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1

文字

分享

0
0
1

「訓練有素」的科學人,請多講點廢話!揭密科普寫作三大心法──2019泛知識節

旻諭_96
・2019/05/06 ・2903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469 ・五年級

你想分享很多有趣的科學知識嗎?

你可能是自然組高中生、念自然科學相關科系的大學生、研究生,總是想告訴大家科學有多好玩,卻發現別人都聽不懂自己在說什麼QQ

科學知識這麼複雜又難懂,怎樣才能用淺顯文字好好傳播、讓讚數多多呢?《2019 泛知識節》邀請到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江湖上人稱「細菌人」的陳俊堯教授,來聊聊寫科學故事的三大心法,講個「非專業人士願意聽的科學故事」。

從前從前,與科普文的初相見

科普文章這麼難寫,怎麼有傻瓜要做這種事?根據陳俊堯的觀察,總結了以下幾種接觸科普文的起點:

1. 老闆交代的任務:「阿就單位要做科普推廣,長官想要發新聞稿,打知名度,所以被要求的。」(無奈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 想分享所學:聽到有趣好玩的新知,想把所學跟別人分享。「我覺得這東西太棒了,我想要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3. 做筆記反思自爽:還有一種人,是為了做筆記反思用的。像是創部落格來記錄自己的學習筆記,除了怕十年後的自己忘記之外,也為了「逼迫自己搞懂」。當真的自己思考、重組過後,才是真的懂了,也才有辦法講一個完整的故事給別人聽。「我寫東西是為了讓自己更懂,你們看不看跟我沒有關係!」

「因此,我們得證,大學生、研究生都應該交科普文當各科作業,占百分之五十不然就全部當掉!」(陳俊堯,2019)

好了各位,沒交科普文的就當掉喔!圖/Pixabay

什麼科學故事才吸眼球?把握說故事的 4C 原則!

不管你是被老闆推下坑,或是想告訴全天下你的新發現,還是為了反芻筆記寫爽的,要怎麼寫吸引人的科學故事呢?請參照寫故事的 4C 原則:

  1. Causality(因果關係)
  2. Conflict(衝突)
  3. Complication(複雜難題)
  4. Character (主角)

仔細想想,一篇科學研究論文就包含其中三個奧義:有清楚的因果關係,有要解決的研究問題(故事中的「衝突點」),也有研究意料之外的發展(複雜難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看,研究論文裡,好故事的條件四項有三項都符合!你不覺得這就是天生最好的素材可以讓你練習寫科普文嗎!」陳俊堯老師眼睛閃閃發亮地說。可是,研究論文中有一大堆專有名詞,一個研究裡面又有好多複雜概念,該怎麼起筆才好呢?

今天就要來公開科普寫作的三大秘辛:話不能省、料不能多、深埋爆點。

話不能省:訓練有素的科學家們,請多講點廢話

陳俊堯分享,科學家過去的科學訓練總是要求「精簡」,但是寫科普文時,是要寫給非專業人士看的,為了預防讀者腦子轉不過來,勢必要把事情解釋清楚。「任何別人可能會不知道的背景科學知識都要講清楚。不要只講重點、不要只講結論,過程描述清楚,那才是吸引人的地方。」陳俊堯說。

除了避免過於精簡,科學家更要避免掉進「專有名詞的詛咒」。進行科學寫作時,留下和科學故事最相關的專有名詞,把它還原成一般人的語言,好好解釋,至於不重要的名詞,就跳過它吧!

舉例來說,如果你想說:「Bacteroides thetaiotaomicron 屬於腸道裡的優勢菌群,可在大腸分解食物裡的多醣,如纖維素。」

不如改成:「Bacteroides thetaiotaomicron 是我們腸子裡最多的細菌,我們先叫它 Bt 菌。我們吃的菜裡有不能被消化的纖維。Bt 菌本事高強,可以吃這些纖維長大。」

當專有名詞被轉換之後,讀者認知上的負擔就減少了!如果能再跟生活結合:「纖維就是你昨天吃的那個菜裡面,咬不爛的東西。」那讀者對於科學新知的恐懼感就會下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別用專有名詞,把困難概念簡單說。圖/flickr

同樣的,我們也可以「善用比喻」來消滅專有名詞。舉例來說:「運用次世代 DNA 定序技術對土壤樣本進行大量平行定序。」就可以用「幫泥土裡的細菌點名」來類比。

最後,陳俊堯在批改科學家文稿的過程中發現:科學家們看了很多研究論文,寫出來的文章就容易變成「英文文法的中文」。因此寫科普文章時,切記不要被英文綁架了不要倒裝、不要雙重否定、砍掉贅字

料不能多:太多想講的重點,讀者會拉肚子的!

