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關於糖尿病飲食:十個常見的迷思

營養共筆
・2012/08/28 ・2787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493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糖尿病並不是什麼東西都不能吃,只要適量,糖果點心依然是你能吃的

一聽到「糖尿病飲食」這幾個字可能會讓你覺得有點些沈重或是感到挫折。

也許曾經有人這麼跟你說,或是你曾聽說下面三件事情:

  • 吃太多糖會得糖尿病
  • 糖尿病飲食的規矩很多,要小心挑選吃的食物
  • 當你開始糖尿病飲食的時候,你得放棄所有你喜歡的食物

這三個說法全都是糖尿病飲食常見的迷思。就讓我們來好好地探討一下這三種與其他的糖尿病與飲食的迷思,從中挖掘出真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迷思 1;吃太多糖會得糖尿病

糖尿病是怎麼發生的呢?至今我們對此並不完全明瞭。現在知道的是吃太多糖並不會讓你得糖尿病。反而是當某種東西打亂身體將食物轉換成能量的時候,那才是糖尿病的開端。

要瞭解罹患糖尿病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請把這些事情放在心裡:你的身體分解你吃下的食物,當中有一大部分被分解為葡萄糖,它是一種給予細胞能量所必須的糖。胰島素是一種由胰臟所產生的荷爾蒙,它幫助體內的細胞(肌肉細胞、脂肪細胞)利用葡萄糖作為燃料。

依糖尿病發生的原因不同,目前把糖尿病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 第一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這一型的糖尿病發生在胰臟無法製造胰島素的時候。沒有胰島素,糖就會堆積在血液中。罹患此型糖尿病的人必須給予胰島素來促使細胞利用血糖。一般來說,第一型糖尿病大多從年輕或是兒童時罹患。研究者認為這很可能是免疫系統出了什麼差錯才會罹患型糖尿病。
  • 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當胰臟無法製造足夠的胰島素,或胰島素無法適當發揮功能,又或者兩種情況皆有的時候,就是第二型糖尿病了。體重過重會讓此型更容易發生。任何年紀都可能罹患第二型糖尿病。
  •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在某些女性懷孕期間發生。懷孕期間荷爾蒙的變化會影響胰島素正常作用。罹患妊娠糖尿病的女性通常得給予胰島素。在小孩出生後這樣的情形就可能獲得改善。

迷思2:糖尿病飲食的規矩很多

如果你已經罹患糖尿病了,你將需要規劃飲食。不過一般的原則其實很簡單:遵循「糖尿病飲食」所代表的意思是選擇能與你的活動與任何治療搭配的食物,好讓你的血糖盡可能接近正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是否得改變你現在吃的東西?有可能,不過這改變很可能沒有想像中的那麼恐怖。

迷思3:碳水化合物對糖尿病不好

實際上,碳水化合物對糖尿病有益。它們是構成健康糖尿病飲食或其他任何健康飲食的基礎。碳水化合物對血糖有很大的影響力,而當你吃著糖尿病飲食的時候,血糖就是用來監控碳水化合物攝取的情形。

然而,碳水化合物食物含有許多必需營養素,像是維生素、礦物質以及纖維。所以呢,糖尿病飲食的要點就是選擇營養含量最為豐富的食物,如全麥麵包、高纖水果與蔬菜。當然如果你先去找營養師諮詢,你會發現之後選擇食物會很輕鬆。

迷思 4:對糖尿病來說,蛋白質比碳水化合物好

因為碳水化合物能快速影響血糖濃度,如果你已罹患糖尿病,或許會有人勸你少吃碳水化合物,然後多吃點蛋白質。不過過多的蛋白質對罹患糖尿病的人來說,可能會引起其他的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主要的問題在於許多富含蛋白質的食物(肉類)也可能含有許多的飽和脂肪。這類脂肪吃太多,會增加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糖尿病飲食的蛋白質應該佔一日總卡路里攝取的 15 ~ 20%。

迷思 5:不管你吃了什麼,你都能用你的藥物來調整

如果你使用胰島素來幫助控制糖尿病,那麼你可能得學會如何隨著你攝取的食物種類與份量來跟著調整用量。不過這並不是說你可以盡情去吃想吃的食物,接著以藥物來穩定你的血糖。

如果你使用其他類型的糖尿病藥物,那麼就別嘗試去調整劑量以應對飲食中各種不同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除非你的醫生給予建議,否則別這麼做。大部分糖尿病藥物會在由你的醫師指導下,發揮最大的效用。

