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登入/註冊
最新
熱門
科資源
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
研之有物
分類
人體解析
地球脈動
太空天文
文明足跡
環境生態
生命奧祕
科學傳播
科技能源
自然生態
萬物之理
醫療健康
電影中的科學
Lab
科科齊打交
社群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科電報
Podcast
精選
看A片學性教育
百工裡的科學人
她是科學家
異星知識王
COVID-19專區
所有特輯
贊助我們
搜尋
登入/註冊
+追蹤
人體解析
568 篇文章・ 275 位粉絲
+追蹤
和人體生理有關的內容,包括:生理學、系統、器官
常用關鍵字
理性動物
道德問題
食慾
專注力
心流
焦慮
超級瑪利歐
電玩遊戲
動機
情緒
社交
自我激勵
認知
電玩
替代性運動
模擬市民
自我效能感
虛擬實境
鏡像神經元作用
DSM-5
所有文章
熱門文章
書籍
長評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選擇年份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選擇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時間篩選:2016年
重設
環境生態
好青年荼毒室
・2016/12/31
如果一個人心甘情願被吃掉,那吃人會有道德問題嗎?
今天如果換做是人變成了食物,你會怎麼想呢?甚至那位理性人還是心甘情願被吃掉的,這樣符合道德嗎?其實道德觀並不是你我觀感上不認同就是不道德的,這則漫畫也讓人類反思,我們屠宰牲畜是否道德。
理性動物
道德問題
食慾
0
0
好書搶先看
活躍星系核
・2016/12/28
電玩遊戲是強力的抗焦慮藥物—《超級好!用遊戲打倒生命裡的壞東西》
玩遊戲能打破注意力的惡性循環,讓我們不再預想出錯的情境。即使我們在玩遊戲時出現焦慮的身體症狀,我們也因為專心投入遊戲,而無暇想像最糟的狀況,焦慮感也跟著消失無蹤了。玩休閒類遊戲20分鐘可降低左前額 α 腦波,顯示個人的心情提升,憤怒、憂鬱及緊繃情緒顯著減少,能量明顯提高。將來,電玩遊戲很可能會被視為對抗焦慮的「輔助」療法!
專注力
心流
焦慮
超級瑪利歐
電玩遊戲
0
0
好書搶先看
活躍星系核
・2016/12/20
「有目的」的玩電玩,好處超乎你想像—《超級好!用遊戲打倒生命裡的壞東西》
玩電玩有你意想不到的好處!過去大多都在討論電玩帶來的傷害及壞處,所幸在 2014 年,《美國心理學家》科學期刊發表了一份詳盡的分析,闡述「打電玩的益處」。現在電玩可以有更正面及影響的面貌來說服大眾,玩電玩是對你有益的!
動機
情緒
社交
自我激勵
認知
電玩
0
0
好書搶先看
活躍星系核
・2016/12/18
看著自己的虛擬分身運動也能減肥?—《超級好!用遊戲打倒生命裡的壞東西》
想讓自己多運動,但就是沒有意志力嗎?或許你能透過遊戲騙過大腦,讓你的身體動起來。這稱為「替代性運動」,方法很簡單,你只要在一款電玩遊戲《分身運動員》中,觀看長得和你一模一樣的主角在虛擬世界中運動即可。所以,看自己運動就可以瘦身嗎?
替代性運動
模擬市民
自我效能感
虛擬實境
鏡像神經元作用
0
0
社會群體
林希陶
・2016/12/05
從奧寺學姐一般人的角度看《你的名字》:瀧,你是不是有解離性失憶症?
解析《你的名字》另一種觀看-解離性失憶症之可能。真相可能是這樣的,瀧與三葉在不同的時間點都深受解離性失憶症所苦,只是因為故事巧妙的安排,而將兩人的經歷架接在一起。
DSM-5
你的名字
解離性失憶症
0
0
Promo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
・2016/11/30
承認吧,其實你根本沒想到要省電?
醒醒吧,其實你都在為你自己!不過有沒有可能利用一些手段,讓我們利己的行動也能變成利他呢?就拿節電這件事來說,我們很難因為道德勸說等等就努力省電,但是我們可以從很小的地方開始,聚沙成塔,有一天我們也能成為節電達人。
方便
直接誘因
節電
行為設計
體驗
0
0
專欄
貓心——龔佑霖
・2016/11/28
像《六弄咖啡館》一樣的遠距離戀情,常常以分手收場?
電影《六弄咖啡館》道盡了許多遠距離戀愛者心中的不安。畢竟,當兩個人沒有辦法時常碰面時,彼此之間總是會出現許多不確定的感受,而這些未知數,正是許多猶豫該不該進入遠距離戀愛,或是正在談遠距離戀愛的人的心聲。但什麼叫遠距離戀愛?而遠距離就比較容易分手嗎?
六弄咖啡館
分手
承諾
投資模型
遠距離戀愛
關係維持
0
0
專欄
林希陶
・2016/11/14
如果小孩真的遇到怪物來敲門,我們該怎麼辦?
《怪物來敲門》這本書,裡面的青少年主角康納因為現實生活壓力過大,而在夜半時分召喚出怪物來幫忙。這個怪物可能比較像是惡夢,只存於夢境之中,而不會過渡到真實世界來。但有沒有可能小孩在成長的過程中,真的遇到怪物或「撞鬼」,那個時候大人該怎麼辦?
人為障礙症
孟喬森症候群
幻聽
幻視
思覺失調症
怪物來敲門
撞鬼
電影中的科學
0
0
活得科學
KevinC
・2016/11/11
我單身我驕傲!有伴真的就比較開心嗎?
各位去死去死團的成員們,不需要再自怨自艾了,根據一份人格與社會心理學協會新發表的論文研究顯示,對於人際衝突感到恐懼的人,無論是單身時或交往中,感受到的快樂程度是一樣的。主持研究的紐西蘭奧克蘭大學(University of Auckland)心理學博士候選人尤西卡.歌梅(Yuthika Girme)表示,雖然以往有豐富的研究顯示交往中的人生活比較快樂,但這項結論或許並不適合每一個人,有些單身的人也可以過著滿足的生活。
伴侶
單身
社交
0
0
專欄
林希陶
・2016/11/04
《怪物來敲門》:那些孩子夢裡的怪物
午夜 12 點 07 分,10 呎高的龐然大物出現在康納的窗前,這是惡夢?還是現實?《怪物來敲門》(A Monster Calls)是派崔克.奈斯(Patrick Ness)於 2011 年出版的青少年小說,於 2016 年拍成同名電影。在看電影前,先來聽聽心理諮商師如何分析13歲少年康納與他的怪物。
A Monster Calls
兒童心理治療
怪物
怪物來敲門
睡眠
0
0
1
2
...
11
下一頁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
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
。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