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一探歷代生化武器的威力──西元前到19世紀

careonline_96
・2020/03/18 ・2234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539 ・八年級

聽到生化武器,你可能想到都是經典電影:《絕地任務》對準舊金山的 VX 毒氣火箭彈;《科洛弗 10 號地窖》裡說外頭世界因被生化武器影響而很不安全;或是聯想到各式各樣因變種病毒出現喪屍,接近世界毀滅的情節。其實,生化武器聽起來不僅致命又難以預防,還比我們想像中的還常見,常被認為是人類「一定會遇到,只是不確定何時何地」的災禍。

生化武器可以是生物或化學武器,也就是像微生物、化學物質或毒素,都屬於生化武器的範疇。例如使用不同的細菌,可以引發炭疽熱或鼠疫;若想利用病毒造成疫情,可能選擇天花、伊波拉等致命感染。

使用生化武器是人類本性?

像伊波拉病毒這樣的名詞,是 20 世紀以後才出現的,那麼人類早期懂得還不夠多時,就沒有生化攻擊嗎?錯。養小孩的家長都知道,小朋友聽到有關大便、尿尿等的話就會很開心,甚至也會說「我用一百個大便攻擊你喔!」←如果真的這麼做就算是生化武器攻擊。

翻開故事書,那些在教導誠實、守承諾等美德小故事裡,可能會提到某個貪心的老婆婆,誤以為箱子裡裝的是禮物,而特別選一個最大的箱子,打開後卻發現裡面裝滿了毒蛇。嗯,這就是老婆婆被生化攻擊了!

所以即使古時候人類雖然還不知道細菌或病毒的存在,也不懂化學元素週期表,但他們仍知道有些髒東西會傳播。所以呢,散佈汙染的水源與食物就是最原始的生化武器。當然過去的資料科學程度低,歷史學家很難分辨到底這些事件是否為精心策畫的一場攻擊,抑或只是無心插柳的成功報復。

只要提到古時候 XXX 事件算是生物攻擊,都會混入些國籍、種族的情感,讓史學家們持相反意見:「這種族的人沒有這麼壞心的啦!」。不過我們還是可以來看看過去幾個可能的生化武器例子。

西元前:傳播髒東西

  • 西元前一千多年就有人會送給敵人生病的羊。
  • 荷馬史詩中,提到用毒藥煨過箭,增加敵人致死率。
  • 希臘城邦會用植物黑藜蘆於敵國的水源下毒。
  • 賽西亞的弓箭手要發射前,會先把箭頭浸到動物糞便、毒蛇血、人血、屍體的混合物內,再射出去,因為他們知道,這樣可是會讓敵人傷口潰爛,再也好不了。
  • 漢尼拔於海戰時把毒蛇罐丟到對手船上,因而贏了戰役。
  • 荊軻刺秦王時,其匕首滲著暗藍光,應該是使用上毒藥,是能讓人一刀斃命的。

以上的記載都發生於西元前,看來當時的人類就很懂得使用生化武器了。不過我們也可以注意到,這時的生化武器規模不大,大約都是單一事件,多數武器還不具傳染眾人的能力。

中世紀:黑死病

到中世紀最有名的生物戰則是由蒙古人發起的。當時位於克里米亞半島的古城「卡法」非常繁榮,幾乎壟斷黑海的貿易市場。西元 1346 到 1347 年之間,蒙古人圍攻卡法城,把鼠疫病人的屍體用投石機投入卡法城,城裡的人慌張逃離,逃離的商人可能就因此把鼠疫帶到義大利,並從而引發歐洲黑死病的蔓延。

雖然黑死病是否單就是這事件而來的還有爭論。但黑死病隨著有史以來行動力最高的蒙古軍團快速傳播,歐洲人口死亡了三分之一,大幅撼動人口結構與羅馬天主教的統治地位。或許大家到威尼斯旅遊時,會看到一個長長鳥嘴樣的面具,這就是當時瘟疫醫師為了診治黑死病病患,又要避免接觸患者的體液飛沫,而設計出來的防護物,算是很早期的特殊款式口罩呢。

別以為是不文明、未開化的人類才想提倡生化武器。文藝復興時期的全才達文西不僅藝術造詣高,還幫忙了不少軍事防禦計畫,達文西就曾提議「釋放含砷的煙霧」來包圍敵人。

被天花擊潰的美洲大陸

另外一個例子是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後,美洲原住民就被歐洲人帶來的各種傳染病打的七葷八素,尤其天花造成的災害更是一發不可收拾,絕對算是殖民時代最強大的生化武器。