迷思 6:你得放棄喜歡的食物

就算是糖尿病飲食,也沒有道理要你捨棄自己喜歡的食物,不過你還是要注意一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改變喜愛食物的烹調方法
  • 改變那些平常與你喜愛的食物一起吃的食物。
  • 減少食物份量
  • 把喜歡的食物作為你遵循飲食計畫的獎勵

專業的營養師能幫助你設計出涵蓋你愛吃的糖尿病飲食計畫。

迷思 7:罹患糖尿病後,你得放棄所有的甜點

這不是真的!你可以運用許多策略來讓妳的飲食計畫中出現甜點。以下有幾個例子:

  • 在甜點中運用代糖
  • 減少甜點的份量。舉例來說,冰淇淋本來吃兩球,改吃一球就好、或是跟朋友分吃一份甜點。
  • 把甜點作為自己遵循飲食計畫的獎勵
  • 讓甜點含有更多的營養。舉例來說,製作甜點時改以全穀類、新鮮水果與植物油為材料。
  • 擴展你的甜點觀,試著以水果、全麥葡萄乾餅乾、優格等來替代冰淇淋、派與蛋糕。

迷思 8:人工甜味劑對患有糖尿病的人很危險

人工甜味劑比一般的糖要甜上許多,因此只需要很少的量就能達到與糖相同的甜度。而這能減少你使用糖所帶來的卡路里。

美國糖尿病協會認可幾種可用於糖尿病飲食中的人工甜味劑,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糖精
  • 阿斯巴甜
  • 安塞蜜鉀鹽(Acesulfame Potassium)
  • 蔗糖素

專業的營養師能幫助你決定哪種甜味劑最適合你,以及該在哪種情況下使用,不管是要加在咖啡、烘焙食物、點心或是其他用途,他們都能給予適當的建議。

迷思 9:你得吃特別的糖尿病餐

事實是現實上根本就沒有一種叫做糖尿病餐的東西。對糖尿病患者來說健康的食物對,其他人來說也是很棒的選擇。一般來說我們並不需要特別準備「糖尿病餐」。

糖尿病餐與你家人們吃的普通飲食其實是沒差別的,如果你患有糖尿病,你不需要特別去篩選要吃的食物。總卡路里攝取、碳水化合物的種類、脂肪與蛋白質等其實都跟一般人吃的差不多。糖尿病衛教師與營養師能幫助你學會該怎麼做好食物的選擇。

迷思 10:減重食物是糖尿病最佳的選擇

一個食物上標示著「減重」食物,並不代表說這東西對糖尿病人是好的。實際上,減重食物可能比較貴,而且可能跟你自己料理的食物一樣健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你選擇任何食物的時候,記得小心閱讀食品標示,從中找到對你有益的成份與卡路里。如果你覺得有些疑惑,那麼問問你的醫師或是營養師,他們會給你適當的建議。

擺脫糖尿病飲食的迷思

現在你應該知道關於糖尿病的迷思有哪些,從中按部就班地學習,相信你在挑選食物的時候就能明智選擇。然後加上運動與藥物治療,你就能將血糖維持在正常的範圍。

最後

如果你的周遭有人罹患糖尿病,請記住一件事情,除了看醫生以外還要去找營養師,上述的迷思如果不去特別釐清與瞭解,一般人真的會不知道自己能吃什麼,專業的營養師能告訴你有關食物的選擇與份量的概念,當你花一些時間去瞭解後,你就不會對該吃什麼而感到焦慮不安,也能讓血糖獲得很好的控制維持生活品質。

關於本文

  • 文章來源:WebMD
  • 文章標題:10 Diabetes Diet Myths
  • 文獻與人物:
    WebMD Medical Reference: “Diabetes: Diabetes Basics,” “Diabetes: Healthy Diet Basics,” and “Diabetes: Treating Diabetes with Insulin.” WebMD Feature: “Diabetes and Weight Loss: The Right Path.”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Healthy Eating: Make It Happen” and “Sweeteners & Desserts.” Mayo Clinic: “Artificial Sweeteners: Any Effect on Blood Sugar?”
  • 整理編譯:Sidney

原文發表於營養共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營養共筆
86 篇文章 ・ 3 位粉絲
應該是有幾個營養師一起寫的共筆,內容與健康議題有關。可能是新知分享、經驗分享或是有的沒的同學們~如果對寫這個共筆有興趣的話,歡迎一起豐富它的內容喔。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喝糖比吃糖更肥?飲料慢慢喝比較不會胖!——《大自然就是要你胖!》
天下文化_96
・2024/06/25 ・1953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飲料中的添加糖和食物中的添加糖,造成的影響有所不同嗎?

