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附理論系列
- (一)依附理論的起源:我們為什麼會依賴別人
- (二)依附傾向:我對你的依附沒有絕對分類
- (三)安全感與安全依附者的內心世界
- (四)交往前,讓我們約會吧!三種依附類型怎麼做?
- (五)交往後我眼中的你:不同依附類型對於伴侶的看法
- (六)耕耘愛情:想要有收穫,該怎麼栽?
- (七)親愛的,我能做你的後盾嗎?
前面討論過了許多不同依附類型在愛情關係裡面的互動狀況,這篇文章,我要開始談談,不同依附類型在維持一段長遠的關係時,各會採取哪一些行為呢?本篇文章將討論負向事件與正向事件的溝通,幫助讀者更了解如何維持一段穩定的長期關係。
我想讀者們讀到這邊,大概也猜得到,安全型依附比不安全型依附,有著更高的婚姻滿意度,並且在關係當中適應良好[詳見1],而這背後的關鍵就是「溝通」。
安全型依附的人,比較能夠在彼此需要溝通的時候,採取有建設性的溝通方式,同時也敏感地注意彼此的需求,而較少採取一方不斷要求對方,另一方不斷逃避的「要求-退縮互動模式(demand-withdrawal pattern of interaction,也就是所謂的追逃模式)」,因為這是一種會損害關係滿意度和穩定程度的不良溝通方式[2][3]。
除了溝通的模式之外,溝通時的非語言訊息也是溝通時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尤其當語言訊息和非語言訊息有所矛盾時更是如此[4](註1)。
當你的伴侶擺臭臉跟你溝通時,你們的溝通肯定不會很順利;但如果你是個安全型的人,你在溝通時的非語言訊息會比不安全型的人來得更為正向,例如你會保持著輕鬆的表情、維持愉悅的溝通氣氛,同時對伴侶保持關注[5][6];除此之外,安全型的人也比較能夠準確地傳達自己的感受,並且精確地解讀對方的非語言訊息[2]。
不同依附類型的伴侶,如何面對衝突?
除了溝通的方式之外,不同依附模式的人,面對衝突的方式也會有所差異:安全型的人在面對衝突時,通常能夠較有效率地解決衝突,也比較容易在衝突時找到妥協的平衡點。
除此之外,他們也比較能夠有效率的掌控衝突,即便雙方吵起來了,也很少會威脅對方;正因為他們能夠沉穩地和對方溝通,通常也都能夠順利地解決衝突,很少會讓衝突演變到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conflict escalation)[7][8][9]。
更厲害的是,安全型的人在衝突時,仍然會對對方抱有情感,不會因為雙方意見不合就翻臉不認人,並且較少採用強迫對方(coercive)或是逃避衝突(withdraw)的方式面對衝突,也很少會出現口語或肢體暴力(verbal or physical aggression)[10][11][12]。
為什麼安全型依附的人在和伴侶爭執的時候,能夠如此的沉穩呢?這是因為,即便關係中出現了衝突,他們也不會把對方當成毒蛇猛獸一般對待:當我們的身體在面對壓力的時候,會分泌一種名為可體松(cortisol,註2)的化學物質,讓我們能夠做出戰鬥或逃跑的準備;但是實驗研究透過「邀請伴侶到實驗室當中,花 15 分鐘討論關係中未解決的問題」來觀察彼此討論前後身體激素分泌的情形,發現安全型的伴侶在經過討論過後,他們唾液當中的可體松含量比非安全型依附的伴侶低上許多[13]。
也就是說,他們的身體並不會進入備戰狀態,因而能夠採取溫暖、充滿情感的方式和對方討論彼此的衝突點[14][15],我認為,安全型依附者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是因為他們並未將彼此之間不一致的地方視為是「一種衝突」、「一個雙方不合的點」,而是「我們重視彼此的關係,因此願意一起找出彼此都能滿意的解決方式」(註3)。
冷靜地溝通,將讓我們化險為夷