雖說寫科普文章時,話不能省、廢話多說一些,但一定要記得「料不能多」,別給讀者太多硬科學知識,若是用知識淹死讀者,可是會嚇跑人的!萬一想說的重點一集講不完,還可以有續集嘛~

為了讓一集科學故事的知識份量剛剛好,陳俊堯建議科學家使用「派大星揮一拳結構」:「試試看每個故事只上三道菜,也就是破題之後只講三件事情。第一和第二件事是為了鋪陳第三個重點,資訊量不用太多;第三個才是超級無敵大重點,要仔細、認真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想要文章精簡有趣?試試「派大星貓一拳」結構吧!圖/講者ppt

另外,包裝「料1、料2、料3」的破題跟收尾要怎麼寫呢?陳俊堯說:「破題是把讀者從人間拐進來」也就是先聊生活上的例子,讓讀者知道接下來要講的科學知識跟他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收尾也要記得把讀者送回人間,就算真的跟生活很無關,不管怎麼樣一定都要牽拖到,讓讀者感覺到回到人間。

而若要將讀者送回人間,可別忘記來點「調味」、加一點人的味道,試著放入能夠引起讀者情緒的內容,像是自己的生活經驗。「有人味的科普文章,人家才會想讀!」

深埋爆點:把驚奇埋在最後引爆

我們說,每個故事只上三道菜,第一和第二道菜,是為了第三道料理的出現。也就是說,寫科普文章時,要慢慢引導大家去嚐嚐第三道菜──就是你深埋在最後的爆點!

那要怎麼做呢?陳俊堯說,「讀者是被拉著走的,他唯一接受到的訊息是你給的文字。請用文字去引導讀者,先把問號塞進讀者腦袋裡,讓讀者在心中產生疑問,最後再把謎底揭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外,科普寫作也可以耍點小心機!為了要抓住讀者的注意力,也可以在文章前段刻意誤導讀者,給讀者很多歪掉的資訊,文末再拉回來解釋到底正確答案是什麼,將正解深埋在最後引爆。

在文章最後請 set 一個爆、點 (boom!) 圖/giphy

教練,我想寫科普文!別急,熟悉主題、設定觀眾再開始

「話不能省、料不能多、深埋爆點」,領會科普寫作的三大秘訣之後,今天回家就可以動筆開寫科普文啦!不過在打開 Word 檔之前,陳俊堯老師還有幾點想提醒大家。

首先,在動筆之前,請先設定對象,想想「你想對誰講故事?」是高中自然組學生、國中生、還是小學五年級的小朋友?

設定好觀眾群之後,記得針對讀者們的知識背景來調整用字,用他們懂的、覺得有興趣的梗來舉例或比喻。萬一忘了針對讀者群調整用字,讀者可能會覺得:「會用這個字一定是老人家,我才不要看這個東西!」因此動筆之前,試著想想自己想要吸引怎樣的人來看文章,寫作的時候,時時把這群人的形象放在心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再者,寫特定主題的科普文章之前,必須確定自己已經完全搞懂這個主題。「就像各大內容農場或媒體翻譯的科學報導,在對該主題一知半解的情況下,可能會寫出很奇怪的東西。」

如果你都已經準備好了,那就快接受陳俊堯的推坑吧:「今天回家就可以把一篇研究論文寫成 1000 字上下的科普文了!」

文章難易度
旻諭_96
14 篇文章 ・ 2 位粉絲
大學主修生科,研所跳槽科學教育,目前正努力想要聰明又科學的活著。

0

8
2

文字

分享

0
8
2
快!還要更快!讓國家級地震警報更好用的「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1/21 ・2584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本文由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 文/陳儀珈

從地震儀感應到地震的震動,到我們的手機響起國家級警報,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臺灣從 1991 年開始大量增建地震測站;1999 年臺灣爆發了 921 大地震,當時的地震速報系統約在震後 102 秒完成地震定位;2014 年正式對公眾推播強震即時警報;到了 2020 年 4 月,隨著技術不斷革新,當時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以下簡稱為地震中心)僅需 10 秒,就可以發出地震預警訊息!

