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雄天團》中古靈精怪的男主角阿廣,偷偷請記者在文章開始前,要先考考聰明的大家一個問題啦!機器人(Robot)的語源,最早到底來自什麼時候呢?是近代的科幻電影嗎?還是某一個酷炫的器械發明呢?都不是喔!正確答案是,捷克科幻作家恰配克在西元1920年所撰寫的舞台劇《羅索姆的萬能機器人》。當年的原文是「Robota」,後來才成為現今通行的「Robot」!
無論是什麼時代的人們,對於能夠以機械仿做出代替人類勞役負重的機器,都懷有高度的熱情與無限的想像力。隨著時代的演進,除了隨著工業改革因而率先出現的工業機器人(例如,操作機、控制器、自動控制……等等),許多不同種類的機器人,從仿生機器人到戰鬥機器人也相應誕生。
阿廣曾經非常熱衷於機器人格鬥競賽,究竟電影中的刺激的地下機器人擂台競賽,在現實生活當中又會是什麼樣子呢?從近期精彩的知名電影《變形金剛》、《鋼鐵擂台》……等等科幻大片,我們可以略窺一二,人們對於格鬥機器人想像的無窮無盡。而因應而帶起的旋風,熱血而又刺激的格鬥機器人擂台,正如火如荼的在世界各地進行著!除了從1997年就持續舉行的Robocup,日本也有零星小型的機器人格鬥賽,近年亦舉辦大型的Robo-One格鬥賽,台灣更在2012年由台灣發展研究院,舉辦第一屆Robot Boxing League(RBL)並延續至今。
關於競技機器人的相關報導請見:〈機運 — 那晚,我們一起作的機器人夢〉、〈機運2 — 機器人與我們,當互動開始有了溫度〉
目前的格鬥機器人的競賽規則,參考現實世界的拳擊賽設計,但各地都不大相同,也無標準賽制。以台灣舉辦的RBL來說,格鬥賽每回合限時三分鐘,以單次回合down少者晉級。機器人有規格限制,不能裝發射液體、粉末或噴火、放電等暗器,機械手臂也不能超過一定的比例。
和電影《大英雄天團》當中,充滿了各式各樣、新奇有趣的格鬥機器人的地下競技場不同,現在的機器人格鬥賽相較之下顯得單調無聊。為了因應競賽規則,不僅有重量限制,還有規格限制、功能限制,讓格鬥機器人的創意樣態受到重重的限制與綑綁。許多人不禁開始擔心,是否試圖維持競賽公平正義的規則,會反過頭來,扼殺了格鬥機器人的多元發展可能呢?
另外,人類與格鬥機器人的互動又可以到什麼樣的程度呢?除了在場邊操縱控制器之外,格鬥機器人和人類還能夠有更為緊密的結合嗎?電影中,阿廣所發明的微型機器人(Micro-Robots),甚至透過電磁感應與腦神經技術的結合,讓人機介面的技術(Brain-Machine Interface)突破限制。
近幾年微型機器人的發展讓許多科學家趨之若鶩,這種透過讓體型微小的機器人共同行動的現象,稱為「群體行為」:swarm behavior。這個概念的發想來自於自然界的昆蟲,例如螞蟻或是蜜蜂,研究人員利用成千上萬、成群結隊的微型機器人,以「整體行為」的組合為表現行動。和一般以個體為主的機器人最大的不同點,是一個大的機器人假如失效了,任務也終結了;然而,一整群體的微型機器人,假若有零散的幾個機器人失敗,任務仍然可以繼續。
在2014年的春天,Michael Rubenstein、Alejandro Cornejo和 Radhika Nagpal等人,在《Science》期刊上發表了一篇關於微型機器人相關應用的論文:〈Programmable self-assembly in a thousand-robot swarm〉,引起了熱烈的討論。因為他們突破了以往微型機器組合的規模(約莫100個左右是極限),讓1000個微型機器人可以自行組裝成複雜的樣態,且不須透過人腦或是任何的人為控制!但是目前的限制在於,它們只能排列平面的複雜圖案,例如字母K、明星的臉、板手等等2D圖案。
附上由研究室所提供的影片:
至於人機介面的技術發展,目前亦多用於醫療領域,利用人腦中的神經元來操控假義肢,幫助不良於行的人們。更加人性化的實驗也持續進行中。例如,美國的史丹佛大學,有專門的實驗室正在進行相關的臨床試驗。另外,自2011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th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放鬆測試先進技術的規定(例如:Brain-Machine Interface)以來,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接受手術喔。
期待有一天,機器人格鬥競賽能夠成為未來生活娛樂的一部份,用腦神經控制面板的技術也可以更為卓越,一想到能夠有這樣的機器人格鬥賽,不禁讓人熱血沸騰啊!
參考資料:
- Robocup
- Robo-One
- Robot Boxing League(RBL)
- Brain-machine Interfaces : Web focus : Nature
- Yim, M. Dept. of Mech. Eng. & Appl. Mech., Pennsylvania Univ., Philadelphia, PA Wei-Min Shen ; Salemi, B. ; Rus, D. ; Moll, M. "Lipson, H. ; Klavins, E. ; Chirikjian, G.S.”Modular self-reconfigurable robot systems”, IEEE Trans. Robotics,vol.14, no.1, pp.43-52 2007
- Michael Rubenstein, Alejandro Cornejo, and Radhika Nagpal, “Programmable self-assembly in a thousand-robot swarm”, Science 15 August 2014: 795-799. [DOI:10.1126/science.1254295]
- Intracortical Neural Prosthetics Clinical Trial Recruitment, Stanford University
- tanford joins BrainGate team developing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to aid people with paralysis
- A Brain-Controlled Robotic Arm | MIT Technology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