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1

文字

分享

0
1
1

分手,真的能夠預測嗎?解析《再見凱薩琳》裡的分手公式與劇情

海苔熊
・2017/08/16 ・7369字 ・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SR值 498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source:Max Pixel

你是,這樣的人嗎?

  1. 你總是覺得,自己沒有別人說的那麼聰明。
  2. 你總是害怕,自己所擁有的才能或天賦,有一天就會消失殆盡、然後其他人就會不喜歡你了。
  3. 在感情裡面,你總是被拋棄的那一個,並且每次開始交往的時候,就時時刻刻在倒數計時你所殘存的戀愛。
  4. 因為青少年時期被霸凌的經驗,讓你對於人際關係和感情失去的信任,於是你把真實的自己藏起來,只用「假面」在過生活。
  5. 和伴侶分手之後,你很不意外的並沒有感到很難過,因為你早就知道:「如果你太一個人,他就不會很愛你了」,所以這次的分開對你來講殺傷力很小,但不知道為什麼,想起來的時候還是覺得有一種很悲哀的感覺——為自己的防衛感到悲哀。

前幾天收到了《再見凱薩琳》這本書問我是否能推薦,由於是《生命中的美好缺憾》的作者約翰所寫的書,想說應該蠻有趣的,於是就把他帶到花蓮去渡假。裡面的主角,就是擁有上面這些特色的人,沒想到……。

雖然帶這本書去花蓮,不過還是在回來台北的火車上才有時間真正的開始看,剛剛看完之後有幾個很複雜的感覺。基於許多原因,我覺得實在無法推薦這本書。不過,倒是有很多地方值得討論與評論的,所以我特別寫了一篇文章。

__________以下有雷__________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解析「再見凱薩琳」

圖/作者提供

一分鐘讀完這本書(谷X莫):這本書描述男主角天才兒童柯林和他的好基友哈桑利用暑假進行一段公路旅行的過程,對於柯林來說,這是一段走出失戀的旅程。這是他第 19 次和名叫「凱薩琳」的女孩分手,你可以想像你總是和叫「怡君」的女孩交往,但每個都最後都甩了你。而對於哈桑來說,這是一次逃避上大學的旅程,他已經多次休學,這次也想「照舊」繼續休學。他們在開始旅行之柯林後不久就遇到了女主角琳西以及存在感很低的女二卡特蓮娜(不是英雄聯盟裡面的那一個)。

柯林整本書都在研發他的「凱薩琳分手公式」,他想知道為什麼自己一直是被甩的那一個,因緣際會之下與哈桑一起到琳西她家打工,三人一起訪問她們家族事業體的員工,要作一本回憶錄之類的,因此產生了感情,柯林還很幸運地獲邀和琳西一起到她的秘密基地(一個洞穴)喝酒聊天。後來,哈桑和琳西的好友卡特蓮娜在一起、接著琳西的男友(也叫柯林)劈腿卡特蓮娜被抓包,最後哈桑與卡特蓮娜分手,琳西與主角柯林在一起(貴圈真亂 XD),柯林很悲觀得以為他們 4 天之後會分開(照他的理論預測)沒想到竟然沒有,大家幸福快樂、哈桑也準備去上大學了,故事結束。

整本書用了非常多冷僻的註解,包含不同的語言、柯林最喜歡的字母重組遊戲、一些你不知道也不會怎樣的歷史或者是科學知識、以及數學圖形和公式,不過這並不是我「不能推薦」的原因。一言難盡,下面簡單用六個小點解析這本小說,以及說說我個人的想法:

1.用科學「解」失戀

故事的主角柯林根本就是多年前的我呀,當時我也是歷經一場失戀,想要在各種論當中去找出預測分手最適合的數學模型,實際上也找到了一些看起來勉強可以用的模型(請參看《這才是分手の心理學》),但最終發現: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它們並沒有辦法拿來預測「真實」的戀情,因為……所有的模型都是化簡最後的結果,可是一段感情的「生生滅滅」需要考量的變數太多,我們不可能考量到所有的變數。就算把效果最大的變數考慮進去,其中的交互作用也複雜到無法用數學模型來表示。

2.主角柯林:亞斯伯格症?

