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6
1

文字

分享

0
6
1

魚魚也會吸毒成癮!?藥毒物對褐鱒魚的影響

羅夏_96
・2021/08/08 ・3337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們都知道毒品會影響人的行為,但你知道當剩餘的毒品被人體排出後,會隨著下水道排放到自然環境中,並影響野生動物的行為嗎?近期發表在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上的研究就顯示這種可能性。

藥物與毒品除了傷身,更是環境汙染物

全世界每年約有 2.69 億人使用毒品,毒品成癮不僅是一個全球性的健康問題,更對醫療、經濟與社會安全造成隱患。然而,一個較少被人們重視的問題是,毒品對人在生理上的影響,也同樣可能會發生在野生動物上。

當我們使用藥物後,人體並不會百分之百吸收和代謝這些藥物,剩餘的藥物會透過人體的排泄系統被排放到下水道系統中。雖然下水道的廢水會先到汙水處理廠做處理,然後才會排放到自然環境中。但現有的汙水處理廠並沒有過濾這些藥物的能力,畢竟當初汙水處理廠的設計本就沒考慮到這個問題,因此這些藥物很多就直接進入自然環境中。至於這些剩餘藥物排放到自然環境中,會對野生動物產生何種影響,過往沒有太多人重視。但隨著人們的藥物使用比例和量逐年升高,這個問題已受到部分科學家的重視。

我們服用藥物後,不被吸收的殘餘部分會經由下水道排放到自然環境中。圖/Pexels

例如今年 2 月發表在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上的研究顯示,當孔雀魚 (Poecilia reticulata) 長期處在百憂解濃度為每公升 30 奈克(該濃度為澳洲許多淡水河中實際偵測到的百憂解濃度)的水中,牠們的行為確實會受到影響,不過這個影響不會降低孔雀魚的覓食、生育和躲藏能力,因此研究人員認為該濃度的百憂解不影響孔雀魚在野外生存的能力。雖然不影響生存能力,但該研究仍顯示藥物在自然環境中,確實會對野生動物的行為產生影響。

而當排放的藥物濃度提升,或著是藥效更強的毒品被排放到自然環境中,是否會對野生動物有更進一步的影響,就讓不少科學家擔憂。而甲基安非他命正是符合這兩個條件的藥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甲基安非他命的濫用已是全球性的問題,隨著甲基安非他命的使用量逐年攀升,世界各地的河流中,甲基安非他命的濃度也越來越高。根據研究顯示,一些國家的河流,其中的甲基安非他命濃度可達每公升數百奈克(最高甚至可達數微克)。而根據先前一些魚類的研究顯示,這個濃度的甲基安非他命已會影響魚類的神經系統。因此捷克生命科學大學和南波西米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就針對這個問題進行探討。

水中的藥物濃度會影響魚類。圖/Wiki

褐鱒魚比較愛有甲基安非他命的水

研究人員選定褐鱒魚為實驗對象,原因是該魚種已廣泛存在於各大陸的淡水流域中,而且也是研究環境汙染物時常用的實驗動物。

研究人員向捷克當地的魚商購買了 120 條野生褐鱒魚,他們會先將這些魚在實驗室安置兩周以適應環境。接著將 60 條魚放在每公升含有 1 微克甲基安非他命的水中培養 8 周,模擬褐鱒魚長期處在被甲基安非他命污染的河流中的情況;另外 60 條魚則放在一般水中培養做為對照組。8 周後,這些魚會被移到一般水中 10 天。研究人員假設,如果褐鱒魚確實對甲基安非他命上癮,那將牠們從含有甲基安非他命的水箱移到一般水箱後,牠們很可能會出現藥物戒斷症狀。

實驗示意圖。圖/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那要如何測試牠們有藥物戒斷症狀呢?研究人員每隔兩天會將魚從水箱中取出,並將牠們放在一個特製水箱中。該水箱設計成有含甲基安非他命和不含甲基安非他命的水會同時流過,但兩股水流不會彼此干擾與混合,這樣研究人員便可觀察魚在水箱中偏好往哪個水流移動。如果褐鱒魚確實因對甲基安非他命成癮而有戒斷症狀,那牠們選擇往含有甲基安非他命的水移動的傾向會很明顯,而結果符合研究團隊的預測。