如果生存開關的啟動只與熱量有關,無論是吃軟糖,還是喝汽水,高果糖玉米糖漿所產生的作用理當一樣。但事實並非如此,喝糖通常比吃糖更糟得多。為什麼會這樣?生存開關是由於肝臟中的 ATP 濃度下降所觸發,因此關鍵在於有多少果糖到達肝臟。如果肝臟接收到大量果糖,則 ATP 會大幅下降,刺激生存開關強烈反應。倘若只有少量果糖到達肝臟,果糖代謝效應會比較溫和。這意味著,儘管我們在談論生存開關時,一直將它簡化為一種按鈕,可控制為開或關,但實際狀況比較像是可調整強度的旋轉鈕,會根據狀況產生強弱不同的反應。

換句話說,肝臟的反應是依據接收到的果糖濃度,而不是果糖量。比起果糖一次全部進入的狀況,當果糖緩慢進入時,肝臟接觸到的果糖濃度會比較低。也因為如此,軟性飲料比固體糖類更容易啟動生存開關。軟性飲料含有大量的糖分(以 600 毫升的汽水為例,當中含有約 17 茶匙的高果糖玉米糖漿,其中約 9 茶匙是果糖),通常幾分鐘即可喝完,而且由於是液體,不需要消化,這會讓肝臟中迅速充滿果糖和葡萄糖。相較之下,固體食物必須經過消化,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到達肝臟。(這也是完整水果較不易啟動生存開關的原因,因為水果纖維有助於減緩吸收。)因此,固體食物中的果糖到達肝臟的速度較慢,不會讓生存開關一下子轉到最強狀態。

營養學家兼遺傳學家斯皮克曼(John Speakman)進行的實驗證實了這一點,他發現餵食液體糖的小鼠,比餵食固體糖的更肥胖。人體臨床研究也比較食用液體糖(來自軟性飲料或其他飲料)和固體糖(來自糖果和甜點)的差別,所有證據都指向同一個結果:液體糖導致肥胖和(或)糖尿病前期的可能性,比固體糖更高。在一項研究中,將年輕受試者隨機分成兩組,一組每天喝一杯 240 毫升的軟性飲料,一組吃下含糖量相等的軟糖,持續四週,然後恢復正常飲食,也持續四週,並在這段「淨化」期之後,讓兩組受試者交換,原本喝軟性飲料的改吃軟糖,反之亦然,再持續四週。試驗結束時,研究人員發現,受試者在「喝糖」期間攝取的總熱量,比「吃糖」期間多了約 17%。在喝了四週的軟性飲料後,受試者的體重增加,脂肪也增加。相較之下,吃軟糖的四週內,他們的體重並未增加。

液體糖導致肥胖和(或)糖尿病前期的可能性,比固體糖更高。圖/envato

液體糖比固體糖更容易導致肥胖,而且喝液體糖的速度也會造成影響。為了證明這一點,我們在伊斯坦堡科曲大學的合作夥伴坎貝,提供蘋果汁給志願的受試者,這些蘋果汁內的果糖含量與軟性飲料相似。坎貝讓一半的人在 5 分鐘內喝下 500 毫升果汁,另一半則是每隔 15 分鐘喝下 125 毫升,用一小時喝完 500 毫升的果汁。一小時結束時,雖然兩組人喝下的蘋果汁分量一樣,但兩組間的差異卻非常驚人。5 分鐘內喝完蘋果汁的人,體內的尿酸和血管加壓素(肥胖荷爾蒙)快速增加。相較之下,花一小時喝完蘋果汁的受試者,尿酸和血管加壓素的變化比較緩和。由於尿酸和血管加壓素升高相當於生存開關活化的證據,這表示如果一定要喝軟性飲料,慢慢享用會比大口豪飲來得安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含糖飲料慢慢喝會比大口豪飲來得安全。圖/envato

幾年前,曾有人基於軟性飲料含糖量高,提議紐約市政府對軟性飲料課稅。軟性飲料業者指出其他食品也含有大量的糖,專挑軟性飲料課稅並不公平。基於這項爭議,再加上其他因素,飲料稅法案最後沒有通過。但根據前面提到的研究,軟性飲料業界的論點其實有誤。

