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登入/註冊
最新
熱門
科資源
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
研之有物
分類
人體解析
地球脈動
太空天文
文明足跡
環境生態
生命奧祕
科學傳播
科技能源
自然生態
萬物之理
醫療健康
電影中的科學
Lab
科科齊打交
社群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科電報
Podcast
精選
看A片學性教育
百工裡的科學人
她是科學家
異星知識王
COVID-19專區
所有特輯
贊助我們
搜尋
登入/註冊
+追蹤
careonline
142 篇文章・ 87 位粉絲
+追蹤
台灣最大醫療入口網站
常用關鍵字
糖尿病
血糖控制
視力保健
視力模糊
黃斑部
黃斑部水腫
黃斑部病變
尿素
慢性腎臟病
晚期腎臟病
腎臟
蛋白質
免疫系統
潰瘍性結腸炎
痔瘡
腹瀉
腹痛
血便
尿酸
洗腎
所有文章
熱門文章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選擇年份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選擇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所有文章
人體解析
careonline
・2021/01/14
視野濛霧、扭曲,看見黑影?黃斑部水腫可能導致失明!
黃斑部位於視網膜中央,負責精細的視覺呈現,是看東西最重要之處。視網膜有許多血管,若血糖持續超標,會造成微血管病變,導致視網膜缺氧,滲漏、出血,滲漏液體會使黃斑部腫脹,進而影響視力,稱為「黃斑部水腫」。罹患黃斑部水腫後,患者視力會模糊,看東西扭曲、縮小、呈現波浪狀,甚至產生黑影。
糖尿病
血糖控制
視力保健
視力模糊
黃斑部
黃斑部水腫
黃斑部病變
2
1
健康養生
careonline
・2021/01/12
慢性腎病有哪些注意事項?營養記得不能少!
飲食控制對於慢性腎臟病患者很重要,飲食上建議採取低蛋白飲食,以免讓腎臟負擔過大。患者須注意蛋白質攝取量,也要攝取足夠的營養。
尿素
慢性腎臟病
晚期腎臟病
腎臟
蛋白質
3
0
人體解析
careonline
・2021/01/07
驚「腸」出狀況?潰瘍性結腸炎好掃興!
不少患者腹痛、腹瀉,會自行買止瀉藥服用,以為血便是痔瘡,導致延誤就醫。潰瘍性結腸炎是因免疫系統問題造成腸道發炎,腹瀉、腹痛持續達兩週以上,嚴重者甚至伴隨著血便、發燒等症狀,放任恐衍伸併發症,危及生命。
免疫系統
潰瘍性結腸炎
痔瘡
腹瀉
腹痛
血便
4
1
人體解析
careonline
・2021/01/05
當心痛風!尿酸過高不只造成關節痛,還可能會洗腎?
血液中尿酸含量過高時,可能形成尿酸結晶,累積在關節腔內,導致關節發炎而紅、腫、熱、痛,這就是「痛風」。最易出現痛風的關節是大腳趾,但除了關節,痛風還會影響其他器官,引起慢性發炎。在治療痛風的時候,可分成兩部分來看。痛風急性發作時,可以用消炎止痛藥讓患者疼痛改善;慢性期則是要嘗試降低血中尿酸濃度。
尿酸
洗腎
痛風
腎臟
關節痛
2
2
人體解析
careonline
・2020/12/31
頭暈、心悸、喘不過氣?心房顫動易中風莫輕忽!
「心房顫動使心房失去功能,無法有效地把血液推進心室。當血液滯留在心房裡,便可能形成血塊。」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科副教授葉勇信醫師表示:「若血塊剝落,流入心室,便會隨著血流送進主動脈,造成大麻煩。」流入腦部血管的血塊,可能造成阻塞,這就是「缺血性腦中風」。罹患腦中風的患者中,約有 2 ~ 3 成與心房顫動有關,常導致失能、死亡。
中風
心悸
心房
心房顫動
血液
2
0
人體解析
careonline
・2020/12/29
血糖超標易損害血管,糖尿病足、肢體中風要預防!
過高的血糖對全身器官都會造成損傷,其中腿部神經同樣需要血液才能獲取足夠的氧氣與養分,隨著血糖升高,血管窄化阻塞,神經會出現病變,使患者感覺變遲鈍,容易出現麻木或燒灼般的痛感。若經過檢查之後,狹窄的狀況較嚴重,或出現難以癒合的傷口,就要考慮用介入性治療處理。
下肢周邊動脈阻塞
中風
腳中風
血糖
血糖控制
3
1
人體解析
careonline
・2020/12/24
休息愈久、愈不舒服?類風濕性關節炎怎麼辦
類風濕關節炎好發於 40 至 60 歲的女性,是種自體免疫疾病,使關節慢性發炎,而持續發紅、腫痛。特點是「休息愈久、愈不舒服」,早上起床時關節會僵硬超過一個小時。如果沒有及時接受治療,發炎的關節將會漸漸變形、失去功能。
手腳僵硬
發炎
關節
類風濕性關節炎
1
0
人體解析
careonline
・2020/12/22
腰酸背痛好難受!下背痛有兩種,如果發炎別輕忽
一般久坐或工作後的背痛是「機械性背痛」,多休息就可以恢復;然而「發炎性背痛」就不一樣了,多數患者會陰身體持續發炎,導致下背部與臀部附近的疼痛與僵硬,也讓使脊椎關節處於持續發炎的狀態。
下背痛
僵直性脊椎炎
背痛
3
2
人體解析
careonline
・2020/12/17
糖尿病上身怎麼辦?妥善運用胰島素,穩定血糖、保護胰臟!
近年來,不到四十歲的青壯年被檢查出第二型糖尿病的數量逐漸增多,血糖剛開始偏高時症狀不明顯,發現高血糖時,胰臟功能多剩下不到一半。在早期診斷糖尿病時,若加上針劑胰島素的輔助,例如胰島素或腸泌素,可以幫助穩定血糖,並讓胰臟獲得休息。這觀念在治療年輕型糖尿病患者時相當重要。
糖尿病
胰臟
腎臟
血糖
1
0
人體解析
careonline
・2020/12/15
20分鐘就跑一次廁所、糞便帶血?腸炎嚴重恐致命!
腹瀉頻繁,伴隨腹痛、腹瀉、裡急後重,甚至血便、黏液持續四到六週,就要小心是發炎性腸道疾病。潰瘍性結腸炎症狀時好時壞,常延誤就醫,可能誘發關節炎、虹彩炎等關節外病徵,但只要腸道黏膜癒合,穩定控制,就是健康關鍵。
克隆氏症
潰瘍性結腸炎
潰瘍性腸道
腸炎
1
0
1
2
...
15
下一頁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
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
。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