實驗團隊設計的特殊水箱示意。圖/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結果顯示,在將褐鱒魚從含有甲基安非他命的水移到普通水後的頭四天,與沒有接觸過甲基安非他命的魚相比,這些魚往含有甲基安非他命的水流移動的偏好很強,而這種差異會隨著接觸過甲基安非他命的魚在一般水中所處的時間越長而減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研究人員還注意到,在戒斷的頭四天裡,長期暴露於甲基安非他命的魚並不喜歡動,而沒接觸過的魚在水中則照常遊動。他們認為這種情況是因為魚在沒有甲基安非他命的情況下會感到焦慮,而根據 2017 年發表在 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 上的研究,在戒除鴉片類藥物的斑馬魚身上有觀察到類似的行為,而這個行為在經過多種測試後,被認定為是魚類的戒斷症狀。因此研究人員認為這些褐鱒魚確實出現戒斷症狀。

戒除鴉片類藥物的斑馬魚也有類似的戒斷症狀。圖/Wiki

研究人員在十天戒斷期後,分析褐鱒魚的大腦組織,他們發現接觸過甲基安非他命的魚的大腦內,甲基安非他命相關代謝物的種類和量都比正常的魚多,而其中不少代謝物都已證實會影響魚的行為。

綜合以上的結果,研究團隊認為在野外的褐鱒魚很可能會對河流中的微量甲基安非他命上癮,並聚集在藥物濃度較高的區域。這種被甲基安非他命吸引的非自然行為,不僅會破壞魚類的遷徙模式,也會破壞牠們覓食和交配的能力。

褐鱒魚真的對甲基安非他命上癮了嗎?

根據上述的實驗結果顯示,讓褐鱒魚長期處在含有甲基安非他命的水中,確實會對牠們產生生理和行為上的影響,但對於這些褐鱒魚是否真的上癮,前面提到以斑馬魚研究戒斷反應的論文作者 – Gabriel D. Bossé 認為仍有疑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Bossé 首先表示,這個研究讓褐鱒魚在特殊水箱的探索時間並不夠長(研究只讓魚待 10 分鐘)。如果讓魚在水箱中待幾個小時,而牠們也確實找到甲基安非他命濃度較高的地方,並在那邊待著不動,就說明魚很可能對甲基安非他命成癮。

另外研究團隊也該對褐鱒魚進行額外的行為測試,顯示在戒斷期間的魚確實處於焦慮的狀態,而這個焦慮狀態可在接觸到甲基安非他命後消除。「他們可以透過測量褐鱒魚的皮質醇水準來了解牠們是否處於焦慮狀態。」Bossé 如此說道。

儘管 Bossé 對於褐鱒魚是否上癮仍有疑慮,但他仍高度肯定這個研究。因為這個研究無疑給廢水中的毒品對野生動物有何影響,給出實際的結果。

環境汙染物的複雜影響

該研究的作者、捷克布拉格生命科學大學的行為生態學家 Pavel Horký 表示,由於這個研究是在實驗室進行,其中觀察到的成癮和戒斷行為,必須要到野外實際觀察才能得到驗證。另外,野外的河流中可不是只有甲基安非他命而已,裡面還有上百種化合物,從清潔劑、塑膠微粒、抗生素、處方藥到其他毒品都有。近年隨著環保意識逐漸抬頭,人們開始逐漸意識到各種汙染物對環境和野生動物的傷害,相關的研究也越來越多。但對於這些化合物產生的疊加、協同或拮抗等複雜作用會對環境和野生動物會產生何種影響,我們的研究可說是遠遠不夠。

野外的河流中有著許多我們所排放的化合物正汙染著環境。圖/Pexels

另外隨著全球藥物成癮的問題日趨嚴重,這個研究也告訴我們,這個問題已不再只是人類的健康、醫療和經濟問題,它也是環境問題。雖然離解決藥物成癮和毒品使用仍有很長一段距離,但這提醒我們,是時候升級和改良我們的汙水處理系統,降低對環境和野生動物的影響。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參考資料

  • Horký P, Grabic R, Grabicová K, Brooks BW, Douda K, Slavík O, Hubená P, Sancho Santos EM, Randák T. Methamphetamine pollution elicits addiction in wild fish. J Exp Biol. 2021 Jul 1;224(13):jeb242145.
  • World Drug Report 2021
  • Polverino Giovanni, Martin Jake M., Bertram Michael G., Soman Vrishin R., Tan Hung, Brand Jack A., Mason Rachel T. and Wong Bob B. M. 2021. Psychoactive pollution suppresses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fish behavior. Proc. R. Soc. B.2882020229420202294
  • Bossé GD, Peterson RT. Development of an opioid self-administration assay to study drug seeking in zebrafish. Behav Brain Res. 2017 Sep 29;335:158-166.
  • Fish get addicted to meth in polluted rivers, go through withdrawal
文章難易度
羅夏_96
52 篇文章 ・ 809 位粉絲
同樣的墨跡,每個人都看到不同的意象,也都呈現不同心理狀態。人生也是如此,沒有一人會體驗和看到一樣的事物。因此分享我認為有趣、有價值的科學文章也許能給他人新的靈感和體悟

