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COVID-19 對兒童的威脅大嗎?——兒童接種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的必要性

miss9_96
・2021/10/05 ・4012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九月下旬,輝瑞發佈新聞稿,宣布兒童(5-11 歲)的新型冠狀病毒 ( COVID-19 ) 疫苗試驗結果極佳,並在 9/27 向美國政府申請兒童施打的緊急許可 [1]。為什麼兒童要打 COVID-19 疫苗?這是「及時雨」,還是「藥廠大賺黑心錢」呢?

COVID-19 對兒童的威脅嚴重嗎?

COVID-19 對兒童威脅大嗎?答案:越來越嚴峻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突變成超高傳播力的 delta 株,且各國逐步鬆綁防疫措施,在更自由的社交下,病毒有了更多機會接觸無抗體的兒童。使得無疫苗保護的幼童,在成人已接種疫苗的後疫情時代,成了最新的一群受害者。

從美國數據可知(圖 1),2021 年 6 月開始,青少年、兒童,甚至幼兒的新確診人數快速攀升,甚至在 5~11 歲族群裡,感染速度達到疫情以來、數一數二的高峰 [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 1:2020/08~2021/08 期間,美國 0~17 歲民眾新確診發生率。圖/參考文獻 2

雖然相較於成年人,兒童感染 COVID-19、惡化成重症的比例較低 [2]。但即使再低的比例,隨著病例快速增加,病況惡化到需要住院的幼童患者數,也在六月中迅速攀升(圖 2) [3]。原因可能是 delta 株的強大傳播力,也可能是美國逐步鬆綁防疫規定所致。無論原因為何,此等趨勢令人擔憂,若暑假裡、兒童的疫情仍失控,那麼當開學、染疫的兒童回到校園後,更密集的團體生活,恐怕會引起更頻繁的感染,使重症人數難以承受。

那怎麼辦?既然不可能再次關閉學校、停止社會活動,那乾脆讓兒童都接種疫苗如何?

目前在美國、未成年的族群中,僅 12~17 歲者可接種疫苗。而大量青少年接種後的數據,顯示未接種疫苗的青少年,住院率是已接種者的 10 倍 [3],表明了疫苗對青少年非常有效,能遏止重症、避免無謂的傷亡!既然如此,那在更年輕的兒童身上,疫苗也有效嗎?

圖 2:2020/03~2021/08 期間,美國 17 個州,0~17 歲確診者病況惡化需住院之發生率。圖/參考文獻 3

兒童的 COVID-19 疫苗,有效嗎?

在向兒童推廣疫苗以前,得先問 2 個問題:「有效嗎?」和「安全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了尋求解答,輝瑞早早啟動了 11 歲以下的臨床試驗,特製了低劑量、兒童專用的 mRNA 疫苗;相較於 12 歲以上的 30 µg 疫苗劑量,幼童的劑量調低至 10 µg,其他部分、步驟皆相同。而 5~11 歲的試驗結果,率先於今年 9 月出爐。結果顯示,即使劑量更少,兒童仍可產生強大的抗體(年輕真好啊~) [1]。

實驗裡,輝瑞招募了約兩千名(2,268 人)年齡 5~11 歲的兒童,接受兩劑、各 10 µg、間隔 21 天的疫苗,並在完整接種後一個月,量測中和抗體效價。

即使劑量較低,兒童的中和抗體幾何平均效價,可達 1197.6(95% 信心區間為 [1106.1, 1296.6]),不輸 16~25 歲成人兩劑 30 µg後的數值-1146.5(95%信心區間為 [1045.5, 1257.2])。且不良反應方面,兩組(5~11 歲和 16~25 歲)之間差不多;換言之,未觀測到嚴重、必須停止試驗的副作用。輝瑞也說明,2~5 歲和 6 個月~2 歲的試驗正進行中,有望近期內獲得結果(幼兒的劑量更低。2~5歲:10 µg、6個月~2歲:3 µg)。

並非僅有輝瑞進行兒童試驗,莫德納 ( Moderna ) 也早在三月,對 6 個月~12 歲的幼童展開臨床試驗 [4]。和輝瑞的設計相似,莫德納的幼童疫苗也朝更低的劑量進行試驗(成人劑量:100 µg。2~12 歲受試者:50 或 100 µg、6 個月~2 歲受試者:25 或 50 或 100 µg)。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兒童的COVID-19疫苗,安全嗎?

輝瑞的新聞稿敘及:「不良反應方面,幼童和成人差不多。」。那,我們能放心嗎?

