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上某人,向其告白,結為連理……大家都會說這是非常美妙的事。
但這種想法是大錯特錯的!
戀人之間存在著明確的權力關係,剝削者與被剝削者、受祿者與奉獻者、贏家與輸家!
如果你想要意氣昂揚地活著的話,就絕對不能成為輸家!戀愛即戰爭!
先喜歡上的就輸了!」——《輝夜姬想讓人告白~天才們的戀愛頭腦戰~(かぐや様は告らせたい~天才たちの恋愛頭脳戦~)》
2019年1月新番《輝夜姬想讓人告白~天才們的戀愛頭腦戰~》由同名漫畫改編,講述在菁英名門盡出的秀知院學院(日本的名門學校是不是比普通高中多?)中仍位處頂點的學生會會長白銀御行和副會長大大大小姐四宮輝夜,因為彼此不坦率的想讓對方先對自己告白,於是邊浪費才能邊傲嬌邊做死自己,而讓讀者邊愉悅邊被餵狗糧還直說「好吃再來一碗吧」的故事。
圍繞著本作的核心便是狗糧…我是說告白,江湖上盛傳「先喜歡上的人就輸了」、「先告白的人就輸了」、「先認真就輸了」豬如此累諸如此類等謠言;所以在戀愛這場戰爭中,真的是先攤牌的人先做死嗎?交往前又一定要耍刀槍、搞曖昧,不能直來直往一點嗎?
就跟著本集宅科學從《輝夜姬想讓人告白》來聊聊曖昧和告白是怎麼一回事吧!
才、才沒有喜歡你呢!曖昧讓人受盡委屈?
「不愛的愛情,永遠不會變壞。所以,我們調情,我們曖昧,卻永遠不要相愛。」
——張愛玲
交往前的曖昧就像試菜後特級廚師臂章要不小心掀開一樣,沒有這一步好像少了些醍醐味;有時甚至比正餐更要讓人垂涎欲滴、食指大動、甚至回味無窮。最好是最終我們沒有在一起,反而才會是那記憶中越陳越香的那個誰。
「若愛請深愛,若不愛請棄之」曖昧、調情的名聲總是不好,但真的會傷人傷己嗎?如果沒有好處,哪會人人喊著想要來一碗曖昧:「曖昧(調情)是發生在最初吸引力之後的談判過程」[1],當動物需要從潛在對象中找到合適交配、能一起生活的對象時,曖昧其實相對來說提供了一段相對來說風險較小、投入成本較少,又能得到些有用資訊的過程。
當我們最初被某人吸引時,大腦的邊緣系統會啟動引發戰或逃的反應,這時就算我們平日機靈如AlphaGO(?),都會很難停下來做出理性思考,心裡小鹿亂撞的、暈眩、並容易以直覺做出反應[2]。直到我們越過那個恐懼的邊界,「曖昧」裡的一些親密互動會讓我們的大腦釋放像是多巴胺、血清素等令人愉悅的化學物質,於是讓人覺得這一切好像可以、很可以喔。
但既然親密會互動讓人感到愉悅,又為何不往下直直衝而要維持這不穩定態的曖昧關係呢?
「曖昧的人都想品嚐愛情的美妙,又都想平安回家。」這聽來很奸詐,但不得不說維持在這個階段的人們常常就是這樣想的。研究統計,人們維持曖昧有許多理由,可能的原因有:為了試水溫、促進現有關係、培養自尊心、誘使對方多做點什麼,甚至就只是為了好玩(而這個理由在統計中還佔了最多的比例呢)。「曖昧是為了維持這樣不給出承諾的模棱兩可的關係」,我們仍知道會有被拒絕的可能性,於是花能量保持這樣進可攻退可守的關係。[3]
「曖昧的本質在誘惑,基本要點在激發對方的征服佔有欲,而不激發對方的防禦心。」白銀和輝夜從「要我跟你交往也不是不可以啦」演化為「要怎樣才能讓對方告白呢!」,而其間的攻防也圍繞著讓對方卸下心防、激發對方想佔有自己的慾望,從而不小心脫口而出那句「我喜歡你,請你跟我交往吧」。
但告白是一生對一人僅有一次不能重來的重大事件嗎?先告白、先讓對方知道自己的喜歡,真的就吃大虧了嗎?這一切都是命運石之門的選擇啊!