老實說一開始在讀這本書的時候,覺得非常卡卡 der 凍茲凍茲,受限於他裡面跟文化有關的用字。我對於裡面許多讀起來覺得不好笑的諧音或者是拼字遊戲,感到很苦惱(跟陳澄波本人一樣感到很苦惱),並且嚴重的阻礙的閱讀,我想這個如果換成我們中文其他的一些諧音,可能會比較接近我們的文化,不過畢竟是翻譯書,也無法苛求阿(阿不然你來翻譯阿~)。

另一種可能是,或許我對於美國、阿拉伯、德國等等的文化了解很有限,所以真的不太能夠了解故事當中兩個主角哈桑和柯林開的一些玩笑。不過,我倒是很能夠理解柯林有點像是亞斯伯格症的特徵(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猜測,畢竟作者也沒有設定他是亞斯),例如會專注在一些非常小的事情,而且有非常低的社會化能力,沒有辦法察言觀色、而且沒有辦法容忍不公平不正義的事情。如果你懷疑你是,可以參考 Baron-Cohen、Wheelwright、Hill、Raste 與 Plumb 等人(2001)「亞斯柏格成人量表」,由國內設計團隊 Re-lab 製作50題清晰易填的線上檢測。

3.基友哈桑:逃避型人格?

我覺得蠻特別的是,就是傳說中的「逃避型人格」的人(和逃避依戀有一些重疊,但不完全等同)(Johnson、Murray,2008岡田尊司,2017a2017b),人生所擅長的事情就是「逃避情緒」與「自我設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逃避情緒」:根據胡展誥(2017)的定義,長期逃避情緒的種「情緒殭屍」有幾種特徵──
    • 問題解決至上:深信「情緒」是庸人自擾、毫無必要的阻礙物。
    • 超理智:對每件事都只是理性分析利弊、評估成效,毫無情感成分。
    • 說不出口:除了煩悶之外,無法清楚表達自己當下的情緒。
  • 自我設障(self-handicapping):「什麼事都不做」來避免可能的失敗(就像你期中考之前會通宵打電動,這樣考差了就可以說「我只是因為不念啦,認真起來連我自己都怕!」;考好了更秋,「恁爸沒念都考這樣了,你們這些小嫩B!」)(Jones、Berglas,1978),有這款情形,掐卡0800-……。不過最讓我最感動的是,在故事的最後,他終於了解自己一直以來的逃避,並且嘗試要做出和以往不一樣的事情。

4.女主角琳西:情緒殭屍

在我看起來是一個不相信愛情、或者可能是逃避依戀(岡田尊司,2017a)的人。或許受到爸媽離婚的影響(Mustonen、Huurre、Kiviruusu、Haukkala與Aro,2011)、或許人生當中發生一些事情(例如求學時代曾經被排擠)(吳姵瑩,2017)而影響到他對自我的感覺以及安全感,她選擇把心鎖起來,不再對任何人付出真心,可是也因為這樣,她在和「另外一個柯林」(故事當中另外一個同名配角,身材魁梧)分手之後,沒有感覺到有任何的悲傷—— 然而,這才是最大的悲傷——那些自以為把感覺隔離開來就不會感覺到痛苦的人,實際上,也失去了快樂的可能。她把自己變成沒有任何感受的情緒殭屍(胡展誥,2017),卻也傷害了要進入她內心的人。

5.關於男女主角的感情

這本書當中,我覺得最可惜的是,對於男女主角感情的刻劃稍微少了一點,如果按照過往主角柯林的感情經驗來說,我猜想這段感情雖然在故事結束之前還沒有分開,但應該會走上他過往的「凱薩琳曲線」(柯林鑽研出來的定理,用來預測一段感情的生生滅滅,不過大部分都是悲劇收場),原因有兩個:

其實他們根本沒有真正非常了解彼此。會在一起,只是因為兩個人曾經在秘密基地黑暗的洞穴裡面,交換彼此的秘密、自我揭露(Self disclosure)。做了親密的行為(碰碰額頭),就好像很愛彼此的樣子,可能只是一開始的假象。

