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
8

文字

分享

0
4
8

性愛心理學:怎樣做愛才可以越做越愛?

海苔熊
・2015/02/02 ・4225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1

做愛可以讓感情增溫嗎?本文回顧近年來的性愛心理學研究,試圖回答兩個問題:

  1. 越做,真的會越相愛嗎?
  2. 怎麼做,才會讓彼此快樂?

首先,常做愛的人比起不常做愛的人,更愛彼此。在一項調查13000人的研究裡,16%受訪者說他們至少已經一個月沒有性愛了,他們比起其他人更不快樂[1]。但聰明的你一定也想過,這個結果也可以反過來看:正因為他們不愛彼此,所以不常做愛。

3

邊做邊說,越做越愛

為什麼做愛會有這些效果呢?心理學家Byers曾進行18個月的縱貫研究,發現性滿意度與關係滿意度有關[2],不過主要是因為:

  1. 做愛提供溝通機會
  2. 新奇的身體活動可以增進滿意度[3]。

換句話說,做愛的真正效果並非來自於「交流」本身(這樣說明白嗎),而是在「交流」的時候,你們說的那些話。做愛時願意為伴侶著想、調整「運動頻率」、姿勢與習慣的人,性愛溝通力較高(sexual communal strength),自己和對方都會比較快樂,尤其是對那些身體親密本來就很低的人來說更有效[4]。

例如,Babin與Elizabeth的研究指出,在做愛時說話「歐耶!就是這裡!」、「左邊一點,哎呀掉出來了」之類話的人(冏rz好像在搞笑),性關係滿意度比沒說者更高[5]。

寫到這裡我就想到我朋友飄妮妮,她老是抱怨男友愛D槽比愛她多,寧願看波多野結衣脫衣服,也不願意和她纏綿一宿。有一天她終於鼓起勇氣問男友:「她到底哪一點比我性感?」,男友弱弱地回她說:「結……結衣做愛都會一邊說一些奇怪的話……」,我聽了噗哧大笑!

2
擷自波多野結衣出演的微電影《搜神記》

吵後炮,甘有效?三種性愛人格

別小看這些搞笑的對話,有時候做愛是一件「令人緊張」的事情,需要一些對話來緩解氣氛的尷尬。

雖然大部分的人在愛與性愛中,是喜歡自己、也對關係有信心的「安全者」(大約占六成),仍有人做愛時很擔心自己的表現,甚至因為太過焦慮於自己的表現和被拒絕,反而忽略了另一半的需求,這些「過激者」(hyperactivation)大多為不安全依戀者、情緒起伏較大、性行為快又頻繁、並試圖靠性(或投入時間金錢)來吸引另一半。還有另外一種人,稱作「不激者」(deactivation,對不起我想不到更好的翻譯),他們在性愛中沒有得到愉悅,可能是以前被傷害過,或怕以後又再次被傷,所以在潛意識裡否定愉快的感受[6]。

研究性愛多年的心理學家Russell發現,做愛雖然不一定能化解紛爭,但對某些人可能有保護效果。例如,情緒不穩定的人通常性滿意度較低,但如果他們常常做愛的話,滿意度和一般人沒兩樣[7]。

那麼,吵後來一炮,就會和好嗎?親密關係學者Dylan Selterman在文章中指出,雖然爭執可以增加性興奮,吵後炮可以促進親密感,但對於那些「不激發者」來說卻沒有效果。

有說,總比沒說好

不過,在還無法確認他是哪一種人之前,有說總比沒說好。

先前研究性愛多年的學者Amy Muise多年前參加了一個叫做Good For Her的工作坊,學到了相當有用的技巧跟大家分享:「在開始之前跟他說他做得好的地方(比方說力道不錯),以及希望他改變一點的地方(例如慢一點),或許會有不同的體驗!」

如果你實在臉紅紅無法在床上說,那麼至少在平時就可以跟他表達你的需求,例如「下次我們做的時候卡輕咧!」、「如果滴到肚子上,緊拿衛生紙給我抹!」之類的,甚至只是一句「腦供人家想要」也好(寫到這裡已經變成搞笑片了),表達需求(expressive)總是比憋著爆掉好[8]。

4

接吻與做愛的祕密

在Amy Muise自己的研究中還發現「湯匙效應」(After-Sex Affection,她戲稱為Spooning,因為樣子像兩只湯匙在碗櫃中擺放的樣子)[9]。在她的實驗裡面,335位實驗參與者(其中197位是女生)平均做愛後花15分鐘擁抱、表達愛意和聊天,而聊越久的人,關係滿意度越高。該研究中,還踢爆了兩項特別的結果:

  1. 愛愛後的聊天,甚至比大家在乎的「前戲」(fore play)還重要!
  2. 愛愛後的聊天,對女生特別重要。雖然整體來說有聊比沒聊好,但男生效果較小<1>;而沒有分享感受的女生,滿意度遠低於有分享的女生(見上圖)。

或許你會說:「屁啦!說不定是相愛的人本來就比較喜歡在做愛後聊天呀!」

Amy Muise也想到這一點,所以又接著針對101對情侶做了一個追蹤研究,結果發現情緒表達(愛愛後聊天)的「改變量」,可以預測三個月後的關係滿意度。簡單地說,雖然有可能相愛的人「本來」就比較喜歡在做愛後聊天,但即使考慮了這個因素,「聊天」本身仍然與更好的關係品質有關(沒辦法,畢竟很難用嚴謹的實驗法抓兩個路人來做愛)。

當然,如果你對性的需求沒有那麼高,接吻也有類似的效果。Floyd等人的研究發現,接吻頻率的增加量,可預測六週後的壓力指標和滿意度,親越多的人越幸福,壓力也越小[10]。

好吧,如果你真的不知道要說什麼,至少可以在完事之後說句「北鼻,我愛你<3」。研究發現,不論男女都把「愛愛後的我愛你」看得相當重要[11] <2>。

WH
「再」打錯了,不過坦白說出自己的需求是重要的!

高潮至上?

最後,也有人認為愛愛最重要的是高潮。問題是,如何達到高潮呢?親密關係研究者Benjamin Le針對高潮(orgasms)進行回顧,提出幾種不同的觀點:

  • 技術觀點(The Technical Perspective):俗話說得好「practice makes perfect」,通往性福只有一條路,就是多作多練習!
  • 固炮觀點(The Partner-Specific Perspective):我能想出這翻譯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這項觀點指出,當你越了解伴侶、越知道怎樣可以「開啟她的開關」(turns her on),所以固定伴侶是很重要的。
  • 承諾觀點(The Committed and Affectionate Relationship Perspective):其實,重要的不是技巧、對象,而是你跟這個人的親密感與承諾感。高潮常發生在女性與伴侶有高度的安全、連結感受時<3>,所以穩定的關係也很重要。事實上,在最近一次的性行為中,如果對方是穩定伴侶(交往六個月以上),有67%的女性達到高潮,如果對方是一同歡愉4次以上的炮友(hook-up),則只剩下34%,而如果只和對方做過2~3次,高潮率僅剩16%,倘若是第一次做,高潮率大約只有十分之一[12](見下圖)。
5
最近一次性行為,女性達到高潮的頻率

總而言之,太多的時候,我們總是把做愛的滿意度歸咎於技巧、前戲和姿勢,卻忽略了「穩定的關係」、「多次的練習」和「愛後的聊天」,才是通往高潮的不二法門(嗯,寫到這裡已經可以臉不紅氣不喘了),所以如果你想要和他擁有性福,請謹記以下六字箴言:常練習,多聊天

不過,首先你得先有個女友或穩定的伴侶。

註解

<1>另一項研究則發現,當男性感覺到伴侶對於「愛愛後討論」很感興趣時,自己的關係滿意度就下降了。看樣子,「你有什麼感覺」可能仍是女人好奇,男人厭惡的問題[13]?

<2>當然,有些研究也發現男女在性愛態度上的差異。例如,女生比較「性趣缺缺」嗎?刻板印想認為男生比女生愛做愛,古時候Clark與Hatfield的研究也指出,如果有人提議要做愛的話,男生比女生更容易答應[14]。該研究中,研究者請同謀問路人三個問題:(1)一起喝咖啡吧 (2)去我家吧 (3)上床吧~

結果只有6%女生答應咖啡,0%答應上床(還問對方說你有事嗎?),但男生答應的回家率是69%,上床率是75%。研究者推論,或許是因為一炮之後,女生要承擔懷孕風險,所以女性較保守。

但事實上,男女在這方面是平等的。Conley控制了提議性愛者的能力、技巧、角色等等之後發現,女性也一樣愛做愛[15]。為什麼會這樣呢?愉悅理論(Pleasure Theory)顛覆了往常的想法[16],指出性愛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爽,生育只是副產品。但不公平的是,每次男性性交幾乎都可以「爽到」,但只有35%的女性在和對方第一次性接觸時達到高潮[12],所以她們更要慎選伴侶,例如找年紀大一點的或經驗較夠的。