擔憂 1:罕見副作用→幾乎不可能在試驗中被發現

許多罕見的副作用,在臨床試驗裡難以察覺,如:mRNA 疫苗導致心肌炎、腺病毒疫苗誘發罕見神經炎-格林─巴利症候群(GBS, Guillain-Barré syndrome),以及可能致命的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Thrombosis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這些讓人畏懼的副作用,都是在廣泛施打百萬、千萬人後,才得以觀測到數據,並向高風險族群提出警告。

換言之,單仰賴兩千多人的臨床試驗,很難猜測 mRNA 疫苗會在兒童族群裡的罕見反應。

But 也許你想問:「真實世界裡,既然已有上億成年人已接種疫苗,那麼可以從成人或青少年的數據,推理出兒童的反應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很不幸的,不行。

擔憂 2:兒童≠縮小版的成人

兒童的不良反應,和青少年或成人相似嗎?

我們不知道,但可以確定的是-「兒童並非縮小版的青少年」。和國、高中生相比,國小生剛好跨越性腺分泌性荷爾蒙的階段;換言之,國、高中生的身體,大多數皆已性成熟、可生育的狀態,但國小生裡,可能過半數的人尚未邁入性成熟的進程。因此對疫苗而言,兒童的身體狀態,可能和青少年有本質的不同。

那麼,性發育和疫苗副作用有關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可能,在 2009 年的流感季,美國施打了超過一億劑流感疫苗。從圖 4 中可發現,產生急性過敏的接種者,在尚未性成熟的兒童(9 歲以下)裡,性別之間並無影響。但開始分泌性荷爾蒙的青少年(10~19 歲)階段,少女發生急性過敏的比例明顯比少男高,高達 2:1。而成年人、完全性成熟(20~59 歲)的族群裡,性別和副作用的關係更加明顯(女性:男性 = 4:1) [5]。因此性荷爾蒙可能是影響疫苗副作用的因素之一。

圖4:美國施打 2009 年流感疫苗產生過敏反應之不同年齡區間,性別比 [5]。圖/參考文獻 5
擔憂 3:越年輕、風險越高的心肌炎

就算可以用成人、青少年的數據,推算兒童對 COVID-19 疫苗的反應,那還有個大問題要煩惱,那就是-「心肌炎」。

美國於 5 月開放 12 歲以上的青少年施打 COVID-19 疫苗。百萬名青少年接種後發現,mRNA 疫苗會誘發心肌炎,而且「越年輕的男性、越危險」 [6]。如表 1,30 歲以上男性第 2 劑後,心肌炎比例約 2.4 例 / 每百萬人(同年齡之女性為1 例 / 每百萬人),但 12~29 歲男性的比例竟高達 40.6 例 / 每百萬人(同年齡之女性為 4.2 例 / 每百萬人)。若細分後, 12~17 歲男性發生心肌炎的比例,更增加到 62.8 例 / 每百萬人(表 2)。

而加州大學更細緻地分成「12~15 歲」和「16~17 歲」。結果發現 12~15 歲的組別,心肌炎比例居然遽增到 162.2 例 / 每百萬人(16~17 歲組為 94 例 / 每百萬人) [7]!已接近統一發票中 1,000 元的機率了(270 / 一百萬) [6]。顯然接種 mRNA 疫苗,越年輕的男性、心肌炎的風險越高。儘管不知道兒童的反應,但此趨勢恐怕會讓眾多家長,相當猶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表1:接種第 2 劑 mRNA 疫苗後,不同年齡、性別組產生心肌炎的風險。資料來源/參考文獻 6

表2:接種第 2 劑 mRNA 疫苗後,年輕男性產生心肌炎的風險。資料來源/參考文獻 6

兒童真的需要打 COVID-19 疫苗嗎?

支持

Delta 變異株的超強傳播力之下,幾乎可以肯定,在未來,每個人都會接觸、甚至被感染 COVID-19,就連兒童都不可能倖免。即使他們惡化成重症的機率很低,但對家長來說,機率都是指別人家的小孩,若不幸發生在自己的孩子,那重症機率就是「百分之百」。

反對

數據明白顯示,越年輕、感染 COVID-19 變成重症的機率越低;但越年輕的人接種疫苗、心肌炎的風險反而越高。換言之,接種疫苗對中壯年而言,是利大於弊,但在疫情趨緩的後疫情時代,疫苗對兒童來說,可能就是弊大於利!

除了「打或不打」的第 3 種選擇…

所有人都戴口罩,以及所有成年人都打疫苗。

科學家研究在八月下旬、美國 0~17 歲的未成年人,在各州病情的惡化程度。不意外的發現,未成年人因 COVID-19 而急診、住院的比例,在疫苗接種率最低的州,是接種率最高州的 3.4 和 3.7 倍 [2]。換言之,成年人拒打疫苗的惡果,由無辜的孩童所承擔

而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US CDC/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也呼籲,返回學校、幼兒園的所有人,包含學生、教師、工作人員、訪客等,都一定要戴口罩,不論是否已接種疫苗 [3]。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台灣呢?

