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9/06/06
如果你發現小孩或親友車禍、撞擊後受傷了,要先想到「脊髓損傷」,請不要把小孩抱起來搖來搖去,想試著搖醒他!這是很不好的,如果面前的這個人因為撞擊後因為傷勢過重而失去意識,可能起因於顱內出血或大量出血,這都不是搖一搖就會醒過來的,但晃動病人會造成更嚴重的脊髓傷勢,局部出血、腫脹、發炎愈厲害,後來患者就愈難復原。
・2019/05/31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盧怡旭表示,男性跟女性最大不同在於女性荷爾蒙有保護心血管的作用,但是保護作用在進入更年期之後漸漸消失,補充合成的女性荷爾蒙可能產生副作用,例如血栓、癌症,目前來說醫師不會建議因為心臟問題追加女性荷爾蒙。重點還是放在改善新陳代謝的部分。同樣的道理,使用口服避孕藥,因為成分也是荷爾蒙,也會有類似的問題,一樣要小心。
・2019/05/25
心臟衰竭分為兩種,一種是「心臟收縮功能不好」,代表收縮沒有力,輸出率不好,能打出去的血流小於40%。中年男性心肌梗塞,心臟受傷後收縮不好,就容易演變成這種心衰竭。另一種則是「心臟收縮正常,但舒張彈性比較差」,比較常發生於老年人,以女性居多,這些患者的心臟收縮力還好,只是高血壓多年,造成心臟彈性不好。 邱俊仁醫師指出,本身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屬於是高風險,最好定期在心臟科門診追蹤。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務必治療預防。抽煙、年紀較大或曾有心血管疾病的家族史,都屬於危險因子,要提高警覺。
・2019/05/08
最近運動風大起,路跑、夜跑都正夯,然而在沒有陽光直射的傍晚跑步,就一定不會中暑嗎?錯!你需要注意「熱指數」。在炎熱環境中,身體需要靠流汗來帶走熱量。因此你除了關心「溫度」,還要記得關心「濕度」。
・2019/05/01
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也作巴金森氏症)是神經系統受到漸進式地破壞而影響動作,通常症狀不會突然一夕間出現,而是慢慢影響生活,每個人表現的症狀或許有些不同。另一個有名的神經慢性退化疾病是「阿茲海默症」,但剛開始這兩個病的表現不太一樣,阿茲海默症剛開始認知方面的退化較明顯,而帕金森氏症則以身體動作的不協調為主。
・2019/04/16
吃太鹹、吃太甜,吃太少蔬菜水果,都是不利於健康的飲食習慣。即使今天的選擇不會讓你「馬上」健康,但每天持之以恆地願意選擇往好的飲食習慣靠攏,才能持續擁有健康。
・2019/04/10
世界上許多國家都仍有麻疹流行,例如中國、泰國、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等。雖然大多數人都有接種過麻疹疫苗,不過隨著年齡增長,防護的效果可能會逐漸下降,在出國之前可以請醫師評估。返國之後假使出現發燒、咳嗽、紅疹,要盡快就醫,並告訴醫生曾經旅行的地方。
・2019/04/10
運動誘發氣喘症狀,並不是只發生在有氣喘的兒童,少部分的兒童平時沒有氣喘,只在運動時發生氣喘症狀,或是已經罹患氣喘兒童、在運動時會加重氣喘的症狀,這些由運動誘發出氣喘,都可以叫做「運動誘發型氣喘」。
・2019/03/20
深層靜脈血栓通常在腿部形成,想想看,在腿部的靜脈血流要往回流到心臟時,需要周邊的肌肉幫助擠壓推動,但假如常常是久坐不動的狀態,肌肉收縮減少,血流往回流的流速減緩,就可能淤積形成血栓。
・2019/03/15
嬰兒猝死,是指小於一歲的嬰兒在無預警狀態下死亡。最常見於兩個月到四個月大的嬰兒。避免趴睡和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能夠降低嬰兒猝死的風險。請讓嬰兒仰睡,並布置樸素的睡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