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 文/陳衍達
工業起飛之後,發生在水俣市的神祕疾病
日本在明治維新後,搭上歐美國家產業轉移的順風車,大量的新式工廠在具有優良生產區位的地區拔地而起。其中「新日本窒素肥料株式会社」[2]看上了熊本縣的水俣市[1],在其市區北方建設了工廠。新工廠的進駐為當地居民帶來就業機會,讓水俣市從漁業小鎮躍升為熊本縣的指標工業都市。
大約從 1950 年開始,水俣市沿岸的水俣灣以及八代海(又名不之火海)開始出現魚貝類莫名死亡、海草發育停滯甚至貓咪發狂並死亡等怪事,而後肥料工廠的附屬病院陸續收到幼兒發育遲緩的案例,包括不會說話、走路不穩、無法進食等奇怪的症狀,人們稱之為「水俣病」1,2。
長達半世紀的抗爭
經熊本大學研究團隊調查,發現「水俣病」是因為新日本窒素的肥料工廠自 1932 年起採用新製程,在乙醛製程中使用汞進行催化中,而其中產生的有機汞副產物直接被排入海中。這些汞毒素在生物體中蓄積,當地人攝取魚貝類進入人體造成傷害。
地方上的律師團體為了幫這些受害者爭取權利,耗費了五十年向政府以及窒素公司求償;截至 2016 年止,共有將近四萬人因水俣病獲得賠償。而日本政府則花費了數十年的時間以及數百億日圓才將受污染的區域恢復到正常的狀態。1, 3, 4
「水俣病」是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汞中毒事件,自此全世界對汞的毒性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和警戒心。2013 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 在水俣市針對汞議題召開會議,並簽訂汞水俣公約 (Minamata Convention on Mercury),公約內對於汞的供應與貿易來源,含汞產品輸入輸出、含汞廢棄物處置以及污染場址如何處理等皆有明列處理。
汞水俣公約針對的汞到底是什麼?具有那些毒性?
汞,又稱為水銀,在臺灣算是相當耳熟能詳的毒物。它是常溫下唯一能穩定保持在液態的金屬,比重和表面張力很大,容易揮發,能與金、銀等金屬形成汞齊(汞的合金)。在生活中,汞最常以汞蒸氣的形式被填充在日光燈管中,或是體溫計跟補牙時使用的銀粉。
在工業上,汞被大量用做化工產業的觸媒,以及鹼氯工業的電極。不過毒性一直是汞的致命傷,雖然過去曾有人把它的毒性用在墮胎或者治療梅毒上,但強大的毒性總是會伴隨著後遺症。
汞在自然界中依毒性主要分成無機汞和有機汞,無機汞以汞的氧化物及硫化物還有元素汞的形式存在地殼中,經開採、或者地殼破碎等原因釋放到地表。當這些無機汞被攝入生物體內時,可能會被轉換成以甲基汞為代表的有機汞,而且會透過食物鏈逐漸累積於金字塔頂端的掠食者的體內,最後進到人類的嘴巴裡。
甲基汞主要侵犯人類的中樞神經系統,輕則造成頭痛、疲勞或者味覺、嗅覺異常,重則導致向心性視野縮小、手足麻痺及震顫、失去平衡感造成運動障礙、產生聽力及語言障礙,甚至痙攣、失智、意識混亂,最後死亡。如果這些毒素經懷孕的女性經胎盤傳遞到胎兒體中,會導致小孩還未出生就罹患水俣病(胎兒性水俣病)。
環境中的汞來源
國際上較嚴重的汞公害事件,除了水俣市,日本新潟縣也因為上游的昭和電工鹿瀨工廠使用類似的製程導致當地阿賀野川受到嚴重污染,並發生新潟第二水俣病。而位於地球另一端的伊拉克,則在 1971 年因為進口以甲基汞殺真菌的小麥及大麥解救糧荒時沒對民眾充分教育,估計造成10萬名腦損傷的案例,是至今發生過最大規模的汞中毒事件。
汞(水銀)的國際法-汞水俣公約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針對全球汞污染問題擬訂汞水俣公約,並於2013年10月10日於日本舉行的全權代表大會(Conference of Plenipotentiaries),通過該公約,其後開放供各方簽署,期限至2014年10月9日,自2014年10月10日起開放各國提交批准文件(Ratifications)。截至 2018 年 8 月計有128個締約國9,總體目標是保護人類健康和環境免受汞及其化合物人為排放之影響。至 2017 年 5 月 18 日超過 50 國批准,並於 2017 年 9 月 22 日至 30 日召開第一次締約方大會(COPI)。公約條文共有35條及5個附件,於2017年8月16日汞水俣公約生效。
