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5/05/07
肺癌高居台灣癌症發生與死亡之首,不吸菸者也可能中標。空污、油煙與腸道菌失衡都是潛藏因子。
・2025/04/17
如果你回到兩百年前,試圖喝一口當時世界上最大城市的飲用水,可能會立刻放下杯子——那水的顏色帶點黃褐,氣味刺鼻,甚至還飄著肉眼可見的雜質。十九世紀倫敦泰晤士河的水,被戲稱為「流動的污水」,當時的人們雖然知道水不乾淨,但卻無力改變,導致霍亂和傷寒等疾病肆虐。
・2025/04/17
中研院蔡明道團隊運用 XFEL 技術,以原子解析度拍攝酵素修復紫外線 DNA 損傷的過程,揭示從電子轉移到雙股黏合的細節,為酵素學與藥物研發開啟嶄新可能。
・2025/04/12
清明掃墓季節恙蟲病高發,恙蟲叮咬恐致重症。了解恙蟲病的傳染途徑、症狀與防範措施,是戶外活動健康守護的關鍵。
・2025/04/11
AI 伺服器不是被算力打敗,而是被「熱」壓垮!全球科技巨頭掀起散熱大戰,高柏科技以導熱介面材料、3D VC 等專利技術,挑戰高溫難題,打造下一代高效、穩定的散熱解方。
・2025/04/05
科學家與記者長期存在價值觀衝突,前者重視嚴謹,後者追求速度與話題性。科學新聞應該如何平衡真相與吸引力?
・2025/03/13
科學界的競爭殘酷無情,Douglas Prasher 曾是 GFP 研究的關鍵人物,卻因缺乏資源與機遇而錯失諾貝爾獎。他的人生充滿遺憾,卻也展現科學家對知識的堅持與熱情。
・2025/03/06
當年送出的基因樣本,成就了諾貝爾獎得主,而他的人生,卻被遺忘在光環之外。
・2025/02/25
2024 年諾貝爾生醫獎頒給研究 microRNA 的科學家,而秀麗隱桿線蟲再度立下大功。這種模式生物已助攻多位諾貝爾獎得主,成為生物醫學的關鍵推手,影響基因調控、神經科學等多個領域。
・2025/02/09
在俄羅斯濱海邊疆區,一場意外邂逅改變了作者的人生。他驚見稀有的毛腿魚鴞,並透過一張照片證實這種猛禽仍棲息於此,改寫了當地鳥類研究紀錄,也開啟他對鳥類學的熱情探索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