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0
0

文字

分享

1
10
0

異位性皮膚炎最新治療——生物製劑+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有效止癢、改善病灶

careonline_96
・2022/07/05 ・2044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從早到晚都很癢,白天工作時沒辦法集中精神,晚上又癢得睡不著,林口長庚醫院皮膚部部長鐘文宏醫師指出,而且手、脖子、臉部、額頭等處的皮膚會發紅,常被誤認為傳染病,不但嚴重影響心情、自信,也會干擾工作、社交。

「曾經有家長反應,小朋友在晚上一直抓,常抓到見血、到處都是,每天都得換床單,大人、小孩心情都不好。」林口長庚兒童皮膚科陳冠伃醫師說,因為小朋友在關節處的病灶容易裂開形成傷口,一動就很痛而沒辦法上體育課,也沒辦法跟大家玩在一起,甚至被同學取綽號,若是需要反覆住院,可能影響照顧者的工作,增加經濟的負擔。

「異位性皮膚炎治療已經大幅改變!」鐘文宏醫師表示,早年傳統治療是基本保濕、口服抗組織胺與短效類固醇、外用類固醇藥膏與非類固醇藥膏、照光治療等。近年來,針對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也開始使用免疫抑制劑。隨著生物製劑、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問世,透過精準治療機轉,有機會讓飽受異膚痛苦的病患幾乎完全恢復,治療成效良好且副作用低,對病人有非常大的幫助。

陳冠伃醫師表示,傳統免疫抑制劑發揮效果時間有的需要幾週、有的幾個月,病人也會顧慮相關副作用,所以經常不願意吃藥。現在,生物製劑或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治療效果就明顯快很多,副作用降低,病患接受度較高,也較有信心持續治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鐘文宏醫師解釋,生物製劑是所謂的抗體藥物,採用針劑注射。而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是 JAK 抑制劑,目前上市三款,採用口服方式,對於害怕打針或擔憂頻繁進出醫院的病患,便利性較高。此外,JAK 抑制劑透過抑制促進發炎相關的機轉,調節過度活化的免疫反應,對於 B 細胞、T 細胞等免疫細胞的活性、保護力較不受影響,相對安全。

鐘文宏醫師據臨床經驗說明,生物製劑與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的療效都很好!大概有 6 至 7 成病人的皮膚病灶可達 7 成以上改善。兩者副作用有些差異,不過整體都比傳統的免疫抑制劑、類固醇安全很多。現今治療的多元發展,讓異位性皮膚炎有更多的改善空間,是病患一大福音。

談到口服標靶小分子新藥或生物製劑時,很多患者會擔心副作用,鐘文宏醫師補充,傳統治療藥物如類固醇、免疫抑制劑的副作用更明顯,有些甚至會造成白血球降低,增加感染風險。基本上,生物製劑與口服標靶小分子新藥對肝、腎功能影響較小,安全性大幅提升,較能長期使用與控制。只要遵照醫師建議,按時回診,不用太過擔憂。

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有效止癢、改善病灶

「使用口服標靶小分子新藥後,大概隔天起就能明顯止癢,經過 1 至 2 週後,整體膚況會改善很多。」鐘文宏醫師說,「對一個長期搔抓、癢到睡不著的病患而言,明顯感受治療差異,不論是心理負擔降低、睡眠與生活品質皆大幅提升。在過去 20 年,大家認為異位性皮膚炎一定要用類固醇的迷思,應該要慢慢改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冠伃醫師補充,一旦癢感被解決且皮膚看起來跟一般人相同,病患就可以回歸正常學習、考試、社交、工作。家長不用再擔心正值 12 至 18 歲升學重要階段的孩子晚上睡不好。由此可見,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對青少年患者的幫助。

貼心小提醒

異位性皮膚炎需要長期抗戰,所以要盡量使用不會增加肝、腎負擔的藥物,同時減少接觸過敏原。鐘文宏醫師叮嚀,例如:對塵蟎過敏,就要注意環境清潔。夏天悶熱,要避免從事容易流汗的運動,減少皮膚刺激。冬天乾燥,就要注意皮膚保濕。

陳冠伃醫師提醒,皮膚的保養很重要,洗完澡要全身擦上乳液/霜保濕,讓皮膚有效修復、建立健康的保護膜,對抗外界刺激,維持正常作息、規律運動、均衡飲食,不用特別進補。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的副作用大多都是暫時性、可以恢復的,例如長痘痘、長皰疹、上呼吸道感染等,若有任何狀況,請提早回診反應。

