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大英雄天團在泛科學

活躍星系核_96
・2015/02/02 ・2249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488 ・五年級
相關標籤: 大英雄天團 (5)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張鳳茹 蕭汎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1KdvrcolOk
去年十月底至今有去舊京山旅遊的朋友,可能會聽到當地居民討論一起關於卡拉漢博士的案子,甚至推薦你去存放時空傳送門殘骸的景點拍照留念。這起案件中還有幾位重要人物,但他們相當低調,民眾往往只注意到經常跟在他們身旁、長得像大型會走路棉花糖的醫療用機器人。

這次泛科學團隊非常榮幸邀請到這幾位低調的宅宅-阿廣、阿費、哈妮蕾夢、芥末、雷葆(下圖由左下順時鐘),也就是大家時有所聞的「大英雄天團」,來分享他們各自在科學上的想法。

另外阿廣還帶來了從哥哥阿正的電腦中翻到的錄音檔,讓我們有機會聽聽阿正怎麼說,也節錄一段在本文最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英雄天團

古靈精怪阿廣

Q:請問Hiro,除了高額獎金的誘惑之外,格鬥機器人到底有什麼魅力啊?
A:和哥哥設計的杯麵(大型會走路的棉花糖!)不同,格鬥機器人講求的是:裝甲、力量還有速度!但是,這也是最基本的條件,而且一般來說,難以同時存在,像是「曾經」稱霸舊金山地下世界機器人格鬥賽的阿山老大,他的大塊頭機器人就是很好的例子。我設計的格鬥機器人可不一樣!我認為,格鬥擂台的獲勝的技巧,在於出奇不意的戰術攻擊!欸嘿!這就需要非常快速移動的能力了。然而,若想要格鬥機器人擁有敏捷的身手,就得拋棄笨重的裝甲,最終勢必得會面臨力量不足的窘境。總之,就看你要點滿哪個技能啦,如果要我來選的話,當然是大腦遠勝於一切,比起安穩的強壯金剛機器人,我更愛能夠完成我的戰術指令的機器人。這就是格鬥機器人的魅力,滿足設計者的每一個小小夢想!對了!聽說Robot Boxing League(RBL)競賽在台灣和香港也逐漸盛行呢!實在超級酷!

更多細節請看:《大英雄天團──站上機器人格鬥擂台》

色彩魔法師哈妮蕾夢

Q:很多粉絲形容你是把科學當藝術來念,很好奇你是否曾想過從事設計,又你對色彩的熱情是否對科學研究有影響?
A:與其問我的色彩品味對研究工作的影響,不如來說說繽紛的科學世界如何開拓我的視野,我實在對化學材料的多變深深著迷,比方說改變溫度就可以重複塑形的記憶塑膠、改變張力導電性就會不一樣的碳原子,或是可以自我修復的水膠,就像關注流行穿搭一樣!你永遠不知道類似的配件排列組合之後,又會蹦出什麼最新潮流!像我現在做關於非晶質金屬的事情,也可以說是鎵合金和電壓混搭出來的新潮流呀!

更多細節請看:《大英雄天團-液態金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變裝阿費

Q:你本身沒有從事科學研發工作,但對於科學的瘋狂及親身試驗的精神,與大英雄天團的其他成員相較卻有過之而無不及,想請問是什麼原因讓你常保這樣義無反顧的動力呢?
A:其實也沒什麼特別的啦,就小時候太無聊了,只有管家陪我玩,就開始胡思亂想自己有超能力,可以變身長出外骨骼什麼的,在世界各地冒險。後來遇到這群宅宅,當時他們正在做「動力服」,超酷的阿,就是那個時候一天到晚跟他們窩在實驗室,才會被說內褲反穿啦!只不過後來發現不是要拿來冒險,是要拿來幫助別人走路的……

更多細節請看:《大英雄天團-穿戴式的超能力》Walk Again Project

一絲不苟芥末

Q:聽說你連半夜過馬路遇到紅燈都不會闖,是一個非常有原則的人,那如果有狀況和你心中所秉持的原則衝突的話,你會怎麼辦?
A:你問到重點了,其實到現在我也還不知道該怎麼辦。我是愛好和平的人,但我最自豪的是能夠發展出手持式雷射武器……雷射很好用,用在顯微鏡上可以看到很小的東西,用在3D光嫁接上有很高的精確度,用在印刷品除墨可以節省很多紙張,反正我不可能放棄研發更多雷射的應用。對了,你不覺得結合雷射雕刻與3D列印的工藝品很美嗎?

