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0
0

文字

分享

54
0
0

美國牛肉的迷思—謠言與事實 Q&A

活躍星系核_96
・2012/02/11 ・3329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561 ・九年級

撰文 金山豆

牛肉是美國飲食文化中最為廣泛使用的食材之一,龐大的市場需求量,很早就刺激了畜牧業的集約化與工業化生產。不只是肉牛,其實現代化畜牧業幾乎所有的家禽畜從雞、鴨、鵝到豬、羊等,都已經採用密集的養殖生產方式,在台灣也是以類似的生產模式提供大眾平價的肉品。畜牧業的現代化也有超過百年的歷史,其中牽涉的專業知識與技術已經逐漸脫離日常知識的範圍,而自成一門精細的獨立學術。

近年來因為大眾開始關切吃進肚子裡的東西到底健不健康,會不會花了錢反而害自己得了莫明其妙的疾病,因此回頭仔細檢視日常食用的各種食材。在台灣,特別是美國牛肉進口案,因涉及狂牛病、瘦肉精、等議題,最近得到許多關切,網路上與出版品中也出現了許多分析國外相關報導的文章。

但是這些國外報導書籍或文章,許多撰文者並非畜牧學者或從業人員,並不真的瞭解牧場現場運作的專業知識與原理,很容意因粗淺的表面現象輕易下斷論,將現代畜牧業扣上並不恰當的罪名。現代畜牧業並不完美,也不斷地在持續發展、追求更有效率、更少負面問題的經營方式,但是謬誤的指責不但無助於現代畜牧業的改良,反而會引發社會大眾不必要的誤解與恐慌。因此這份 Q&A 的目的是在執筆人知識範圍內,簡單釐清一些網路上傳播的誤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Q1. 致命的大腸桿菌O157 型感染與中毒是美國肉牛所飼養造成的公共衛生問題?

A. 大腸桿菌O157 型基本上是屠體加工管控的問題, 並不是飼養管理的問題. O157 感染在各國許多動植物農產品甚至是水果酒產品都會發生,最近一次的大規模爆發就是德國發生的有機蔬菜污染,造成 48 人死亡 857 人感染。這難道是有機蔬菜的問題嗎? 顯然不是,而是後端食品處理的管控不當所導致。同樣放到肉牛的情況來說,O157 感染的案情都可以清楚歸因於肉品加工過程的疏忽造成汙染所導致,若要把這些案情歸咎於肉牛牧場的飼養管理,而不是後續的肉品加工管控,無疑是搞錯問題的源頭。(註:關於Q1文末有更正)

某些文獻指出O157 感染案情是在1980 年以後,肉牛集約飼養推廣下才發生,這也是錯誤的判斷。1980 年前沒發現是因為缺乏針對 O157感染的研究,直到 1982 年開始美國本土才確認 O157 的食物中毒問題。之後擴大研究歸模後,才慢慢追出在牛腸道含有一定比率的自然帶原 O157。美國多年以來,許多不同學術單位的綜合性調查,得到全美國肉牛牧場的 O157 帶原率在 0.2~2.5% 之間,依不同牧場與地區有別, 遠低於某些網路文章引用高達 40% 的資料。

有趣的是,O157 幾乎只在夏天出現在牛隻消化道中,到冬天帶原的比率則降到接近 0%。O157的帶原事實上可以說是牛隻的自然現象,隨著飼養技術的改良,這種情況或許可以嘗試降低,但要歸罪於以玉米為主的飼養方式(即傳聞中美國肉牛飼養法),為導致 O157 感染的源頭,是誤解了 O157 存在與感染的真實狀況。

美國肉牛牧場 O157 菌管理之參考文獻: http://www.organic-center.org/reportfiles/e_coli_final.pdf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Q2. 美國肉牛都是吃玉米長大的?

A. 所謂美國流行的玉米牛,其實指的是在肉牛送進屠宰場前幾個月左右調高穀物 (玉米、大小麥、黃豆混合物,一般稱之為精料) 與草料的比例到 3:1, 以讓剛成年的肉牛快速累積肉與脂肪。但在肉牛短暫的一生中其它大多數日子, 草料的比率依然高達 60~80%。可以說所謂的玉米牛,只是在生命的最後幾個月吃比較多的穀物罷了。題外話,牛本身將精料視之為美味,將精料與草料混合餵養時,牛隻通常會迫不及待地把精料掃光再舔個一乾二淨,草料則留到後面慢條思理心不在焉的加減吃吃。所以說,事實上並沒有所謂全吃草或是全吃穀物的肉牛,只是最後肥育階段調整不同的草料與穀物比率罷了。

另外,牛吃的玉米是飼料玉米跟青割玉米,品種跟人吃的甜玉米不同,這些飼料用品種算是非常粗糙的食物, 也只有牛羊這類反芻動物才會開開心心地吃下去。世界個國含台灣種這類玉米都是比較差的土地種不好人吃的作物,或是需要休耕的土地利用這種玉米來輪耕恢復地力(像油菜花)。

Q3. 吃草料長大的肉牛,身上的肉比吃玉米(穀物)養大的來的營養且健康?

全期以草料為主要飼料的肉牛有人認為比用穀物飼養的具有更多不飽和脂肪酸,更少的飽和脂肪酸,因此比較健康。2008 這篇研究: Understanding the Different Kinds of Beef in the Marketplace指出這兩種牛肉的成份比起來,確實是草料牛的肉比較不那麼油膩 (飽和脂肪較低、不飽和脂肪較高)。但是,跟其它的動物性食物(如深海魚肉)比起來,這兩種牛肉卻是一樣的太肥太油以及不健康。換句話說,對於吃的人來說兩種牛肉其實都算是太肥膩的食物,對健康影響的程度根本是五十步笑百步罷了。與其吃不同的牛肉,還不如多吃點不同的食品來均衡營養成份,對維持健康還比較有意義。

不同飼養方式下牛肉的營養成份參考文獻: http://www.beefresearch.org/CMDocs/BeefResearch/Beef%20Choices.pdf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Q4. 玉米飼養的美國肉牛本身就是不健康的,所以吃這些牛的肉也會傷害人體健康。