現在,大里仁愛醫院亦有多位異位性皮膚炎專家醫師,如鐘文宏部長、陳冠伃醫師與顏璽醫師共同為病友提供完善診療與治療建議,與醫師保持良好溝通、穩定治療與追蹤,才能維持病況穩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所有討論 1
careonline_96
454 篇文章 ・ 271 位粉絲
台灣最大醫療入口網站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突破異位性皮膚炎治療瓶頸!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最新健保給付條件及治療優勢
careonline_96
・2023/09/27 ・2592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那是一位 17 歲的高中生,拿下口罩便會露出嚴重發紅、破皮流湯的臉頰。他的身體與四肢也都是大片大片紅疹,因為強烈癢感,而佈滿抓痕,有些破皮滲血,有些已經結痂。」奇美醫院皮膚科鄭百珊醫師表示,「異位性皮膚炎嚴重影響外觀,又非常不舒服,讓他無法好好上課、睡覺,已經休學超過半年。」

家屬四處打聽,嘗試過各種偏方。鄭百珊醫師說,其實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已有很大的進展,患者在使用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以及外用藥膏後,便有明顯改善。

回診的時候,患者說他隔天就已經幾乎沒有癢感,皮膚病灶也進步很多。鄭百珊醫師說,經過半年治療,皮膚病灶已幾乎清零,看不出之前曾經有嚴重發紅、流血、流湯的狀況。

鄭百珊醫師說,「最重要的是,患者已經回到學校,能夠專心上課,與同學正常的互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過去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有許多困境,由於藥物選擇有限,患者經常得仰賴類固醇,而產生許多副作用,病情反反覆覆。許多患者也可能誤信偏方,而讓狀況惡化。鄭百珊醫師說,其實醫學一直在進步,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已有很大的改變,治療成效顯著提升。

青少年族群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非常多,大約 85% 的患者兒時就發病。鄭百珊醫師說,因為癢得很厲害,患者會持續搔抓,白天在學校沒辦法好好上課,晚上在家裡也沒辦法好好睡覺,隔天到學校也容易打瞌睡,嚴重影響學習與生活品質。為了避免課業落後,家長都希望治療可以快速又有效。

青少年患者非常在意同儕的眼光,身上發紅、脫皮的病灶會造成很大的社交壓力,甚至可能遭到歧視或霸凌。鄭百珊醫師說,研究發現,兩成至四成的青少年患者有被霸凌的經驗,甚至有較高的憂鬱傾向、自殺意念。患者自然都希望皮膚病灶能盡快消失。

由於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得經常回診,年輕患者平時又需要上課、上班,所以相當在意治療的方便性。鄭百珊醫師說,因為需要長期接受治療,患者也很關心藥物的安全性跟副作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傳統治療包括口服免疫調節劑及類固醇,但治療成效較有限,副作用也比較多,類固醇更是不適合長期服用;而全身性照光治療則是礙於須經常往返醫療院所接受照光,對許多患者來說非常不便。

鄭百珊醫師說,隨著藥物發展,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已邁向精準治療,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與採用注射的生物製劑突破治療瓶頸,讓治療成效大幅提升,治療目標越來越高,副作用也減少許多。

臨床上會採用濕疹面積與嚴重度指數(EASI,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評估異位性皮膚炎的嚴重程度。鄭百珊醫師說,「以前使用傳統藥物時,大概只能期待改善程度有 50%。隨著藥物進步,我們已可以期待改善程度達到 75%,甚至 90~100%,皮膚病灶幾乎清零的狀態。」

對於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與生物製劑健保採有條件給付,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在使用過傳統治療,包括持續照光治療 3 個月,以及使用 2 種以上免疫調節劑,分別使用達到最高劑量 3 個月以上,但效果不理想時,醫師會協助向健保署提出專案審查,待通過後便可以使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新型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納入健保給付,有機會幫助患者達病灶清零、癢感歸零。目前已有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可讓 12 至 17 歲青少年使用,患者與家屬可主動向醫師諮詢了解健保給付條件,有助於大幅改善病灶並減輕經濟負擔。

「新型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在治療上的優勢是效果相當快,病人大多在吃完藥一、兩天內,癢感便明顯改善。」鄭百珊醫師說,「在癢感改善後,皮膚病兆也能持續改善,大多數患者可以達到 75~90% 以上的改善,也有許多患者的病灶能夠達到幾乎清零的狀態。」

相較於傳統藥物,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的治療機轉較精準,副作用較少,安全性也較高。因為採用口服,方便性高、治療順從度也較高,畢竟有些患者很怕打針,而且頻繁回診打針對患者與家屬也相當不便。

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的問世,對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與家屬有相當大的幫助。鄭百珊醫師說,改善癢感與皮膚病灶,對青少年族群非常重要,不必再承受極大的身心壓力,且生活品質、睡眠品質大幅提升,可以正常學習、社交、運動。家屬也不用再陪孩子失眠,或因為頻繁回診而影響工作。治療成效的提升,不僅改變患者的病灶,更扭轉了一家人的生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讓「異膚友善門診」幫助您!