雖說剛開始由歐洲人帶去美洲的天花疫情很可能是無心插柳,純屬意外;但到了 18 世紀,英國海軍已經會故意拿天花患者的毯子送給美洲原住民,並在日記上寫著:「我希望這會達成我期待的效果。」(我們不清楚後來這批毯子是否發揮功效?船長有沒有達成目的?因為天花比較容易藉由空氣傳播,體液雖也有傳播力,但病毒無法於空氣中長期存活,要很近期受汙染的毯子才有傳播力。)

微生物學與化學的進展

那人類什麼時候才知道所謂的髒東西,是包含了細菌與病毒呢?十九世紀的法國科學家巴斯德證明,所謂的髒東西不是自然發生,不是突然間從灰塵中蹦出來的,而是有細菌這樣小小的,小到我們看不見的「微生物」,而導致人類生病的。之後的科學家逐漸辨識出愈來愈多的細菌種類,了解不同的細菌會帶來不同的疾病。從 20 世紀開始,隨著科學界對微生物更加了解,小說家就不斷開始幻想生物戰爭的可能性,並將其寫成文章呢。

同樣地,化學這門科目到了 19 世紀才有長足發展,可以大量製造且純化化學製劑,科學家也更能掌握各種物質的毒性。生化武器再也不只是想像,而被推上前線,幫助統治者獲得勝利。

下一篇,我們再來說說20世紀的生化武器!

 

文章難易度
careonline_96
373 篇文章 ・ 256 位粉絲
台灣最大醫療入口網站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把砒霜當成「愛情補藥」,為了和情人結婚而下毒弒親:被愛情迷惑的瑪麗.布蘭迪——《毒物犯罪研究室》
創意市集
・2023/01/20 ・1514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弒親罪的投毒者

瑪麗.布蘭迪(Mary Blandy)看不出來是會犯下弒親罪的投毒者。

瑪麗.布蘭迪。圖/wikipedia

她出身中產階級,也受過良好教育,在牛津郡綠意盎然的英格蘭泰晤士河畔亨利(Henley-on-Thames)郊區長大。

瑪麗的父親法蘭西斯是一位成功的律師,他只希望自己的女兒能擁有最好的,但他最後反讓自己被為了女兒找的理想對象毒死,而瑪麗被判以絞刑。

為了女兒的婚姻拿出萬元英鎊當嫁妝

1746 年,未婚的瑪麗.布蘭迪逐漸步入而立之年。她的父親深怕女兒嫁不出去,想要幫她找一名丈夫。他在當地報紙上刊登公告,還提供豐厚的 1 萬英鎊當作嫁妝。許多男士前來詢問,但只有一人獲得瑪麗青睞——威廉.亨利.克蘭斯陶恩(William Henry  Cranstoun)。

身為軍官將領兼蘇格蘭貴族之子,克蘭斯陶恩固然頗有聲望,但不幸的是他的外貌並不與其社會地位匹配。

他不高、五官不出眾,臉上也因為天花留有痘疤,而且他年長瑪麗 12 歲。此外,他們訂婚一段時間後瑪麗才發現他是已婚之人,法蘭西斯對此感到不滿,終結他們的訂婚關係,儘管克蘭斯陶恩堅稱那段婚姻並不合法。

名為「愛情補藥」的毒

婚禮雖然取消,但瑪麗仍然暗中與克蘭斯陶恩會面,而法蘭西斯則固執表示他不會允許一位重婚者進入他的家族中。該如何打破這樣的僵局呢?克蘭斯陶恩設計了一個計畫,利用他所說的「愛情補藥」白粉,暗中讓法蘭西斯服下。

克蘭斯陶恩和瑪麗說「愛情補藥」能確保兩人的愛情。圖/pixabay

瑪麗應該能讓父親原諒自己的蘇格蘭情人,確保兩人最後能有情人終成眷屬。

克蘭斯陶恩的補藥其實就是砒霜,每次加入瑪麗父親的燕麥粥時,就已經開始在下毒了。法蘭西斯在 1751 年 8 月 14 日逝世,克蘭斯陶恩也就此消失。

患有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腸胃所遺留,其死因是急性砒霜中毒。圖/創意市集

法蘭西斯的醫生安東尼.艾丁頓(Anthony Addington)為瑪麗感到不快,他認為得用燃燒的方法測試一些剩餘的白色粉末。

檢測結果最後出現了大蒜味,這在當時已經證明代表有砷的存在,因此艾丁頓的測試成為第一個檢測該毒藥作為謀殺武器的法醫研究。

被愛情迷惑的瑪麗

瑪麗於 1752 年 4 月 6 日被判絞刑,她被眾人描述成「被愛情迷惑的傻瓜」,自己殺了父親還不自知,是個「冷血的殺人犯」。

據說瑪麗.布蘭迪在伏法前最後喊著「各位大人,讓我死得得體一點,拜託別吊太高。」圖/創意市集

最諷刺的是,這段婚姻最後也沒有真的給克蘭斯陶恩 1 萬英鎊的嫁妝,法蘭西斯.布蘭迪死前銀行戶頭只有 4 千英鎊。

——本文摘自《毒物犯罪研究室:解析23種經典致命植物、礦物、藥劑、毒品,從醫學鑑識&毒物科學揭秘恐怖毒殺與謀殺手法》,2022 年 11 月,創意市集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1