公約規範當中和日常生活最息息相關的規範包括:
- 除了軍事、研究、傳統或宗教、無替代品、疫苗防腐(硫柳汞)等用途以外;高壓水銀燈、含汞農藥(包括殺蟲劑和抗菌劑)、含汞非電子式量測儀器如氣壓計、溫度計、血壓計、比重壓力表;超過一定汞含量標準的含汞產品如電池、日光燈、冷光燈化妝品、開關及繼電器,含汞非電子量測設備如:溫度計、血壓計、壓力表、溼度計、氣壓表以上這類產品在 2020 年後不得生產、進口及出口。
- 逐步減用牙科用汞合金並尋找無汞替代品。
而當初造成兩次水俣病的「汞催化乙醛製程」也在今年(2018)被完全淘汰,另一項大量使用汞的「鹼氯工業」則將在 2025 年成為歷史(相關案件:台塑汞污泥事件)。6,7其他較受矚目的汞的污染源還包括燃煤鍋爐及垃圾焚化爐則由各國政府訂定標準,更多資訊參閱條約內容。5
對日常生活的影響
臺灣因為種種情勢並未加入汞水俣公約的簽署,但仍積極採取措施減少汞的使用,例如 2005 年開始的「水銀溫度計減用禁用計畫」, 2014 年的「水銀燈落日計畫」,加強汞管理已成為國際趨勢,環保署已邀集農委會、衛生福利部、經濟部、財政部及勞動部等部會署共同研訂「執行聯合國水俣汞公約推動計畫」,2016年 6 月 27 日行政院核定,作為國內推動汞管理工作之依據。
汞水俣公約生效後,最直接的衝擊大概跟含汞電池有關,汞水俣公約規定禁止生產、進口及出口含汞電池,也就是說少數使用含汞電池的電器在手邊的電池用完後必須要尋找替代品。近期我們身邊的含汞物品主要會剩下日光燈管,有含水銀的產品都需要回收;而在丟棄廢燈管時,須小心不要撞斷燈管,避免汞蒸氣外洩,相關處理安全守則請上到汞水俣公約網站查詢。另外日常生活中選擇食品時,應避免過度集中攝食鯊魚或鮪魚等大型掠食性魚類,如此便能減少暴露到有機汞的機會。
參考資料:
- 水俣市立水俣病資料館-學習資料
- 維基百科-水俣病
- 花田昌宣-水俣病発生公式確認 60 年を迎えて:いま考えるべきこと
- 台南市政府-邁向國際環保城市-府城水土永續論壇 會後記錄
-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 2018.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Workshop for Minamata Convention on Mercury, 「水俣条約の推進に向けた国際水銀対策ワークショップ」
-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Minamata Convention on Mercury
- 從《水俁公約》細說汞污染(上):工、礦業開發 大幅破壞自然界汞平衡
- 從《水俁公約》細說汞污染(下):台灣低估汞風險 影響食品安全
- Status of Signature, and ratification, acceptance, approval or accession , Minamata Convention on Mercury http://www.mercuryconvention.org/Countries/Parties/tabid/3428/language/en-US/Default.aspx
延伸閱讀
[1]「水俣(讀音:ㄩˇyǔ)」為日本熊本縣地名,於1956年發生大規模汞中毒公害疾病「水俣病」,因此防止汞害的公約以此命名。
[2] 窒zhì ㄓˋ,窒素即氮,該公司於2012年改名為「新日本窒素肥料」
本文由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