0

8
2

文字

分享

0
8
2
快!還要更快!讓國家級地震警報更好用的「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1/21 ・2584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 文/陳儀珈

從地震儀感應到地震的震動,到我們的手機響起國家級警報,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臺灣從 1991 年開始大量增建地震測站;1999 年臺灣爆發了 921 大地震,當時的地震速報系統約在震後 102 秒完成地震定位;2014 年正式對公眾推播強震即時警報;到了 2020 年 4 月,隨著技術不斷革新,當時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以下簡稱為地震中心)僅需 10 秒,就可以發出地震預警訊息!

然而,地震中心並未因此而自滿,而是持續擴建地震觀測網,開發新技術。近年來,地震中心執行前瞻基礎建設 2.0「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預計讓臺灣的地震預警系統邁入下一個新紀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連上網路吧!用建設與技術,換取獲得地震資料的時間

「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起源於「民生公共物聯網數據應用及產業開展計畫」,該計畫致力於跨部會、跨單位合作,由 11 個執行單位共同策畫,致力於優化我國環境與防災治理,並建置資料開放平台。

看到這裡,或許你還沒反應過來地震預警系統跟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有什麼關係,嘿嘿,那可大有關係啦!

當我們將各種實體物品透過網路連結起來,建立彼此與裝置的通訊後,成為了所謂的物聯網。在我國的地震預警系統中,即是透過將地震儀的資料即時傳輸到聯網系統,並進行運算,實現了對地震活動的即時監測和預警。

地震中心在臺灣架設了 700 多個強震監測站,但能夠和地震中心即時連線的,只有其中 500 個,藉由這項計畫,地震中心將致力增加可連線的強震監測站數量,並優化原有強震監測站的聯網品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地震中心的評估中,可以連線的強震監測站大約可在 113 年時,從原有的 500 個增加至 600 個,並且更新現有監測站的軟體與硬體設備,藉此提升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

由此可知,倘若地震儀沒有了聯網的功能,我們也形同完全失去了地震預警系統的一切。

把地震儀放到井下後,有什麼好處?

除了加強地震儀的聯網功能外,把地震儀「放到地下」,也是提升地震預警系統效能的關鍵做法。

為什麼要把地震儀放到地底下?用日常生活來比喻的話,就像是買屋子時,要選擇鬧中取靜的社區,才不會讓吵雜的環境影響自己在房間聆聽優美的音樂;看星星時,要選擇光害比較不嚴重的山區,才能看清楚一閃又一閃的美麗星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表有太多、太多的環境雜訊了,因此當地震儀被安裝在地表時,想要從混亂的「噪音」之中找出關鍵的地震波,就像是在搖滾演唱會裡聽電話一樣困難,無論是電腦或研究人員,都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才能判讀來自地震的波形。

這些環境雜訊都是從哪裡來的?基本上,只要是你想得到的人為震動,對地震儀來說,都有可能是「噪音」!

當地震儀靠近工地或馬路時,一輛輛大卡車框啷、框啷地經過測站,是噪音;大稻埕夏日節放起絢麗的煙火,隨著煙花在天空上一個一個的炸開,也是噪音;台北捷運行經軌道的摩擦與震動,那也是噪音;有好奇的路人經過測站,推了推踢了下測站時,那也是不可忽視的噪音。

因此,井下地震儀(Borehole seismometer)的主要目的,就是盡量讓地震儀「遠離塵囂」,記錄到更清楚、雜訊更少的地震波!​無論是微震、強震,還是來自遠方的地震,井下地震儀都能提供遠比地表地震儀更高品質的訊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於 2008 年展開建置井下地震儀觀測站的行動,根據不同測站底下的地質條件,​將井下地震儀放置在深達 30~500 公尺的乾井深處。​除了地震儀外,站房內也會備有資料收錄器、網路傳輸設備、不斷電設備與電池,讓測站可以儲存、傳送資料。

既然井下地震儀這麼強大,為什麼無法大規模建造測站呢?簡單來說,這一切可以歸咎於技術和成本問題。

安裝井下地震儀需要鑽井,然而鑽井的深度、難度均會提高時間、技術與金錢成本,因此,即使井下地震儀的訊號再好,若非有國家建設計畫的支援,也難以大量建置。

人口聚集,震災好嚴重?建立「客製化」的地震預警系統!