‎A. 有些文章指稱玉米(應該稱為穀物混合精料) 的飼養會造成肝膿腫,這其實是很模糊的假病理描述,正確來說應該是指肝膿瘍 (liver abscess),泛指各種腸道微生物由消化道進入肝臟後形成的病灶,是一種微生物感染所造成的病理現象。然而在肉牛最多的情況是原蟲(特別是阿米巴原蟲)造成,反而不是那些文章所宣稱的 O157 菌。

這類微生物感染的現象在各國家畜包含牛、豬、羊都算是普遍現象。畢竟動物飼養在自然環境中,誤食環境中的微生物,造成一定程度的感染完全是一種自然現象,即使是人類也一樣。只要病況不導致家畜正常生長、以及並非特定人畜共通疾病,一般並不會特別處理。事實上人類有類似感染只要不影響日常生活,也往往置之不理,更何況是動物?特別把這種對公共衛生不造成實際影響的自然現象揪出來講,最後造成的結果就是所有的東西都不能吃,因為連植物也無法避免自然環境帶原的問題。‎

‎Q5. 狂牛病的病原 Prion (一種變性蛋白) 可以透過病死牛屍體製成的骨粉(做為飼料添加物)傳染給其它家禽、畜,再回頭傳染給牛或人,就像當初病死羊透過屍體製成的骨粉傳給牛,再傳給人一樣。

A. Prion 本身有一定程度物種障壁,當初從羊到牛到人是一個不幸的巧合。當年在英國羊屍體做成的骨粉同樣送去了其它家禽畜飼養場,卻獨獨只有牛中標,就解釋了 prion 感染雖然有一定程度的跨物種傳染力,但還是有其限制存在。如果 prion 可以無差別跨物種傳播,地球上大多數的食肉動物基本都已經絕種。這樣的講法基本上忽略了物種差異所造成的疾病感染區隔。但是基於可能的風險,適當的 prion傳染途徑研究還是應當進行,以了解如何控制 prion 傳播。

Q6. 美國肉牛飼養使用抗生素造成具有抗藥性的病菌。

‎A. 抗生素的使用在各國都有根據環境耐受程度與抗藥性衍生顧慮所設定的使用標準,牧場經營者要冒險違法使用本來就是難以完全阻止的事情。因此後端管理稽查便成為必要的工作。顯而易見地,這個抗生素濫用的問題並非肉牛飼養的原罪,反而是個別經營者的問題,而並非集約式肉牛牧場的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不能否認的是,包含美國在內的大多數國家(包含台灣),多少都有抗生素濫用、誤用的情況在,也因此使得牧場是造成抗藥性細菌株的潛在風險來源。這部份各國的牧場經營者、與農政相關單位的確是應該要加強管控的程度。

小結

如果不是人類自己愛吃牛肉又貪便宜,當初根本不會有集約式肉牛牧場發展出來。人類愛吃牛肉就要擔生產過程裡相應的風險,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而我們任何後續開發出來的改良技術也都有潛藏的代價要付,不管是個人健康、環境衛生、還是消費成本等等。

集約式的畜牧產業雖然提供相對平價而大量的肉品供應,卻也不能避免地會對人類社會帶來相當的負面衝擊。不過其實也可以一句話帶過,即人口變少、消費量變少、付出更高的價格保障品質,自然可以解決大部份的問題。

02/16 更正: Q1 中所提2011年 O157:H7 菌株在德國的疫情爆發為誤植,應為 O104:H4 菌株造成。感謝 qpcr2001 網友提醒。去年美國 CDC 記錄的 O157 感染通報有三起,源頭分別是羅曼葉 (60 人),牛肉腸 (14 人),與榛子仁 (6 人).
————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作者為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學士, 英國諾丁漢大學動物科學博士

文章難易度
所有討論 54
活躍星系核_96
752 篇文章 ・ 122 位粉絲
活躍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us, AGN)是一類中央核區活動性很強的河外星系。這些星系比普通星系活躍,在從無線電波到伽瑪射線的全波段裡都發出很強的電磁輻射。 本帳號發表來自各方的投稿。附有資料出處的科學好文,都歡迎你來投稿喔。 Email: contact@pansci.asia

0

9
3

文字

分享

0
9
3
切開左、右腦間的3億條神經纖維束後,會發生什麼事?——《全腦人生》
天下文化_96
・2022/08/22 ・3699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一刀切開大腦的糾葛!

我挺幸運,1970 年代末期身為大學生的我,親眼目睹神經科學邁向主流,舉世聞名的裂腦手術也備受矚目:史培利(Roger Sperry)博士將數名癲癇病人左右腦之間的連結切斷。

我保守一點說好了,他的研究迷得我神魂顛倒。

不曉得有沒有人也對大腦研究充滿嚮往?圖/elements.envato

史培利施以連合帶切開術(commissurotomy),將胼胝體切斷,連結兩個大腦半球之間的近三億條神經軸突纖維束於是斷開,成功防止不正常放電情形波及另一個半腦。

裂腦手術還揭開另一項優勢:葛詹尼加(Michael Gazzaniga)博士對這類病人執行心理實驗,深究胼胝體切斷後、兩半腦分別運作的模式,研究結果斐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這初出茅廬的神經科學家,尤其著迷於這些實驗有如《化身博士》(Strange Case of  Dr. Jekyll and Mr. Hyde)的故事:兩個大腦半球在心理學及解剖學上的能力涇渭分明。顯然兩個半腦中間的連結切斷後,裂腦病人的行為就像是兩個獨特的人格,表現通常背道而馳。

左右腦分開後,會發生什麼事?