根據液體糖和固體糖的研究,還可以得到一個結論:「魚與熊掌或許可以兼得」。也就是說,享用富含糖類的甜點時,如果吃得夠慢,或許可能避免觸發生存開關。這時蛋糕就只是熱量而已。問題是,要慢慢的吃甜點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喝軟性飲料時不能大口暢飲,而得用一小時的時間慢慢啜飲完畢,也同樣不容易。另外,與其單獨飲用軟性飲料,不如在用餐之間慢慢喝,畢竟邊吃邊喝,讓液體中的糖與食物混合,可減慢吸收速度。

重點

液體糖比固體糖更有害,大口喝下軟性飲料是啟動生存開關最有效的方法。含糖軟性飲料、能量飲料、果汁、含糖的茶和咖啡,全都應該避免。如果偶爾想放縱一下,請放慢飲用速度,並一定要與食物搭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摘自《大自然就是要你胖!》,2024 年 06 月,天下文化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

天下文化_96
142 篇文章 ・ 623 位粉絲
天下文化成立於1982年。一直堅持「傳播進步觀念,豐富閱讀世界」,已出版超過2,500種書籍,涵括財經企管、心理勵志、社會人文、科學文化、文學人生、健康生活、親子教養等領域。每一本書都帶給讀者知識、啟發、創意、以及實用的多重收穫,也持續引領台灣社會與國際重要管理潮流同步接軌。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縮短發炎期、促進癒合?健保給付糖尿病足潰瘍新式乳膏,遠離截肢風險!
careonline_96
・2024/05/31 ・2446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糖尿病足潰瘍治療對於經濟負擔極大,若患者未能及早發現、儘速治療將一步步走向截肢的結局。

「那是一位 50 多歲的糖尿病患者,走進診間一跛一跛地,相當吃力。」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整形外科主任劉明偉醫師表示,「根據患者的描述,一開始是大腳趾頭上出現小傷口,但遲遲沒有癒合。由於缺乏良好的傷口照護,患者的腳便逐漸紅腫,傷口流出滲液,連走路都不方便。」

後續由於感染很嚴重,患者只好接受手術清創,並截掉兩根腳趾。劉明偉醫師表示:「其實,如果患者在發現傷口時便立刻就醫,好好接受治療,應該有機會讓傷口早點癒合,不用面臨截肢的狀況。」但因為患者是弱勢群體,加上步行不便,每一次的回診對於沒有家庭支持的患者來說真的是舉步艱難,後續即使有社工的介入,該名患者依舊未能有效控制傷口潰瘍的進程,往後更可能面臨再次截肢的命運。

在台灣,糖尿病是相當普遍的問題,劉明偉醫師說,糖尿病會造成血管病變與神經病變,而漸漸演變為糖尿病足,約有 25% 的糖尿病患者會有足部潰瘍問題。血管病變會使血管狹窄、阻塞,而影響足部血液循環,可能產生潰瘍、壞疽;神經病變會讓患者感覺遲鈍,容易在無意間受傷、燙傷,因為不覺得疼痛,患者常常會輕忽傷口,容易遭到感染,進展為蜂窩性組織炎、壞死性筋膜炎,而需要動手術清創,甚至截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糖尿病足潰瘍患者常常會因為感染而反覆住院、接受清創手術,甚至截肢。」劉明偉醫師說,「研究指出,糖尿病足患者因為感染而再次住院的比例高達 40%,其中每 6 名患者就有 1 人在感染 1 年後死亡。若是不幸截肢,更有高達 5 成患者會在截肢後 5 年內死亡。」

導致糖尿病足患者面臨截肢的原因很多,劉明偉醫師說,常見原因包括傷口照護不良、誤信偏方、使用不明藥膏塗抹傷口,這些藥膏非但沒有治療效果,還可能加速傷口感染、惡化;患者可能完全不曉得足部有傷口,等到足部腫脹、滲液、化膿、發臭才發現;即使知道足部有傷口、潰瘍,患者可能因為不覺得疼痛,而延誤就醫。血糖控制不佳對糖尿病足潰瘍也有負面影響,除了讓足部血液循環惡化、傷口難以癒合、也會增加傷口感染的機會。