更多細節請看:《大英雄天團-雷射武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神形蛋葆

Q:你發明的無阻力單車,騎乘的時候是否安全呢?為什麼想要發明無阻力單車?
A:就老實跟你說吧,我實在受夠了鍊條的折磨。速度卡卡的不順暢就算了,有時候還會「落鏈」,修它還要弄髒手(其實我不會修QQ)!因為我超喜歡騎腳踏車,除了非常環保之外,我很享受自己身體持續運轉的那種刺激感,會讓我整個人都充滿活力。所以,我就開始思考,有沒有辦法能夠克服鍊條的阻礙,發明出磁浮單車呢?目前也都還在改良的階段啦。你不要問我安不安全,你知道的,「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當然,一個東西是否危險,最重要的就是看使用它的人技術好不好囉!

更多細節請看:《大英雄天團──未來世界的磁浮自行車》

阿正

Q:請問阿正如果還有機會的話,會希望替杯麵增加什麼功能,或是改良什麼地方呢?
A:杯麵啊…….我希望它可以更為直覺的偵測到受傷的人的需求,除了單純的讓傷者自行評估傷痛等級一分到十分,也可以更具有人性化的自動分級的功能。還有最讓我頭痛的一點就是,杯麵有點太胖啦,在圓圓的療癒系外型和功能敏捷的救護機器人的天平上,其實我也非常苦惱呢。理想中的長照機器人,究竟該具有什麼不可或缺的特質呢?又有哪些可以增加的特殊功能呢?我想我是有點江郎才盡啦!希望阿廣可以幫我,讓杯麵能夠幫助更多的人,讓醫療救護更為普及、迅速而且照護到每一個人。

更多細節請看:《大英雄天團──Baymax V.2理想中的長照機器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英雄天團劇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活躍星系核_96
778 篇文章 ・ 128 位粉絲
活躍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us, AGN)是一類中央核區活動性很強的河外星系。這些星系比普通星系活躍,在從無線電波到伽瑪射線的全波段裡都發出很強的電磁輻射。 本帳號發表來自各方的投稿。附有資料出處的科學好文,都歡迎你來投稿喔。 Email: contact@pansci.asia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純淨之水的追尋—濾水技術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5/04/17 ・3142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與 BRITA 合作,泛科學企劃執行。

你確定你喝的水真的乾淨嗎?

如果你回到兩百年前,試圖喝一口當時世界上最大城市的飲用水,可能會立刻放下杯子——那水的顏色帶點黃褐,氣味刺鼻,甚至還飄著肉眼可見的雜質。十九世紀倫敦泰晤士河的水,被戲稱為「流動的污水」,當時的人們雖然知道水不乾淨,但卻無力改變,導致霍亂和傷寒等疾病肆虐。

十九世紀倫敦泰晤士河的水,被戲稱為「流動的污水」(圖片來源 / freepik)

幸運的是,現代自來水處理系統已經讓我們喝不到這種「肉眼可見」的污染物,但問題可還沒徹底解決。面對 21 世紀的飲水挑戰,哪些技術真正有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9 世紀的歐洲因為城市人口膨脹與工業發展,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水污染挑戰。當時多數城市的供水系統仍然依賴河流、湖泊,甚至未經處理的地下水,導致傳染病肆虐。

1854 年,英國醫生約翰·斯諾(John Snow)透過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倫敦某口公共水井與霍亂爆發直接相關,這是歷史上首次確立「飲水與疾病傳播的關聯」。這項發現徹底改變了各國政府對供水系統的態度,促使公衛政策改革,加速了濾水與消毒技術的發展。到了 20 世紀初,英國、美國等國開始在自來水中加入氯消毒,成功降低霍亂、傷寒等水媒傳染病的發生率,這一技術迅速普及,成為現代供水安全的基石。    