2
0

文字

分享

1
2
0
狗用來標記地盤,老鼠用來求偶,但人類很可能沒有?神奇的化學分子費洛蒙——《完美歐姆蛋的化學》
日出出版
・2023/01/01 ・1841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可以傳染的「興奮感」:費洛蒙

費洛蒙是一種非常大的分子,會從動物體內散發出來並影響其他動物身體的行為。

這種物質當初是在 1959 年由德國生物化學家阿道夫.布特南特(Adolf Butenandt)發現, 這位科學家在二十年前就因為首次合成出性激素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說他是化學界的搖滾巨星都還不足以形容他的貢獻。

阿道夫.布特南特首次合成出性激素。圖/wikipedia

他的研究發現,費洛蒙的功能和激素一樣,但是只對附近的相同物種個體有效。

舉例來說,如果動物 A 在動物 B 附近釋放出性費洛蒙,動物 B 的身體會吸收這些分子,整體行為也會受到影響。這其實代表動物 A 具有像丘比特的能力,只不過用的不是箭,而是分子。

基於以上的原因,費洛蒙有時會被稱為「環境激素」(eco-hormone),因為這類分子的運作方式就像是體外的激素。

和激素相同的是,費洛蒙有各式各樣的結構。有些分子非常小,有些則相當大,不過全都是揮發性分子,這表示分子在特定條件下會輕易蒸發。揮發性物種通常很好辨識,因為會帶有強烈的氣味(像是汽油或去光水)。

汽油帶有強烈的氣味。圖/pixabay

研究人員決定把這種分子命名為費洛蒙(pheromone),是因為字面上的意思是「轉移興奮感」,而這正是費洛蒙的功能。

動物間的費洛蒙功用

強大的費洛蒙分子可以傳送幾種不同主題的訊號給附近的同類,例如食物、安全狀況或者性。舉例來說,螞蟻會在巢穴和食物之間的路徑散發費洛蒙,來通知彼此食物來源在哪裡。

狗在散步時對消防栓撒尿是為了標示自己的領域,這時釋放的就是領域費洛蒙。就連雄鼠也會散發出性相關的費洛蒙來吸引雌鼠,同時也會導致附近的雄鼠變得更有攻擊性。

狗在散步時對消防栓撒尿是為了標示自己的領域,這時釋放的就是領域費洛蒙。圖/pixabay

那麼人類呢?

人也會散發出任何一種類型的性費洛蒙嗎?

出乎意料的,人類不會散發任何一種形式的性費洛蒙。不過我們自以為有費洛蒙的原因在這裡:1986年,溫尼弗雷德.卡特勒(Winnifred Cutler)發表的研究宣稱,她成功分離出第一種人類性費洛蒙。

在這項研究計畫中,她蒐集、冷凍並解凍來自幾位不同對象的性費洛蒙。一年之後,她將這些分子塗在許多女性受試者的上唇,接著便宣稱她觀察到和大自然的動物類似的結果。

事實上,卡特勒的研究完全是一派胡言。她根本沒有分離出人類性費洛蒙;而只是把奇怪的氣味塗在隨機受試對象的上唇,其中包括——請做好心理準備——腋下的汗水。

與其說是分離出純費洛蒙,不如說她蒐集的是人流汗時排出的電解質,而且還抹在別人的臉上。

與其說是分離出純費洛蒙,不如說她蒐集的是人流汗時排出的電解質,而且還抹在別人的臉上。圖/pixabay

直到今天,卡特勒的噁心科學研究還流傳在網路上的各個角落,這表示如果有人在 Google 上搜尋「人類性費洛蒙」,就會和得到一堆錯誤資訊。有些研究人員堅信我們總有一天會發現性費洛蒙,不過在這本書出版的當下,科學界尚未找到任何人類性費洛蒙。

一直以來有不少相關研究在執行和重複進行,也盡可能針對各種變數進行調整,而所有的研究團隊都得出相同的結論:二十一世紀的人類大概沒有性費洛蒙。

但人類有史以來就是這樣嗎?如果大多數的其他哺乳類都有性費洛蒙,包括兔子和山羊,為什麼我們沒有?