<3>你可能會覺得,為什麼很少人研究男性的高潮呢?其實因為男性的高潮相對容易觀察,必也射乎(疑,是這樣用的嗎),但女性的就較為隱晦。如果你對高潮有興趣,可以參考《臉紅心跳的好色醫學:從G點、隆乳、自慰到同性戀,醫生這樣談性》一書。

<4>文中的統計數字與性別差異,均只描述平均值。尚須注意個別差異,並請注意相關研究不等同於因果。
<5>為顧及隱私與行文順暢顧,文中所有個案與章首末故事均已經當事人同意改編重新繕寫並經模糊化處理,無可供指認之虞。

2

延伸閱讀

  1. Donnelly, D.A., Sexually inactive marriages.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1993. 30(2): p. 171-179.
  2. Byers, E.S.,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and sexual satisfaction: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individuals in long‐term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2005. 42(2): p. 113-118.
  3. Aron, A. and E.N. Aron, Self-expansion motivation and including other in the self. 1997.
  4. Muise, A., et al., Keeping the Spark Alive Being Motivated to Meet a Partner’s Sexual Needs Sustains Sexual Desire in Long-Term Romantic Relationships.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2013. 4(3): p. 267-273.
  5. Babin, E.A., An examination of predictors of nonverbal and verbal communication of pleasure during sex and sexual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13. 30(3): p. 270-292.
  6. Birnbaum, G.E., et al., When sex goes wrong: a behavioral systems perspective o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exual attitudes, motives, feelings, and behaviors. J Pers Soc Psychol, 2014. 106(5): p. 822-42.
  7. Russell, V.M. and J.K. McNulty, Frequent sex protects intimates from the negative implications of their neuroticism.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2011. 2(2): p. 220-227.
  8. MacNeil, S. and E.S. Byers, Dyadic assessment of sexual self-disclosure and sexual satisfaction in heterosexual dating couple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05. 22(2): p. 169-181.
  9. Muise, A., E. Giang, and E.A. Impett, Post Sex Affectionate Exchanges Promote Sexual and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2014. 43(7): p. 1391-1402.
  10. Floyd, K., et al., Kissing in marital and cohabiting relationships: Effects on blood lipids, stress, and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Wester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09. 73(2): p. 113-133.
  11. Hughes, S.M. and D.J. Kruger, Sex differences in post-coital behaviors in long-and short-term mating: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2011. 48(5): p. 496-505.
  12. Armstrong, E.A., P. England, and A.C. Fogarty, Accounting for women’s orgasm and sexual enjoyment in college hookups and relationship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012. 77(3): p. 435-462.
  13. Kruger, D.J. and S.M. Hughes, Variation in reproductive strategies influences post-coital experiences with partners. Journal of Social, Evolutionary, and Cultural Psychology, 2010. 4(4): p. 254.
  14. Clark, R.D. and E. Hatfield, Gender differences in receptivity to sexual offers. Journal of Psychology & Human Sexuality, 1989. 2(1): p. 39-55.
  15. Conley, T.D., Perceived proposer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acceptance of casual sex offer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11. 100(2): p. 309.
  16. Abramson, P.R. and S.D. Pinkerton, With pleasure: Thoughts on the nature of human sexuality. 2002: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icture credit: 波多野結衣
照片取自臉書,Taryn Southern,來自爆笑的督錯洞一曲

恩愛也有分類型?A片學不到的性愛溝通小知識!

文章難易度
海苔熊
70 篇文章 ・ 470 位粉絲
在多次受傷之後,我們數度懷疑自己是否失去了愛人的能力,殊不知我們真正失去的,是重新認識與接納自己的勇氣。 經歷了幾段感情,念了一些書籍,發現了解與頓悟總在分手後,希望藉由這個平台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與閱讀心得整理,幫助(?)一些跟我一樣曾經或正在感情世界迷網的夥伴,用更健康的觀點看待愛情,學著從喜歡自己開始,到敏感於周遭的重要他人,最後能用自己的雙手溫暖世界。 研究領域主要在親密關係,包括愛情風格相似性,遠距離戀愛的可能性,與不安全依戀者在網誌或書寫中所透露出的訊息。 P.s.照片中是我的設計師好友Joy et Joséphine