往好的方面想,目前台灣還在煩惱成人的接種率,尚無餘裕思考到兒童身上。但考量到部分幼童因體質,如:先天性糖尿病等,可能是 COVID-19 重症的脆弱族群;且必須注意的是,兒童和幼兒的 COVID-19 疫苗,是降低劑量的特製劑型,不可能用現有的成人疫苗取代。因此建議台灣政府應盡速和輝瑞-BNT、莫德納洽詢、甚至下訂兒童、幼兒專用的疫苗,讓有先天疾病的脆弱兒童,有被疫苗保護的一線機會。

保持冷靜,繼續前進。Keep Calm and Carry On.

參考文獻

1. Pfizer and BioNTech Announce Positive Topline Results From Pivotal Trial of COVID-19 Vaccine in Children 5 to 11 Years. 2021/09/20. Pfizer

2. David A. Siegel, MD; Hannah E. Reses, MPH. et. al. (2021) Trends in COVID-19 Cases, Emergency Department Visits, and Hospital Admissions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ged 0–17 Years — United States, August 2020–August 2021.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DOI: http://dx.doi.org/10.15585/mmwr.mm7036e1

3. Miranda J. Delahoy, PhD; Dawud Ujamaa, MS. et. al. (2021) Hospitalizations Associated with COVID-19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 COVID-NET, 14 States, March 1, 2020–August 14, 2021.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DOI: http://dx.doi.org/10.15585/mmwr.mm7036e2.

4. Moderna Announces First Participants Dosed in Phase 2/3 Study of COVID-19 Vaccine Candidate in Pediatric Population. 2021/03/16. Moderna

5. Neal A. Halsey, Mari Griffioen, Stephen C. Dreskin, Cornelia L. Dekker, Robert Wood, Devindra Sharma, James F. Jones, Philip S. LaRussa, Jenny Garner, Melvin Berger, Tina Proveaux, Claudia Vellozzi,  (2013) Immediate 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s following monovalent 2009 pandemic influenza A (H1N1) vaccines: Reports to VAERS. Vaccine. https://doi.org/10.1016/j.vaccine.2013.09.066

6. 蔣維倫 (2021) 青少年接種「輝瑞 BNT 疫苗」安全嗎?——憂慮的家長們不妨看看「美國統計數據」!泛科學

7. Tracy Beth Høeg, Allison Krug, Josh Stevenson, John Mandrola (2021) SARS-CoV-2 mRNA Vaccination-Associated Myocarditis in Children Ages 12-17: A Stratified National Database Analysis. medRxiv. DOI: https://doi.org/10.1101/2021.08.30.21262866

文章難易度
miss9_96
170 篇文章 ・ 1016 位粉絲
蔣維倫。很喜歡貓貓。曾意外地收集到台、清、交三間學校的畢業證書。泛科學作家、科學月刊作家、故事作家、udn鳴人堂作家、前國衛院衛生福利政策研究學者。 商業邀稿:miss9ch@gmail.com 文章作品:http://pansci.asia/archives/author/miss9

0

1
1

文字

分享

0
1
1
家長留意!「胎兒小於妊娠年齡」影響生長發展,從出生到成年都會面臨健康問題
careonline_96
・2024/03/05 ・2446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 林口長庚醫院 兒童內分泌科 邱巧凡醫師/新生兒科 江明洲醫師

兒童內分泌生長門診中很常出現的一個族群是「胎兒小於妊娠年齡」的孩子。

這些小朋友在長大的過程中,相較於正常出生體重的孩子,容易出現身材矮小、性早熟、過重、肥胖,甚至到成人時期罹患代謝症候群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明顯較高,兒童健康守護者應特別留意。

什麼是「胎兒小於妊娠年齡」

胎兒小於妊娠年齡(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SGA)是指「出生體重低於同樣妊娠週數新生兒第十百分位或低於負二個標準差者」。

如何知道我的孩子是否為「胎兒小於妊娠年齡」

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圖片對照寶寶出生週數與體重,即可得知寶寶出生體重是否符合該週齡。

舉例來說:一個懷孕 39 週出生的足月寶寶,出生體重只有 1800 公克,屬於「胎兒小於妊娠年齡」。

為什麼會「胎兒小於妊娠年齡」

造成「胎兒小於妊娠年齡」的原因包含:母體因素、胎盤因素與胎兒因素。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母體因素:如高血壓、子癲前症、營養不良、甲狀腺功能低下、感染、抽菸、吸毒、飲酒、高齡妊娠等。
  • 胎盤因素:如胎盤血管異常(如單一臍動脈、雙胞胎輸血症候群)。
  • 胎兒因素:染色體異常、先天性異常、胎兒感染等。