近年來,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有相當大的進步,治療工具越來越多,能夠發揮極佳的治療效果。鄭百珊醫師說,皮膚科醫學會有制訂「中度或重度異位性皮膚炎醫病共享決策」幫助病友了解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評估方式與治療工具,能夠與醫師進行更完整的討論,選擇合適的治療。

為了幫助病友找到合適的醫療團隊,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製作了「異膚友善門診」網站,能夠快速找到合適的醫師就近看診。

面對異位性皮膚炎,切勿迷信偏方。請與醫師密切配合,做好正確的皮膚照顧,接受正規的治療,才有機會讓病情改善,順利回歸正常的生活!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抓到流血、流湯,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改善異位性皮膚炎
careonline_96
・2023/05/18 ・2215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醫師,我終於可以好好睡覺了!」李先生開心地說。從學生時代開始,李先生便飽受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困擾,四肢、軀幹之皮膚都有發紅、脫屑、極度搔癢的病灶,經常抓到破皮出血,也有許多滲出液。

因為癢得很厲害,晚上的睡眠品質很差,白天上課精神就不好。為了不想遭受異樣眼光,遇到游泳課時,他總是得找理由請假。

畢業之後,異位性皮膚炎也成了就業的阻礙,無論天氣多熱,他都盡量穿著長袖,遮住皮膚病灶,避免外界異樣眼光。但是流汗讓傷口又刺又癢,非常痛苦。

患者曾經試過很多藥物、偏方,但都沒有明顯改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李先生來就診時,想法很負面,覺得毫無希望。」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皮膚部邱顯鎰醫師表示,「不過我告訴他,針對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有很大的進步。相較於傳統藥物,能較快減輕癢感,並顯著改善病灶。而且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已於今(112)年 4 月 1 日納入健保給付,12 歲以上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病患皆可申請,可減輕患者經濟負擔。」

原本半信半疑的患者在使用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治療後,癢感大幅減少,皮膚病灶也明顯改善。邱顯鎰醫師說,患者終於可以好好睡覺,也能換上短袖上班、運動,生活品質大幅提升,整個人恢復了生氣,煥然「異」新。

異位性皮膚炎讓患者飽受煎熬,對生理、心裡、社交、學業、工作都造成嚴重影響。邱顯鎰醫師說,如今,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已有長足的進步,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目標以「病灶幾乎清零」或「癢感近乎消失」,幫助患者長期穩定控制病情。

過去,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常會使用類固醇,雖然能夠控制發炎,但是長期使用會出現較多的副作用,讓患者感到很灰心,治療的順從度也不佳。邱顯鎰醫師說,異位性皮膚炎是個慢性病,期盼幫助患者提升對疾病的認知,並了解目前的治療進展,學習正確的照護方式,醫師、家屬、患者互相幫忙,共同突破治療困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突破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治療困境 每日僅口服一次新型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納入健保給付。

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傳統治療包括照光治療、免疫調節劑、類固醇、外用藥膏等。邱顯鎰醫師解釋,近年來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與生物製劑持續進步,透過精準的治療機轉,發揮顯著的治療成效。

以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為例,其治療機轉較精準,能調節過度活化的免疫反應,治療效果優於傳統藥物,且產生效果的速度也較快。

邱顯鎰醫師說,納入健保給付的新型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一天口服一次,相較於須自行施打的針劑型生物製劑,增加患者接受度,且方便攜帶及保存。用藥隔天能立即止癢、有機會達到病灶幾乎清零,尤其對患者在乎的頭頸部症狀亦有良好改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相較於傳統藥物,新型藥物產生副作用的比例較低,抽血監測的頻率也減少,目前已有近三年的臨床試驗追蹤藥物安全性,為中重度異膚病患帶來更精準、快速、有效且長期穩定控制的治療新選擇,有助於增加病友持續就醫,接受正規治療意願。