 19 世紀末的台灣同樣深受傳染病困擾,尤其是鼠疫肆虐。1895 年割讓給日本後,惡劣的衛生條件成為殖民政府最棘手的問題之一。1896 年,後藤新平出任民政長官,他本人曾參與東京自來水與下水道系統的規劃建設,對公共衛生系統有深厚理解。為改善台灣水源與防疫問題,他邀請了曾參與東京水道工程的英籍技師 W.K. 巴爾頓(William Kinnimond Burton) 來台,規劃現代化的供水設施。在雙方合作下,台灣陸續建立起結合過濾、消毒、儲水與送水功能的設施。到 1917 年,全台已有 16 座現代水廠,有效改善公共衛生,為台灣城市化奠定關鍵基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片來源/BRITA

進入 20 世紀,人們已經可以喝到看起來乾淨的水,但問題真的解決了嗎? 科學家如今發現,水裡仍然可能殘留奈米塑膠、重金屬、農藥、藥物代謝物,甚至微量的內分泌干擾物,這些看不見、嚐不出的隱形污染,正在成為21世紀的飲水挑戰。也因此,濾水技術迎來了一波科技革新,活性碳吸附、離子交換樹脂、微濾、逆滲透(RO)等技術相繼問世,各有其專長:

活性碳吸附:去除氯氣、異味與部分有機污染物

離子交換樹脂:軟化水質,去除鈣鎂離子,減少水垢

微濾技術逆滲透(RO)技術:攔截細菌與部分微生物,過濾重金屬與污染物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些技術相互搭配,能夠大幅提升飲水安全,然而,無論技術如何進步,濾芯始終是濾水設備的核心。一個設計優良的濾芯,決定了水質能否真正被淨化,而現代濾水器的競爭,正是圍繞著「如何打造更高效、更耐用、更智能的濾芯」展開的。於是,最關鍵的問題就在於到底該如何確保濾芯的效能?

濾芯的壽命與更換頻率:濾水效能的關鍵時刻濾芯,雖然是濾水器中看不見的內部構件,卻是決定水質純淨度的核心。以德國濾水品牌 BRITA 為例,其濾芯技術結合椰殼活性碳和離子交換樹脂,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氯、除草劑、殺蟲劑及藥物殘留等化學物質,並過濾鉛、銅等重金屬,同時軟化水質,提升口感。

然而,隨著市場需求的增長,非原廠濾芯也悄然湧現,這不僅影響濾水效果,更可能帶來健康風險。據消費者反映,同一網路賣場內便可輕易購得真假 BRITA 濾芯,顯示問題日益嚴重。為確保飲水安全,建議消費者僅在實體官方授權通路或網路官方直營旗艦店購買濾芯,避免誤用來路不明的濾芯產品讓自己的身體當過濾器。

辨識濾芯其實並不難——正品 BRITA 濾芯的紙盒下方應有「台灣碧然德」的進口商貼紙,正面則可看到 BRITA 商標,以及「4週換放芯喝」的標誌。塑膠袋外包裝上同樣印有 BRITA 商標。濾芯本體的上方會有兩個浮雕的 BRITA 字樣,並且沒有拉環設計,底部則標示著創新科技過濾結構。購買時仔細留意這些細節,才能確保濾芯發揮最佳過濾效果,讓每一口水都能保證潔淨安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濾芯本體的上方會有兩個浮雕的 BRITA 字樣,並且沒有拉環設計 (圖片來源 / BRITA)

不過,即便是正品濾芯,其效能也非永久不變。隨著使用時間增加,濾芯的孔隙會逐漸被污染物堵塞,導致過濾效果減弱,濾水速度也可能變慢。而且,濾芯在拆封後便接觸到空氣,潮濕的環境可能會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如果長期不更換濾芯,不僅會影響過濾效能,還可能讓積累的微小污染物反過來影響水質,形成「過濾器悖論」(Filter Paradox):本應淨化水質的裝置,反而成為污染源。為此,BRITA 建議每四週更換一次濾芯,以維持穩定的濾水效果。

為了解決使用者容易忽略更換時機的問題,BRITA 推出了三大智慧提醒機制,確保濾芯不會因過期使用而影響水質:

1. Memo 或 LED 智慧濾芯指示燈:即時監測濾芯狀況,顯示剩餘效能,讓使用者掌握最佳更換時間。

2. QR Code 掃碼電子日曆提醒:掃描包裝外盒上的 QR Code 記錄濾芯的使用時間,自動提醒何時該更換,減少遺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3. LINE 官方帳號自動通知:透過 LINE 推送更換提醒,確保用戶不會因忙碌而錯過更換時機。

在濾水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濾芯已不僅僅是過濾裝置,更是智慧監控的一部分。如何挑選最適合自己需求的濾水設備,成為了健康生活的關鍵。

人類對潔淨飲用水的追求,從未停止。19世紀,隨著城市化與工業化發展,水污染問題加劇並引發霍亂等疾病,促使濾水技術迅速發展。20世紀,氯消毒技術普及,進一步保障了水質安全。隨著科技進步,現代濾水技術透過活性碳、離子交換等技術,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讓每一口水更加潔淨與安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片來源 / BRITA)

今天,消費者不再單純依賴公共供水系統,而是能根據自身需求選擇適合的濾水設備。例如,BRITA 提供的「純淨全效型濾芯」與「去水垢專家濾芯」可針對不同需求,從去除餘氯、過濾重金屬到改善水質硬度等問題,去水垢專家濾芯的去水垢能力較純淨全效型濾芯提升50%,並通過 SGS 檢測,通過國家標準水質檢測「可生飲」,讓消費者能安心直飲。

然而,隨著環境污染問題的加劇,真正的挑戰在於如何減少水污染,並確保每個人都能擁有乾淨水源。科技不僅是解決問題的工具,更應該成為守護未來的承諾。濾水器不僅是家用設備,它象徵著人類與自然的對話,提醒我們水的純淨不僅是技術的勝利,更是社會的責任和對未來世代的承諾。

*符合濾(淨)水器飲用水水質檢測技術規範所列9項「金屬元素」及15項「揮發性有機物」測試
*僅限使用合格自來水源,且住宅之儲水設備至少每6-12個月標準清洗且無受汙染之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由杯麵淺談照護機器人——《羅伯特玩假的?破解機器人電影的科學真相》
PanSci_96
・2016/02/04 ・2646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509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家中有個機器人,能提供醫療照護、療癒心靈、還能像鋼鐵人般的勇猛,那該有多好!

獲得2015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獎、也是2014年最賣座的動畫電影《大英雄天團》(Big Hero 6)成功地塑造出劇中主人翁天才科技少年濱田廣最佳貼身玩伴──杯麵(Baymax)這樣的角色,在可愛、惹人憐愛的外型之外,「他」同時具有醫療功能,能適時地給你一個愛的抱抱,必要時也能像鋼鐵人般飛天遁地,毫無意外、順理成章地繼哆啦A 夢之後,成為讓人最想擁有的居家型機器人。當然,我們就得好好來審視一下動畫裡的杯麵,真的有可能成為我們現今家居生活中的一份子嗎?

杯麵,可行嗎?

在杯麵所擁有的十八般武藝中,其中的醫療照護可不是幻想,的確是目前學界研發居家照護機器人所關注的重點,當然電影中僅僅憑藉著簡單的掃描就能偵測出全身裡裡外外的內外傷,顯然是不切實際,如果真能如此,那醫院裡的醫師和種種貴重儀器就都可以全擺在一邊了。目前居家照護機器人的進展包括,能偵測出家中成員是否跌倒或失去反應、並送出求救訊號,提醒用藥時間、並給予適當藥品,也可以充當助行器,提供扶持、協助行走等。在台灣邁向老年化社會之際,這些功能都具有相當實質的功效,一方面可減輕醫療資源的負擔,另一方面也可讓需要照護的長輩保有獨立自主的能力與尊嚴。

來一個愛的抱抱,療癒系機器人

除了醫療照護功能外,杯麵長得白白胖胖,走起路來就像個會動的棉花糖,光看起來就很療癒,但機器人終究不具有感情,它真的有可能深入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得到貼心的撫慰嗎?懷疑歸懷疑,事實上寵物造型的機器人早已經悄悄地執行它們的療癒任務一段時間了!話說在2012年在台北舉辦的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中,就曾經出現過一隻號稱具有療癒功能的擁抱機器人「咖咖熊」,在展場中出盡鋒頭。