婚姻諮商專家 John Gottman 的研究也發現了,關係好的伴侶在爭執時,心跳血壓並不會有大幅度的上升,他們能夠維持在中性、平靜的情緒和伴侶討論衝突議題;關係不好的伴侶則會陷入負面情緒當中[16];一個研究採取 Gottman 衝突研究當中的「蔑視、退縮、築高牆(contempt, withdrawal, stonewalling)」等互動模式作為觀察變項,發現安全型依附者,比較少會採取這些有害關係的衝突互動模式[17] (註4)。
而且安全型和不安全型依附者面對衝突的方式,若沒有經過諮商討論,或是一些對自我的省思,似乎是難以改變的。
一項研究計畫針對「不同依附類型者,面對衝突的方式是否會隨著成長而改變」這一點,進行了長期的追蹤研究[18]。研究人員從個案嬰兒時期開始追蹤,持續到個案 25 歲左右(mid-20),他們發現在 12 個月大時屬於安全型依附的個案,在開始受國小教育時,會被老師認為較具有社會勝任能力,比較能夠面對與處裡社會情境中的各種人際互動。而此時的社會勝任能力,又能作為一個重要的觀察指標,藉此預測他們 16 歲時,和親密對象建立起安全關係的能力:當他們在解決衝突時,比較不會出現負面情緒。
由此看來,安全型依附的人,比較能夠採取適應社會的衝突解決策略,將衝突化為轉機。更重要的是,安全型的人,即使在一次的討論當中未能解決衝突,他們也很少會出現厭惡、拒絕對方的表情[19],也就是說,他們比較能夠和問題共處,不會因為一段關係當中出現了暫時無法解決的衝突,就將對方視為仇讎。
除了面對衝突時的應對方法有所不同之外,安全型依附的人本身就比較少出現衝突[20],而不安全型的伴侶的關係,由於較常出現關係衝突,因而也伴隨著較多的壓力[21][22](註5)。
溝通的關鍵因素──察覺伴侶回應
談了這麼多關於溝通與衝突解決的事情,你或許會想問我,那麼到底怎麼樣子才算是有效的溝通呢?Reis 認為好的溝通的關鍵在於「察覺伴侶回應(perceive partner’s response)」。
根據 Reis 的研究發現[23],好的伴侶溝通應該要有兩個階段與三個要素──
兩個階段:單方表達(intrapersonal)與雙方互動(interpersonal)
三個要素:了解(Understanding)、驗證(Validation)、關懷(Caring)
兩個階段
1.單方表達:伴侶其中一方(以下稱為訴說者)將自己的需求、喜好、願望等等表達給對方(以下稱為傾聽者)知道,並期望傾聽者提供支持。
2.雙方互動:傾聽者在接收到了這些訊息之後,對此展開的回應,而這個回應有可能被訴說者察覺到。(例如訴說者暗示傾聽者,他的生日快到了,希望能夠收到一個大蛋糕,傾聽者接收到了之後,訂了一個大蛋糕。不過若這個蛋糕寄錯了地址,這樣的回應就不可能被訴說者察覺到。)
三個要素
1.了解(Understanding):傾聽者的回應是否能讓訴說者感受到「對方了解我的真實需求」(got the facts right)、「對方真實地感受到我的需求」(a sense of authenticity)[24]。
2.驗證(Validation):訴說者相信傾聽者欣賞自己的能力、特質以及世界觀,其中的重要意涵在於,傾聽者給予的回應當中,傳遞了「對方喜歡我、願意接納我」的訊息[25]。
3.關懷(Caring):訴說者可以感受到「我過得幸福與否,是對方在意的事情」。
為什麼 Reis 會強調「察覺伴侶回應」是溝通的關鍵呢?因為有兩個可能,雙方並不能做出有效的溝通,其中一個是訴說方在「單方表達的階段」,並未如實地把想法告訴對方,例如他可能害怕說了之後,對方會不會討厭自己等等,因此不敢說出口[26](註6)。
另一個則是在雙方互動的階段,一方在說出了需求之後,另一方因為各種原因,並不能給予支持性的回應(例如對方當時很忙,可能無暇撥出時間回應等等);或是另一方給予的回應(social support),未能被訴說方接收到,因為在壓力情境之下,過大的壓力,有時候反而容易讓訴說方忽略了傾聽方的支持[27]。