另外,柯林與琳西某種程度上都是自卑的人。根據我的了解,一個人的自卑不太可能在「瞬間」就有所轉變。雖然他們兩個人都體會到,自己對於其他人的不信任、對於感情的失望,也願意嘗試看看新的感情,不過,我認為他們真正的生命課題並沒有解決,所以這段感情看起來有一個不錯的開始,但我猜測應該結束不會太慢。雖然不是柯林自己的定理所預測出來的4天,但有可能不會超過40天或者是400天。另外,他們這樣的感情我們在心理學上面稱作「籃板球戀愛」(Rebound Relationship)(Brumbaugh、Fraley,2014Spielmann、MacDonald與Wilson,2009Wolfinger,2007),通常是指在分手之後不久立刻開啟的另外一段新的關係,當事人往往會和過去的極端感情作比較,尤其是柯林,一定會把琳西和他前面19個凱薩琳進行比較──然後發現,舊愛還是最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6.關於數學公式

圖/作者提供

其實我覺得這是這本書最大的賣點,不過也是最大的敗筆。一開始我覺得會不會是我才疏學淺,沒有辦法真正理解公式,還拿出了紙認真的計算了一下,後來發現我可能真的資質駑鈍,完全無法理解這個天才兒童的想法。不過還好,這本書的最後面竟然有提供解答,真是讓我看得津津有味。看到後面的解答才突然想到,這個D根本不是常數,而是變數,難怪我會得不到解答。

不過我覺得非常可惜的是,作者在書當中所用的公式和裡面的劇情好像是截然劃分的兩個世界,作者並沒有在書中的19個凱薩琳分手的案例當中指出,他們是如何讓這些係數影響了彼此的互動,也沒有辦法說服我這幾個不同的係數他何以是最重要的係數。當然,作者在最後有提到,這個公式其實是他的數學家好朋友編纂出來的,而他自己的數學非常差,也難怪我們會發現公式和劇情之間有這麼大的隔閡,畢竟要用自己不熟悉的方式來串連劇情,其實很不容易。

真的存在所謂的「戀愛公式」嗎?

好啦,既然我曾經也想要找所謂的「戀愛公式」但為什麼我會覺得沒有辦法推薦這本書呢?

上面這個是柯林最終版本的數學公式,用來預測兩個人到底最後是誰會甩了誰,其中,y 如果越接近零(不論是正的還是負的),表示這段關係越接近分手,而 y 等於零的時候,就表示一段戀情的結束(或者開始)。這個曲線如果開口朝下,就表示是女性甩掉男性(以異性戀為例),如果開口朝上,就表示是男性甩掉女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柯林用了幾個不同的指標來建構這個公式(以下整理自書的 159 頁到 160 頁)

圖/作者提供

公式引自書中 p.240,由賴以威老師協助繪製而成。

  1. 年齡( A ) =[(男生的年齡+女生的年齡)/2]-5
  2. 人氣差異(C)=(女生的人氣指數—男生的人氣指數)/75,其中,人氣指數是介於 1~1000 的數字。在我的理解上,應該是指這一個人有多受到同儕或朋友的歡迎。
  3. 魅力差異(H)=(女生認為這個男生有多吸引她—男生認為這個女生有多吸引他),這個評估吸引力的分數會介於 0~5 之間,數字越大表示他認為這個人越省他
  4. 拋棄者/被拋棄者差異(D)=(女生習慣當拋棄者的機率-男生習慣當拋棄者的機率),由於是機率,所以括弧內這兩個數字應該都是介於 0~1 之間的數字。這個概念應該是,沒有人會一直永遠當拋棄者或者是被拋棄者,例如說,在 10 次戀愛當中,你大概有 8 次是當提出分手的那一個,那麼你的數字就是 0.8;如果你的前女友總是被甩的那一個(假設你是個男的),那麼她的數字就是 0,而這裡算出來的 D=0-0.8=-0.8
  5. 內向者/外向者差異(P)=(女性的外向程度-男性的外向程度),(唸的兩個數字以 0~5 分來估計,分數越高表示這個人越外向,越低表示越內向。
  • 8/17  週四晚上 21:00-2200, 數感實驗室賴以威老師將要破解此公式,有興趣的朋友請鎖定我們粉專直播囉!
圖/作者提供

這個公式,可信嗎?