顧名思義,咖咖熊是以熊為造型,外型相當可愛、親切,廠商開發它是有感於現代人無處抒發的苦悶,想藉由擁抱的方式給大家加油打氣。筆者當然不會錯過實地體驗「療效」的機會,根據工作人員指示,面對它時,你先要呼喊「咖咖熊」來引起它的注意,然後大聲說出「我要抱抱」,咖咖熊就會搖晃過來與你擁抱,在此同時也會一併測量你的心跳與呼吸,算是連帶的健康檢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大庭廣眾下大喊「我要抱抱」,真是有點尷尬,以達到啟動系統的目的來看,其實喊甚麼應該都沒有關係,廠商的用意就是好玩嘛!話說此「熊抱」稱得上厚實,心中油然升起溫暖的心情,略為觀察其他人被擁抱過的反應,大部分人流露出類似靦腆、滿足之感,好像真的有被療癒到,這也讓人不禁思考起機器人的擁抱到底傳達出甚麼樣的訊息?它足以取代真人的感覺嗎?真的有可能誘發出人類的情感嗎?

世界第一的療癒系機器寵物—Paro

談到療癒系機器人,就一定不能錯過號稱世界第一名的機器寵物Paro,它是由位於日本筑波的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柴田崇德博士(Takanori Shibata)於2001 年所推出,海豹造型、全身毛茸茸的Paro,具有細緻的觸感、慵懶的眼神,以及惹人愛憐的叫聲,一觸摸到它就會蜷曲自己的身體,並用它無辜的大眼睛看著你,真的是超級卡哇伊。可別以為它只是個可愛的大玩偶,Paro 已經獲得醫學認證,對於躁鬱、失智等症狀具有醫療效果,是個貨真價實的療癒系機器人,它也曾在日本311 海嘯過後,前往災區撫慰失去親人的倖存者。在日本,它已經被納入醫療系統,並已成功地推廣到全世界多個國家。由於Paro 確有療效, 台灣的工業技術研院也加以採購、並進行相關研究,期待能開發出更具療癒功能的寵物機器人。

02
海豹造型、全身毛茸茸的Paro,具有細緻的觸感、慵懶的眼神,真的是超級卡哇伊。圖片提供/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林宗德教授。

Paro 剛問世時,曾經被送到筑波的醫院陪伴一位近乎失智的老太太,老太太已經有一段時間不跟外界溝通,包括醫生和護士,神奇的是她竟然開口和Paro 說話,震驚了所有人, 也讓Paro 開始得到外界的注意,許多人都想問,它究竟是怎麼辦到的?有個說法是因為Paro 是機器寵物,可以被我們所控制,所以容易產生安全感,也有人說,可愛的外型加上身體的觸感,以及類似有智慧的互動所產生的親切感使然。為甚麼人會對機器寵物產生眷念呢?這其中的緣由可真是個謎。就有待認知、心理等領域的專家進一步的探討與分析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以工程眼光來仔細檢視一下Paro,它並沒有雙腳,並不會行走,在訪談人稱「Paro 之父」的柴田博士過程中,他說Paro 就是設計來讓人們「抱」,所以不賦予它行動能力, 但卻讓它擁有相當多的感應器,對聲音、光線、溫度與身體接觸都有感覺,能與人進行簡單的互動,會撒嬌、展現萌樣,也有所謂的情緒需求,會渴望你來摸摸、抱抱它,它也會回應你滿足的笑容。以技術層面來看,Paro 的組成並不是非常複雜,這樣就足以打動人心了嗎?