答案其實意外簡單:人類學會了溝通。

我們可以用語言(和蠟燭……還有性感內衣……)告訴伴侶我們有興趣滾床單,而雪貂則必須往理想交配對象的方向散發性分子。

——本文摘自《完美歐姆蛋的化學》,2022 年 12 月,日出出版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所有討論 1

0

3
1

文字

分享

0
3
1
催產素可以幫你神助攻嗎?化學分子幫助你們之間的感情更緊密——《完美歐姆蛋的化學》
日出出版
・2022/12/31 ・1888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催產素:讓你產生「愛」的感覺

2003 年,瑞典醫師克絲汀.烏納斯.莫柏格(Kerstin Uvnäs Moberg)出版了《催產素因子》(The Oxytocin Factor,暫譯),她在書中指出,催產素對人體的影響,正好和戰或逃(fight-or-flight)反應相反。

催產素不會讓我們感到厭倦和對陌生人警戒,而是會讓我們感到安全和信任。

莫柏格的理論是基於一些針對動物進行的研究,例如老鼠和田鼠(看起來很像可愛的倉鼠)。她發現如果在田鼠靠近目標配偶的時候對田鼠注射催產素,就可以操控田鼠選擇特定的配偶。

以人類來說,大多數的證據都可以佐證催產素會大幅影響人如何與彼此(甚至和動物)產生連結。例如,當我們撫摸狗的時候,科學家可以觀察到催產素濃度明顯上升,尤其是面對動物寶寶的時候,例如可愛的小狗爬到你腿上窩著。

當我們撫摸狗的時候,科學家可以觀察到催產素濃度明顯上升。圖/pexels

想當然,新手媽媽抱著寶寶時,也同樣會出現催產素濃度上升的現象。從化學的角度來看,媽媽的愛多到一湧而出,以致於她體內的催產素飄升到驚人的程度,愛情分子可不是浪得虛名。

有感情後,催產素濃度會快速上升

研究人員也注意到,當成人對彼此有感情,催產素濃度會快速上升。以女性來說,催產素分子濃度會在前戲的時候開始升高。

有證據顯示,通常如果性行為過程比較長,人會覺得與伴侶比較有連結,即使真正的交合還沒開始。從化學的角度看來,這是因為有更多催產素分子從人體內湧出。

當人對彼此有感覺時,催產素濃度會快速上升。圖/pexels

女性在高潮之後,會馬上迎來第二次的催產素高峰。從生理的角度分析,這是為了讓我們可以與伴侶形成穩固的連結,以應對懷孕的狀況。女性的身體是出於直覺而且無意識地有這樣的行為,目的是協助鞏固兩人之間的連結。

相對地,男性不會迎來第二次催產素高峰,而是在各式各樣的性興奮過程中,都會大致呈現催產素升高的狀態,最後在高潮過後回復穩定。

研究人員認為男性沒有第二次催產素高峰,是因為從生理的角度而言,男性沒有與伴侶形成穩固連結的理由,畢竟他們不會懷孕。

愛情激素實驗:催產素對人體的影響

我最喜歡的愛情激素實驗之一,是以一大群處於一對一關係中的異性戀男性為實驗對象。研究人員會用醫療鼻腔噴霧把催產素噴入這些男性的鼻子,然後再向他們介紹一位極有魅力的陌生女性。

研究人員會先請實驗中的男性等待幾分鐘,這是為了讓催產素可以確實與催產素受器形成鍵。(別忘了催產素是大型肽分子,所以需要一點時間才能抵達目標位置,並且與受器結合。)當研究人員確信鍵已經形成,就可以開始實驗了。

首先他們一次介紹一位男性給那位美麗的女性認識,接著觀察雙方所站的位置有多靠近。

在實驗中,研究員會觀察雙方所站的位置有多靠近。圖/pexels

針對這些處於一對一關係的男性蒐集資料之後,研究人員又找來一群單身男性。他們再次執行催產素鼻腔噴霧的實驗,然後——讓這些單身男子接受觀測。

和先前一樣,研究人員測量了男性和陌生美人之間的物理距離,想知道是否有辦法確認催產素分子對人體的影響。

研究人員發現整體而言,比起單身男性,非單身男性與美麗女性之間的距離至少多出了十到十五公分。當然,實驗難免會有離群值,不過這項研究(尤其)顯示出,男性體內的催產素會使得伴侶之間的連結明顯更穩固。

所以,下次你老公要去單身派對之前,記得往他鼻子噴一點催產素,再給他一個大大的吻,然後其他的就交給化學吧。

這項研究顯示出,男性體內的催產素會使得伴侶之間的連結明顯更穩固。圖/pexels

——本文摘自《完美歐姆蛋的化學》,2022 年 12 月,日出出版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