也可能傾聽方在獲得訴說方的支持之後,反而覺得自己是一個沒有用的人。過去的研究發現,在一段人際關係中,總是被對方支持的一方,有可能會覺得自己是一個沒有價值(self-worth)、沒有自尊(self-esteem)的人,所以才總需要對方的支持[28]。這樣的情形在愛情關係裡面尤為明顯,覺得自己總是不如另一半,會讓自己對這段關係的承諾、滿意度和愛的感覺都隨之下降[29][30]。
也就是說,愛情當中好的溝通關係,不應該只是其中一方一直順著另一方的意思,而是一個互相的過程,可能這裡我包容、犧牲你一些,那邊你多照顧我一些,如此一來,雙方的關係才能像是傳接球一般的進行,而不會一方一直丟,另外一方一直接,到最後雙方都會變得很累。
因此,過去的研究也針對回應性這個部分進行探討,結果發現,良好的伴侶回應性,讓雙方能夠安心地面對、處理彼此的衝突,例如下面這個研究[31]:
新婚夫妻在剛結婚時,就先到實驗室接受實驗者的觀察(聽起來這些實驗者好變態喔,kerker),一年之後,他們再次回到實驗室裡接受觀察。結果發現,若在新婚時,彼此表現出低度的正向支持行為和高度的負向支持行為,那麼在一年之後,他們討論如何解決問題時,會有較多的負向情緒;但若在新婚時,他們能給予彼此高度的回應性,那麼一年後的結果恰好相反──他們在討論如何解決問題時,較少出現負面的情緒。
也就是說,了解、驗證、關懷是親密關係發展的關鍵[23],一段關係若是缺乏伴侶回應性,將會增加彼此在「問題解決時」與「衝突掌控時」失控地可能性;但若是伴侶能夠給予適時的回應,將讓彼此感到更有安全感,並且在衝突時能夠處之泰然。除此之外,若是伴侶能夠給予對方正向的情感支持,將使得伴侶在溝通的隔天表現出較少的負面情緒[32],其實這背後也傳達著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有沒有解決問題並不是重點,更重要的是彼此在解決問題時,能否給予對方適度的情緒支持。」
錦上添花更勝雪中送炭
前面談了許多溝通與爭執,現在來談談愛情裡的正面事件吧!畢竟一段愛情不可能整天都在吵架,或是都在安慰對方嘛!前面提到,有些人在難過的時候,沒辦法如時接收到傾聽方的關心;或者會因為被關心,而覺得自己比對方低一等。
但是沒關係,過去的研究發現,當訴說方在分享喜悅時(如今天被老闆升遷、今天發現了一家便宜又好吃的小店等等),若是傾聽方能夠替訴說方錦上添花(capitalization)、給予適當的正向回應,那麼訴說方通常都能夠如實地接收到傾聽方的回饋,因此伴侶對於正向事件的回應(錦上添花),比起發生負向事件時的回應(雪中送炭),更能決定一段關係的好壞[33]。
那麼,要怎麼正確地錦上添花呢?雪莉.蓋伯(Shelly Gable)和吉安.岡薩加(Gian Gonzaga)這篇研究,把人們錦上添花的方式分成以下四種,如下圖[33]:
積極 v.s. 消極:面對伴侶的「態度」是積極的回應呢?還是愛理不理呢?
正向 v.s. 負向:說話的「內容」是給予伴侶正面的回應呢?或是逃避伴侶的話題呢?
以下,我將舉一個對話做為實例,來說明這四種回應方式:
小雪成功地錄取了教職,回到家中,她興高采烈地告訴男朋友:「欸我跟你說喔!我錄取了 OO 高中的教師正職了耶!」
正向積極
積極地回應女友的話題,而且回應的內容也是正向的。
- 「寶貝!太好了,妳努力了這麼久終於有成果了,我真替妳感到開心!」
- 「哇!!!不愧是我女朋友!!!」
(如果你撿到了這樣的男朋友或女朋友,那麼恭喜你,你會很幸福滴)
正向消極
雖然回應的內容是正向的,但是回應的態度卻很消極,給人心不在焉的感覺。
- 「喔,很好啊。」
- 「恩。」
- 「很厲害阿。」
(如果你覺得很欠打,沒關係,我也覺得很欠打,但這還不是最欠打的。)
負向積極
雖然態度上積極地回應這件事情,但是內容卻很負面。
- 「妳確定妳應付得來嗎?」
- 「蛤~這樣妳又得忙了,我們又不能出去玩了……」
- 「呃……這樣妳臉上又的痘痘又會越長越多了欸。」
(恩,然後男朋友就如同火箭隊一般被揍飛,消失在銀河系裡了。)
負向消極
完全忽視這個主題,直接提其他事情。
- 「恩。我要去洗澡了。」(洗澡卡)
- 「時間不早了,我要睡覺了。」(睡覺卡)
- 「阿~~~是暴鯉龍耶!!!而且這隻 CP 值有 1700 欸!」(寶可夢卡(?))