01
柴田崇德博士說Paro就是設計來讓人們「抱」,讓它擁有相當多的感應器,對聲音、光線、溫度與身體接觸都有感覺。攝於日本筑波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柴田崇德博士會議室。

仔細想想,Paro 身為機器寵物,不會有自我意識,可以想見它並不知道自己在做甚麼, 當然也無從主動投入情感,所以我們感受的溫暖是來自本身的移情作用,願意沉浸於想像中自在、安全的氛圍裡,而機器寵物所能提供的實體感與多重感知上的回饋,比起一般的玩具寵物,更能營造出擬真互動的情境。

Paro 的成功可不僅於此,它身上的馬達、感應器等,全部手工製造,極其精巧、細緻, 讓擁抱它的人感覺相當自然、舒適,但卻不見得全然地模仿真的海豹,正如柴田博士所說, 當初選擇海豹造型,而非貓或狗,乃是基於人類對於海豹的印象是相當可愛,但並不熟悉, 想想誰家隔壁會住一隻海豹啊?也因此不至於對Paro 的外型與叫聲與真實海豹到底像不像有所成見。而他們團隊也持續不斷地根據使用者的回饋,調整出一代又一代更貼近使用者需求的產品,也由於這份貼心,讓原本該是冷冰冰、不具情感的機器寵物,卻溫暖了人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ROBOT學堂考:

  1. 《大英雄天團》裡的杯麵所擁有的功能中,哪些恰好是目前學界的研發重點呢?
  2. 目前居家照護機器人已有那些進展?
  3. 日本所開發的Paro,真的具有醫療效果嗎?
  4. 人類為甚麼能從機器寵物身上感受到溫暖呢?

ROBOT-a1本文摘自《羅伯特玩假的?破解機器人電影的科學真相》,由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大英雄天團在泛科學
活躍星系核_96
・2015/02/02 ・2249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488 ・五年級
相關標籤: 大英雄天團 (5)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張鳳茹 蕭汎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1KdvrcolOk
去年十月底至今有去舊京山旅遊的朋友,可能會聽到當地居民討論一起關於卡拉漢博士的案子,甚至推薦你去存放時空傳送門殘骸的景點拍照留念。這起案件中還有幾位重要人物,但他們相當低調,民眾往往只注意到經常跟在他們身旁、長得像大型會走路棉花糖的醫療用機器人。

這次泛科學團隊非常榮幸邀請到這幾位低調的宅宅-阿廣、阿費、哈妮蕾夢、芥末、雷葆(下圖由左下順時鐘),也就是大家時有所聞的「大英雄天團」,來分享他們各自在科學上的想法。

另外阿廣還帶來了從哥哥阿正的電腦中翻到的錄音檔,讓我們有機會聽聽阿正怎麼說,也節錄一段在本文最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英雄天團

古靈精怪阿廣

Q:請問Hiro,除了高額獎金的誘惑之外,格鬥機器人到底有什麼魅力啊?
A:和哥哥設計的杯麵(大型會走路的棉花糖!)不同,格鬥機器人講求的是:裝甲、力量還有速度!但是,這也是最基本的條件,而且一般來說,難以同時存在,像是「曾經」稱霸舊金山地下世界機器人格鬥賽的阿山老大,他的大塊頭機器人就是很好的例子。我設計的格鬥機器人可不一樣!我認為,格鬥擂台的獲勝的技巧,在於出奇不意的戰術攻擊!欸嘿!這就需要非常快速移動的能力了。然而,若想要格鬥機器人擁有敏捷的身手,就得拋棄笨重的裝甲,最終勢必得會面臨力量不足的窘境。總之,就看你要點滿哪個技能啦,如果要我來選的話,當然是大腦遠勝於一切,比起安穩的強壯金剛機器人,我更愛能夠完成我的戰術指令的機器人。這就是格鬥機器人的魅力,滿足設計者的每一個小小夢想!對了!聽說Robot Boxing League(RBL)競賽在台灣和香港也逐漸盛行呢!實在超級酷!

更多細節請看:《大英雄天團──站上機器人格鬥擂台》

色彩魔法師哈妮蕾夢

Q:很多粉絲形容你是把科學當藝術來念,很好奇你是否曾想過從事設計,又你對色彩的熱情是否對科學研究有影響?
A:與其問我的色彩品味對研究工作的影響,不如來說說繽紛的科學世界如何開拓我的視野,我實在對化學材料的多變深深著迷,比方說改變溫度就可以重複塑形的記憶塑膠、改變張力導電性就會不一樣的碳原子,或是可以自我修復的水膠,就像關注流行穿搭一樣!你永遠不知道類似的配件排列組合之後,又會蹦出什麼最新潮流!像我現在做關於非晶質金屬的事情,也可以說是鎵合金和電壓混搭出來的新潮流呀!