然而,地震中心並未因此而自滿,而是持續擴建地震觀測網,開發新技術。近年來,地震中心執行前瞻基礎建設 2.0「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預計讓臺灣的地震預警系統邁入下一個新紀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連上網路吧!用建設與技術,換取獲得地震資料的時間

「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起源於「民生公共物聯網數據應用及產業開展計畫」,該計畫致力於跨部會、跨單位合作,由 11 個執行單位共同策畫,致力於優化我國環境與防災治理,並建置資料開放平台。

看到這裡,或許你還沒反應過來地震預警系統跟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有什麼關係,嘿嘿,那可大有關係啦!

當我們將各種實體物品透過網路連結起來,建立彼此與裝置的通訊後,成為了所謂的物聯網。在我國的地震預警系統中,即是透過將地震儀的資料即時傳輸到聯網系統,並進行運算,實現了對地震活動的即時監測和預警。

地震中心在臺灣架設了 700 多個強震監測站,但能夠和地震中心即時連線的,只有其中 500 個,藉由這項計畫,地震中心將致力增加可連線的強震監測站數量,並優化原有強震監測站的聯網品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地震中心的評估中,可以連線的強震監測站大約可在 113 年時,從原有的 500 個增加至 600 個,並且更新現有監測站的軟體與硬體設備,藉此提升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

由此可知,倘若地震儀沒有了聯網的功能,我們也形同完全失去了地震預警系統的一切。

把地震儀放到井下後,有什麼好處?

除了加強地震儀的聯網功能外,把地震儀「放到地下」,也是提升地震預警系統效能的關鍵做法。

為什麼要把地震儀放到地底下?用日常生活來比喻的話,就像是買屋子時,要選擇鬧中取靜的社區,才不會讓吵雜的環境影響自己在房間聆聽優美的音樂;看星星時,要選擇光害比較不嚴重的山區,才能看清楚一閃又一閃的美麗星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表有太多、太多的環境雜訊了,因此當地震儀被安裝在地表時,想要從混亂的「噪音」之中找出關鍵的地震波,就像是在搖滾演唱會裡聽電話一樣困難,無論是電腦或研究人員,都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才能判讀來自地震的波形。

這些環境雜訊都是從哪裡來的?基本上,只要是你想得到的人為震動,對地震儀來說,都有可能是「噪音」!

當地震儀靠近工地或馬路時,一輛輛大卡車框啷、框啷地經過測站,是噪音;大稻埕夏日節放起絢麗的煙火,隨著煙花在天空上一個一個的炸開,也是噪音;台北捷運行經軌道的摩擦與震動,那也是噪音;有好奇的路人經過測站,推了推踢了下測站時,那也是不可忽視的噪音。

因此,井下地震儀(Borehole seismometer)的主要目的,就是盡量讓地震儀「遠離塵囂」,記錄到更清楚、雜訊更少的地震波!​無論是微震、強震,還是來自遠方的地震,井下地震儀都能提供遠比地表地震儀更高品質的訊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於 2008 年展開建置井下地震儀觀測站的行動,根據不同測站底下的地質條件,​將井下地震儀放置在深達 30~500 公尺的乾井深處。​除了地震儀外,站房內也會備有資料收錄器、網路傳輸設備、不斷電設備與電池,讓測站可以儲存、傳送資料。

既然井下地震儀這麼強大,為什麼無法大規模建造測站呢?簡單來說,這一切可以歸咎於技術和成本問題。

安裝井下地震儀需要鑽井,然而鑽井的深度、難度均會提高時間、技術與金錢成本,因此,即使井下地震儀的訊號再好,若非有國家建設計畫的支援,也難以大量建置。

人口聚集,震災好嚴重?建立「客製化」的地震預警系統!