胎兒小於妊娠年齡」孩子成長過程會面臨哪些健康問題

  • 新生兒時期

約有 1/3「胎兒小於妊娠年齡」寶寶,在新生兒時期因為肝醣儲積不足,脂肪量不足,造成「低血糖」的發生。也容易因為體表面積相對較大,皮下脂肪相對不足,而增加「低體溫」的風險。若早產合併胎兒小於妊娠年齡,也明顯「增加新生兒死亡率」。

  • 嬰兒期

「胎兒小於妊娠年齡」的寶寶往往在出生後 3~6 個月開始出現「追趕生長」,且常常體重追趕得比身長來的快。研究發現,此階段的體重快速增加將大幅提升未來長期肥胖、代謝性症候群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 兒童時期與青春期

生長

大多數「胎兒小於妊娠年齡」的兒童,可在成長過程發生「追趕生長」。即生長速率可高於同齡同性別之平均值,使生長曲線逐漸邁入正常範圍。將近 90%「胎兒小於妊娠年齡」的兒童可在兩歲前完成「自發性追趕生長」;若「早產」合併「胎兒小於妊娠年齡」,則需要更長時間完成追趕生長,大部分可在四歲前追趕達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仍然有 10% 左右的「胎兒小於妊娠年齡」兒童無法完成自發性追趕生長,造成終生持續身材矮小。此族群目前在美國、歐盟與日本皆已列為「生長激素治療」之適應症族群。此族群透過適當的生長激素治療,除了可改善身高預後,還可改善身體組成(減少脂肪量、增加肌肉量)、改善高膽固醇血症,並提升骨質密度。

青春期發育

大多數「胎兒小於妊娠年齡」的青春期發育時間會落在正常時間:女孩 8~13 歲,男孩 9~14 歲。但平均而言,「胎兒小於妊娠年齡」兒童的青春期還是會早於正常出生體重的兒童(初經比正常出生體重兒童提前 5~6 個月),女孩容易發生「早發性陰毛發育」,青春期的進展速度也較快,但青春期階段的生長速率卻較為緩慢,而這樣「偏早又偏快的青春期,以及偏慢的長高速率」,往往不利於理想成人身高的達成。

神經發展與認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部分「胎兒小於妊娠年齡」兒童的腦部發育是正常的。但在極度早產兒,會增加發展遲緩、認知功能障礙、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與學習障礙的風險。

  • 成人時期

相較於正常出生體重的兒童,「胎兒小於妊娠年齡」兒童在成人階段有較高的機率罹患中樞型肥胖、脂質異常、胰島素阻抗、葡萄糖代謝異常、高血壓等代謝症候群與心血管疾病,特別是兒童時期高熱量飲食、體重快速增加的肥胖兒童。由此可見「小時候胖」幾乎註定成人以後肥胖的趨勢,甚至助長成人肥胖併發症的發生。

「胎兒小於妊娠年齡」的寶寶,從出生一直到長大成人,都有許多健康議題需要特別關注。建議此族群家長,應格外留意以下幾點:

  1. 「胎兒小於妊娠年齡」的寶寶,於兩歲以前的生長曲線未達標請先不要過度擔心,出生後應密切配合新生兒科醫師或兒科醫師的追蹤安排,留意後續的生長發育狀況。
  2. 若 3~4 歲生長曲線仍明顯落後,請就診兒童內分泌科進一步評估診療。
  3. 應留意是否過早出現第二性徵。若女孩 8 歲前胸部、陰毛發育,10 歲前初經來潮;男孩 9 歲前睪丸長大、陰莖明顯變長變粗、長陰毛,請務必就診兒童內分泌科。
  4. 應避免不當餵食導致過度的體重增加,因為這將大幅提升未來代謝症候群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討論功能關閉中。

careonline_96
455 篇文章 ・ 271 位粉絲
台灣最大醫療入口網站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找回擁有食物的主導權?從零開始「菇類採集」!——《真菌大未來》
積木文化
・2024/02/25 ・4266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菇類採集

在新冠肺炎(COVID-19)大流行後,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裡的食品與安全在眾目睽睽下被抽離出來,變成後疫情時代最重要的兩個元素。對食物的焦慮點燃人們大腦中所有生存意志,於是大家開始恐慌性地購買,讓原本就已經脆弱、易受攻擊的現代糧食系統更岌岌可危。