(沒錯,這才是最欠打的~~~)
而雪莉.蓋伯和吉安.岡薩加研究則告訴我們,唯有正向積極的回應,才能讓關係品質變得更好,其他回應都會讓關係品質變得更差;而我們對正向事件的回應,又比對負向事件的回應,更能決定關係好壞。因此,下次妳的伴侶在和妳分享他開心的事情時,就請妳盡可能積極地傾聽、正面地回應對方吧!
但你或許會問我說,我們也有自己的情緒、想法,不太可能每次都正向積極的回應自己的伴侶吧?這點我同意,這邊提到的正向積極回應指得是「長期以來」的回應態度,偶爾幾次無法正向積極的回應,並不會造成關係有太大的波動。而下一篇文章,我就要來談談,當伴侶無法正向積極地回應我們、拒絕我們時,我們該怎麼辦呢?
- 作者按:本篇文章中所提到的溝通模式,不僅僅適用於伴侶關係,也適用於其他人際關係,尤其當我們互動的對象與我們越親密時,這些溝通模式越適用。因此,平常與親密朋友互動時所展現出的溝通模式,通常也會是愛情關係中的溝通模式。
註解
- 過去研究發現,在溝通的時候,非語言訊息所傳遞出的訊息,往往比語言訊息來得關鍵,尤其是當語言訊息和非語言訊息所傳遞的資訊不一致時,人們會傾向於採納非語言訊息;這也是為什麼,當你擺著臭臉跟伴侶說要「好好談」的時候,往往只會引爆一場第三次世界大戰而已。詳見: 55-38-7溝通黃金比例?一個溝通法則的誤用
- 可體松(Cortisol),又名皮質醇,當我們的身體在面對「短期的壓力」時,會分泌這種賀爾蒙,幫助我們應付壓力源或是逃避壓力源,也就是俗稱的「戰或逃模式(Fight or Flight),因此,可體松又稱為「壓力賀爾蒙」。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在談人體應付壓力的機制,有興趣的可以看看這一篇:童年創傷經驗與海馬迴萎縮的關聯性
- 如果你和他人溝通時,總是處於備戰狀態,那麼我建議你試著先將衝突點擱在一旁,先做幾個深呼吸、出去運動、畫畫圖,或是做一些你覺得能夠讓你放鬆的事情之後,再回來討論彼此的衝突點,將會是比較有效率的溝通方式。
- 關於「蔑視、退縮、築高牆」等衝突模式,有興趣的可以看看我寫的這篇文章:關係中的爭執與修復
- 不論是採取橫斷型研究、預期性研究(跨四周與兩年的研究)、日記研究(包含一般溝通樣本以及臨床憂鬱症樣本),都得到了這樣的研究結果[20]。
- 關於愛情裡說與不說的焦慮,可以參考海苔熊的這篇文章:為什麼不告訴我?愛情裡的禁忌、欺瞞與逃避
延伸閱讀
- Mikulincer, M., & Shaver, P. R. (2007a). Attachment in adulthood: Structure, dynamics, and change.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 Feeney, J. A. (1994). Attachment style, communication patterns, and satisfaction across the life cycle of marriage.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 333-348.
- Fitzpatrick, M. A., Fey, J., Segrin, C., & Schiff, J. L. (1993). Internal working models of relationships and marital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
- Mehrabian, A. (1972).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New Brunswick: Aldine Transaction.
- Guerrero LK. Attachment-style differences in intimacy and involvement: A test of the four category model.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 1996;63:269–292.
- Tucker, J. S., & Anders, S. L. (1998). Adult attachment style and nonverbal closeness in dating couples. Journal of Nonverbal Behavior, 22(2), 109-124.
- Creasey, G., & Hesson-McInnis, M. (2001). Affective responses, cognitive appraisals, and conflict tactics in late adolescent romantic relationships: Associations with attachment orientation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8, 85–96.
- Corcoran, K. O., Program, E., & Mallinckrodt, B. 2000. Adult attachment, self-efficacy, perspective takin conflict resolution [Electronic version].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78(4), 473-483.