部分病人身上,「占據」右腦的人格表現出的意向與行為,會與「占據」左腦的人格恰恰相反。舉例來說,一名男士想用左手(右腦)打老婆,右手(左腦)則同時保護老婆。其他時候顯然也出現相同狀況:他一手使勁拉下褲子,另一手卻同時替自己拉上。

另一名病人剛好是個孩子,則是左右腦言詞不一致。問及人生目標時,他右腦說長大想當賽車手,左腦卻想當製圖師。

還有一位病人提到,她每天早上選衣服時,都要爭鬥一番,左右手好比同極相斥的磁鐵,各有既定喜好,早就描繪好自己當天該穿什麼。她去雜貨店買吃的,兩個半腦想要的食物也天差地別。她手術過後一年多,才有辦法駕馭單一意向,有意識的遏止兩個意見相左的人格在內心激烈交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能想像你的大腦裡面有兩個不同的想法一直在作對嗎?圖/pixabay

你讀到這些故事,務必了解,這些經過連合帶切開術的病人在解剖學上和你我的唯一差異,在於我們的兩個大腦半球之間有胼胝體連結,互相溝通。

科學家理解到,以神經解剖學而言,大部分的連合纖維本質屬於抑制性,運作時,訊息是從一個腦半球的某組細胞,跑到另一腦半球對應的那組細胞。兩個腦半球的細胞隨時為活躍狀態,但對應的腦半球細胞群卻是分別處在支配與抑制的狀態。

如此一來,一個腦半球即有能力抑制另一個腦半球對應的細胞群,支配特定細胞群的功能。例如,我們專心聽某人所說的詞彙及意義時(左腦),比較不會專注於對方的語調變化或情緒內容(右腦)—— 但這反而是對方真正打算溝通的事情,反之亦然。譬如,有沒有人曾對你大吼,說你根本沒聽到重點,而你錯愕不已?

既然上天給你一對腦,為何只用一邊呢?

1970 年代和 1980 年代,社會上對裂腦研究的反應有點過於熱烈,著重開發「右腦」或「左腦」的社群課程如雨後春筍冒出,許多學校甚至積極投入,設計出可以刺激一個半腦或兩個半腦的課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左腦人及右腦人的刻板印象進入主流:左腦人表現較有條理、準時、注重細節,右腦人點子多、創新、運動發達。

可惜,在大家痴迷左右腦之際,許多家長想讓孩子贏在起跑點,策略卻是讓孩子接觸適合其天賦的課程。沒錯,這合情合理,畢竟家長希望孩子因拿手之事獲得回報。

不過,若家長希望孩子全腦、全方位均衡發展,較完善的方式應該是鼓勵孩子參與自己並不拿手的活動。例如,若孩子具左腦優勢,擅長科學及數學,可以鼓勵他們參加戶外活動,到林間探索與蒐集資料,也可以引導擅長運動及藝術的孩子發揮創意,設計超酷的科展作品,參加衡量某類表現的科學展覽會。

由於過去四十年來,家長只著重激發單個半腦的優勢,造成孩子的能力朝向兩極端發展。目前有些著作及教學技巧專門開發不慣用的腦半球,例如至今仍廣為使用的經典之作《像藝術家一樣思考》(Drawing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Brain)。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Heart Love GIF by nerdbugs
不慣用的腦半球也應該要適度的刺激,才能更均衡的發展。圖/GIPHY

另外,你不必費勁就能發現,行銷人員如何善用策略,瞄準我們對右腦或左腦的偏好。就連電腦作業系統也符合這種分野:一般認為 蘋果產品直指右腦創造力,任何微軟的可笑產品則直指左腦分析力。還記得黑莓機嗎?這機子則是用來讓我的右腦哀哀叫。

左、右腦獨立運作?這是迷思!

依此種刻板印象推廣的科普知識五花八門,旨在開發左右半腦的潛能。除此之外,也有成山成海的實證科學,清楚描繪左右半腦在解剖學及功能上的差異。

如想知道半世紀以來,科學家在巨觀與微觀方面發現了哪些差異,英國精神科醫師麥基爾克里斯特(Iain McGilchrist)博士的《主人與使者》描寫得深入淺出,亦蒐羅最新的研究內容。

如想了解哈佛精神科醫師如何與左右腦人格合作,協助精神病人復原,不妨閱讀薛佛(Fredric Schiffer)博士的《雙腦革命》,著實教人大長見識;該書甚至敘述了兩個人格有多麼相異:其中一個人格體驗到的疼痛感,另一個人格真的會感覺不到,或是也不會表現出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若想知道處理心理健康問題的替代工具,史華茲(Richard Schwartz)博士的內在家族系統值得一試;該模型有助辨識一個人的部分性格,以便互相合作,找出健康的解決之道。上述書籍與工具皆發人深省,可幫助大家知曉大腦的奧祕。

本來左右腦就會持續造就任一經驗時刻的整體經驗,所以我的意思並不是左腦或右腦獨立運作。

現代科技顯示,任何時刻兩個半腦顯然皆會造就神經系統的輸入、經驗與輸出。然而如我先前所述,腦細胞的標準做法,就是支配並抑制對應部位的腦細胞,因此,除非死亡,腦部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是全開機或全關機的狀態。

人類的性格,究竟是怎麼被塑造出來的?

想了解大腦運作,自然會提出這問題:「一群腦細胞到底怎麼可能合作打造一種人格?」我可不是第一個提出這問題的人,我也不是第一個經歷腦部創傷、性格大變、創傷細胞復原然後重拾舊迴路、舊技能組合、舊人格特質的人。

不過,我大概是第一位歷經腦部創傷及復原、踏上求解之路的神經解剖學家,率先深入探查自己大腦神經與心理方面的運作模式,並獲得四大人格的獨到見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Pink And Blue Animation GIF by palerlotus
明明都是神經細胞,為甚麼卻有各種不同的人格?圖/GIPHY

腦細胞是美妙的小生物,形態大小各異,其設計說明了執行特定功能的能力。例如,位在兩個半腦主要聽覺皮質區的神經元具有獨特形狀,能處理聲音資訊;其他連結不同腦部區域的神經元,形狀也適合其功能,運動系統的神經元更不例外。

值得注意的是,從神經解剖學的角度來看,每個人的腦部神經元本身以及互相連結的方式,基本上並無二致。

從結構上來看,每個人的大腦皮質最外層的隆起與溝渠根本一模一樣,而且相像到——如果你腦部特定區域受損,我腦部該區域也受損,那我倆喪失的功能也一模模一樣樣。以運動皮質為例,如果你和我某個半腦的特定細胞群都受損,我們的身體超有可能在同樣的部位癱瘓。

左腦、右腦到底有甚麼差異?

