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登入/註冊
徵才!
最新
科資源
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
科技大觀園
研之有物
讀力書展
科學生
文章分類
人體解析
地球脈動
太空天文
文明足跡
環境氣候
生命奧祕
科學傳播
科技能源
自然演化
萬物之理
醫療健康
電影中的科學
Lab
【核四公投】模擬器
【反萊豬公投】模擬器
【藻礁公投】模擬器
從打掃方式看出你是哪種人?
你是哪個系的寶可夢大師?
防疫小尖兵測驗!
你能得到搞笑諾貝爾獎嗎?
用陰謀論測你的陣營!
世界地球日知識大挑戰!
用陰謀論測陣營─外星人篇
【光棍節】你是哪種單身?
會考考題大挑戰!
精選特輯
所有特輯
搞笑諾貝爾獎
性教育專區
COVID-19專區
童年崩壞!?
一切都是泛科學的陰謀
她是科學家
百工裡的科學人
SDGs
讀力書展
社群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Podcast
請贊助泛科學
搜尋
登入/註冊
+追蹤
焦慮
27 篇文章・ 4 位粉絲
+追蹤
常用關鍵字
壓力
焦慮
聽覺
身心健康
大腦
心理
情緒
生理
腦科學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強迫症
焦慮症
中樞神經
交感神經
兒童
兒童成長
兒童焦慮
冒險
冒險遊戲
心理健康
所有文章
熱門文章
書籍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選擇年份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選擇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專欄
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
・2023/04/24
當壓力比山大,你需要安靜的力量!
當我們身心充滿壓力、腦袋滿載的狀態,即便是平時熱愛的旋律都會聽不下去。長期研究壓力的科學家發現,「壓力」和「聽覺」密切關聯,當我們感受到壓力時,對聲音往往會更加敏感,長期處於慢性壓力的狀態,甚至會破壞耳內的血液循環,導致聽力受損。
壓力
焦慮
聽覺
身心健康
31
3
人體解析
聯經出版
・2022/12/21
大腦無時無刻在改變:利用大腦可塑性,幫助學會情緒轉化——《改造焦慮大腦》
大腦的可塑性讓我們有能力學習,如何使自己冷靜下來、重新評估情勢、重新看待想法和感受,以及做出不同、更正向的決定。
大腦
心理
情緒
焦慮
生理
腦科學
5
4
好書推薦
聯經出版
・2022/12/20
當焦慮超過自己的極限:一次認識 6 種焦慮症——《改造焦慮大腦》
要理解焦慮,可以把它想成一個量表,一端是臨床疾患,而日常的焦慮則占了量表上絕大多數。值得一提的是,被診斷患有臨床焦慮症的人數非常驚人。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強迫症
焦慮
焦慮症
10
2
人體解析
聯經出版
・2022/12/19
什麼是焦慮?是威脅引發的反應——《改造焦慮大腦》
人們會以不同的方式稱呼焦慮,但其實就是心理與生理對壓力的反應;我們的身體無法分辨造成壓力的情境究竟是真的,還是自己想像或假設的。
中樞神經
交感神經
壓力
大腦
焦慮
3
4
專欄
Bonnie
・2022/06/08
讓孩子成為冒險王!花更多時間在冒險遊戲,體驗到更少焦慮及憂鬱情緒
孩子們充滿好奇心,事事都想嘗試看看,但爸媽往往不放心孩子成為「冒險王」。 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研究發現,花更多時間在冒險遊戲的兒童,出現焦慮和憂鬱的情況比較少。 孩子真的能變成冒險王嗎?
兒童
兒童成長
兒童焦慮
冒險
冒險遊戲
心理健康
憂鬱
焦慮
11
5
數學妙用
數感實驗室
・2022/04/19
想教導孩子,提升數學成績?關鍵在於父母的心態!
小學時期,你的父母有幫忙檢查數學作業嗎?研究發現,某些父母花越多時間指導,孩子的數學成績反而越差,原因是什麼?
學校
家庭
成績
教育
數學
焦慮
7
6
社會群體
Bonnie
・2021/11/26
「提醒戴口罩」令人芒刺在背——疫情後店員們的焦慮感比常人多 2 倍!
近兩個月以來,台灣已發生 3 起超商店員遭受攻擊的暴力事件。美國研究指出,在疫情籠罩之下,店員的心理健康狀況,其實變得比一般人來得糟。
COVID-19
口罩
心理健康
憂鬱
暴力
焦慮
9
1
專欄
Bonnie
・2021/08/04
運動員也是人!從「體操天后」拜爾絲退賽,來看運動員的心理健康
2020 東京奧運如火如荼地進行,但日前美國「體操天后」拜爾絲以心理健康因素,退出東奧多項體操賽事,也震撼各界。但運動員,其實和我們一樣也都只是個人。她的退賽,也讓大眾更加關注運動員的心理健康!
Naomi Osaka
Simone Biles
Z世代
壓力
大坂直美
奧運
心理健康
心理疾病
憂鬱
拜爾斯
比賽
焦慮
退賽
運動
運動員
5
0
專欄
PanSci
・2021/06/24
防疫宅在家的三個科學抒壓提案
全台進入疫情三級警戒一個月,無論是分流上班、分組上班或完全居家上班,過去這一個月對上班族來說難免焦躁不安,即便現階段疫情仍然嚴峻,不如專注難得的「低度外出」生活,讓躁動的心安靜下來,迎接宅家新常態。台灣最受知識社群歡迎的新媒體泛科學,整理了三個宅在家的科學抒壓法,讓你不僅宅,還宅得很科學。
創意
壓力
居家上班
焦慮
酒
酒精
閉眼
22
2
專欄
心理師愛公衛
・2021/05/26
有點焦慮反而更謹慎?從不同觀點看疫情中的焦慮與恐懼|防疫心理學系列 01
近期疫情開始爆發,從政府到民間,都在安撫大家「不要焦慮或恐懼」,然而「焦慮 (Anxiety)」 與「恐懼 (Fear)」 真的都是不好的嗎?
COVID-19
恐懼
新冠肺炎
焦慮
防疫
防疫心理學
15
4
文章導覽
1
2
3
下一頁
繁
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