告白或許重大,但不是影響世界線的分支事件
「銳利的告白只適合少男少女,急著將自己剖開給對方看,容不得模棱兩可,給不了轉圜空間。只有他們才在乎一句話的力量,放在眼神裡,放在動作裡都不行,必須說出來,必須。
所以沒說出來的,就什麼都不算了。」—— 《最好的我們》
之所以害怕告白,又或是明明喜歡卻又要傲嬌的誘人先告白,不就是害怕這一說出口、押上了自己的所有,卻賭不到對方聽自己說完,又要迎來彼此的關係變動的開端,這,怎叫人不害怕呢。不然告白成功,要不就永遠告別;告白的成功與否好似能大大的推進世界線。
但若是真的這樣想的話,那便太看重「告白」這個事件,也太輕忽去評估自己與對方關係的重要性了。
若真的在一起成為神雕俠侶伴侶的話,當然可以在交往後年年都來慶祝告白的這一天。
但在還沒告白前,也要先認識到「告白是用來確認關係的最後一哩路」:它既不是當情況混沌不明時,衝一發就能扭轉局勢的大絕;它要的回覆也不會是即問即答、一翻兩瞪眼的是非題。
那到底該如何正確的施放「告白」呢?(MP補滿等開大?)
或許《鋼之鍊金術師》裡的愛德就做了很好的示範吧XD
上火車前,愛德對溫莉說「這是等價交換!我把我人生的一半分給你,所以……你也把你一半的人生給我吧!」腦內的走馬燈開始回想起他們一起成長、相處、共患難的種種。雖然漫畫裡沒有描寫愛德告白前,有沒有各式各樣的糾結和不安;但我們都知道他深知他與溫莉彼此的關係緊密,而這不過是他們相處過程中的其中一個事件而已,就算真的真的告白失敗,也不會就此告別。
然後,溫莉是這樣回答的:「別說一半了,全都給你也可以啊。」喔呼天啊,他說好:)
「如何告白是在你評估過後發現彼此的關係已經相當靠近,才需思考的下一步。」但到底先告白可不可以呢?可以先讓對方知道自己的好感嗎?畢竟在現實生活裡,我們不是第三者視角也沒有超能力,看不出對方究竟是傲嬌,還是就是難搞的只傲不嬌呢?
但若你真心討M喜歡,儘管對方對你的感覺看似仍曖昧不明,讓對方有意無意的知道你的好感仍不是壞事。社會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人們都喜歡被喜歡的感覺,因此人會將好感投射到已經確定對自己抱有好感的人身上;因為比起單戀,互相喜歡降低了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和得不到回饋的風險[4]。
而要讓對方知道你好感的方式,不一定要是訴諸言語的告白;有的時候,身體語言可能會比說出來的話更讓對方感受到你的喜歡。例如表示專心聆聽、在意對方的眼神、身體面向的方向、輕微的手臂間的接觸、點頭等等[5,6]。
- 延伸閱讀:到底該不該坦白自己對他的好感呢?
所以先表達喜歡、或者是先告白不代表我們就是棄子、輸了滿盤賽局;不如說若能因此而結為連理是件可喜可賀的事,而且是你勇敢的踏出那一步的,很值得為此感到驕傲啊!
但,最令人懼怕的場景還沒到來。
那一天,我們仍終會想起,被思慕支配的恐怖,還有被愛情的苦澀囚禁於鳥籠中的那份屈辱。
最不感興趣的那個人,擁有最大的權力?