0

3
3

文字

分享

0
3
3
圖形處理單元與人工智慧
賴昭正_96
・2024/06/24 ・6944字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 作者/賴昭正|前清大化學系教授、系主任、所長;合創科學月刊

我擔心人工智慧可能會完全取代人類。如果人們能設計電腦病毒,那麼就會有人設計出能夠自我改進和複製的人工智慧。 這將是一種超越人類的新生命形式。

——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 英國理論物理學家

大約在八十年前,當第一台數位計算機出現時,一些電腦科學家便一直致力於讓機器具有像人類一樣的智慧;但七十年後,還是沒有機器能夠可靠地提供人類程度的語言或影像辨識功能。誰又想到「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t,簡稱 AI)的能力最近十年突然起飛,在許多(所有?)領域的測試中擊敗了人類,正在改變各個領域——包括假新聞的製造與散佈——的生態。

圖形處理單元(graphic process unit,簡稱 GPU)是這場「人工智慧」革命中的最大助手。它的興起使得九年前還是個小公司的 Nvidia(英偉達)股票從每股不到 $5,上升到今天(5 月 24 日)每股超過 $1000(註一)的全世界第三大公司,其創辦人(之一)兼首席執行官、出生於台南的黃仁勳(Jenson Huang)也一躍成為全世界排名 20 內的大富豪、台灣家喻戶曉的名人!可是多少人了解圖形處理單元是什麼嗎?到底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

黃仁勳出席2016年台北國際電腦展
Nvidia 的崛起究竟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圖/wikimedia

在回答這問題之前,筆者得先聲明筆者不是學電腦的,因此在這裡所能談的只是與電腦設計細節無關的基本原理。筆者認為將原理轉成實用工具是專家的事,不是我們外行人需要了解的;但作為一位現在的知識分子或公民,了解基本原理則是必備的條件:例如了解「能量不滅定律」就可以不用仔細分析,即可判斷永動機是騙人的;又如現在可攜帶型冷氣機充斥市面上,它們不用往室外排廢熱氣,就可以提供屋內冷氣,讀者買嗎?

CPU 與 GPU

不管是大型電腦或個人電腦都需具有「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 unit,簡稱 CPU)。CPU 是電腦的「腦」,其電子電路負責處理所有軟體正確運作所需的所有任務,如算術、邏輯、控制、輸入和輸出操作等等。雖然早期的設計即可以讓一個指令同時做兩、三件不同的工作;但為了簡單化,我們在這裡所談的工作將只是執行算術和邏輯運算的工作(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簡稱 ALU),如將兩個數加在一起。在這一簡化的定義下,CPU 在任何一個時刻均只能執行一件工作而已。

在個人電腦剛出現只能用於一般事物的處理時,CPU 均能非常勝任地完成任務。但電腦圖形和動畫的出現帶來了第一批運算密集型工作負載後,CPU 開始顯示心有餘而力不足:例如電玩動畫需要應用程式處理數以萬計的像素(pixel),每個像素都有自己的顏色、光強度、和運動等, 使得 CPU 根本沒辦法在短時間內完成這些工作。於是出現了主機板上之「顯示插卡」來支援補助 CPU。

1999 年,英偉達將其一「具有集成變換、照明、三角形設定/裁剪、和透過應用程式從模型產生二維或三維影像的單晶片處理器」(註二)定位為「世界上第一款 GPU」,「GPU」這一名詞於焉誕生。不像 CPU,GPU 可以在同一個時刻執行許多算術和邏輯運算的工作,快速地完成圖形和動畫的變化。

依序計算和平行計算

一部電腦 CPU 如何計算 7×5+6/3 呢?因每一時刻只能做一件事,所以其步驟為:

  • 計算 7×5;
  • 計算 6/3;
  • 將結果相加。

總共需要 3 個運算時間。但如果我們有兩個 CPU 呢?很多工作便可以同時(平行)進行:

  • 同時計算 7×5 及 6/3;
  • 將結果相加。

只需要 2 個運算時間,比單獨的 CPU 減少了一個。這看起來好像沒節省多少時間,但如果我們有 16 對 a×b 要相加呢?單獨的 CPU 需要 31 個運算的時間(16 個 × 的運算時間及 15 個 + 的運算時間),而有 16 個小 CPU 的 GPU 則只需要 5 個運算的時間(1 個 × 的運算時間及 4 個 + 的運算時間)!