糖尿病的併發症相當多,倘若糖尿病足潰瘍惡化、截肢,可能導致行動不便,又會衍生出更多棘手的問題。劉明偉醫師說,糖尿病友平時要儘量避免足部出現潰瘍,而在出現潰瘍之後,一定要及早就醫,接受正確的治療,讓潰瘍儘快癒合。

清創後糖尿病足傷口新式乳膏助糖尿病足傷口早日癒合

在過去,糖尿病足潰瘍的照護大多使用抗生素藥膏。劉明偉醫師說,使用抗生素藥膏的主要目的是預防感染,避免進展為蜂窩性組織炎、骨髓炎等狀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中華民國心臟學會與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於 2024 年公布的「糖尿病足潰瘍治療共識」中建議,若患者周邊血管變病與阻塞已處理完成、傷口也完成清創後,建議下一步可以使用糖尿病足傷口新式乳膏治療,可以幫助傷口快速癒合,降低截肢風險。劉明偉醫師補充,糖尿病足傷口新式乳膏的作用是調控影響傷口癒合的微環境,抑制傷口中會增加發炎的 M1 巨噬細胞,增加促進癒合的 M2 巨噬細胞,促使血管新生、傷口修復。幫助縮短傷口發炎期,進入增生期,促進傷口癒合。

糖尿病足傷口新式乳膏是照護患者傷口的利器,根據臨床使用經驗,確實有助於縮短傷口癒合的時間。劉明偉醫師補充,有些情況患者可能還會搭配高壓氧治療、手術,並利用各種醫材來幫助傷口癒合。

目前糖尿病足傷口新式乳膏已納入健保給付,只要符合條件,醫師便會協助申請使用,健保給付條件如下:

糖尿病足部潰瘍常見分級(Wagner System)為 2 級,清創後最大傷口面積 ≦ 5 平方公分,且符合以下所有條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 傷口深及肌肉層且經抗生素藥膏或燙傷藥膏治療及使用傷口敷料 12 週後,傷口癒合面積 < 50 %。
  2. 檢測糖化血色素 < 8.5 %、白蛋白 ≧ 3.0 g/dL。
  3. 治療前上下肢血壓比值ABI(Ankle Brachial Index)≧0.9。

「現在健保規定的使用條件比較嚴苛,清創後傷口面積要小於 5 平方公分,且需先治療 12 週,傷口癒合面積 < 50 %,還要搭配抽血檢查的數值。」由於目前現行健保給付條件下,患者要等候三個月進行傷口對照後,才能使用,對於是否可能影響患者截肢機率,劉明偉醫師分享,「如果能夠及早使用,對患者應該會有幫助。讓傷口早日癒合不但可以降低截肢風險、避免失能、維持生活品質,還可以節省後續回診、住院、手術的醫療花費。」

貼心小提醒

糖尿病足潰瘍問題很多,糖友們平時要穿著合腳的鞋襪,不可赤腳走路。劉明偉醫師說,請每天檢查雙腳,如果發現龜裂、擦傷、水泡、潰瘍等狀況,務必及早就醫,利用正確的方法照顧傷口。跨專科團隊會運用各種方法來穩定血糖、恢復血液循環、控制感染、促進傷口癒合,幫助患者維持生活品質,遠離截肢的威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如何找到肺癌對應基因?臨床實驗幫助病友翻轉病情!
careonline_96
・2024/04/24 ・2515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給 每一位剛踏上抗癌路上的鬥士與戰友

確診晚期肺癌的病友,在治療初期若是能與醫師密切配合,就有機會可以找到很好的治療方式,讓病情翻轉。進入治療前,首先會透過基因檢測,找出關鍵的基因突變,若是未發現常見基因突變,也可利用次世代基因定序,找出罕見基因。肺癌的治療已像慢性病一樣,只要妥善運用基因檢測與接續治療策略,就有機會延長病友的存活期,無論是帶有 EGFR、ALK、ROS1、BRAF、HER2、RET、MET、KRAS、NTRK 等基因突變,目前也都已經有很好的標靶藥物可治療,病友只要了解自己的疾病概況,與醫師充分溝通,一起把握每一次治療的機會!

