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5/02/16
我們原始食慾不敵工業革命後的飲食習慣,造成大量都市人的肥胖問題。當我們處於壓力之中,㑹使人特別渴求高能量食物。
・2014/12/18
在人體中多餘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會被轉換成一種叫做三酸甘油脂(triglycerides)的化學化合物,它們會被貯存在脂肪細胞的脂質體(lipid droplet)中。為了要減肥,你努力要做的事情,就是使這些三酸甘油脂被代謝掉,而這也意謂著必須解開貯存在脂肪細胞當中的碳鍵結。 想要減少10公斤的人類脂肪,需要吸入29公斤的氧氣,製造28公斤的二氧化碳以及11公斤的水。這就是肥胖細胞新陳代謝的真相。
・2014/11/25
魯斯提認為,要減重進而改善健康,我們改變飲食習慣,進而改變荷爾蒙。但是個人的改變還是不夠的,他認為公共衛生解決方案也同樣重要,因為個人的健康,也是整體社會的健康,因此必須監督政府,別讓它失靈,最後他也號召召開全球減糖會議。他希望喚醒大眾對於食品安全的關注。他主張任何改變,都需要所有人們的積極參與,有了大眾的持續關心與發聲,對政府施壓,讓革除陳腐的政策不再是狗吠火車。
・2014/11/12
你是否曾經和朋友走進餐廳後,在猶豫不決時點選了超出你需求的食物量呢?也許是餐廳燈光美氣氛佳的關係,但是除了天時地利外,人和也會有所影響哦。一項研究發現:一起用餐者或附近食客的體型過胖時,將傾向於攝取較多相對不健康的食物。
・2014/11/10
運動不僅可以減肥還可以保持身體的健康,重量訓練除了能雕塑身材外,還可以提升記憶力哦,有研究指出:只要在接收資訊後進行重訓20分鐘,就能夠顯著的提升我們的情節記憶!
・2014/09/16
美國預防性心血管醫師威廉‧戴維斯(William Davis, MD)在《小麥完全真相》,就是要告訴我們,原來全球最受歡迎的穀物小麥,竟然也是最具破壞力的膳食成分。
・2014/08/13
目前已經有許多的研究指出餐後血中的脂蛋白與葡萄糖跟促使動脈粥樣化的發炎反應有關。當我們吃完一頓飯之後,血中除了葡萄糖濃度會上升, 蛋白質消化後的胜肽以及由脂蛋白運送的三酸甘油酯和膽固醇 等也是會增加的。
・2014/08/13
一般認為攝取高能量的飲食會導致肥胖,新的肥胖機制認為飲食(尤其是碳水化合物)、基因、生活壓力都會促使細胞將能量儲成為脂肪,我們會胖,不是因為吃太多,而是為了要維持血中代謝燃料的濃度才變得比較容易餓,而有慢性過食的情形產生。
・2014/07/25
白色脂肪的褐變(變為棕色脂肪)。白色脂肪(white fat)分佈於全身許多位置,包括大腿、臀部、內臟以及小腹;它形成我們的「游泳圈」,與胰島素阻抗(insulin resistance)的產生有關。棕色脂肪(brown fat)在哺乳動物的嬰兒時期被大量的表現,但隨著嬰兒期的結束,它慢慢退化到僅分佈於鎖骨等小區域。這兩種脂肪的功能大不相同。白色脂肪負責儲存熱量(脂肪),棕色脂肪則是燃燒它們,產生熱;因此,如果能把白色脂肪轉化為棕色脂肪,就可以幫助人們減肥。
・2014/06/27
一項新的研究成果在今天(2014/6/22)的內分泌學國際學會和內分泌學會在芝加哥的聯合會議(ICE/ENDO 2014)提出,顯示環境溫度會影響棕色脂肪(brown fat)在人體內的成長或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