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的祖先以前就經歷過這一切,留下來的經驗值得借鏡。菇類採集的興趣在艱難時期達到顛峰,這反映了人類本能上對未來產生的恐懼。1 無論是否有意,我們意識到需要找回擁有食物的主導權,循著古老能力的引導來找尋、準備我們自己的食物,如此才能應付食物短缺所產生的焦慮。

在新冠肺炎大流行後,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裡的食品與安全在眾目睽睽下被抽離出來,變成後疫情時代最重要的兩個元素。圖/pexels

我們看見越來越多人以城市採集者的身分對野生菇類有了新的品味,進而找到安全感並與大自然建立起連結。這並不是說菇類採集將成為主要的生存方式,而是找回重新獲得自給自足能力的安全感。此外,菇類採集的快感就足以讓任何人不斷回歸嘗試。

在這個數位時代,菇類採集是讓我們能與自然重新連結的獨特活動。我們早已遺忘,身體和本能,就是遺傳自世世代代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菇類採集者。走出現代牢籠、進入大自然從而獲得的心理和心靈滋養不容小不容小覷。森林和其他自然空間提醒著我們,這裡還存在另一個宇宙,且和那些由金錢、商業、政治與媒體統治的宇宙同樣重要(或更重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這個數位時代,菇類採集是讓我們能與自然重新連結的獨特活動。圖/unsplash

只有願意撥開遮蓋的落葉並專注尋找,才能體認到菇類的多樣性和廣泛分布。一趟森林之旅能讓人與廣大的生態系統重新建立連結,另一方面也提醒我們,自己永遠屬於生命之網的一部分,從未被排除在外。

腐爛的樹幹不再讓人看了難受,而是一個充滿機遇的地方:多孔菌(Bracket Fungi)──這個外觀看起來像貨架的木材分解者,就在腐爛的樹幹上茁壯成長,規模雖小卻很常見。此外,枯葉中、倒下的樹上、草地裡或牛糞上,也都是菇類生長的地方。

菇類採集是一種社會的「反學習」(遺忘先前所學)。你不是被動地吸收資訊,而是主動且專注地在森林的每個角落尋找真菌。不過度採集、只拿自身所需,把剩下的留給別人。你不再感覺遲鈍,而是磨練出注意的技巧,只注意菇類、泥土的香氣,以及醒目的形狀、質地和顏色。

只有願意撥開遮蓋的落葉並專注尋找,才能體認到菇類的多樣性和廣泛分布。圖/unsplash

菇類採集喚醒身體的感官感受,讓心靈與身體重新建立連結。這是一種可以從中瞭解自然世界的感人冥想,每次的發現都振奮人心,運氣好的話還可以帶一些免費、美味又營養的食物回家。祝您採集愉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計畫

菇類採集就像在生活中摸索一樣,很難照既定計畫執行,而且以前的經歷完全派不上用場。最好的方法就是放棄「非採集到什麼不可」的念頭,持開放心態走出戶外執行這項工作。菇類採集不僅是享受找到菇的滿足感,更重要的是體驗走過鬆脆的樹葉、聞著森林潮濕的有機氣味,並與手持手杖和柳條筐的友善採菇人相遇的過程。

菇類採集很難照既定計畫執行,最好的方法就是放棄「非採集到什麼不可」的念頭。採集過程幾乎就像玩捉迷藏,只不過你根本不確定自己在找什麼,甚至根本不知道要找的東西是否存在。圖/unsplash

你很快就會明白為什麼真菌會有「神秘的生物界」的稱號。真菌無所不在但又難以捉摸,採集過程幾乎就像玩捉迷藏,只不過你根本不確定自己在找什麼,甚至根本不知道要找的東西是否存在。但還是要有信心,只要循著樹木走、翻動一下原木、看看有落葉的地方,這個過程就會為你指路。一點點的計畫,將大大增加你獲得健康收益的機會。所以,讓我們開始吧。

去哪裡找?

林地和草原,是你將開始探索的兩個主要所在。林地底層提供真菌所需的有機物質,也為樹木提供菌根關係。橡樹、松樹、山毛櫸和白樺樹都是長期的菌根夥伴,所以循著樹種,就離找到目標菇類更近了。

林地底層提供真菌所需的有機物質,也為樹木提供菌根關係。圖/pexels

草原上也會有大量菇類,但由於這裡的樹木多樣性和環境條件不足,所以菇類種類會比林地少許多。如果這些地點選項對你來說都太遠了,那麼可以試著在自家花園或在地公園綠地當中尋找看看。這些也都是尋菇的好地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澳洲新南威爾斯州奧伯倫

