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字「寫」,就這麼簡單。
今天是第八屆人與自然科普寫作研習營台中場,參加這個活動時我很確定兩件事情:第一,聽完以後不會搖身一變成為科普高手;第二,生涯第一篇科普文章不會優秀到哪裡去。既然這樣,那這個研習營的重點在哪裡呢?即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啊這位施主。你總不會相信聽完林書豪教籃球、聽王建民教棒球,隔天就拿大三元或是球速150公里/小時。科普寫作也是一樣,是需要磨練的功夫。
所以說,科普寫作到底難不難呢?我想就只是萬事起頭難,踏出第一步之後,無論走的快或慢,就會一步一步地走下去了。我參加完活動後,很好奇學員們究竟是胸有成竹躍躍欲試呢?還是戰戰兢兢忐忑不安呢?從Q&A的過程和歷屆活動結束後收到文章的狀況來看,後者似乎多了些。因此,我希望鼓勵菜鳥作者下筆寫第一篇文章,那才是真正的展開磨練歷程,在此之前,聽再多的演講也沒有用。由於活動是要繳報名費的,所以我就不在此報導活動內容,敬請期待明年的精彩內容。
寫第一篇文的需要具備的事情,我認為有下幾個:掌握科學知識、熟悉目標讀者、拿香跟著拜、積極的討論。
掌握科學知識
你會講故事嗎?科普寫作就是在講科學故事,以科學為基礎撰寫文章,目的在於分享科學知識,科學正是科普文章的最重要元素。以科學知識為基礎,就必須講究客觀與嚴謹這兩個特性。無法掌握客觀的敘述,文章會流於偏見;無法堅持應有的嚴謹,文章會產生漏洞。科學是追求真理的系統性活動,也是人類認識世界的方法。科普文章以科學為基礎,行文老實不豪洨、腳踏實地不嘴砲。證據到哪裡,話只能說到那裡,三分證據便不應說四分話,說七分話便是罪惡。請拿出龜毛來寫文章,對我而言,無論科學論文寫作或科普寫作,「龜毛」無疑是一種美德。
好的科普寫作者不一定要是科學研究者,但是要有能力理解最源頭的科學文獻。2012年,我有幸到印度參與保育生物學研討會,其中一個主題是「如故事般的科學:對大眾的科學普及教育 」。與談人是我唯二的科普寫作偶像之一,科普作家大衛.奎曼(David Quammen)先生(另一位是Carl Zimmer先生)。他的著作包括:多多鳥之歌、鬣蜥大飛行、樹在古拉旺荒原哭泣、數篇國家地理雜誌的文章,以及圖文版的物種起源。
奎曼先生平時有閱讀學術期刊的習慣,也積極參與學術研討會,在會議空檔振筆疾書,記下新知與靈感。奎曼先生談到,科普作家像是科學家的發言人,必須有人對外向大眾說明科學研究的成果與進展。這些人也被稱為「科學翻譯者」(scientific translator)。「科學翻譯者」並非單純的語言翻譯,而是對科學方法、理論與限制有一定程度瞭解,不須具備相關領域的學位,首要任務是將生硬的科學研究報告「翻譯」成活靈活現的文字展現給社會大眾。他們必須瞭解知識的來源,淺顯易懂地將複雜的科學研究表達出來。
哇!寫第一篇文章之前需要去讀這麼多學術文獻嗎?我倒覺得這可以與寫作的磨練過程並行,第一次寫文章,只要先掌握自己手上有幾分證據,話只能說到哪裡,這樣就夠了。後續的進步會由讀者的回饋、編輯和審查委員的意見來逐漸磨練。
熟悉目標讀者
優秀的科學翻譯者,不僅須具備清楚的邏輯思維,更需化繁為簡但不失其旨的能力。科學推廣要站在讀者的觀點,揣摩不同年齡層、教育程度的讀者吸收知識的習慣。寫作科普文章之前,要想清楚是瞭解你的「目標讀者」,才能有效的將科學新知傳達出去。例如我在自然保育季刊寫的文章,目標讀者是自然觀察愛好者、生態演化相關領域的大學生或研究生,我就不會從基礎知識談起,而是直接進入議題。如果是在國語日報科學版,就會需要從解釋名詞開始,需要帶點簡白活潑的語氣。如果目標讀者是普羅大眾,那就設定在高中三年級左右的程度來寫,不要寫得比報紙的文章還難。在泛科學的文章,會考慮添加一點網路鄉民用語和元素,增加一點惡趣味,但是不應該氾濫。
不同的寫作平台會有不同的受眾,科普文章的寫作方式和風格也應該做些許的調整。其實寫久了,會有很多跟讀者互動的經驗,作者會影響讀者,讀者會影響作者,會逐漸習慣特定的讀者群。像我就超級不擅長對小學生寫文章,那要感謝國語日報編輯的修改建議。
拿香跟著拜
談到科普文章的架構和邏輯好像嚇到不少人,覺得門檻好像很高,需要具備很多條件和工夫,請承轉合聽起來很抽象。遇到這種狀況,我會建議最好的方法是「拿香跟著拜」,換句話說,我要你去模仿(不是抄襲!)好的文章的寫法。讀好的文章除了瞭解文章要傳達的訊息,更應該探討作者在段與段之間、句與句之間、字與字之間的鋪陳。讀到好的文章,不妨試著把每一段的主旨用一句話寫出來,試著參透作者的脈絡。找出一兩篇文章的脈絡之後,嘗試把自己想寫的題材以相同的脈絡塞進去看看。寫第一篇文章不用先焦慮於便當盒的設計好難,先試著把食物放到適當的格子裡。這也是為什麼,多讀好的文章,才能寫出好的文章。如果老是讀不好的文章,那寫作能力也就僅止於此,很難進步。
積極的討論
科普寫作除了原則之外,還有非常多的細節,這些細節難以一一細數,最好的方法就是親身經歷。換句話說,要不斷的寫文章,並且不斷的被改、被電、多接收讀者的意見回饋。其實不太需要擔心文章寫得不好,因為絕大多數人第一篇文章都寫得不好,一開始被電是很正常的,沒什麼好害怕。而且,有人願意幫你改文章是難能可貴的一件事,沒有收到什麼修改建議,才真正需要憂心。同樣的,自己也可以給別人的文章一些建議,這裡的建議不是流於指責或批評,而是積極討論怎樣可以讓文章寫得更好。以前在練習科學論文寫作的時候,就是跟同儕交換改對方的文章,然後討論為什麼這麼改。
因此,不斷的寫、被改、修正、再被改,就是鍛鍊科普寫作能力的不二法門,寫好文章的能力都是在電與被電之間被磨練出來的。因此,不必害怕被電、害怕門檻、覺得很難,這些都是必經之路,唯有知恥雪恥、屢敗屢戰才會逐漸改進缺點、形塑風格、變威變大。
趕快勇敢的把處女作寫出來,多方請教修改意見,下一篇會更好。
好康的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