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為什麼稱 GPU 為「圖形」處理單元。圖一左圖《我愛科學》一書擺斜了,如何將它擺正成右圖呢? 一句話:「將整個圖逆時針方向旋轉 θ 即可」。但因為左圖是由上百萬個像素點(座標 x, y)組成的,所以這句簡單的話可讓 CPU 忙得不亦樂乎了:每一點的座標都必須做如下的轉換

x’ = x cosθ + y sinθ

y’ = -x sinθ+ y cosθ

即每一點均需要做四個 × 及兩個 + 的運算!如果每一運算需要 10-6 秒,那麼讓《我愛科學》一書做個簡單的角度旋轉,便需要 6 秒,這豈是電動玩具畫面變化所能接受的?

圖形處理的例子

人類的許多發明都是基於需要的關係,因此電腦硬件設計家便開始思考:這些點轉換都是獨立的,為什麼我們不讓它們同時進行(平行運算,parallel processing)呢?於是專門用來處理「圖形」的處理單元出現了——就是我們現在所知的 GPU。如果一個 GPU 可以同時處理 106 運算,那上圖的轉換只需 10-6 秒鐘!

GPU 的興起

GPU 可分成兩種:

  • 整合式圖形「卡」(integrated graphics)是內建於 CPU 中的 GPU,所以不是插卡,它與 CPU 共享系統記憶體,沒有單獨的記憶體組來儲存圖形/視訊,主要用於大部分的個人電腦及筆記型電腦上;早期英特爾(Intel)因為不讓插卡 GPU 侵蝕主機的地盤,在這方面的研發佔領先的地位,約佔 68% 的市場。
  • 獨立顯示卡(discrete graphics)有不與 CPU 共享的自己專用內存;由於與處理器晶片分離,它會消耗更多電量並產生大量熱量;然而,也正是因為有自己的記憶體來源和電源,它可以比整合式顯示卡提供更高的效能。

2007 年,英偉達發布了可以在獨立 GPU 上進行平行處理的軟體層後,科學家發現獨立 GPU 不但能夠快速處理圖形變化,在需要大量計算才能實現特定結果的任務上也非常有效,因此開啟了為計算密集型的實用題目編寫 GPU 程式的領域。如今獨立 GPU 的應用範圍已遠遠超出當初圖形處理,不但擴大到醫學影像和地震成像等之複雜圖像和影片編輯及視覺化,也應用於駕駛、導航、天氣預報、大資料庫分析、機器學習、人工智慧、加密貨幣挖礦、及分子動力學模擬(註三)等其它領域。獨立 GPU 已成為人工智慧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及許多行業的遊戲規則。英特爾在這方面發展較遲,遠遠落在英偉達(80%)及超微半導體公司(Advance Micro Devices Inc.,19%,註四)之後,大約只有 1% 的市場。

典型的CPU與GPU架構

事實上現在的中央處理單元也不再是真正的「單元」,而是如圖二可含有多個可以同時處理運算的核心(core)單元。GPU 犧牲大量快取和控制單元以獲得更多的處理核心,因此其核心功能不如 CPU 核心強大,但它們能同時高速執行大量相同的指令,在平行運算中發揮強大作用。現在電腦通常具有 2 到 64 個核心;GPU 則具有上千、甚至上萬的核心。

結論

我們一看到《我愛科學》這本書,不需要一點一點地從左上到右下慢慢掃描,即可瞬間知道它上面有書名、出版社等,也知道它擺斜了。這種「平行運作」的能力不僅限於視覺,它也延伸到其它感官和認知功能。例如筆者在清華大學授課時常犯的一個毛病是:嘴巴在講,腦筋思考已經不知往前跑了多少公里,常常為了追趕而越講越快,將不少學生拋到腦後!這不表示筆者聰明,因為研究人員發現我們的大腦具有同時處理和解釋大量感官輸入的能力。

人工智慧是一種讓電腦或機器能夠模擬人類智慧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科技,因此必須如人腦一樣能同時並行地處理許多資料。學過矩陣(matrix)的讀者應該知道,如果用矩陣和向量(vector)表達,上面所談到之座標轉換將是非常簡潔的(註五)。而矩陣和向量計算正是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演算法的基礎!也正是獨立圖形處理單元最強大的功能所在!因此我們可以了解為什麼 GPU 會成為人工智慧開發的基石:它們的架構就是充分利用並行處理,來快速執行多個操作,進行訓練電腦或機器以人腦之思考與學習的方式處理資料——稱為「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

黃仁勳在 5 月 22 日的發布業績新聞上謂:「下一次工業革命已經開始了:企業界和各國正與英偉達合作,將價值數萬億美元的傳統資料中心轉變為加速運算及新型資料中心——人工智慧工廠——以生產新商品『人工智慧』。人工智慧將為每個產業帶來顯著的生產力提升,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和提高能源效率,同時擴大收入機會。」

附錄

人工智慧的實用例子:下面一段是微軟的「copilot」代書、谷歌的「translate」代譯之「one paragraph summary of GPU and AI」。讀完後,讀者是不是認為筆者該退休了?