本書作者的朋友(也就是一個數學家)在書的最後面有交代這些公式的創作原理,不過就算我們還沒有看到公式,光是看這個設定可能就會有許多的問題:例如,一個人的內外向可以用單一向度來表示嗎?有沒有可能有人是同時內向又同時外向的人?上面這些要素真的涵蓋了所有交往的時候重要的條件嗎?

如果我們再仔細看這一個公式,會發現更多問題。在心理學上面,我們必須交代兩個數字相減的意義(其實這個和以往在做伴侶研究的邏輯是相符合的,有興趣可以參閱此文), 以及為什麼要除以某個數字、加上幾次方(可是書裡面都沒有交代),其實主要就是基於這點,沒有辦法推薦這本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雖然我理解這本書的初衷或許就是再告訴我們:愛情是不能夠用公式來預測的,不過,作為讀者的樂趣立場,以及心理學研究者,我還是比較希望他可以去解釋每一個係數的形成原因以及結果,在這本書的最後面,作者的朋友(也就是那位協助他的數學家)附錄給的那個網站,裡面 John Gottman 提到的一些公式也和作者的這個公式完全不一樣(至少使用的要素不同),所以如果說是參考來的,我覺得也有一點不太一致(有興趣的可以參考這幾篇論文)(Bakeman、Gottman,1997Gottman,2014),或是以威老師的這篇文章

另外,柯林的公式其實離目前親密關係的研究,相去非常遙遠(沒辦法,畢竟他只是一個學生,也不能夠太苛求他)。

舉例來說,我讚同有些人在感情上面就是習慣當拋棄者或者是被拋棄者,也就是 D 這個數字的確有可能會坐落在一個常態分配上面,的確是一個合理的參數;其他的數值我覺得也挺合理的,不過有2個最重要的參數,是目前研究當中發現效果量很大的:

  1. 自我揭露:其實就是你講一點你的秘密,我一點我的秘密,也就是男女主角在秘密基地裡面做的事情。許多研究顯示他是會增加兩個人之間親密感的好方法。但在柯林的公式中,並沒有考慮到此因素
  2. 面對衝突的時候的溝通:然而,上面這個要素通常只會預測兩個人在一起的速度,而沒有辦法預測兩個人「是否能夠快樂的在一起」。其實如果你觀察那十九個凱薩琳,你就會發現同樣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柯林從頭到尾沒有真正學會去處理溝通這件事情,這也是為什麼我預測他其實和琳西也不會太久哈哈哈。

然而,在柯林上面最新的(而且看起來很酷炫的)公式當中,沒有把這兩個重要的條件擺進去,是我覺得非常可惜的原因,某種程度上也解釋了,為何後來他的公式沒有辦法預測他們兩個人是否會在第四天分手。琳西喜歡他這個公式,充其量只是認為看起來很酷而已,以及他覺得兩個人有一種同病相憐的怪咖的感覺(其他還有很多預測分手的因子,柯林都沒有考量,有興趣的人可以參看下圖)(Le、Dove、Agnew、Korn與Mutso,2010)。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預測分手效果量最大的變項排序。圖/作者提供

預測柯琳戀的結局

換言之,這樣的結局只說明了幾件事情:

  1. 兩個人或許(在漆黑的洞穴裡面)卸下了一些自己的心房,但仍然在感情最開始的交換秘密的階段,可能表面上看起來很甜蜜,但能不能夠撐過後面的風雨就不得而知了。
  2. 我認為很大一種可能是,這個新的對象也會走向前面19個凱薩琳一模一樣的結局——在柯林還沒有學會如何好好的人際交往以及溝通之前。
  3. 這兩個人之間會互相吸引,我猜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是來自於,他們對於感情的看法都比較悲觀,而這個悲觀形成了某一種吸引力,讓兩個人有一種「同病相憐」的感覺。不過,根據我的了解,對於關係的悲觀,其實是來自於對於關係的缺乏安全感,以及低自尊。就像是兩個男主角在吵架的時候,你可以很明顯的看到,這兩個大男孩,其實都是很沒有自信的人。在這樣的情況下開始一段戀情,可能會有許多辛苦以及需要調整的地方。

