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2/07/05
近年來針對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開始使用免疫抑制劑;隨著生物製劑、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問世,治療成效良好且副作用低,飽受異膚痛苦的病患幾乎完全恢復。
・2021/09/06
「可是,生物相似藥不是原廠生產的。」許多人認為原廠生物製劑,一定比生物相似藥來得好,真是如此嗎?
・2020/04/15
發炎性腸道疾病會造成患者反覆腹痛、腹瀉、血便,對生活造成極大困擾,台灣的發炎性腸道疾病發生率及盛行率每年皆呈現上升狀態,推測可能與飲食西化有關。葉欣榮醫師提到,大多數發炎性腸道疾病需長期服藥控制,曾遇過極少數患者在持續治療後,能有一陣子只需補充鐵劑。但也遇過患者自認為沒症狀而未定期追蹤,直到症狀急性發作才掛急診治療,這是很危險的行為。因此患者應定期回診、積極配合醫師治療,按時服藥或打針,切勿任意停藥,才能保有日常生活品質。
・2020/04/13
乾癬,乍看之下就是一種皮膚疾病,不知情的人認為這可能只是擦個藥就能解決的小病。那就大錯特錯了!乾癬屬於自體免疫疾病的一種,病徵除了皮膚外,隨著體內持續發炎,其他器官也可能受影響。乾癬常見的共病除了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的三高外,還包括乾癬性關節炎、虹彩炎及發炎性腸道疾病等病症。研究發現,約三成乾癬患者可能併發乾癬性關節炎。另也有少數會誘發虹彩炎症狀,甚至導致發炎性腸道疾病,如克隆氏症。一般判斷是否有乾癬性關節炎的徵兆可從指甲上來評估,若乾癬患者指甲出現一些小坑洞的點狀凹陷,即有高風險合併乾癬性關節炎。乾癬雖無法治癒,但是透過遵循醫囑用藥、定期回診追蹤,搭配規律作息、均衡飲食、適度運動並避免菸酒,仍可將病症控制得宜,維持生活品質。
・2020/02/07
類風溼性關節炎不是單純的關節發炎這麼簡單而已,它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除了影響關節之外,還有慢性全身性發炎所引起的併發症。若沒有乖乖配合醫囑服藥,或是吃錯藥物種類,都會導致身體健康嚴重損害。跟著本篇文章一起來看看類風溼性關節炎需要特別注意的事項吧!
・2020/01/05
類風濕性關節炎在症狀初期因為關節沒有變形,患者容易輕忽,而認為只是單純的運動傷害或工作壓力導致。然而,久而久之,若是置之不理,會導致關節骨頭遭破壞、嚴重變形,甚至引起多項併發症。讓本篇文章帶您了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及早就醫,避免疼痛和疾病找上門。
・2019/12/30
日常生活中工作疲勞、姿勢不良、運動傷害均常導致我們感到腰痠背痛、關節疼痛,但是如果這樣的情形持續2-3 周以上,很可能就不是單純的關節痛囉!自體免疫關節炎是不易立即察覺又棘手的疾病,也是準備懷孕或懷孕婦女折磨萬分的夢魘。及早就醫,適時養成運動習慣能減緩自體免疫關節炎的症狀,本篇文章將帶您一同關注自體免疫關節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