GPU(圖形處理單元)和 AI(人工智慧)之間的協同作用徹底改變了高效能運算領域。GPU 具有平行處理能力,特別適合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所需的複雜資料密集運算。這導致了影像和視訊處理等領域的重大進步,使自動駕駛和臉部辨識等技術變得更加高效和可靠。NVIDIA 開發的平行運算平台 CUDA 進一步提高了 GPU 的效率,使開發人員能夠透過將人工智慧問題分解為更小的、可管理的、可同時處理的任務來解決這些問題。這不僅加快了人工智慧研究的步伐,而且使其更具成本效益,因為 GPU 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執行與多個 CPU 相同的任務。隨著人工智慧的不斷發展,GPU 的角色可能會變得更加不可或缺,推動各產業的創新和新的可能性。大腦透過神經元網路實現這一目標,這些神經元網路可以獨立但有凝聚力地工作,使我們能夠執行複雜的任務,例如駕駛、導航、觀察交通信號、聽音樂並同時規劃我們的路線。此外,研究表明,與非人類動物相比,人類大腦具有更多平行通路,這表明我們的神經處理具有更高的複雜性。這個複雜的系統證明了我們認知功能的卓越適應性和效率。我們可以一邊和朋友聊天一邊走在街上,一邊聽音樂一邊做飯,或一邊聽講座一邊做筆記。人工智慧是模擬人類腦神經網路的科技,因此必須能同時並行地來處理許多資料。研究人員發現了人腦通訊網路具有一個在獼猴或小鼠中未觀察獨特特徵:透過多個並行路徑傳輸訊息,因此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多任務處理能力。

註解

(註一)當讀者看到此篇文章時,其股票已一股換十股,現在每一股約在 $100 左右。

(註二)組裝或升級過個人電腦的讀者或許還記得「英偉達精視 256」(GeForce 256)插卡吧?

(註三)筆者於 1984 年離開清華大學到 IBM 時,就是參加了被認為全世界使用電腦時間最多的量子化學家、IBM「院士(fellow)」Enrico Clementi 的團隊:因為當時英偉達還未有可以在 GPU 上進行平行處理的軟體層,我們只能自己寫軟體將 8 台中型電腦(非 IBM 品牌!)與一大型電腦連接來做平行運算,進行分子動力學模擬等的科學研究。如果晚生 30 年或許就不會那麼辛苦了?

(註四)補助個人電腦用的 GPU 品牌到 2000 年時只剩下兩大主導廠商:英偉達及 ATI(Array Technology Inc.)。後者是出生於香港之四位中國人於 1985 年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成立,2006 年被超微半導體公司收購,品牌於 2010 年被淘汰。超微半導體公司於 2014 年 10 月提升台南出生之蘇姿豐(Lisa Tzwu-Fang Su)博士為執行長後,股票從每股 $4 左右,上升到今天每股超過 $160,其市值已經是英特爾的兩倍,完全擺脫了在後者陰影下求生存的小眾玩家角色,正在挑戰英偉達的 GPU 市場。順便一題:超微半導體公司現任總裁(兼 AI 策略負責人)為出生於台北的彭明博(Victor Peng);與黃仁勳及蘇姿豐一樣,也是小時候就隨父母親移居到美國。

(註五)

延伸閱讀

  • 熱力學與能源利用」,《科學月刊》,1982 年 3 月號;收集於《我愛科學》(華騰文化有限公司,2017 年 12 月出版),轉載於「嘉義市政府全球資訊網」。
  • 網路安全技術與比特幣」,《科學月刊》,2020 年 11 月號;轉載於「善科教育基金會」的《科技大補帖》專欄。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賴昭正_96
43 篇文章 ・ 56 位粉絲
成功大學化學工程系學士,芝加哥大學化學物理博士。在芝大時與一群留學生合創「科學月刊」。一直想回國貢獻所學,因此畢業後不久即回清大化學系任教。自認平易近人,但教學嚴謹,因此穫有「賴大刀」之惡名!於1982年時當選爲 清大化學系新一代的年青首任系主任兼所長;但壯志難酬,兩年後即辭職到美留浪。晚期曾回台蓋工廠及創業,均應「水土不服」而鎩羽而歸。正式退休後,除了開始又爲科學月刊寫文章外,全職帶小孫女(半歲起);現已成七歲之小孫女的BFF(2015)。首先接觸到泛科學是因爲科學月刊將我的一篇文章「愛因斯坦的最大的錯誤一宇宙論常數」推薦到泛科學重登。