左右半腦固有功能的差異在於,神經元處理資訊時,各有獨特方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先說左腦,左腦神經元其實是以線性方式運作:會先接收一個想法,拿這個想法和下一個想法互相比較,接著再拿這些想法的副產物和再下一個想法互相比較。

由此可知,左腦能以次序方式思考。例如,我們知道必須先發動引擎,才能打檔。左腦可是令人嘆為觀止的序列處理器,不僅創造抽象的線性(例如1 + 1 = 2),還為我們展現出時間性,將時間以線性感,分割成過去、現在與未來。

右腦神經元則完全不是用來建立線性次序,反而有如平行處理器,可引進多條資料流,同時顯示單一的複雜經驗時刻。記憶是由兩個腦半球共同創造,右腦則替記憶的創造成果增添深度,豐厚了此時此地的面貌。

儘管許多腦細胞負責執行顯而易見的工作,例如理解語言或呈現視覺,其他神經元卻負責創造想法或情緒。

「模組」這詞就是用來說明哪組神經元和其他神經元互相連結,並以集合體的形式共同運作。我們大腦中的四大人格,即是以特定且獨特的神經元模組運作。

——本文摘自《全腦人生:讓大腦的四大人格合作無間,當個最棒的自己徒》,2022 年 8 月,天下文化,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天下文化_96
132 篇文章 ・ 618 位粉絲
天下文化成立於1982年。一直堅持「傳播進步觀念,豐富閱讀世界」,已出版超過2,500種書籍,涵括財經企管、心理勵志、社會人文、科學文化、文學人生、健康生活、親子教養等領域。每一本書都帶給讀者知識、啟發、創意、以及實用的多重收穫,也持續引領台灣社會與國際重要管理潮流同步接軌。

1

1
0

文字

分享

1
1
0
美國的後疫情時代:來自史丹佛醫學教授的觀察——《矽谷為什麼》
商周出版_96
・2022/07/09 ・3228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 專訪柳勇全/史丹佛醫學院副教授

在全球疫情緊張的現在,史丹佛醫學院副教授柳勇全說出了睡眠對提升免疫力的重要性,在這個時間點更形重要。柳醫師是耳鼻喉外科併整形外科副教授、生物設計(Bio Design)教師培訓學者,專精於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外科治療。

他指出,過去曾經做過一個研究,把感冒病毒置於病人鼻腔,發現睡眠少於五小時的團體,50% 會得到感冒,睡眠多於七小時的人,只有 18% 得到感冒。同樣地,睡眠多於六小時的人,打疫苗後身體會產生大量抗體,而少於六小時的人,抗體反應不明顯,就算事後補眠,效果也不彰。

史丹佛醫學院副教授柳勇全說出了睡眠對提升免疫力的重要性。圖/envato

柳勇全醫師指出,新型冠狀病毒與過去 SARS 病毒很大的不同點在於潛伏期相當長,SARS 病毒的症狀明顯,可以馬上隔離,但在新型冠狀病毒,許多患者剛開始都是無症狀感染,等到看到症狀時,已經感染給許多人。

所以只要呼吸不順、胸痛、發燒、咳嗽,或是頓時失去味覺、嗅覺,都不用等,需要馬上就醫篩檢。

新型冠狀病毒迷思

針對這次疫情,剛開始的時候亞洲人戴口罩,許多美國人則戴手套,差異極大,其實不論哪種形式,都是為了保護自己與別人。但以科學的角度來看,新型冠狀病毒是由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所以任何可以降低病毒進入人體的都是好方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以口罩為例,除了戴好之外,千萬不要用手摸前方,就算丟棄也要丟入有蓋的垃圾桶,不要讓病毒有機會感染其他人。

此外,針對新型冠狀病毒大家有許多迷思,包括下列兩項。

  1. 高齡者比較容易被感染
    其實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沒有年齡的問題,不只是高齡者,目前也有許多年輕患者,譬如本來就有呼吸道疾病,或者是年輕醫護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吸入大量病毒都有可能。在標榜個人主義的美國,許多年輕人在疫情初期都不願意戴口罩,但是現在的確是一個「你什麼都不做,只要乖乖待在家裡,就可以救別人」的非常時期。
  2. 社群媒體的藥物討論
    疫情過程中,不斷有許多社群媒體討論,哪些藥物可以有效治療新冠肺炎,影響了許多人對藥物的看法。柳醫師指出,藥物是否有效,是相當嚴謹的臨床實驗過程,答案絕對不會來自於社群媒體,這當中有很多報導可能都沒有根據,也未經證實,最好的方式還是向醫生詢問,絕對不要亂吃藥物,造成身體不必要的損傷。
柳醫師指出,藥物是否有效的答案絕對不會來自於社群媒體。圖/Pexels

疫情對於美國醫學體系的衝擊與改變

這次疫情讓美國各大學首次停辦畢業典禮,過去在畢業典禮中的歡樂與淚水,也在病毒的影響下,只能成為遙遠的小確幸。

柳醫師從醫學教授角度來看,這次疫情對美國醫學體系的衝擊與改變如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 基礎研究停止
    疫情爆發後,醫院只開急診刀,讓人力保持最大的彈性,許多老師的基礎研究,如果與新型冠狀病毒無關也都須先暫停,而基礎研究是支撐醫學進步的重要基石,暫停雖迫於無奈,但的確也對醫學界產生長遠的影響與衝擊。
  2. 遠距教學
    因應疫情時代的來臨,遠距教學將對生活產生根深蒂固的影響。但有許多事務仍是遠距無法取代的,以教學為例,老師在遠距的情況下,無法確切觀察到小朋友的互動、因材施教。
    同樣地,外科醫學院學生或許可以看影片來學習與模擬,但與開刀房的實作環境仍有相當大的不同。在開刀房中對於整個開刀房情況的掌握,絕對不是線上教學可以取代。
  3. 創新的限制
    所有領域的創新一直是矽谷的靈魂,幾個人卡在車庫裡的創新,絕對不是遠距可以取代的。而這次疫情的經驗,讓我們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善用遠距,同時也更了解,人與人之間的溫度仍是無法取代的門檻。
  4. 傳統看診方式正在改變
    傳統的看診方式也正在被遠距取代,問診的確很重要,但是很多測試可以改以行動健康管理的方式進行。以睡眠測試為例,以前到睡眠中心睡一晚的費用相當高昂,但是效果可能不如受試者利用手錶記錄的睡眠數據來得有用。