如何走出一段失戀

如果有人也正經歷一段失戀,然後正在想要怎麼樣才能夠走出來,那麼這一本書將會是一個很好的示範。

等等,先別高潮,這並不是說本書教你如何走出失戀,也並不是因為當事人用了什麼神奇的招式,使得他得以走出這個悲傷,而是幾乎所有的人都會用自己所習慣的方式來面對悲傷(例如,這個天才兒童柯林習慣的方法是不斷地重組字彙、不斷地專研他所謂的定理)——這個事情本身沒有太大的幫助,真的。後來真正發生效果的,或許是在這些「重複」當中所產生的一些新奇的事情——去打獵山豬、被蜜蜂咬、被別人踢睪丸、進入一個大工廠的倒閉事件、訪談那些與自己年紀相去甚遠的老人們、在一個漆黑的洞穴裡面喝著純釀威士忌、和好基友進行一場看起來似乎沒有盡頭卻一開始就走到盡頭的公路旅行等等。

其實你可以跳過上面一段,那是寫給文青看的哈哈。

想要變好?你只要跟柯林一樣找下一個對象在一起就好了。研究發現,相較於上面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找到下一個對象,往往是走出失戀,效果最大的方法。有新伴的人比起沒有新伴的人,感到更幸福、更有自信、前一段感情的殘渣越少、越不會與前任藕斷絲連(Brumbaugh、Fraley,2014)。雖然我很不想承認(因為這樣似乎顯示我們這些心理學家的失戀介入好像沒什麼用),不過這的確是事實。

其實你也可以跳過上面這一段(好啦但是這一段不要跳過),因為我漸漸發現,如果我們用數字來測量,當然可以很明顯的看到「認識新的對象」、「和新的人在一起」有正向的影響,例如當事人可能會對自己的看法比較正面、不會再和前任情人糾纏、不會再反覆想起前一段感情當中的起伏、比較少的失落等等,但是——有些東西是無法用數字所測量出來的。例如,你在失戀過後一直到遇到下一個人之前,這段時間心情的起伏、對於自我的整理、因為失戀促使你去做的一些愚蠢或者是從來沒有嘗試過的事情,其實都會成為你人生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真正重要的並不是「有沒有走過失戀」、 是否真的和心中的「那個凱薩琳好好、完整的說再見」,而是在離開前任之後,你有沒有展開另外一種,和以往截然不同的人生;有沒有辦法接受自己只是一個平凡人、接受其實自己真的「沒有很完美」的那種失落。

這個沒有辦法用數字或用統計來測量的、屬於你的故事,才是對你來說,最重要的小事。

延伸閱讀

  • Bakeman, R.、Gottman, J. M.(1997)。Observing interaction: An introduction to sequential analysi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Baron-Cohen, S.、Wheelwright, S.、Hill, J.、Raste, Y.、Plumb, I. (2001)。 The “Reading the Mind in the Eyes” Test revised version: a study with normal adults, and adults with Asperger syndrome or high-functioning autism。J Child Psychol Psychiatry, 42(2),頁 241-251。
  • Brumbaugh, C. C.、Fraley, R. C. (2014)。 Too fast, too soon?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into rebound relationships。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doi: 10.1177/0265407514525086
  • Gottman, J. M.(2014)。What predicts divor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ital processes and marital outcomes。:Psychology Press。
  • Johnson, B.、Murray, K.(2008)。搞定怪咖情人(Crazy Love:Dealing With Your Partner’s Problem Personality)(柯乃瑜譯)。台灣:印刻。
  • Jones, E. E.、Berglas, S. (1978)。 Control of attributions about the self through self-handicapping strategies: The appeal of alcohol and the role of underachievement。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4(2),頁 200-206。 doi: 10.1177/014616727800400205
  • Le, B.、Dove, N. L.、Agnew, C. R.、Korn, M. S.、Mutso, A. A. (2010)。 Predicting nonmarital romantic relationship dissolution: A meta-analytic synthesis。Personal Relationships, 17(3),頁 377-390。 doi: 10.1111/j.1475-6811.2010.01285.x
  • Mustonen, U.、Huurre, T.、Kiviruusu, O.、Haukkala, A.、Aro, H. (2011)。 Long-term impact of parental divorce on intimate relationship quality in adulthood and the mediating role of psychosocial resources。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25(4),頁 615。
  • Spielmann, S. S.、MacDonald, G.、Wilson, A. E. (2009)。 On the Rebound: Focusing on Someone New Helps Anxiously Attached Individuals Let Go of Ex-Partners。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5(10),頁 1382-1394。 doi: 10.1177/0146167209341580
  • Wolfinger, N. H. (2007)。 Does the rebound effect exist? Time to remarriage and subsequent union stability。Journal of Divorce & Remarriage, 46(3-4),頁 9-20。
  • 吳姵瑩(2017)。做自己最好的陪伴:找回安全感,讓你內在小孩不害怕、不寂寞的療癒五堂課。台北:遠流出版。
  • 岡田尊司(2017a)。孤獨的冷漠:逃避型依戀障礙的分析與修復(邱香凝譯)。台灣:聯合文學。
  • 岡田尊司(2017b)。戀愛這種病:解讀自我與對方的人格,診斷愛情的現在與未來(張婷婷譯)。台灣:時報出版。
  • 胡展誥(2017)。別讓負面情緒綁架你:30個覺察+8項練習,迎向自在人生。台灣:寶瓶文化。
文章難易度
海苔熊
70 篇文章 ・ 470 位粉絲
在多次受傷之後,我們數度懷疑自己是否失去了愛人的能力,殊不知我們真正失去的,是重新認識與接納自己的勇氣。 經歷了幾段感情,念了一些書籍,發現了解與頓悟總在分手後,希望藉由這個平台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與閱讀心得整理,幫助(?)一些跟我一樣曾經或正在感情世界迷網的夥伴,用更健康的觀點看待愛情,學著從喜歡自己開始,到敏感於周遭的重要他人,最後能用自己的雙手溫暖世界。 研究領域主要在親密關係,包括愛情風格相似性,遠距離戀愛的可能性,與不安全依戀者在網誌或書寫中所透露出的訊息。 P.s.照片中是我的設計師好友Joy et Joséphine