臺灣人口主要聚集於西半部,然而此區的震源深度較淺,再加上密集的人口與建築,容易造成相當重大的災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多都會區的建築老舊且密集,當屋齡超過 50 歲時,它很有可能是在沒有耐震規範的背景下建造而成的的,若是超過 25 年左右的房屋,也有可能不符合最新的耐震規範,並未具備現今標準下足夠的耐震能力。 

延伸閱讀:

在地震界有句名言「地震不會殺人,但建築物會」,因此,若建築物的結構不符合地震規範,地震發生時,在同一面積下越密集的老屋,有可能造成越多的傷亡。

因此,對於發生在都會區的直下型地震,預警時間的要求更高,需求也更迫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著手於人口密集之都會區開發「客製化」的強震預警系統,目標針對都會區直下型淺層地震,可以在「震後 7 秒內」發布地震警報,將地震預警盲區縮小為 25 公里。

111 年起,地震中心已先後完成大臺北地區、桃園市客製化作業模組,並開始上線測試,當前正致力於臺南市的模組,未來的目標為高雄市與臺中市。

永不停歇的防災宣導行動、地震預警技術研發

地震預警系統僅能在地震來臨時警示民眾避難,無法主動保護民眾的生命安全,若人民沒有搭配正確的防震防災觀念,即使地震警報再快,也無法達到有效的防災效果。

因此除了不斷革新地震預警系統的技術,地震中心也積極投入於地震的宣導活動和教育管道,經營 Facebook 粉絲專頁「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跨部會舉辦《地震島大冒險》特展、《震守家園 — 民生公共物聯網主題展》,讓民眾了解正確的避難行為與應變作為,充分發揮地震警報的效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雖然地震中心預計於 114 年將都會區的預警費時縮減為 7 秒,研發新技術的腳步不會停止;未來,他們將應用 AI 技術,持續強化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降低地震對臺灣人民的威脅程度,保障你我生命財產安全。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6 篇文章 ・ 300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左看右看 貓頭鷹、寶石竟是斑馬魚
顯微觀點_96
・2024/03/28 ・1867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本文轉載自顯微觀點

乍看以為是寶石結晶的斑馬魚肌纖維、如竹林屏風般的斑馬魚尾鰭,到似貓頭鷹的斑馬魚鏡像圖以及充滿生命力大樹般的斑馬魚神經樹突,每一幅影像都以斑馬魚為題,卻拍出不同的趣味。

本次 Taiwan 顯微攝影競賽八名優選獎中,就有四位得獎者是中研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陳振輝老師的學生。這些拍出技術與美感兼具作品的研究者,分別為 Uday Kumar、Marco De Leon、陳樂融和劉昱秀。

其中, 來自印度的 Uday Kumar 參加第一屆顯微攝影競賽至今,年年獲獎,更榮獲首屆金獎。而他的同儕,來自菲律賓的 Marco De Leon 也因受到他的啟發參賽,於今年獲得優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振輝老師實驗室主要以斑馬魚為樣本進行再生研究。他的學生們各自探索斑馬魚的不同組織或器官;有人專精於研究心臟、有人專門研究神經,有人則專門研究肌肉纖維。

Gems And Maturity Marco Pomida De Leon
Gems And Maturity Marco Pomida De Leon
生命之樹 劉昱秀

Uday Kumar 表示,由於每個人研究的方向不同,因此必須從基因工程到成長過程,各自「顧好」自己的斑馬魚。

這些攸關研究進度與實驗設計的斑馬魚,養殖在細生所地下室的魚房。數十個排列整齊畫一的魚缸,裡頭有著各式大小、不同生長階段和品系的斑馬魚。

為了能夠取卵進行基因轉殖,從養殖器皿到時間都必須加以控制。Uday Kumar 表示,除了一般魚缸外,養殖斑馬魚會再裝置一個多孔的產卵盒。晚上將公魚和母魚用隔板隔開,並保持環境黑暗,避免交配產卵。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等到隔天上午將隔板拿掉,讓公魚、母魚相會,並利用光周期誘發產卵、受精後,必須將特製的產卵盒斜置,好讓受精卵下沉到魚缸底部。如此一來,也可避免斑馬魚將受精卵吃掉。