這些遠端測試數據都是相當重要的資產,如果可以活化應用,以後疫情只要在世界任一角落出現,馬上可以進行隔離、醫治,等於把國防的概念帶到防疫,絕對相當受用。

柳醫師笑著說,美國零售量販賣場塔吉特百貨(Target)發現,疫情期間,襯衫的銷量大增,而褲子的銷量下降,主要原因是大家現在用線上軟體開會,只需要上半身穿著正式即可。雖然說這是個疫情期間的笑話,但是透過會議軟體舉辦的遠距研討會,沒有臨場感,加上看不到聽眾的反應、缺乏互動,效果的確不如實體會議。

美國零售量販賣場發現,疫情期間襯衫的銷量大增而褲子的銷量下降,因為大家用線上軟體開會只需要上半身穿著正式即可。圖/Pexels

美國醫療系統在疫情期間受到嚴重衝擊的主因

這次疫情的爆發,對美國的醫療體系產生巨大影響,柳醫師指出,美國擁有龐大的醫療資源,但長期以來,美國的健康數據卻比不過其他先進國家,也比不過台灣,主要歸因於:

  1. 資源分配與供應
    美國的醫療狀況是大城市的資源多,小城市相對少。再者,在醫材零件上較缺乏韌性,一遇到問題時,是否可以即時供應就成為瓶頸。以台灣為例,口罩一有缺,一星期便可以開始產出,但美國較缺乏這種彈性。
  2. 人力使用
    疫情爆發期間,美國醫學院學會(A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Colleges, AAMC)即指出需要更多醫生,美國其實擁有充足的護理能量,但由於法規的限制,讓人力使用的彈性與效率相對降低。
  3. 缺乏全民保險
    美國沒有全民健保,就算有保險也有分類,所以大家不敢隨意看病,這不僅是保險問題,也是政治問題,對於弱勢族群的保障相對薄弱。
台灣口罩一有缺,一週便可以開始產出,而美國較缺乏這種彈性。圖/Pexels

目前經濟力較為充裕的加州,正著手以地方的力量解決並改革問題,希望可以透過正確的方式改正目前醫療體系暴露的問題,讓其他地方開始複製、學習。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疫情把我們打垮,我們才會改變。」雖然這是我們絕對不樂見的狀況,但危機正是轉機,也期待疫情造成的犧牲能為全球醫療與保險體系的修正帶來曙光。

= I C 筆記/ 詹益鑑=

這次訪談是我跟 KT 節目開播後的第一次訪談,也就是說,柳醫師是我們第一個來賓。但因為當時是加州疫情剛爆發的階段,我們所有人都正在適應居家避疫,節目也從第一集開始就採用隔空遠距錄音的方式,因此在準備器材跟訪問資料時,都顯得手忙腳亂。

幸好在柳醫師充足的準備與協助下,我們有了很精彩、順利的第一次訪談錄製經驗,也由於他的專業背景與近距離觀察(日後才知道全灣區第一個新冠肺炎的病患就是送進史丹佛附設醫院),讓我們跟聽眾對於疫情的理解、對於醫療系統所遭受的衝擊,有了明確而清晰的輪廓。

在這集訪問之後,我跟柳醫師成了好友,經常交流醫療科技創新跟疫情相關的資訊,更開始認識跟連結在灣區的醫學研究與公衛體系。現在還出了書,這都是節目錄製前沒有想過的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摘自《矽谷為什麼:科技、新創、生醫、投資,矽谷直送的最新趨勢與實戰經驗》,2022 年 6 月,商周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所有討論 1
商周出版_96
119 篇文章 ・ 360 位粉絲
閱讀商周,一手掌握趨勢,感受愜意生活!商周出版為專業的商業書籍出版公司,期望為社會推動基礎商業知識和教育。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消滅狂牛症驚悚謠言,催生英國科學媒體中心│科學家與媒體的橋樑(一)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_96
・2020/08/17 ・3679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SR值 591 ・九年級

編按:充斥在新聞媒體或社群上的偽科學謠言,或似是而非的「新發現」,通常都以誇張聳動的標題吸引讀者的目光,並讓多數人深信不疑。誰能擔任這個破除迷思的角色,成為科學家與媒體傳播間的橋樑,為閱聽者導正視聽呢?這一系列文章,將介紹英國科學媒體中心(SMC)如何運作,打擊新聞上的偽科學、假訊息。

偽科學與謠言終結者──英國科學媒體中心

英國科學媒體中心(Science Media Centre,簡稱 SMC)的名氣,遠不如原生於英國、赫赫有名的電視台 BBC,也不如英國《衛報》(The Guardian)那般舉世所知,甚至,英國社會上的普羅大眾也不一定知道,英國 SMC 在許多重大新聞事件上所扮演的關鍵角色。

SMC 的 logo。
圖/SMC 官方推特

唯有當科學家有良好的媒體溝通能力,媒體才能報導更好的科學新聞。

國際權威的科學期刊《自然》(Nature)在其深度報導中,以<關注的焦點>(Centre of Attention)為題介紹這個成立於 2002 年、在科學新聞上無役不與的「科學媒體中心」,以及其中的靈魂人物費歐娜.福克斯(Fiona Fox)。

既是中心主任亦是創始人之一的福克斯,在文章、訪談與報導中談及科學與媒體傳播時,常提到「唯有當科學家有良好的媒體溝通能力,媒體才能報導更好的科學新聞。[1]並以此為中心運作宗旨,致力於提高新聞中的科學知識含量,兼顧科學報導的正確性與即時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吃牛肉傳播狂牛症?謠言催生英國 SMC

英國 SMC 的催生期,正是狂牛症肆虐英國,各報頭條充斥各種傳聞的 2000 年。俗稱為狂牛症的病症,在學理上稱為牛海綿狀腦病(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BSE),病源是牛隻染色體中的變異普昂蛋白質(prion protein),造成牛隻的腦神經結構會退化如海綿一般且近百分百致死,且具傳染性。1986 年在英國確認第一起牛隻病例後,媒體爭相報導,然牛隻疫情持續擴散。

1990 年 5 月科學家出來呼籲,因其具傳染性與百分百的致死率,應全面撲殺英國牛隻。同月,英國農業部長召開記者會,宣稱牛肉是安全的,並讓記者拍攝他 4 歲女兒大口咬下牛肉漢堡的畫面。[2]

1992 至 1993 年間,染病牛隻到達高峰,接著便傳出4位畜養牛隻的農場主人,因罹患中樞神經系統病變的新型庫賈氏病(variant Creutzfeldt-Jacob Disease,vCJD)而死亡。 吃牛肉會致死的謠言不脛而走,而「盤子裡的食物會殺人」如此令人難以抗拒的新聞訊息,終於蔓生至家家戶戶,英國社會無人不對此恐慌。

名嘴、政客搶盡版面,專業科學家的聲音呢?