這些優點帶給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很大的幫助,也大幅提升對於治療的信心與順從度。邱顯鎰醫師說,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已納入健保給付,只要符合標準,醫師便能協助申請使用。

將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納入健保給付,對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與家屬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好消息。邱顯鎰醫師說,異位性皮膚炎大多在兒童、青少年時期發病,約占了七、八成,患者實在癢到受不了,每天晚上會一直抓、一直抓,抓到流血,家屬便要幫忙塗藥、照顧傷口,生活、課業與工作皆大受影響。

無論對患者、家屬,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都是沉重的負擔。若有機會接受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治療,把病情控制穩定,對全家人都有幫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使用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後,有些人會長青春痘,或有腸胃不適、頭暈的狀況,但是發生比例不高且大都是輕微的。邱顯鎰醫師說,若有任何疑問,都可以提出來討論,醫師便能協助解決,也會定期抽血檢查。

貼心小提醒

異位性皮膚炎讓人癢到受不了,對生活造成極大困擾。邱顯鎰醫師說,隨著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生物製劑的進步,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成效已提升許多,不但能在較短時間內改善癢感,還能顯著改善皮膚病灶,大幅提升生活品質!

1

10
0

文字

分享

1
10
0
異位性皮膚炎最新治療——生物製劑+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有效止癢、改善病灶
careonline_96
・2022/07/05 ・2044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早到晚都很癢,白天工作時沒辦法集中精神,晚上又癢得睡不著,林口長庚醫院皮膚部部長鐘文宏醫師指出,而且手、脖子、臉部、額頭等處的皮膚會發紅,常被誤認為傳染病,不但嚴重影響心情、自信,也會干擾工作、社交。

「曾經有家長反應,小朋友在晚上一直抓,常抓到見血、到處都是,每天都得換床單,大人、小孩心情都不好。」林口長庚兒童皮膚科陳冠伃醫師說,因為小朋友在關節處的病灶容易裂開形成傷口,一動就很痛而沒辦法上體育課,也沒辦法跟大家玩在一起,甚至被同學取綽號,若是需要反覆住院,可能影響照顧者的工作,增加經濟的負擔。

「異位性皮膚炎治療已經大幅改變!」鐘文宏醫師表示,早年傳統治療是基本保濕、口服抗組織胺與短效類固醇、外用類固醇藥膏與非類固醇藥膏、照光治療等。近年來,針對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也開始使用免疫抑制劑。隨著生物製劑、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問世,透過精準治療機轉,有機會讓飽受異膚痛苦的病患幾乎完全恢復,治療成效良好且副作用低,對病人有非常大的幫助。

陳冠伃醫師表示,傳統免疫抑制劑發揮效果時間有的需要幾週、有的幾個月,病人也會顧慮相關副作用,所以經常不願意吃藥。現在,生物製劑或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治療效果就明顯快很多,副作用降低,病患接受度較高,也較有信心持續治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鐘文宏醫師解釋,生物製劑是所謂的抗體藥物,採用針劑注射。而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是 JAK 抑制劑,目前上市三款,採用口服方式,對於害怕打針或擔憂頻繁進出醫院的病患,便利性較高。此外,JAK 抑制劑透過抑制促進發炎相關的機轉,調節過度活化的免疫反應,對於 B 細胞、T 細胞等免疫細胞的活性、保護力較不受影響,相對安全。

鐘文宏醫師據臨床經驗說明,生物製劑與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的療效都很好!大概有 6 至 7 成病人的皮膚病灶可達 7 成以上改善。兩者副作用有些差異,不過整體都比傳統的免疫抑制劑、類固醇安全很多。現今治療的多元發展,讓異位性皮膚炎有更多的改善空間,是病患一大福音。

談到口服標靶小分子新藥或生物製劑時,很多患者會擔心副作用,鐘文宏醫師補充,傳統治療藥物如類固醇、免疫抑制劑的副作用更明顯,有些甚至會造成白血球降低,增加感染風險。基本上,生物製劑與口服標靶小分子新藥對肝、腎功能影響較小,安全性大幅提升,較能長期使用與控制。只要遵照醫師建議,按時回診,不用太過擔憂。

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有效止癢、改善病灶

「使用口服標靶小分子新藥後,大概隔天起就能明顯止癢,經過 1 至 2 週後,整體膚況會改善很多。」鐘文宏醫師說,「對一個長期搔抓、癢到睡不著的病患而言,明顯感受治療差異,不論是心理負擔降低、睡眠與生活品質皆大幅提升。在過去 20 年,大家認為異位性皮膚炎一定要用類固醇的迷思,應該要慢慢改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冠伃醫師補充,一旦癢感被解決且皮膚看起來跟一般人相同,病患就可以回歸正常學習、考試、社交、工作。家長不用再擔心正值 12 至 18 歲升學重要階段的孩子晚上睡不好。由此可見,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對青少年患者的幫助。