- Dominique, R., & Mollen, D. (2009). Attachment and conflict communication in adult romantic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6, 678–696.
- Cann, A., Norman, M. A., Welbourne, J. L., & Calhoun, L. G. (2008). Attachment styles, conflict styles, and humour styles: Inter-relationships and associations with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2, 131-146.
- Heene ELD, Buysse A, van Oost P. (2005). Indirect pathways between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marital distress: the role of conflict communication, attributions, and attachment style. Family Process 44(4):413-40.
- Cowan, P.A., Cowan, C.P., & Mehta, N. (2009). Adult attachment, couple attachment, and children’s adaptation to school: An integrated attachment template and family risk model. Attachment & Human Development, 11(1), 29–46
- Power,Pietromonaco, Gunlicks, & Sayer(2006) Dating couples’ attachment styles and patterns of cortisol reactivity and recovery in response to a relationship conflict.J Pers Soc Psychol. 90(4):613-28.
- Campbell, Simpson, Boldry , & Kashy,2005 Perceptions of conflict and support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the role of attachment anxiety.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8 (3), 510
- Simpson, J. A., Rholes, W. S., & Phillips, D. (1996). Conflict in close relationships: An attachment perspectiv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1, 899-914.
- 約翰●高特曼(2014)《愛的博弈》浙江人民出版社
- Creasey, G., & Ladd, A. (2005). Generalized and specific attachment representations: Unique and interactive roles in predicting conflict behavior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1, 1026-1038.
- Attachment and the experience and expression of emotions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J Pers Soc Psychol.92(2):355-67.
- Kobak, R. R., and Hazan, C. (1991). Parents and Spouses: Attachment Strategies and Marital Functioning, University of Delaware, Newark.
- Brassard, Lussier, and Shaver(2009) Attachment, Perceived Conflict, and Couple Satisfaction: Test of a Mediational Dyadic Model. Volume 58, Issue 5, pages 634–646
- Bottonari, K. A., Roberts, J. E., Kelly, M. A. R., Kashdan, T. B., & Ciesla, J. A. (2007). A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of the impact of interpersonal style on stress generation among clinically depressed individuals.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45, 179-188.
- Hankin, B. L., Kassel, J. D., & Abela, J. R. Z. (2005). Adult attachment dimensions and specificity of emotional distress symptoms: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s of cognitive risk and interpersonal stress generation as mediating mechanisms.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1, 136−151.
- Reis, H. T. & Shaver, P. (1988). Intimacy as an interpersonal process. In S. Duck (Ed.), Handbook of personal relationships (pp. 367-389). Chichester: John Wiley and Sons, Ltd.
- Kernis, M., & Goldman, B. (2006). A Multicomponent Conceptualization of Authenticity: Theory and Research.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38, 283-357. doi: 10.1016/s0065-2601(06)38006-9
- Finkenauer, Catrin, & Righetti, Francesca. (2011). Understanding in close relationships: An interpersonal approach. European review of social psychology, 22(1), 316-363.
- L. A. Baxter & W.W. Wilmot(1985).Taboo Topics in Close Relationships.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September 1985 vol. 2 no. 3 253-269.
- Bolger, Zuckerman, and Kessler ,2000. Invisible Support and Adjustment to Str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 79, No. 6, 953-961.
- Fisher, Nadeler, & Whitcher-Alagna, (1982). Recipient reactions to aid.Psychological Bulletin, Vol 91(1), 27-54.
- Murray, S. L., Holmes, J. G., & Griffin, D. W. (2000). Self-esteem and the quest for felt security: How perceived regard regulates attachment proc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8, 478–498.
- Murray SA, Kendall M, Boyd K, Sheikh A.(2005)Illness trajectories and palliative care.BMJ. ;330(7498):1007-11.
- Sullivan KT, Pasch LA, Johnson MD, Bradbury TN.(2010)Social support, problem solving, and the longitudinal course of newlywed marriage.J Pers Soc Psychol. ;98(4):631-44. doi: 10.1037/a0017578.
- DeLongis, A., Capreol, M. J., Holtzman, S., O’Brien, T. B., & Campbell, J. D. (2004). Social support and social strain among husbands and wives: A multilevel analysis.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18, 470 – 479. doi:10.1037/0893-3200.18.3.470
- Shelly L. Gable&Gian C. Gonzaga(2006)Will you be there for me when things go right? Supportive responses to positive event disclosur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