更多細節請看:《大英雄天團-液態金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變裝阿費

Q:你本身沒有從事科學研發工作,但對於科學的瘋狂及親身試驗的精神,與大英雄天團的其他成員相較卻有過之而無不及,想請問是什麼原因讓你常保這樣義無反顧的動力呢?
A:其實也沒什麼特別的啦,就小時候太無聊了,只有管家陪我玩,就開始胡思亂想自己有超能力,可以變身長出外骨骼什麼的,在世界各地冒險。後來遇到這群宅宅,當時他們正在做「動力服」,超酷的阿,就是那個時候一天到晚跟他們窩在實驗室,才會被說內褲反穿啦!只不過後來發現不是要拿來冒險,是要拿來幫助別人走路的……

更多細節請看:《大英雄天團-穿戴式的超能力》Walk Again Project

一絲不苟芥末

Q:聽說你連半夜過馬路遇到紅燈都不會闖,是一個非常有原則的人,那如果有狀況和你心中所秉持的原則衝突的話,你會怎麼辦?
A:你問到重點了,其實到現在我也還不知道該怎麼辦。我是愛好和平的人,但我最自豪的是能夠發展出手持式雷射武器……雷射很好用,用在顯微鏡上可以看到很小的東西,用在3D光嫁接上有很高的精確度,用在印刷品除墨可以節省很多紙張,反正我不可能放棄研發更多雷射的應用。對了,你不覺得結合雷射雕刻與3D列印的工藝品很美嗎?

更多細節請看:《大英雄天團-雷射武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神形蛋葆

Q:你發明的無阻力單車,騎乘的時候是否安全呢?為什麼想要發明無阻力單車?
A:就老實跟你說吧,我實在受夠了鍊條的折磨。速度卡卡的不順暢就算了,有時候還會「落鏈」,修它還要弄髒手(其實我不會修QQ)!因為我超喜歡騎腳踏車,除了非常環保之外,我很享受自己身體持續運轉的那種刺激感,會讓我整個人都充滿活力。所以,我就開始思考,有沒有辦法能夠克服鍊條的阻礙,發明出磁浮單車呢?目前也都還在改良的階段啦。你不要問我安不安全,你知道的,「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當然,一個東西是否危險,最重要的就是看使用它的人技術好不好囉!

更多細節請看:《大英雄天團──未來世界的磁浮自行車》

阿正

Q:請問阿正如果還有機會的話,會希望替杯麵增加什麼功能,或是改良什麼地方呢?
A:杯麵啊…….我希望它可以更為直覺的偵測到受傷的人的需求,除了單純的讓傷者自行評估傷痛等級一分到十分,也可以更具有人性化的自動分級的功能。還有最讓我頭痛的一點就是,杯麵有點太胖啦,在圓圓的療癒系外型和功能敏捷的救護機器人的天平上,其實我也非常苦惱呢。理想中的長照機器人,究竟該具有什麼不可或缺的特質呢?又有哪些可以增加的特殊功能呢?我想我是有點江郎才盡啦!希望阿廣可以幫我,讓杯麵能夠幫助更多的人,讓醫療救護更為普及、迅速而且照護到每一個人。

更多細節請看:《大英雄天團──Baymax V.2理想中的長照機器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英雄天團劇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活躍星系核_96
778 篇文章 ・ 128 位粉絲
活躍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us, AGN)是一類中央核區活動性很強的河外星系。這些星系比普通星系活躍,在從無線電波到伽瑪射線的全波段裡都發出很強的電磁輻射。 本帳號發表來自各方的投稿。附有資料出處的科學好文,都歡迎你來投稿喔。 Email: contact@pansci.asia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大英雄天團──未來世界的磁浮磁動自行車》
蕭汎如
・2015/02/04 ・1679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604 ・九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雷葆的概念自行車設計超級酷!它的設計原理是什麼呢?為什麼現在只有磁浮列車?卻沒有磁浮車、磁浮機車、磁浮自行車呢?