狂牛症事件中,檯面上卻鮮少有研究普昂蛋白質科學家的聲音,倒是政治人物、媒體名嘴、各級政府官員的「專家意見」佔滿版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以到底吃牛肉會不會致死?

沒有專業人員親上火線回答,在這樣的媒體環境下,這謠言渲染成人人聞之色變的「事實」。然而,2000 年英國農業部所發表的狂牛症報告明確指出 [3],雖在小鼠上確認新型庫賈氏病,是由造成狂牛症的普昂蛋白質而導致,但在人類身上還不能直接確認其因果關係

以當時的科學證據,只能確認人類所患之罕見新型庫賈氏病與狂牛症有關,因為這些患病的人曾暴露於高風險環境從 1990 到 2017 這 28 年來,英國庫賈氏病的統計上,只有 178 人可確認死因或其可能死因為新型庫賈氏病;而 1990 到 2000 年的累積人數,是 80 人 [4]。但這一統計數據與政府報告,完全不能消減英國社會對吃食牛肉的漫天恐懼,於是狂牛症事件重創英國畜牧業,災情更擴及整個歐洲。

重建大眾對科學家與媒體信任,英國SMS誕生

事實上,狂牛症事件不僅重創畜牧業,更凸顯失能的政府治理,並深深破壞了民眾對政府、專家、科學與科學家的信任。

這年,在英國皇家科學研究院(Royal Institution)主任、牛津大學知名神經科學家蘇姍.格林菲爾德(Susan Greenfield),和科學部長森士伯立勳爵(Lord Sainsbury)的號召下,科學界具顯赫研究成果的科學家,與資深媒體編輯和記者紛紛響應,組成 SMC 創立之諮詢委員會,花了近兩年時間,確立英國SMC的定位與角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002 年,旨於重建大眾對科學家與媒體信任的英國科學媒體中心,正式成立。

狂牛症事件重擊畜牧業,更凸顯政府失能,並危急民眾對於政府、專家、科學與科學家的信任。
圖/pixabay

快速轉介科學家,與媒體配合破除謠言

英國 SMC 在成立之時雖有明確任務,但是怎麼達成目的、該怎麼進行,仍然缺乏明確的路徑。福克斯在英國 SMC 成立十週年所寫的文章中回憶到,那時關切科學在新聞媒體傳播呈現的各方專業人士,紛紛給予意見,表達對中心應如何運作的想法。她舉例,當時頂尖科學家的建議包括「應該專注於推進園藝計畫中的科學」到「作為世界各地科學家參訪英國的接待中心」都有。

經過一輪拜訪、討論與媒體觀察,英國 SMC 確認它的功能應補足科學家與媒體關係之中,最缺乏的一塊:有效溝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補足科學家與媒體關係之中,最缺乏的一塊:有效溝通。
圖/pixabay

運作 16 年至今,英國 SMC 的專家資料庫中已有約 3,000 位科學家,固定為其撰寫科學新知(或研究報告)的短評與新聞回應,以呈現多元的科學家觀點。若因混沌不明的科學事實未能釐清而產生重大爭議,英國科學媒體中心會第一時間親上火線,邀集專家召開記者會,澄清新聞上的科學謬誤。

科學家提供正確知識,媒體進行專業轉譯

英國 SMC 所扮演的角色,是科學家與媒體的媒合者。說來輕鬆,卻因科學與新聞專業在各自的養成過程中多有差異,雖可說關注的面向都是呈現真相,但是探求真相與呈現的方式卻大相徑庭。英國 SMC 一方面與科學家溝通,指出公共領域若缺乏真正的科學證據與論述,不僅無助於公眾討論,長久下來更可能危害社會凝聚力;公眾愈輕忽科學,也愈可能影響科學社群的研究經費來源。

另一方面,英國 SMC 與傳播媒體溝通,指出科學證據的產出、呈現方式的理解門檻雖然高,但卻能有效提供掌握問題的背景知識,因此得透過傳播媒體的專業轉譯能力,艱澀的科學知識才有可能為大眾所接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英國 SMC 的每日工作重點,便是整理科學家提供的最新研究期刊成果的短評(roundups),如此一來,讀者或媒體便能透過科學家的解讀,正確傳遞此項研究的發現與限制,不會在引用時因不解而誇大,而媒體也常引用此類短評來補充事件的背景知識;二來,希望能呈現相近領域專家,在相同研究上的不同觀點,這些觀點不僅可能有所出入,甚至可能相左,這也反映出科學社群慣常的辯論。

若粗略回顧那似乎是線性發展的科學進程,事實上是時經多年、多個團隊實證研究彼此衝突的結果,再不斷經由科學方法來回否證、累積而成。

黃金三招:即時回應、開記者會、事實查核表

為了做好科學傳播,英國 SMC 有三大重要行動,其一便是在重大事件登上頭條後,展開「即時回應」(rapid reaction),邀請該領域的專家出面澄清新聞謬誤,以書面解釋目前科學發展所能提供的知識背景;其二行動,是召開記者會(briefing),邀請專家提供科學新聞事件的口頭簡報。記者會又分為兩類,一是解釋事件背景及其影響(background briefing),二是發布新的科學研究(news briefing);其三行動,是即時整理出專家回應該事件所能提供的事實查核表(factsheets),並在專家同意之下,提供聯繫方式以供媒體朋友獲得第一手正確訊息。

可以想見這任務難關重重,對於科學媒體中心來說,最艱困的任務莫過於在對的時間點、對的題目上,找到對的科學家。什麼是對的科學家?那不只是這位科學家的研究主題相符,更是他有意願與信任的媒體接觸,且有能力清楚解釋科學證據,讓媒體能從中吸收正確資訊,促成有力的報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重要任務:破壞謠言,阻假消息流竄