陳振輝老師實驗室專注於「多顏色細胞標誌技術」(Brainbow/Skinbow)。利用基因重組的方式,將紅、藍、綠三種不同色的螢光蛋白在個別細胞裡表現不同數量,依不同比例產生更多顏色來標誌不同細胞。

Uday Kumar 表示,要將目標基因注入細胞內,需要使用顯微注射技術,在立體顯微鏡下將注射管準確地插入受精卵中。

不過這對他來說,顯微注射已經是一件熟練到「像騎腳踏車」般簡單的事,一天注射超過 500 顆受精卵都沒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雖然基因轉殖對這些研究者來說已是熟能生巧的事,但要建立新的基因轉殖魚仍然要花上漫長的時間,通常需要 6 個月到一年,品系才會逐漸穩定。以 Uday Kumar 於 2021 年獲得金獎的作品來說,就是花了兩年才培育出能以正確比例呈現美麗色彩的斑馬魚。

顯微攝影的每一幅作品除了呈現出精彩美麗的影像外,背後更蘊含著每一位研究者精湛的技術以及長久累積的研究心血。

583050
細生所地下室的魚房,有著各式大小、不同生長階段和品系的斑馬魚。攝影/楊雅棠
Uday Kumar使用立體顯微鏡。攝影/楊雅棠

斑馬魚小教室

斑馬魚(Danio rerio)是常見的模式生物之一,原分布於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緬甸、尼泊爾等南亞淡水流域。其體長約 3 至 4 公分,雄魚體修長且背部呈淺橄欖黃色,雌魚體渾圓腹部較彭大;適合生長溫度為 23 至 28℃。

斑馬魚胚胎透明、發育期間短,容易觀察;且屬於脊椎動物,與人類有相似器官如心血管、神經等,加上基因組序列已解開,基因轉殖容易,種種優點使得牠成為非常適合作為遺傳研究及藥物篩選的脊椎動物模式。

查看原始文章

參考資料

  1. 顯微鏡下一抹彩虹,陳振輝,《中央研究院週報》第 1610 期
  2. 臺灣斑馬魚中心——中研院分支介紹,黃聲蘋,《中央研究院週報》第 1360 期
  3. 心臟、尾鰭與脊椎,那些以斑馬魚進行的「再生」研究
  4. 「從動物身上問對問題,就可以找到答案!」陳振輝談斑馬魚的超強再生力

討論功能關閉中。

顯微觀點_96
1 篇文章 ・ 0 位粉絲
從細微的事物出發,關注微觀世界的一切,對肉眼所不能見的事物充滿好奇,發掘蘊藏在微觀影像之下的故事。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毒品的成癮問題該如何解決?或許我們該探究臺灣自己的做法——《島國毒癮紀事》
春山出版
・2023/05/27 ・2348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每座藥癮冰山下的議題盤根錯結,沒有一套放諸四海皆準的解方。研究成癮醫學的國家衛生研究院神經及精神醫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王聲昌就認為,各國用藥文化、歷史不同,很難把國外做法原封不動移植臺灣。要探究的,是怎麼在臺灣自己的脈絡下檢視成癮問題。

臺灣在 1998 年修正公布《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其實已符合國際將吸毒者由罪犯轉為病犯的趨勢。現在施用一、二級毒品被查獲,會送到勒戒所觀察勒戒,若評估有繼續施用的傾向,則送戒治;戒治後三年內再犯,下一步才可能通向監獄。2008 年建立的「緩護療」,則是本於「病犯」觀點所出現的政策,在監禁隔絕前,有一道醫療的緩衝機會。

臺灣的成癮治療 仍在典範轉移

自 1998 年修法以來,王聲昌認為國內對藥癮者的處遇投入依舊不足。他表示,長期以來,成癮者的醫療處遇偏向症狀治療,比如急性戒斷期出現躁動,就求診請醫師開藥鎮靜,這是頭痛醫頭,不是戒癮。臺灣的成癮治療,仍在典範轉移階段。

接受我們採訪的醫師與檢察官也提到,成癮治療沒有健保補助,難以挹注醫院收入,導致治療品質參差不齊,對病人也沒吸引力。臺灣的門診一診看四、五十人是常態,成癮者很難在短時間內獲得幫助。