1

2
1

文字

分享

1
2
1
如果在虛擬實境裡尋找伴侶,真的可以建立舒服的戀愛關係嗎?——《元宇宙超圖解》
azothbooks_96
・2023/09/27 ・983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元宇宙的世界裡,比較容易和價值觀相近的對象,談一場少摩擦的戀愛。

所謂的「談戀愛」,其實就是彼此價值觀的碰撞。

在價值觀日趨多元、細分的現代社會,實體世界裡的戀愛,情侶之間免不了會發生一些摩擦。

所謂的「談戀愛」,其實就是彼此價值觀的碰撞。圖/pexels

越來越多人在實體社會的戀愛關係中感受不到舒適,大眾認為「談戀愛風險很高」的傾向,更是一年比一年更鮮明。

可見「談戀愛」的魅力,正逐步下降。不論是在元宇宙內或外,都有一套很現代的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那就是配對服務。

迴避戀愛和元宇宙

當我們對戀愛的價值觀細分化之後,在生活周遭便很難找到滿足條件的人選;但只要像在社群網站上找興趣相近的同好那樣,從一個規模龐大的母群體當中找出伴侶的話,發生摩擦的狀況,會比不假思索就交往的對象減少許多。

若想找更根本的解決之道,那麼元宇宙上還有一個獨門絕招,就是乾脆把伴侶化為虛擬實境的一部分——因為情侶在元宇宙上會隔著虛擬替身,建立起隔一道防火牆的溝通方式。

有些人會覺得「虛擬替身碰不到、摸不著」,不過,時下認為談戀愛不見得一定要有實體互動或性接觸的人已越來越多,或有些原本潛伏噤聲的族群浮上檯面。

想必今後會有越來越多人願意相信這不是逃避實體戀愛,而是元宇宙上的愛情,比實體更美好。圖/azothbooks

要是這些虛擬替身由 AI 操控的話,還能與另一半建立更舒適的戀愛關係——如果對象是 AI,不論是再怎麼極端的戀愛觀,或是任何性傾向,它應該都會接受吧!

想必今後會有越來越多人願意相信這不是逃避實體戀愛,而是元宇宙上的愛情,比實體更美好。

——本文摘自《元宇宙超圖解:從刀劍神域到寶可夢,一小時讀懂78個概念,掌握本世紀最大商機》,2023 年 9 月,漫遊者文化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所有討論 1
azothbooks_96
53 篇文章 ・ 21 位粉絲
漫遊也許有原因,卻沒有目的。 漫遊者的原因就是自由。文學、人文、藝術、商業、學習、生活雜學,以及問題解決的實用學,這些都是「漫遊者」的範疇,「漫遊者」希望在其中找到未來的閱讀形式,尋找新的面貌,為出版文化找尋新風景。

0

6
2

文字

分享

0
6
2
法醫覺得 BDSM 危險嗎?
胡中行_96
・2023/04/27 ・2028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警告:本文不適合未成年,十八歲以下讀者請速離,謝謝。正文於圖片後開始。

「假使我有留下來⋯會怎樣?」圖/電影《格雷的五十道陰影》(Fifty Shades of Grey,2015;GIPHY

BDSM 的定義與普及率

BDSM綁縛調教(bondage & discipline;BD)、支配臣服(dominance & submission;DS)以及施虐受虐(sadism & masochism;SM)的總稱。它是兩名以上合意的個人,透過肢體約束權力交換,達到強烈感受的性愛互動,但未必包含插入式性交。[1]

根據系統範疇界定文獻回顧,40% 至 70% 的人口有 BDSM 相關的性幻想。[1]問卷統計則顯示各國的文化差異:在澳洲,2.2% 的男性和 1.3% 的女性,曾於受訪前一年內進行 BDSM。[2]美國 20% 的受訪者嘗試過綁縛;30% 具打屁股的經驗;而 13% 曾戲謔性地鞭笞。[1]比利時有 BDSM 經驗的人口比例更高達 46.8%,而且 12.5% 常態性地執行。[2]另外,自稱最受歡迎的免費 BDSM 社群網站 FetLife,目前有超過 1 千萬來自世界各地的會員。[3]

