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解析
1268 篇文章・ 4688 位粉絲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3/05/08
正向情緒會影響我們的社交網路、健全的社交網路會影響我們的健康、健康程度又會影響我們的正向情緒。所以保持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影響的不僅僅是心理層面,而是生理也會受到影響。
・2013/05/06
新研究指出,父母不當教養的孩童(如虐待、被疏忽、過度保護)更可能會經歷童年霸凌。一項由華威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的綜合分析(包括了70項研究,超過二十萬名孩童參與)指出不當教養的兒童同時成為霸凌施暴者及受暴者的程度會比單純成為受暴者的程度高。
・2013/05/04
愈來愈多研究指出怕錯過朋友的新消息,因而錯失樂趣,驅使著facebook跟Twitter的使用。專家指出社群媒體前所未有的盛行,讓我們能掌握彼此的一舉一動造成了「害怕錯過任何訊息(fear of missing out-FoMO) 」的現象。一個新研究提供了衡量FoMO的模表。
・2013/05/02
跟其他兩份菜單相比,使用列出運動消耗時間菜單點菜的人,熱量攝取確實比較少。此外,研究者發現使用另兩份菜單的人(有標熱量與沒標熱量),在熱量攝取上並沒有出現差異。此研究支持把運動消耗時間列在菜單上對年輕男女是有用的。不過並沒辦法概括超過 30 歲的人,因此研究者們表示未來將會更近一步調查年紀較長與更多不同類型的族群。
・2013/05/01
這次要介紹的研究則是進一步探索這些具體化認知的現象是否會受到我們對於事物表徵的經驗、以及當時所需要進行的心智運作而有所差異。也就是說,想到熊是否會讓每個人都手心發冷、想要拔腿就跑,還是只有在某些情境下會讓我們有那些反應。
・2013/04/28
儘管「厄運之握」的傳說不斷,不過根據一則發表在《認知神經科學期刊》(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的研究顯示,握手具有正面的神奇力量-能增加陌生人的第一印象。
・2013/04/24
專業魔術師阿波羅.羅賓斯(Apollo Robbins)透漏,他能用一點技巧改變觀眾的注意力來完成他的魔術,訣竅就在於手的移動方式-若是動作以直線移動,觀眾會只注意起點和終點,忽略過程;相反地,如果動作以曲線移動,觀眾的視線則會跟隨動作並停留在移動的那隻手上,此時,另一隻手的動作就比較不會被注意到。
・2013/04/23
從以前心理學的觀點來說,當購買決策時有著不確定性,會降低人們的購買意願。因為不確定性會使人焦慮不安,難以下決策。像是 Tversky 和 Shafir 所提出的分離效應 (Disjunction Effect),提到人們總是想等待資訊被披露後再做決策。但也有學者發現,其實不確定性有時反而會增加人們的購買慾望。
・2013/04/20
研究人員以老鼠為對象,發現如果把小腦掌管用來判別姿勢的本體感覺或是觸覺加以抑制,這樣小老鼠在被移動的時候就不會表現出安静的反應,而當母鼠要搬移時小老鼠也會激烈反抗,讓運送過程花費很多時間。研究人員推論,在哺乳類這樣的安靜運輸反應是演化發展出來讓親代可以藉由這樣的反應快速的運輸幼兒逃避危險,有明確的生物意義。
・2013/04/17
在我們被命案、爆炸案、我是歌手相關訊息淹沒的此時,要告訴大家一件也很重要的事情,就是2013年國際阿茲海默症年會(ADI2013)今年在台北舉行,時間就是2013年4月18至20日,可以說是失智症相關研究的年度盛會,本來要在埃及舉行的,但因故移師台北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