澳洲可以說是真菌天堂。與其他大陸隔絕的歷史、不斷變化的氣候以及營養豐富的森林,讓澳洲真菌擁有廣大的多樣性。澳洲新南威爾斯州(New South Wales)的奧伯倫(Oberon)就有一座超過四萬公頃的松樹林,是採集菇類的最佳地點之一。

在那裡,有廣受歡迎的可食用菌松乳菇(又稱紅松菌),據說這種真菌的菌絲體附著在一棵歐洲進口樹的根部,而意外被引進澳洲。 1821 年,英國真菌學家塞繆爾・弗里德里克・格雷(Samuel Frederick Gray)將這種胡蘿蔔色的菇命名為美味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這的確名符其實,因為「Deliciosus」在拉丁語中意為「美味」。如果想要在奧伯倫找到這些菇類,秋天時就要開始計劃,在隔年二月下旬至五月的產季到訪。

位於澳洲新南威爾斯州的奧伯倫就有一座超過四萬公頃的松樹林,是採集菇類的絕佳地點。圖/unsplash

英國漢普郡新森林國家公園

在英國,漢普郡的新森林國家公園(Hampshire’s New Forest)距離倫敦有九十分鐘的火車車程。它由林地和草原組成,當中有種類繁多的植物群、動物群和真菌可供遊客觀賞,甚至還有野生馬匹在園區裡四處遊蕩。

這片森林擁有兩千五百多種真菌,其中包括會散發惡臭的臭角菌(Phallus impudicus),它的外觀和結構就如圖鑑中描述般,與男性生殖器相似且不常見。還有喜好生長於橡樹上,外觀像架子一樣層層堆疊的硫色絢孔菌(Laetiporus sulphureus ,又稱林中雞)。該國家公園不允許遊客採收這裡的菇,所以請把時間花在搜尋、鑑別與欣賞真菌上。如果幸運的話,該地區可能會有採集團體可以加入,但能做的也僅限於採集圖像鑑別菇類,而非採集食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英國,漢普郡的新森林國家公園由林地和草原組成,當中有種類繁多的植物群、動物群和真菌可供遊客觀賞。該國家公園不允許遊客採收這裡的菇,所以請把時間花在搜尋、鑑別與欣賞真菌上。圖/unsplash

美國紐約市中央公園

甚至紐約市的中央公園也有採集菇類的可能性。雖然在 1850 年代公園建造之時並未刻意引進菇類物種,但這個占地八百四十英畝的公園現已登錄了四百多種菇類,足以證明真菌孢子的影響之深遠。

加里・林科夫(Gary Lincoff)是一位自學成才、被稱作「菇類吹笛人」2 的真菌學家,他住在中央公園附近,並以紐約真菌學會的名義會定期舉辦菇類採集活動。林科夫是該學會的早期成員之一,該學會於 1962 年由前衛作曲家約翰・凱吉(John Cage)重新恢復運作。凱吉也是一位自學成才的業餘真菌學家,並靠自己的能力成為專家。

甚至紐約市的中央公園也有採集菇類的可能性。雖然在 1850 年代公園建造之時並未刻意引進菇類物種,但這個占地八百四十英畝的公園現已登錄了四百多種菇類。圖/wikipedia

進行菇類採集時,找瞭解特定物種及其棲息地的在地專家結伴同行,總是有幫助的。如果你需要一個採集嚮導,求助於所在地的真菌學會會是一個正確方向。

何時去找?

在適當的環境條件下(例如溫度、光照、濕度和二氧化碳濃度),菌絲體全年皆可生長。某些物種對環境條件較敏感,但平均理想溫度介於 15~24 ℃ 之間,通常是正要進入冬季或冬季剛過期間,因此秋季和春季會是為採集菇類作計畫的好季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秋季和春季是為採集菇類作計畫的好季節,但因為菇類受溫度變化模式和降雨量的影響很大,所以每年採菇的旺季時間會略有不同。圖/unsplash

當菌絲體從周圍吸收水分時,會產生一股破裂性的力量,讓細胞充滿水分並開始出菇。這就是菇類通常會出現在雨後和一年中最潮濕月份的原因。牢記這些條件,就可以引導你找到寶藏。但也要記得,因為菇類受溫度變化模式和降雨量的影響很大,所以每年採菇的旺季時間會略有不同。

註解

  1. Sonya Sachdeva, Marla R Emery and Patrick T Hurley, ‘Depiction of wild food foraging practices in the media: Impact of the great recession’, Society & Natural Resources, vol. 31, issue 8, 2018, <doi.org/10.1080/08941920.2 018.1450914>. ↩︎
  2. 譯注:民間傳說人物。吹笛人消除了哈梅林鎮的所有老鼠,但鎮上官員拒絕給予承諾的報酬,於是他就吹奏著美麗的音樂,把所有孩子帶出哈梅林鎮。 ↩︎