0

2
2

文字

分享

0
2
2
分手心理學:分手後還當朋友,怎樣才能過得好?──依附理論系列(十八)
貓心
・2020/08/05 ・5130字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SR值 484 ・五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每個人,都和生命中重要的人們,有著不同程度的依附關係。而分手後與前任的聯繫,更是有可能剪不斷理還亂,依附系統不會那麼快就善罷甘休的!分手後如果跟前任保持互動,對於生活或情緒是好事嗎?跟依附又有怎麼的關聯呢?本篇文章就要來介紹我研究論文的主題!

在此感謝眾位填寫量表的人,以及教授們的協助,我的畢業論文終於產出來了。這一篇論文的主題,可想而知圍繞在依附理論,而且還出現了前所未見的分手後與前任依附關係的調查!

分手還保持聯繫,你說奇怪不奇怪。圖/giphy

有些人可能會直覺反應:分手後,還與前任有所聯繫,聽起來不是怪怪的嗎?別著急,在國外的文獻上早就發現,有許多人在分手之後還會和對方當朋友,甚至是繼續維持著性愛的關係。

但國內呢?很抱歉,在我做這篇研究之前,國內的資料數是 0。所以,欲知國內情況如何,請看下面敘述分解!

分手後能不能繼續聯絡,與「交往時」的逃避程度有關?

交往時的依附風格,會影響「分手後會不會持續聯繫」。我們無法鐵口直斷說事情就是這樣,只能說在研究結果上,有著這樣的傾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我的研究中,用了所謂的 ANOVA,透過分手後的關係類型,來回推交往時的依附分數是否有所差異。由於我的樣本收集的緣故,因此懂研究方法的人就知道,這不能推論說交往時的依附風格會影響分手後的關係類型。用個簡單一點的比喻就是:

我今天走進一座果園,A 果園的橘子比較多,B 果園的芒果比較多,但我不能保證說,A 果園的土壤一定比較適合種橘子,B 果園的土壤比較適合種芒果。(聽不懂統計方法的就跳過這句話吧!)