臺灣人口主要聚集於西半部,然而此區的震源深度較淺,再加上密集的人口與建築,容易造成相當重大的災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多都會區的建築老舊且密集,當屋齡超過 50 歲時,它很有可能是在沒有耐震規範的背景下建造而成的的,若是超過 25 年左右的房屋,也有可能不符合最新的耐震規範,並未具備現今標準下足夠的耐震能力。 

延伸閱讀:

在地震界有句名言「地震不會殺人,但建築物會」,因此,若建築物的結構不符合地震規範,地震發生時,在同一面積下越密集的老屋,有可能造成越多的傷亡。

因此,對於發生在都會區的直下型地震,預警時間的要求更高,需求也更迫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著手於人口密集之都會區開發「客製化」的強震預警系統,目標針對都會區直下型淺層地震,可以在「震後 7 秒內」發布地震警報,將地震預警盲區縮小為 25 公里。

111 年起,地震中心已先後完成大臺北地區、桃園市客製化作業模組,並開始上線測試,當前正致力於臺南市的模組,未來的目標為高雄市與臺中市。

永不停歇的防災宣導行動、地震預警技術研發

地震預警系統僅能在地震來臨時警示民眾避難,無法主動保護民眾的生命安全,若人民沒有搭配正確的防震防災觀念,即使地震警報再快,也無法達到有效的防災效果。

因此除了不斷革新地震預警系統的技術,地震中心也積極投入於地震的宣導活動和教育管道,經營 Facebook 粉絲專頁「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跨部會舉辦《地震島大冒險》特展、《震守家園 — 民生公共物聯網主題展》,讓民眾了解正確的避難行為與應變作為,充分發揮地震警報的效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雖然地震中心預計於 114 年將都會區的預警費時縮減為 7 秒,研發新技術的腳步不會停止;未來,他們將應用 AI 技術,持續強化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降低地震對臺灣人民的威脅程度,保障你我生命財產安全。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6 篇文章 ・ 300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1
2

文字

分享

0
1
2
原住民祖先見過明亮的南方之星?傳說是真的,而且超過一萬年!
寒波_96
・2023/11/08 ・2777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些故事代代相傳之下,經歷非常漫長的時光。過去很久以後,五百年、三千年或一萬年,都已經是「很久很久以前」,難以判斷到底多久。2023 年發表的一項研究認為,澳洲南方的塔斯馬尼亞島,有個故事似乎能追溯到超過一萬年前。

塔斯馬尼亞的祖傳故事

大英帝國的調查隊抵達塔斯馬尼亞初期,估計島上約六千到八千位居民;原住民們統稱為「palawa」,不過又能分成多個有所區別的族群。英國人在公元 1803 年建立第一個殖民地,然後,不意外地起爭議。

走訪塔斯馬尼亞各地,留下許多紀錄的英國人魯賓遜先生(George Augustus Robinson)。圖/參考資料3

走訪塔斯馬尼亞各地,留下許多紀錄的英國人魯賓遜先生(George Augustus Robinson)。圖/參考資料3

殖民者與原住民的衝突加劇後,1823 到 1832 年間導致約兩百位殖民者及九百位原住民身亡。有些英國人希望能和平解決問題,最終勸誘加上強迫,1829 到 1835 年間將島上的原住民,都成功遷移到位於塔斯馬尼亞和澳洲之間,巴斯海峽的弗林德斯島(Flinders)。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英國人認為這是一次「友善」的轉移任務。以當時狀況而言,確實算是相對和平的收場,但是慘遭強制搬遷的原住民依然損失慘重,人口以外,他們脫離原本的家園「Lutruwita」,文化、語言幾乎喪失殆盡。

遷徙計畫中,英國人魯賓遜先生(George Augustus Robinson)可謂關鍵角色。他走訪塔斯馬尼亞各地,說服原住民搬家,也對當地風俗文化非常好奇,留下大量紀錄。

這些 1830 年代的紀錄,就像塔斯馬尼亞傳統文化的切片。後來有些原住民重返塔斯馬尼亞,試圖擺脫殖民時,英國殖民者當初搜集原汁原味的資料,也成為重建傳統的材料之一。

魯賓遜等人搜集的紀錄來自多位原住民的說法,其中一個故事相當費解,至少當年魯賓遜無法理解,新問世的論文總算揭開奧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情節湊不上,是因為發生在太久之前