——本文摘自《真菌大未來:不斷改變世界樣貌的全能生物,從食品、醫藥、建築、環保到迷幻》,2023 年 12 月,積木文化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0

5
0

文字

分享

0
5
0
寶寶耳朵一直有聲音,但寶寶不說——孩子的耳鳴困擾你發現了嗎?
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_96
・2023/11/22 ・2785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 文/蔡宜欣
  • 雅文基金會聽語科學研究中心 助理研究員

全球耳鳴的盛行率約 10% 到 20%,最常發生在 40 至 60 歲的成人身上,且該比率有隨著年齡增長上升的趨勢(Kleinjung, 2020; Pinto, 2010)。

然而,整合過去針對兒童及青少年的研究發現,聽力正常的孩子得到耳鳴的比例在 4.7% 至 46% 不等,而聽力損失的孩子得到耳鳴的比例為 23.5% 至 62.2%,大幅高於一般聽力正常者 (Rosing, 2016)。顯然,耳鳴並非成年人的專利,我們的孩子也可能面臨耳鳴的困擾。

只有我聽得到,是「耳鳴」還是「幻聽」?

人們常混淆「耳鳴」與「幻聽」這兩者同樣都是屬於環境中不存在,但卻是自己聽得見聲音的徵狀,然而,其實二者可以從所聽見的聲音是否有所意義加以區隔。

人們常混淆「耳鳴」與「幻聽」這兩者同樣都是屬於環境中不存在,但卻是自己聽得見聲音的徵狀。圖/envato

幻聽(Auditory hallucinations)顧名思義是指出現聽的幻覺,幻聽者認為自己聽到了某種感覺真實存在的聲音,事實上聲音並不存在,而聲音的類型通常為一種或多種有意義的聲音,如:聽見有人在叫自己的名字,但事實上沒人叫我;聽見手機鈴響,但實際上手機並未有來電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部分偶發性幻聽是由於心理壓力所造成,若未實質影響生活品質或許暫時可以忽略。然而,若是因疾病(如:思覺失調症、躁鬱症、感官系統疾病或腦瘤等)而頻繁出現幻聽,則建議進一步就醫治療(新生精神康復會,2016)。

同樣都是聽見並不存在的聲音,耳鳴(Tinnitus)則是指聽到單調且不具意義的聲音,如:一段連續或間斷的「嗡嗡聲」、「逼逼聲」、「嘶嘶聲」、「沙沙聲」等,每個人出現耳鳴的狀況不太一致:時間從短短幾秒鐘至持續不斷,頻率從偶發的一次性至每天數次皆有可能。

揮之不去的耳鳴也可能找上孩子!

有研究指出,耳鳴並非一種疾病,而是屬於多種潛在疾病的症狀(Han et al., 2009),如:中耳炎、耳垢栓塞(impacted cerumen)或噪音暴露等,即很可能是兒少引發耳鳴的原因(Baguley, 2013; Coelho, 2007)。

揮之不去的耳鳴也可能找上孩子,研究顯示發現有耳鳴的兒少比例有 34%。圖/envato

一項針對 1100 位 6 歲至 16 歲的兒童及青少年的研究顯示,僅有 6.5% 的兒少會主動抱怨耳鳴,在進一步詢問之後,發現有耳鳴的兒少比例提升至 34%,這也表示大人可以透過一些問題的引導,能幫助兒少描述出耳鳴的經驗與感受,譬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是否感覺到耳朵裡有噪音?
在什麼情況下會聽見這些噪音?
這些噪音像什麼樣子的聲音?
哪一隻耳朵會聽見聲音?

以及請他們回想耳鳴發生的頻率和持續時間耳鳴帶來的困擾程度等。

兒少之所以很少會主動表明自己有耳鳴,可能是他們已經習慣了長期存在的耳鳴,或者他們本身並不清楚耳鳴是一種症狀;除此之外,也可能是曾經主動提到過他們的耳鳴問題,但這些感受被大人們忽略了。(Savastano, 2002; Savastano, 2007; Savastano, Marioni, & de Filippis, 2009)。

耳鳴最常見的影響包含:焦慮、抑鬱、失眠、認知和專注力下降、語音辨識能力下降、行為或情緒問題等(Han et al., 2009; Kleinjung & Langguth, 2020),耳鳴還可能讓孩子出現煩躁、緊張、語言能力下降、學習或寫作困難等情況(Savastano, Marioni, & de Filippis, 2009),家長可以留意孩子是否會摀住/拍打/拉扯耳朵、注意力不集中,或是說「我的耳朵好吵」、「一直有聲音」等,來傳達他們聽見了不存在的聲音,若發現孩子出現這類情況,宜盡速就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耳鳴可能會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焦慮等症狀。圖/photo AC