圖/影集《宅男行不行》第 6 季第 10 集(The Big Bang Theory,2012;IMDb

BDSM 的風險

BDSM 從繩縛、鞭笞到戀物,涵蓋的範圍甚廣;潛在的健康風險,亦是類型繁多,例如:破皮、瘀青、感染、燒燙傷、血液傳染疾病、昏厥、窒息、情緒過激,以及肌肉、骨骼或神經損害等。44% 的 BDSM 實踐者,曾尋求專業的醫療建議;然而不少人擔心被歧視,即使需要也寧可不諮詢。[1]

死亡是 BDSM 極為罕見的後果,機率比在性愛時自然死亡,或是自慰致死都低。一般性愛中自然死亡的平均年紀,男性為57.2歲,女性則是45歲,常見的肇因依序是冠狀動脈心臟病和心肌梗塞等。相對地,BDSM 愛好者多半未滿 50 歲,相關案件的平均死亡年齡為 34.9 歲,死者和性伴侶許多都不是新手。88.2% 的死因是勒斃,而 64.3% 牽扯到酒精或藥物。這兩類物質會降低人的控制能力,進而增加性愛的危險,所以不少 BDSM 團體立規禁止。[1]

圖/電影《格雷的五十道陰影》(Fifty Shades of Grey,2015;IMDb

BDSM 的鑑識挑戰

當有人意外死於 BDSM,鑑識團隊就必須重建命案現場。在他們抵達之前,除了醫療人員或死者的性伴侶會在急救時移動擺設,後者也可能基於愧疚或害怕承擔責任,丟棄情趣用品和 BDSM 道具,或者乾脆逃離現場。偏偏這類案件僅有的目擊者,通常為驚嚇到支支吾吾的性伴侶。此時,警方如果想取得更多資訊,又訪談到對 BDSM 抱持負面態度的死者親戚,便會獲得偏頗的筆錄內容。因此,死者遺留的性愛錄影或隱藏式攝影機,有時就變成辦案的關鍵證據。[1]

此外,法醫難以從受傷的部位和型態,分辨性侵與合意性行為。持有參與各方簽署的書面契約,也不一定就能完全證明自身清白。[2]契約內容的擬定,更不該與法律牴觸。比方說,《中華民國刑法》第 296 條:「使人為奴隸或使人居於類似奴隸之不自由地位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4]這就關係到BDSM裡,支配與臣服尺度的拿捏。

延伸閱讀:〈鑑識故事系列:性虐主奴契約無效〉

圖/影集《金融戰爭》第 1 季第 1 集(Billions,2016;IMDb

BDSM 的安全措施

當然,預防勝於治療,安全詞(safeword,亦作safe word)鎮守奈何橋。使用預設的特定用語或姿勢,能讓參與者在臨界身心極限時,立刻要求停止 BDSM 活動。國際通用的交通號誌系統,也是即時反應感受的方法:「綠」代表強度良好;「黃」為要求放慢步調;「紅」則是得馬上中止行為的訊號。[1]

在美國,85% 的 BDSM 實踐者曾向前輩學習;9% 未接受指導;而 79% 有加入相關組織。在交流操作技巧和指導事後照顧之餘,BDSM 社群也提供初學者急救課程,以降低傷亡風險。於《國際法醫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gal Medicine)發表研究的瑞士鑑識專家,認為 BDSM 的行為和幻想還算普遍,雖然不是所有相關活動都極度危險,但是絕對得事先安排急救方案。例如:在唾手可得之處,放置能迅速解放綁縛的工具等。[1]有鑑於此,對 BDSM 有興趣的讀者,與同好計劃活動時,請千萬別忘了將安全問題納入討論。

  

參考資料

  1. Schori A, Jackowski C, Schön CA. (2022) ‘How safe is BDSM? A literature review on fatal outcome in BDSM pla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gal Medicine, 136, 287–295.
  2. Koelzer SC, Bunzel LM, Holz F, et al. (2023) ‘Esophageal rupture through extreme sadomasochistic practi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gal Medicine.
  3. BitLove Ltd. ‘FetLife is the Most Popular Social Network for the BDSM, Fetish & Kinky Community.’ FetLife. (Accessed on 14 APR 2023)
  4. 中華民國刑法第 296 條」(08 FEB 2023)全國法規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