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賴俊良醫師

次世代基因定序助攻!揪出罕見肺癌改善病友預後

一名確診晚期肺癌的 50 多歲男性,在進行一般的基因檢測時並沒有找到突變基因,病程也加速惡化,且伴隨糖尿病、高血壓、腎功能衰退,全身嚴重浮腫。所幸,再接受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後,很幸運地發現他是較罕見的 MET 基因。賴俊良醫師說,MET 基因分為不同的突變型,而該名病友屬於較少見的擴增型,後續在使用相對應的標靶藥物治療後,全身浮腫的狀況逐漸改善,病情也受到控制,且恢復到原本的工作與生活。

標靶藥物各有專攻 找到對應基因才能發揮效果

台灣的肺腺癌以 EGFR 基因突變為主,其他基因突變相對稀少,包含 ALK、KRAS、BRAF、ROS1、RET、NTRK 等。賴俊良醫師說,由於國人常見的致癌基因約佔一半以上,因此,通常會先檢測這些突變基因,若是找不到突變基因,則是會採取更先進的檢測方法找出突變基因,而次世代基因定序是目前肺癌精準治療的重要工具,可以更準確地找到驅動關鍵基因,醫師也可以從而制定精準的治療策略,進而大幅改變病友的預後。

晚期肺癌的治療藥物已有相當大的突破與進展,在過去不知道有這些基因突變時,部分病友的預後較差,但現在針對主要的驅動基因,幾乎都有相對應的藥物可以治療,賴俊良醫師說,有些病友知道標靶藥物治療成效佳,堅持只接受標靶治療,其實概念上並沒有這麼簡單,不同的驅動基因要使用不同的標靶藥物,才有辦法發揮治療效果。

臨床試驗安全性高 為病友帶來新契機

一般人聽到臨床試驗,常直覺是白老鼠,賴俊良醫師說,這樣的錯誤觀念仍有待匡正,其實所有藥物都必須先經過動物實驗,確認有明顯的治療成效,才會進到人體試驗,且第一期、二期、三期分別有不同的條件與目的,只有在第一期和第二期執行成果中,顯示其具有前景的試驗,才會進入第三期,在臺灣進行的臨床試驗都已具有相當完善的規範,也會在保護受試者的情況下進行。病友若是治療遇到瓶頸時或是可能需要自費或是參加臨床試驗,賴俊良醫師建議,若符合可以參加臨床試驗的條件,病友及家屬可以進一步與主治醫師討論了解,也有機會可以找到新契機,讓病情翻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的故事 談面對恐懼

罹癌就像暴風雨 家人陪我度過每個關卡

曾經聽人家說「罹癌是上天給的禮物」,這個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很痛苦、很折磨,也狠狠把我 K 醒!才 53 歲的我,去(2023)年 3 月起連續兩個月咳個不停,確診為肺腺癌第四期,我的腦子一團亂,醫師開始為我化療,治療期間我吃不下、甚至沒辦法走路,家人擔心再化療下去可能連命都沒了。

就像落水的人,拼命想抓住救生圈,經過不斷打聽,朋友介紹到大林慈濟賴副院長的門診。第一次住院待了 33 天,治療期間,好像一個人漂浮在汪洋中,害怕上不了岸,擔心得連呼吸都困難;沒想到最後可以出院,體力還變好,原本沒辦法行走,後來能夠走出醫院,過了這個坎,好像就沒有什麼好怕的了。

過去從事餐飲業,每天至少一包菸,加上廚房的油煙,破壞身體免疫力。以前認為跟家人除夕吃團圓飯很平常,罹癌住院 33 天的經驗,讓我知道這個「平常」代表「幸福」。治療中,太太、兒女一路陪我度過每個關卡,從身體不舒服的第一天,到住院、標靶藥物和門診追蹤,可靠又溫暖的陪在身旁。

我有十幾年糖尿病的歷史,罹癌後發現血壓、腎臟指數飆高,全身浮腫,醫院安排做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醫師說,我是 MET 基因中第二類比較少見的擴增型,從去年 5 月開始服用標靶藥物治療,全身浮腫的狀況改善了,病情也控制住,除了容易累,體力比較差,沒有影響到生活,我想老天爺在給我機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癌症就像一場暴風雨,考驗自己的內心,生活變得很慌亂,遇到事情就去面對它、解決它,慢慢把腳步站穩後,暴風雨過去了,接下來的每一天都要好好過,或許癌症真的是一個生命的禮物,敦促著我們找回人生最重要的事,也提醒正在看這封信的學弟妹們,醫療這麼發達,穩定用藥就可以擁有好的生活品質,不要放棄;開心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未來每一天,我選擇開心地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