祖先的遷徙故事,提到他們來自一片大陸;後來大陸被海水淹沒,當時岸邊附近有冰山漂浮。那時望向南方的天空,可以見到一顆很亮的星。

塔斯馬尼亞與澳洲之間的地形。兩地之間原本存在陸橋,海水上升後形成巴斯海峽。圖/參考資料1

塔斯馬尼亞原住民一代一代仰望星空,也建立一些自己的天文學知識,被魯賓遜忠實收錄。那顆南方大星星卻令人費解,因為星空中根本沒有符合描述的那顆星。最可能的對象是老人星(Canopus),也稱為船底座α(α Carinae)。

星空中最亮的是天狼星,第二就是老人星,顯然它非常顯眼,可是位置明顯有差。是原住民唬爛,還是魯賓遜唬爛,或是魯賓遜紀錄錯誤呢?新的分析指出,他們都是正確的,因為一萬兩千年前的星空,老人星確實處於故事中的那個位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首先,故事提到祖先前來的道路被大海淹沒,冰山在岸邊漂浮。對照現代科學知識,能輕易推論這講的是冰河時期結束,海平面上升,淹沒澳洲與塔斯馬尼亞之間的陸橋,形成巴斯海峽,讓塔斯馬尼亞成為一個四面環海的島。

接著是星空為什麼不同?從地球表面仰望夜空,星星的分布位置會由於「歲差」緩慢改變。回溯調整成一萬多年前的星空,老人星的確就在那兒。

地表很多位置都能見到南方明亮的老人星,不同民族、文化各有自己的想像。台灣人即使沒有親眼注意過,也肯定知道老人星,因為這就是福祿壽中的「壽星」,形象化叫作南極仙翁。

有趣的是,中文名字叫老人星,英文名字 Canopus 則來自特洛伊戰爭傳說中的一位年輕人,他是航海家,後來不幸在埃及被毒蛇咬死……所以中國想像這顆星是老人,歐洲卻想像是年輕小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回溯塔斯馬尼亞 1831 年 8 月 1 日,凌晨 5 點時的星空。圖/參考資料1

難以理解的時候,先忠實紀錄

考慮到魯賓遜紀錄的日期是 1830 年代,更加深故事的真實感,因為當時英國人還不知道「冰河時期結束導致海面上升」。阿加西(Louis Agassiz)首度宣稱冰川歷史的想法要等到 1837 年,更多年後取得較多支持,十九世紀後期才廣為人知。

魯賓遜等歐洲人對聽到的故事內容難以理解,他們或許會聯想到聖經的大洪水,但是完全想像不到冰河時期。所以這些內容,大概更能免於印象或偏好影響,反映忠實的紀錄。

據此推敲,塔斯馬尼亞祖傳故事講的是:「大約 1.2 萬年前海水上升之際,明亮的老人星在那個位置」。如果推論正確,這便是傳承 1.2 萬年的口述歷史,堪稱全人類罕見的文化遺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人或許會好奇,一些研究認為早在四萬年前,已經有人穿過澳洲,抵達塔斯馬尼亞。可是島上原住民的祖先故事,卻是一萬多年前?

我想可能是因為,記憶對於愈久遠的事情常常會愈壓縮,把更早發生的事情疊加到比較近期,印象很深的事件中。或許原住民的祖先很早就過去,但是海水上升淹沒陸橋令人印象太過深刻,就變成故事的素材。

另一件啟示是,世界上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了,當你不太理解聽到什麼的時候,不要試著腦補,就照聽到的忠實紀錄下來!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1. Hamacher, D., Nunn, P., Gantevoort, M., Taylor, R., Lehman, G., Law, K. H. A., & Miles, M. (2023). The archaeology of orality: Dating Tasmanian Aboriginal oral traditions to the Late Pleistocene.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105819.
  2. Rising seas and a great southern star: Aboriginal oral traditions stretch back more than 12,000 years
  3. GEORGE AUGUSTUS ROBINSON
  4. 老人星名字來源神話人物 Canopus 維基百科

本文亦刊載於作者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匠》暨其 facebook 同名專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寒波_96
193 篇文章 ・ 1006 位粉絲
生命科學碩士、文學與電影愛好者、戳樂黨員,主要興趣為演化,希望把好東西介紹給大家。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同名粉絲團《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激盪全民對科普的想像!Open Call 成果展 5 月 26 日盛大登場
PanSci_96
・2023/05/10 ・1712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科會首度向全國高中職及大專院校廣下英雄帖,舉辦「Open Call 科普 創意松」,得獎名單已揭曉,並將於今(112)年 5 月 26 日在臺北松山文創園區一號倉庫進行頒獎及展示得獎作品,當日將結合國科會科普活動計畫及科普產品製播計畫成果一同展出,讓各界能藉此機會相互激盪對科普的想像!