找出原因、及時治療,兒少耳鳴就有機會改善

雖然大部分的人遇到的耳鳴並非永久性,經過休息也可能可以改善,但若耳鳴發生的頻率過高,特別是出現其他併發症,如:頭痛、頭暈,或已經影響到生活時,建議尋求醫生的協助,找出引發耳鳴的原因和合適的改善方式。一般來說,常見的耳鳴改善策略如下(Han et al., 2009):

一、直接降低耳鳴的強度

  1. 藥物治療:服用特定藥物可以降低耳鳴強度或舒緩耳鳴所帶來的不適。
  2. 電抑制(Electrical suppression):對耳蝸進行電刺激以抑制耳鳴。

二、減緩耳鳴所帶來的困擾

  1. 認知及行為治療:運用積極的思維取代消極的思維、將注意力轉移至令人愉快的事物、圖片上等方式面對耳鳴困擾。
  2. 聲音治療:透過撥放自然環境音,如雨聲、瀑布聲進而減緩耳鳴者對於耳鳴的感受。
  3. 配戴助聽器:亦屬於聲音治療。針對聽力損失程度較重者,透過助聽器將環境音、語音放大,藉以將注意力從耳鳴上面轉移。
  4. 音樂治療:模擬出與耳鳴頻率、強度相符,但相位相反的音樂,透過音樂與耳鳴聲波的疊加,進而削弱耳鳴聲,讓耳鳴者達到減敏的效果(Liu et al., 2023)。
  5. 耳鳴再訓練療法/耳鳴減敏療法(Tinnitus Retraining Therapy, TRT):結合聆聽低頻率背景音的生理減敏,及醫生引導正向面對耳鳴的心理減敏達到治療效果。
  6. 頸部、咀嚼肌的按摩與伸展:針對下顎、頸部疾病患者,透過頸部、咀嚼肌的按摩和伸展可以有效改善耳鳴。

雖然耳鳴好發於成年人,但是兒童和青少年也容易因為噪音傷害、中耳炎、耳垢栓塞等引起耳鳴,家長除了多加觀察孩子的反應,也可以透過引導的方式幫助孩子表達聽到異聲的頻率、持續時間困擾。若孩子疑似面臨到耳鳴的困擾,建議儘早帶孩子尋求醫生的診治,以免錯過黃金治療期。

參考文獻

  1. Kleinjung, T., & Langguth, B. (2020). Avenue for future tinnitus treatments. Otolaryngolog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53(4), 667-683.
  2. Pinto, P. C. L., Sanchez, T. G., & Tomita, S. (2010). The impact of gender, age and hearing loss on tinnitus severity. Brazilian journal of otorhinolaryngology76, 18-24.
  3. Rosing, S. N., Schmidt, J. H., Wedderkopp, N., & Baguley, D. M. (2016). Prevalence of tinnitus and hyperacusi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BMJ open6(6), e010596. 
  4. 新生精神康復會(2016)。改變幻聽的世界。香港:香港經濟日報有限公司。
  5. Han, B. I., Lee, H. W., Kim, T. Y., Lim, J. S., & Shin, K. S. (2009). Tinnitus: characteristics, causes, mechanisms, and treatments. 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logy5(1), 11-19. 
  6. Baguley, D., McFerran, D., & Hall, D. (2013). Tinnitus. The Lancet, 382(9904), 1600-1607. 
  7. Coelho, C. B., Sanchez, T. G., & Tyler, R. S. (2007). Tinnitus in children and associated risk factors. Progress in brain research166, 179-191.
  8. Savastano, M. (2002). A protocol of study for tinnitus in childhoo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 otorhinolaryngology64(1), 23-27.
  9. Savastano, M. (2007). Characteristics of tinnitus in childhood. European journal of pediatrics166, 797-801.
  10. Savastano, M., Marioni, G., & de Filippis, C. (2009). Tinnitus in children without hearing impair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 otorhinolaryngology73, S13-S15. 
  11. Liu, Y., Yang, S., Wang, Y., Hu, J., Xie, H., Ni, T., & Han, Z. (2023). Efficacy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outcomes of customized music therapy combined with a follow-up system in chronic tinnitus patients. Journal of Otolaryngology-Head & Neck Surgery52(1), 1-11.
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_96
55 篇文章 ・ 222 位粉絲
雅文基金會提供聽損兒早期療育服務,近年來更致力分享親子教養資訊、推動聽損兒童融合教育,並普及聽力保健知識,期盼在家庭、學校和社會埋下良善的種子,替聽損者營造更加友善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