而且成癮醫學不像電腦斷層,一掃就知道問題在哪裡,病人會談、做量表時難免避重就輕。「每個人來都發誓要戒,評估工具受限下,很難衡量問題有多嚴重,」王聲昌分析,「過去的藥癮者是法律上的犯人,查到毒品就關起來,很少醫療專業者主動去監所(協助藥癮者),無論醫療知識或經驗累積都不足。所以臺灣的醫療在世界排名前段,成癮醫學卻落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更難撼動的是觀念,社會普遍對藥癮者抱持負面印象,讓有心求助的人因擔憂外界眼光而退縮。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專門委員洪嘉璣,主要負責的業務是成癮處遇,她這樣比喻:「藥癮比隱疾還隱疾,病人自己不講,家屬也不敢求助。」

除了美沙冬,舒倍生()舌下錠也被用於海洛因施用者戒癮時的替代療法藥物。圖/wikipedia

成癮是段病程,治療需要一組配方,每種配方在不同階段帶來不同效果。這些配方分散在各部會與醫療院所,大家的目標都是降低藥癮危害,立場卻常背道而馳。洪嘉璣舉例,「例如警察看到這個人怎麼又吸毒,要抓起來;我們看到的是他從每天打 6 針,到現在二週用一次,已經有進步。」跨部會的合作,總得花很多時間溝通。

走得磕絆,但在典範轉移的陣痛期總是如此。王聲昌認為,與其把焦點放在成癮是否復發,不如將重點放在服務提供上,研究提供什麼樣的處遇,才能給戒癮者最大幫助。「會遇到的狀況是,很多事情能在既有框架中運作得很好,大家就會質疑為什麼要為了一小撮成癮者改變現狀?」

要有改變,就要有突破框架的嘗試,2018 年底上路的美沙冬跨院區給藥就是一個例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回歸正常生活的可能

國衛院 2017 年先找 25 間有意願的醫院試辦,訂定適用申請跨區給藥的個案條件、評估機制,並設置協作中心,由專人總機負責媒合轉介個案。過程中狀況難免,總機作為緩衝角色,除了能即時偵錯,讓問題得到回饋,也能累積醫院間的信任,而非增加衝突。一年後累積足夠的基礎與經驗,才讓總機退場,讓院方用電腦系統作業。截至 2022 年 12 月,已有 20 個縣市、64 間醫院加入跨區給藥。

接受美沙冬治療的海洛因成癮者,一天不喝美沙冬就可能出現戒斷症狀,但在過去得每天到固定醫療院所報到領藥,造成生活與工作不便、無法出遠門,也影響接受治療意願。規劃推動此計畫的王聲昌說,跨區給藥概念簡單、實務困難,轉出醫院希望給患者方便,轉入方怕患者有問題,兩邊沒交集。當然一紙行政命令就能立刻上路,但第一線的信任問題沒解決,刁難與挫折恐怕落到個案身上。

儘管如此,從第一線服務端考慮需求的方式,已經逆轉行政體系的思維。而原本須每天到固定醫療院所、在醫護人員監督下喝美沙冬的個案,現在能出遠門工作、探親、旅遊,更接近一般人的正常生活。

「用美沙冬的人很小眾,但就是要從這微不足道的事情開始,慢慢帶動改變。」王聲昌嚴肅的語氣,到這裡終於開朗起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司法、醫療與社會能做的,是幫藥癮者清出路徑、磨銳武器,伴著他們上戰場。唐心北認為,成癮是一種腦部的疾病,也是一種關係的疾病,每個生命都不同,沒有一組能套用在特定成癮樣態上的公式。治療過程,得瞭解每位成癮者用藥的經驗、背景、生活樣態,協助患者消除弱點、強化優勢;不只醫療與司法,還需連結校園、心諮輔導、勞動就業等多元處遇。

唐心北認為,成癮是一種腦部的疾病,也是一種關係的疾病,每個生命都不同,沒有一組能套用在特定成癮樣態上的公式。示意圖/envatoelements

每次緩護療的初診,唐心北會問患者同一個問題:你為什麼想戒?他認為這是整個成癮治療的核心,「患者得認真思考他到這裡的原因,不能只說是檢察官要他來。(戒癮)這件事,要從外在壓力轉換為內在的意念。」

畢竟,這是一場和自己的戰爭。

——本文摘自《島國毒癮紀事:那些在製販、司法、醫療、社區裡的用藥悲劇與重生》,2023 年 4 月,春山出版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春山出版
12 篇文章 ・ 2 位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