain research166, 179-191.
  8. Savastano, M. (2002). A protocol of study for tinnitus in childhoo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 otorhinolaryngology64(1), 23-27.
  9. Savastano, M. (2007). Characteristics of tinnitus in childhood. European journal of pediatrics166, 797-801.
  10. Savastano, M., Marioni, G., & de Filippis, C. (2009). Tinnitus in children without hearing impair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 otorhinolaryngology73, S13-S15. 
  11. Liu, Y., Yang, S., Wang, Y., Hu, J., Xie, H., Ni, T., & Han, Z. (2023). Efficacy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outcomes of customized music therapy combined with a follow-up system in chronic tinnitus patients. Journal of Otolaryngology-Head & Neck Surgery52(1), 1-11.
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_96
54 篇文章 ・ 222 位粉絲
雅文基金會提供聽損兒早期療育服務,近年來更致力分享親子教養資訊、推動聽損兒童融合教育,並普及聽力保健知識,期盼在家庭、學校和社會埋下良善的種子,替聽損者營造更加友善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