「任何一段關係追根究底都是場權力鬥爭,掌握權力的就是比較不愛另一半的那個人。」——Chuck Klosterman
一個人在關係中投入的越少,他反而會居於有利的位置;最不感興趣的人擁有著最大的權力,這被稱為「最小利益原則或最不感興趣原則 (Principle of least interest)」。這個詞由社會學家 Willard Waller 提出,他發現在伴侶之間,權力很少是平均分配的,而在這不對等的關係之中有一方不論是在情感、或是物質及金錢上的獲得都比另外一方來得多,但這個人卻是在關係中投入較少的一方。
投入較少的人缺乏保持關係的動力,在最極端的情況下還會威脅這段關係、使其結束,於是另外一方便會屈服於他們的要求。因為對於提出要求的人來說,無論怎樣都沒有影響,但對於另外一方卻不是這樣的,這便是最不感興趣原則的基礎。
許多研究都發現有些伴侶關係(包含異性戀[7]以及女同性戀伴侶[8])的確存在著權力不對等的情況,而投入情感較多的一方覺得自己在關係中的影響力較小。也有研究發現投入情感較少的一方反而是決定雙方生育計劃的人[9]。
可能有很多因素造成了這樣「承諾不對等」的關係,或許對方希望保留選擇權,或許對方沒有和你同等的看待「承諾」這件事,也可能他是逃避型依附的人、想盡量減少親密和彼此間的義務,因此不願意做出承諾。在承諾不對等的關係當中,伴侶對關係的滿意度較低,衝突和攻擊性也較多,而且若任其情況加劇,只會造成權力越來越不平衡的循環。
比較愛的那個很受傷,但承諾較少的一方也並非完全灑脫或許也有些煎熬。
在這段關係裡,會因為權力的不對等,害怕把話說清楚等於逼對方表態然後就關係結束(Bad End),所以一直用猜的、然後猜又猜不到,於是又瘋狂焦慮,陷入了惡性莫比烏斯環裡。那該如何脫離這樣的循環呢?
研究者們給了一些建議,包含要讓自己的決定清楚,並明確表達自己的態度。把想法直接傳達給對方不等於在逼迫對方表態,而是在檢驗彼此對關係狀態的認知,也才不會讓自己也成為把關係關在模糊不清疊加態箱子裡的幫兇。
跟喜歡的那個人相處在一起很美好,就像是春天跟小熊擁抱在三葉草的山坡上打滾,喜歡他喜歡到全世界森林裡的老虎都化成黃油。但走著走著,那些挫折、和不可控的狀態,卻會讓我們忘了在這段關係追求的本是共好,而不是為了不要讓自己受傷,而卑微到塵埃裡。
或許他的心有一層硬殼,能破殼而入的東西有限,難以對人一往情深;或許他不接受告白,是不想因為寂寞而隨便牽起誰的手;更或許,沒有什麼原因,就只是你不是他最好的選擇而已。
他是很好的人,但你也是很好很好的你:)
《輝夜姬想讓人告白》之所以能塞狗糧是因為它是有來有往的攻防戰,愉悅的打打殺殺建立在白銀和輝夜的互相喜歡之上。
而在現實生活中,戀愛也是戰爭!但敵人其實往往不是對方,而是那個不願放過自己的自己。
所以所以,先喜歡上的人,真的輸了嗎?
參考資料:
- Gangestad, S. W., & Simpson, J. A. (2000). The evolution of human mating: Trade-offs and strategic pluralism.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23(4), 573-587.
- Flirting Fascination
- .Henningsen, D. D. (2004). Flirting with meaning: An examination of miscommunication in flirting interactions. Sex roles, 50(7-8), 481-489.
- Lamy, L. (2011). Live to love. The Heart of it all. Retrieved Jan 12, 2013.
- Gold, J.A., Ryckman, R.M., & Mosley, N.R. (1984). Romantic mood induction and attraction to a dissimilar other: Is love blind?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10, 358-368.
- McClanahan, K. K., Gold, J. A., Lenney, E., Ryckman, R. M., & Kulberg, G. E. (1990). Infatuation and Attraction to a Dissimilar Other: Why is Love Blind?.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30(4), 433-445.
- Eslinger, Kenneth; Clarke, Alfred; Dynes, Russell (1972). “The Principle of Least Interest, Dating Behavior, and Family Integration Setting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34 (2): 269–272. doi:10.2307/350797. JSTOR 350797.
- Caldwell, Mayta A.; Peplau, Letitia Anne (1984). “The balance of power in lesbian relationships”. Sex Roles. 10 (7–8): 587–599. doi:10.1007/BF00287267. ISSN 0360-0025.
- Selma Caal; Kristen Peterson; Lina Guzman; Child Trends (2012). “Relationship Dynamics and Pregnancy Intentions in Couples’ Birth Control Use”. 2012 Population Association of America Annual Meeting, San Francisco CA.
- 到底該不該坦白自己對他的好感呢?
- Why we flirt: NIU professor David Henningsen uncovers more reasons than just love, romance
- 「搞曖昧」的人,到底希望在關係中得到些什麼?
- The Principle of Least Interest, or Who has the Power in Relationships
- 谁先认真谁就输了|伴侣间承诺不对等该怎么办?
- 「我愛你」-為何常常文不達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