貼心小提醒

異位性皮膚炎需要長期抗戰,所以要盡量使用不會增加肝、腎負擔的藥物,同時減少接觸過敏原。鐘文宏醫師叮嚀,例如:對塵蟎過敏,就要注意環境清潔。夏天悶熱,要避免從事容易流汗的運動,減少皮膚刺激。冬天乾燥,就要注意皮膚保濕。

陳冠伃醫師提醒,皮膚的保養很重要,洗完澡要全身擦上乳液/霜保濕,讓皮膚有效修復、建立健康的保護膜,對抗外界刺激,維持正常作息、規律運動、均衡飲食,不用特別進補。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的副作用大多都是暫時性、可以恢復的,例如長痘痘、長皰疹、上呼吸道感染等,若有任何狀況,請提早回診反應。

現在,大里仁愛醫院亦有多位異位性皮膚炎專家醫師,如鐘文宏部長、陳冠伃醫師與顏璽醫師共同為病友提供完善診療與治療建議,與醫師保持良好溝通、穩定治療與追蹤,才能維持病況穩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所有討論 1
careonline_96
454 篇文章 ・ 271 位粉絲
台灣最大醫療入口網站

0

8
0

文字

分享

0
8
0
認識「兒童異位性皮膚炎」——如何能幫孩子終結「極度搔癢」?
careonline_96
・2021/11/30 ・2843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終結極度搔癢!治療兒童異位性皮膚炎,過敏專家圖文解說

「醫師,小寶的皮膚狀況越來越差,整天都一直抓、一直抓,到了晚上,又會癢得更厲害,很難入睡,也睡不安穩。」林媽媽心疼地說。

就讀幼稚園的小寶,四肢、背部都有一片片的紅疹,分布面積廣,已屬於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由於皮膚上的紅疹相當顯眼,使得小寶畏懼外界眼光,白天不太敢去上學,而且坐在診間,也忍不住在發癢的皮膚上抓來抓去,脆弱的皮膚上充滿了抓痕,晚上更是睡不好,除了影響身心發展,也讓家長心力交瘁。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院長王志堯教授指出,「中度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除了使用局部治療之外,也會視狀況搭配全身性治療。相較於成人患者,兒童患者的皮膚相當脆弱,一定要做好保濕,維持皮膚完整性。而小寶的狀況較為嚴重且經常復發,因此也建議使用生物製劑作為全身性治療。」〔1〕

小寶的皮膚狀況經過生物製劑治療後顯著改善,王志堯教授表示,大約半年之後,小寶的皮膚大部分都恢復到正常膚況,生活品質改善了,睡眠品質也變好了,不論是對小朋友的成長,或是家長的負擔,都有顯著幫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過敏進行式,每八個孩童中,就有一位異位性皮膚炎

近幾十年來,異位性皮膚炎的盛行率逐年上升,根據研究,台灣 7 歲至 15 歲孩童異位性皮膚炎盛行率從 1974 年 1.43%,逐漸增加到 2007 年的 12.9%〔2〕。

異位性皮膚炎的兒童患者大多在 5 歲之前發病,王志堯醫師表示,兒童的異位性皮膚炎在三歲之前發病佔 85%,三歲之後發病的比率為 15%。若在學齡前沒有得到妥善治療,病情將會有越來愈嚴重的趨勢。

越來越常見的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的致病機轉主要有兩大因素,王志堯教授解釋,除了先天皮膚屏障較差之外,孩童本身若有過敏體質,在接觸環境中的過敏原後,也可能誘發異位性皮膚炎。「先天性皮膚屏障較差的孩童,皮膚狀態比較乾燥,若沒有注重保濕,在遇到環境中的過敏原時,容易受到刺激,而引起發炎反應。」王志堯醫師進一步補充,「過敏反應可能影響不同器官,而過敏體質的孩童若受到環境中致敏原刺激,身體產生過度的免疫反應在皮膚上,便是異位性皮膚炎。」