來源:wegeekgirls
來源:wegeekgirls

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首先我們得先區分,「磁浮」和「磁動(勢)」這兩個概念。「磁浮」是形容磁體浮在超導體上面的狀態,此時的磁鐵與超導體體所受總力為零,也就是說向下的重力與向上的磁浮力達到平衡。而所謂的「磁動(勢)」現象,則是描述電流流過導體所產生磁通量的勢力(force),是用來是用來度量磁場或是電磁場的一種「量」。

所以,回到問題本身,為什麼除了列車之外,我們還必須讓汽車、機車、腳踏車懸浮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平時所接觸的交通工具,從自行車、汽車直到火車,大都是依靠摩擦材料之間的機械摩擦力,讓它們從奔馳的狀態中停下來,它們主要利用機械連杆、液壓油或者壓縮空氣……等等不同的方式達到煞車目的。而《大英雄天團》中雷葆的磁浮自行車,則是利用電磁感應的方式產生制動力,讓材料之間不需要有實際的摩擦,但可以達到煞車的目的。因此,自行車可以進行無摩擦自由轉動和制動,能量的運轉更有效率、速度也可以更快。

 來源: bicycleman
來源: bicycleman

目前在現實世界,相關實際運用的技術是渦流制動技術(eddy current brake),中國大陸甚至據此技術在2000年的時候,設計規劃上海磁浮列車,在2013年3月7日,由中國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主任李和平在接受采訪時公開透露,中國已經掌握了最高時速500公里的高速列車渦電流制動試驗技術。但是,在電影中,雷葆的磁動齒輪自行車,除了使用渦電流制動技術之外,它非常特別的地方是,車輪非常的輕薄可以輕易的自車體拆卸下來──甚至可以當成飛盤使用!

 來源: Flickr
來源: Flickr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麼優質的技術與概念,為何目前只有被應用在列車上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運輸工具利用磁浮與磁動技術的同時,也得依賴軌道的設計,才能利用電與磁的作用,改變運輸工具的前進方向。(註一:磁浮列車的前進原理是利用線性馬達將線圈排成直線狀,車輛本身是被地面產生的磁力拖拉或推進而獲得動力。功能線圈是使用交流電,N 極與 S 極會互換,依照車輛量與超導性磁鐵位置,磁鐵的 N 極和 S 極能適時互換即可達到加速,由於車體與軌道間沒有摩力,能量不會因此而消耗。)然而,也因為磁鐵的同極互相排斥,令列車升高,當與路軌接觸時,會有不容易固定列車的狀況喔。

更多好文請看:《高溫超導體形成的秘密-電子袋》

雷葆的自行車還有許多需要克服的難題,比方說,若要因應不同體重的人們騎乘,就必須產生不同程度大小的磁托力;另外,車子移動的方向若不停的改變,又沒有像磁浮列車有輔助的軌道,電磁力的控制與計算就變的非常的重要,也是目前技術實施上最大的困難。

使用磁浮概念的新科技使用日新月異,2014年十二月德國重工業巨擘ThyssenKrupp就研發出沒有線纜的磁浮電梯,突破了傳統設計,製造出可以橫向移動的電梯,不僅速度快,也可讓多台電梯行走在單一通道中,充分的利用摩天大樓的空間。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http://youtu.be/KUa8M0H9J5o

德國大眾汽車(Volkswagen)在2012年北京車展的時候,提出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懸浮概念車的構想,它主張利用土壤中飽含的磁鐵礦,產生能量,進而促使汽車懸浮與前進。這款磁浮概念車,可以自動駕駛,透過聲控系統可以辨別人聲,並且開啟GPS定位且自動導航。最特別的是它的安全感應器系統,它能根據當時行駛的速度和周圍汽車的距離,自動計算出最安全的行駛距離,當可能發生危險時,懸浮概念車就會自動下沉。

附上影片:《Volkswagen’s The People’s Car Project: Hover Car PART 1》

期待未來的磁浮世界,能讓我們的生活空間的樣貌會更為豐富、更有彈性、也更有樂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參考資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蕭汎如
7 篇文章 ・ 1 位粉絲
PanSci 實習編輯,台大公衛系,對世界充滿好奇,最喜歡的句子是王爾德在《溫夫人的扇子》中寫的一句台詞:"We are all in the gutter, 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stars. "。沒錯,我們都身陷在日常生活的爛泥溝渠之中,但還是可以抬頭,仰望燦爛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