最後一項任務也是英國 SMC 最熱中的,便是破壞謠言(crap busting)。英國 SMC 在和科學記者建立信任關係之後,會主動提供可攻破科學假新聞的資料,以及可聯絡之專家,讓謠言在足夠證據下,被即時破壞,防止假消息進一步流竄。

例如說曾有新聞指出西洋菜(watercress)可以降低罹癌風險,英國 SMC 便找到世界首屈一指的癌症科學家,計算出若要用西洋菜抵抗癌症,得吃上很多噸的西洋菜才能有效,雖然此新聞仍登上報紙,但英國 SMC 所提供的資料,能讓讀者保有足夠的懷疑心,不致輕信。

如何說服科學家面對媒體?挑戰接踵而來

對科學家來說,在新聞熱點上為科學研究挺身而出,面對可能抱持敵意的閱聽眾,那要承擔的學術風險、耗費的精力與犧牲的時間,都難以估量。英國 SMC 是如何說服科學家面對媒體?在基改作物、MMR 疫苗是否會導致自閉症的爭議上,又是如何踏浪而行?批評者是如何看待貌似「僅以科學意見為尊」的英國 SMC?英國 SMC 又是如何回應?

下一篇,會以幾個案例來爬梳這些年英國 SMC 所經歷的大小戰役,以及在光環之外,又是如何飽受批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透過傳播媒體的專業轉譯能力,大眾才可能接受艱澀的科學知識。
圖/piqsels

註釋

  1.  福克斯所言之原文為:”The media will DO science better when scientists DO the media better.”
  2.  The Guardian (2000). “BSE crisis: timeline.”
  3.  FAO (2000). “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 in Great Britain- A Progress Report.”
  4.  NCJDRSU (2018). “CREUTZFELDT-JAKOB DISEASE IN THE UK.”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_96
46 篇文章 ・ 327 位粉絲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希望架構一個具跨領域溝通性質的科學新聞平台,提供正確的科學新聞素材與科學新聞專題探討。

54

0
0

文字

分享

54
0
0
美國牛肉的迷思—謠言與事實 Q&A
活躍星系核_96
・2012/02/11 ・3329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561 ・九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撰文 金山豆

牛肉是美國飲食文化中最為廣泛使用的食材之一,龐大的市場需求量,很早就刺激了畜牧業的集約化與工業化生產。不只是肉牛,其實現代化畜牧業幾乎所有的家禽畜從雞、鴨、鵝到豬、羊等,都已經採用密集的養殖生產方式,在台灣也是以類似的生產模式提供大眾平價的肉品。畜牧業的現代化也有超過百年的歷史,其中牽涉的專業知識與技術已經逐漸脫離日常知識的範圍,而自成一門精細的獨立學術。

近年來因為大眾開始關切吃進肚子裡的東西到底健不健康,會不會花了錢反而害自己得了莫明其妙的疾病,因此回頭仔細檢視日常食用的各種食材。在台灣,特別是美國牛肉進口案,因涉及狂牛病、瘦肉精、等議題,最近得到許多關切,網路上與出版品中也出現了許多分析國外相關報導的文章。

但是這些國外報導書籍或文章,許多撰文者並非畜牧學者或從業人員,並不真的瞭解牧場現場運作的專業知識與原理,很容意因粗淺的表面現象輕易下斷論,將現代畜牧業扣上並不恰當的罪名。現代畜牧業並不完美,也不斷地在持續發展、追求更有效率、更少負面問題的經營方式,但是謬誤的指責不但無助於現代畜牧業的改良,反而會引發社會大眾不必要的誤解與恐慌。因此這份 Q&A 的目的是在執筆人知識範圍內,簡單釐清一些網路上傳播的誤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Q1. 致命的大腸桿菌O157 型感染與中毒是美國肉牛所飼養造成的公共衛生問題?

A. 大腸桿菌O157 型基本上是屠體加工管控的問題, 並不是飼養管理的問題. O157 感染在各國許多動植物農產品甚至是水果酒產品都會發生,最近一次的大規模爆發就是德國發生的有機蔬菜污染,造成 48 人死亡 857 人感染。這難道是有機蔬菜的問題嗎? 顯然不是,而是後端食品處理的管控不當所導致。同樣放到肉牛的情況來說,O157 感染的案情都可以清楚歸因於肉品加工過程的疏忽造成汙染所導致,若要把這些案情歸咎於肉牛牧場的飼養管理,而不是後續的肉品加工管控,無疑是搞錯問題的源頭。(註:關於Q1文末有更正)

某些文獻指出O157 感染案情是在1980 年以後,肉牛集約飼養推廣下才發生,這也是錯誤的判斷。1980 年前沒發現是因為缺乏針對 O157感染的研究,直到 1982 年開始美國本土才確認 O157 的食物中毒問題。之後擴大研究歸模後,才慢慢追出在牛腸道含有一定比率的自然帶原 O157。美國多年以來,許多不同學術單位的綜合性調查,得到全美國肉牛牧場的 O157 帶原率在 0.2~2.5% 之間,依不同牧場與地區有別, 遠低於某些網路文章引用高達 40% 的資料。

有趣的是,O157 幾乎只在夏天出現在牛隻消化道中,到冬天帶原的比率則降到接近 0%。O157的帶原事實上可以說是牛隻的自然現象,隨著飼養技術的改良,這種情況或許可以嘗試降低,但要歸罪於以玉米為主的飼養方式(即傳聞中美國肉牛飼養法),為導致 O157 感染的源頭,是誤解了 O157 存在與感染的真實狀況。

美國肉牛牧場 O157 菌管理之參考文獻: http://www.organic-center.org/reportfiles/e_coli_final.pdf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Q2. 美國肉牛都是吃玉米長大的?