癢癢癢!極度搔癢的異位性皮膚炎影響孩童身心發展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皮膚大多乾燥、沒有光澤,病灶的型態與分布則會隨著年齡而有所差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異位性皮膚炎可能在嬰兒時期便出現症狀,例如頭部及臉部的肌膚發紅、乾燥、脫屑、嚴重搔癢等,且隨著情況越發嚴重,發炎情況還會往四肢伸側蔓延。」王志堯教授舉例,「像是年紀較大孩童的異位性皮膚炎常出現在頸部、耳垂、手肘、腕關節或膝關節等皮膚皺摺處。」

臨床上,可根據皮膚發炎的嚴重度、病灶涵蓋面積,來計算「異位性皮膚炎面積暨嚴重度指數(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EASI)〔3〕」,EASI 評分 0 至 6,屬於「輕度」;EASI 評分 7 至 19,屬於「中度」;EASI 評分 20 至 72,屬於「重度」。

「異位性皮膚炎會讓患者感到嚴重搔癢、非常不舒服,不只白天很難專心,晚上睡眠也會受到嚴重干擾,可能影響孩童的學習狀況,」王志堯教授表示,由於病灶很顯眼,孩童還可能在皮膚狀態不佳的情況下,因而產生自卑感。雖然異位性皮膚炎不會傳染,但為了避免被誤會,患者常會試著把皮膚包得緊緊的,反而使得皮膚更癢,甚至加重發炎的狀況,對於孩童的身心發展有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

有效改善病灶、安全性高!生物製劑突破傳統治療困境

醫師會依據異位性皮膚炎發炎的病灶面積與嚴重程度,選擇合適治療方式。王志堯教授強調,「所有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都必須做好基礎保濕,使用乳液、凝膠、軟膏等保濕劑讓皮膚不乾燥,維持皮膚的完整性,可以有效減少發炎的狀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針對異位性皮膚炎的病灶,還可以使用局部治療,王志堯醫師解釋,例如免疫抑制劑藥膏、類固醇藥膏,若有感染的狀況,也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

倘若病情較嚴重、分布面積較廣,屬於中度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便要考慮搭配全身系統性治療,王志堯教授說,傳統治療包括口服免疫抑制劑、紫外線光照治療、類固醇等,且目前還有生物製劑可以使用。「生物製劑是單株抗體,可以與 IL-4、IL-13 等細胞激素的接受器結合,有效緩解發癢與發炎。」王志堯醫師說,「如果接受傳統治療一段時間後,還是沒有辦法改善,或經常復發,便可考慮申請生物製劑來治療。」

中度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如何治療?

生物製劑是運用生物科技製造的標靶藥物,針對特定靶點發揮作用,有效中止發炎因子所產生的連鎖反應。王志堯醫師說,相較於傳統藥物,生物製劑的作用機轉相對精準,能夠緩解搔癢、改善皮膚病灶、提升生活品質、改善睡眠品質〔4〕,且副作用也比較少,安全性高。不只是青少年與成人患者,就連 6 至 11 歲的兒童也能依據體重調整,進行每兩周或每月一次的居家或是回診施打〔5〕;與此同時,王志堯醫師也提醒患者需聽從醫師指示用藥,以避免發生像是鼻咽炎、結膜炎等不良反應事件。生物製劑治療成效顯著,異位性皮膚炎治療共識中,已陸續加入使用建議,希望能讓更多中至重度患者受益。〔6〕

生物製劑對異膚兒童的幫助

貼心小提醒

異位性皮膚炎是兒童常見的過敏性疾病,因為皮膚病灶顯眼,且極度搔癢,對兒童的身心發展有很大的影響。隨著醫學進步,治療已可發揮顯著效果,穩定控制病情。王志堯醫師建議患者及早就醫,並根據病情嚴重度,接受適合的藥物治療,才有機會擺脫惱人的搔癢與紅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參考資料

  • 1. 台灣兒童異位性皮膚炎臨床診療指引2021版, 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
  • 2. Wu WF, Wan KS, Wang SJ, Yang W, Liu WL. Prevalence, severity, and time trends of allergic conditions in 6-to-7-year-old schoolchildren in Taipei. J Investig Allergol Clin Immunol. 2011;21(7):556-62. PMID: 22312941.
  • 3. Hanifin JM, et al. The 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 (EASI): assessment of reliability inatopic dermatitis. Exp Dermatol. 2001;10(1):11-18.
  • 4. Paller AS et al. J Am Acad Dermatol. 2020; 83(5):1282-1293
  • 5. DUPIXENT仿單
  • 6. 台灣兒童異位性皮膚炎臨床診療指引2021版, 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MAT-TW-2101603-1.0-1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