兼顧科普傳播與社會需求,將學生科普創意轉換為未來社會影響力

聚焦校園年輕世代所舉辦的「Open Call 科普創意松」徵件活動,分「科普創意提案」及「科普短片徵件」兩類,鼓勵高職中職及大專院校學生,透過多元科普傳播模式和影音創作發揮社會影響力。

自去(111)年 8 月底啟動徵件,有將近 90 所學校、400 多隊報名、超過 1200 人次的師生參與。在學子創意孵化的過程中,國科會也邀請業界各領域執牛耳的輔導業師,透過業師陪伴及前後世代的交流互動,優化學子的提案創意並強化其作品未來之可行性。

「科普創意提案」獲獎案例展現出青年學子對於科學教育、環境永續、生 態保育、偏鄉孩童心理輔導等議題的關注與熱情,並嘗試透過創新的科普傳播手法為在地社會議題尋求新解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專組金獎由來自臺北醫學大學及中國醫藥大學合組團隊「醫線教育」獲得,該團隊跨區域、跨校號召志同道合夥伴,針對疾病診斷邏輯,設計互動式教具與課程,幫助國內外大學生模擬情境以銜 接基礎知識在臨床的應用,獲評審們一致認同是難能可貴的社會實踐行動。

高中職組金獎,由彰化二林工商的「哇哈哈科學服務團」團隊獲獎,該團隊以在地高中職學生為出發點,率先成立科學服務社團,學習科技教育知識,再教導鄰近國中小學童,達到自助人助,進一步儲備種子志願團,由受助者變成助人者,形成良善循環機制,不僅將科學教育資源帶入偏鄉,培養在地科學人才, 且結合科學教育與地方文化,對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有正面且積極的影響。

科普短片類大專組金獎作品為清華大學「清大天文社」之〈進擊的黑洞:類星體〉,該創作短片從熱門的科學新聞切入,呼應天文迷對於黑洞的好奇心, 片中穿插許多令人會心一笑的譬喻與橋段,風趣又不失其意涵。

高中職組金獎作品,是由虎尾高中「動感光波」團隊所創作之短片〈光通訊〉,主要講述以 發射器(燈泡)產生之光訊號,經由接收、轉換成電訊號,進而發出特定音階, 透過生動活潑的表演和拍攝手法,故事情節可愛清新,搭配簡易動畫和資訊圖卡,讓影片具知識性及趣味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日除了展示 21 個來自校園學子的獲獎科普創意,下午在舞台區會放映獲獎的 11 支科普短片及科普產品製播計畫影片,內容生動更兼具知識性與教育性,讓民眾沉浸於深入淺出的科學知識寶庫與科普視聽饗宴。

精選年度科普活動計畫作品及科普產品製播影片成果同步展出

國科會為持續推動全民科普,使科學教育不僅走入校園、更深入大眾生活,今年首度集結科普相關計畫 45 個團隊共同展出成果,國內長期推動科普、第一線面對學子的科普推手,為本次展覽設計豐富多元的科學演示,將深奧的科研成果轉化為各年齡層易懂的手作互動實驗等,包括循環材料與物件微展覽、 原住民文化數學數位教材、科普桌遊、AI 自駕車模擬行駛、植物染手作體驗、 蝴蝶科普解謎遊戲等有趣又豐富的科普體驗;此外,「數感盃中英文數學詩創作競賽」的創作成果,也將在展場中幻化為 24 公尺長的「數學詩牆」,當縝密精準的數學與柔軟詩意的文學交會,迸發出跨域創作的科普新火花!歡迎大小朋友帶著好奇心一同共襄盛舉!

活動官網

Open Call 頒獎典禮暨科普成果展」活動資訊

  • 時間:2023 年 5 月 26 日(星期五)上午 10:00 ~ 下午 5:00
  • 地點:臺北松山文創園區一號倉庫(信義區光復南路 133 號)
  • 展覽活動詳情請上活動官網:www.opencall-nstc.org.tw
PanSci_96
1217 篇文章 ・ 2145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