A. 所謂美國流行的玉米牛,其實指的是在肉牛送進屠宰場前幾個月左右調高穀物 (玉米、大小麥、黃豆混合物,一般稱之為精料) 與草料的比例到 3:1, 以讓剛成年的肉牛快速累積肉與脂肪。但在肉牛短暫的一生中其它大多數日子, 草料的比率依然高達 60~80%。可以說所謂的玉米牛,只是在生命的最後幾個月吃比較多的穀物罷了。題外話,牛本身將精料視之為美味,將精料與草料混合餵養時,牛隻通常會迫不及待地把精料掃光再舔個一乾二淨,草料則留到後面慢條思理心不在焉的加減吃吃。所以說,事實上並沒有所謂全吃草或是全吃穀物的肉牛,只是最後肥育階段調整不同的草料與穀物比率罷了。

另外,牛吃的玉米是飼料玉米跟青割玉米,品種跟人吃的甜玉米不同,這些飼料用品種算是非常粗糙的食物, 也只有牛羊這類反芻動物才會開開心心地吃下去。世界個國含台灣種這類玉米都是比較差的土地種不好人吃的作物,或是需要休耕的土地利用這種玉米來輪耕恢復地力(像油菜花)。

Q3. 吃草料長大的肉牛,身上的肉比吃玉米(穀物)養大的來的營養且健康?

全期以草料為主要飼料的肉牛有人認為比用穀物飼養的具有更多不飽和脂肪酸,更少的飽和脂肪酸,因此比較健康。2008 這篇研究: Understanding the Different Kinds of Beef in the Marketplace指出這兩種牛肉的成份比起來,確實是草料牛的肉比較不那麼油膩 (飽和脂肪較低、不飽和脂肪較高)。但是,跟其它的動物性食物(如深海魚肉)比起來,這兩種牛肉卻是一樣的太肥太油以及不健康。換句話說,對於吃的人來說兩種牛肉其實都算是太肥膩的食物,對健康影響的程度根本是五十步笑百步罷了。與其吃不同的牛肉,還不如多吃點不同的食品來均衡營養成份,對維持健康還比較有意義。

不同飼養方式下牛肉的營養成份參考文獻: http://www.beefresearch.org/CMDocs/BeefResearch/Beef%20Choices.pdf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Q4. 玉米飼養的美國肉牛本身就是不健康的,所以吃這些牛的肉也會傷害人體健康。

‎A. 有些文章指稱玉米(應該稱為穀物混合精料) 的飼養會造成肝膿腫,這其實是很模糊的假病理描述,正確來說應該是指肝膿瘍 (liver abscess),泛指各種腸道微生物由消化道進入肝臟後形成的病灶,是一種微生物感染所造成的病理現象。然而在肉牛最多的情況是原蟲(特別是阿米巴原蟲)造成,反而不是那些文章所宣稱的 O157 菌。

這類微生物感染的現象在各國家畜包含牛、豬、羊都算是普遍現象。畢竟動物飼養在自然環境中,誤食環境中的微生物,造成一定程度的感染完全是一種自然現象,即使是人類也一樣。只要病況不導致家畜正常生長、以及並非特定人畜共通疾病,一般並不會特別處理。事實上人類有類似感染只要不影響日常生活,也往往置之不理,更何況是動物?特別把這種對公共衛生不造成實際影響的自然現象揪出來講,最後造成的結果就是所有的東西都不能吃,因為連植物也無法避免自然環境帶原的問題。‎

‎Q5. 狂牛病的病原 Prion (一種變性蛋白) 可以透過病死牛屍體製成的骨粉(做為飼料添加物)傳染給其它家禽、畜,再回頭傳染給牛或人,就像當初病死羊透過屍體製成的骨粉傳給牛,再傳給人一樣。

A. Prion 本身有一定程度物種障壁,當初從羊到牛到人是一個不幸的巧合。當年在英國羊屍體做成的骨粉同樣送去了其它家禽畜飼養場,卻獨獨只有牛中標,就解釋了 prion 感染雖然有一定程度的跨物種傳染力,但還是有其限制存在。如果 prion 可以無差別跨物種傳播,地球上大多數的食肉動物基本都已經絕種。這樣的講法基本上忽略了物種差異所造成的疾病感染區隔。但是基於可能的風險,適當的 prion傳染途徑研究還是應當進行,以了解如何控制 prion 傳播。

Q6. 美國肉牛飼養使用抗生素造成具有抗藥性的病菌。

‎A. 抗生素的使用在各國都有根據環境耐受程度與抗藥性衍生顧慮所設定的使用標準,牧場經營者要冒險違法使用本來就是難以完全阻止的事情。因此後端管理稽查便成為必要的工作。顯而易見地,這個抗生素濫用的問題並非肉牛飼養的原罪,反而是個別經營者的問題,而並非集約式肉牛牧場的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不能否認的是,包含美國在內的大多數國家(包含台灣),多少都有抗生素濫用、誤用的情況在,也因此使得牧場是造成抗藥性細菌株的潛在風險來源。這部份各國的牧場經營者、與農政相關單位的確是應該要加強管控的程度。

小結

如果不是人類自己愛吃牛肉又貪便宜,當初根本不會有集約式肉牛牧場發展出來。人類愛吃牛肉就要擔生產過程裡相應的風險,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而我們任何後續開發出來的改良技術也都有潛藏的代價要付,不管是個人健康、環境衛生、還是消費成本等等。

集約式的畜牧產業雖然提供相對平價而大量的肉品供應,卻也不能避免地會對人類社會帶來相當的負面衝擊。不過其實也可以一句話帶過,即人口變少、消費量變少、付出更高的價格保障品質,自然可以解決大部份的問題。

02/16 更正: Q1 中所提2011年 O157:H7 菌株在德國的疫情爆發為誤植,應為 O104:H4 菌株造成。感謝 qpcr2001 網友提醒。去年美國 CDC 記錄的 O157 感染通報有三起,源頭分別是羅曼葉 (60 人),牛肉腸 (14 人),與榛子仁 (6 人).
————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作者為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學士, 英國諾丁漢大學動物科學博士

文章難易度
所有討論 54
活躍星系核_96
752 篇文章 ・ 122 位粉絲
活躍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us, AGN)是一類中央核區活動性很強的河外星系。這些星系比普通星系活躍,在從無線電波到伽瑪射線的全波段裡都發出很強的電磁輻射。 本帳號發表來自各方的投稿。附有資料出處的科學好文,都歡迎你來投稿喔。 Email: contact@pansci.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