總而言之就是呢,我把分手後與前任的關係分成了四種:

  • 無聯繫型:在分手之後,彼此幾乎或完全不再有聯絡。
  • 被迫聯繫型:當事人無意願繼續連繫,但因為一些外力因素(如上課、社團),使得彼此被迫有所交集。
  • 分手後友誼型(post-dissolutional friendship):在分手之後,彼此成為普通朋友。
  • 似戀關係型:分手後彼此的互動仍然和情侶很類似,例如會接吻、牽手、擁抱、做愛等等。

在我收集到的樣本裡面,有 494 人和前任毫無聯繫,87 人屬於被迫聯繫,還是朋友的高達 161 人,而似戀關係的也有 20 人。

結果呢,根據分析發現,不同分手後的類型,在交往的時候,他們的焦慮分數平均值分別是:3.45、3.36、3.43、3.78,在統計上不具有顯著的差異。

看到這邊,你或許會想問:「欸~不是應該交往的時候越焦慮,分手之後越會去跟對方勾勾迪嗎?怎麼分手後有聯繫的人,焦慮分數和沒有聯繫的一樣呢?」這是因為,你要勾勾迪,也要對方願意配合你演出啊!如果只有你單方面想跟對方保持聯絡,對方卻不想的話,那也連絡不下去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至於不同分手後類型的人,在交往時的逃避分數,就有明顯的差異了:無聯繫型的平均逃避分數是 3.15,被迫聯繫型是 3.26,分手後友誼型是 2.74,似戀關係型是 2.50,很顯然的,前面兩組看起來就比後面兩組高。

聯繫或是不聯繫。圖/pixnio

如果精確一點的用事後比較來看,確實,無聯繫型跟被迫聯繫型的逃避分數,都比分手後友誼型跟似戀關係型來得更高。也就是說,老子、老娘在交往的時候就越不想跟你親近、越是逃避,分手後自然就不會想跟你做朋友或糾纏不清啦!

唉!俗話說的好,交往是兩個人的事情,分手是一個人的事情,分手後能不能聯繫下去,也得雙方都願意才行!

排除分手時間超過一年的結果:還是一樣

欸~等等,我剛剛好像忘了說一件事情,這份問卷裡面,與前任分手時間的範圍居然有 0 個月到 104 個月啊!天啊,有些人分手不到一個月,心還在淌血的寫我這份問卷,有的人分手 104 個月……那就是快 9 年了,這樣的資料真的準嗎?順便提一下平均數跟標準差吧,這群人平均分手了 24.74 個月,標準差則是 22.42 個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沒關係,那我就把所有分手超過 12 個月的人全部刪掉,再重新跑一次,看看結果會不會有所不同吧!

結果發現,刪掉了分手超過 12 個月的資料之後,比例上幾乎沒有變化嘛!

好,沒關係,我們再來看看分手後的關係類型跟交往時的焦慮分數與逃避分數有沒有關係呢?

分析顯示,焦慮分數還是沒有顯著差異,而逃避分數有著顯著差異。無聯繫、被迫聯繫、分手後友誼、似戀關係的平均值分別為 3.05、3.23、2.66、2.59,前三者的逃避平均差異就沒有篩選前的數據那麼顯著了,而似戀關係和前兩者則沒有顯著結果。當然,如果用嚴謹一點的統計來看,14 個人的似戀關係組,樣本過小,要顯著本來就有一定的困難度,所以參考價值也就沒有那麼高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同性戀和異性戀的差異?

啊,說到這裡,好像又該討論一件事情:樣本包含同性戀和異性戀,這兩者會不會有所差異?

在我收到的樣本之中,有 663 名異性戀,99 名同性戀(更精確的來說,應該說是前任是同性或異性)。四種類型對應到同異性戀的人數與平均數如下表:

異性 逃避平均 同性 逃避平均
無聯繫 438 3.17 56 3.02
被迫聯繫 69 3.29 18 3.15
分手友誼 136 2.78 25 2.51
似戀關係 20 2.50 0

有些謠傳認為同性戀的關係比較糾纏不清,結果事實上卻顯示:所有的似戀關係都來自於異性戀呀!

結果顯示,不同分手後關係類型,在交往時的逃避分數上有所差異;至於同性戀/異性戀,則不會影響逃避分數的差異的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以後別做朋友?分手後做朋友真的會過得比較差嗎?

如果只是把研究問題放在交往時的依附關係與分手後的關係類型,這篇論文未免也太無聊。

事實上,我更好奇的是,分手之後跟對方當朋友,到底好不好?我相信這也是許多人的困惑:既然有 20% 的人在分手後和對方做了朋友,那麼周興哲苦苦相勸要我們「以後別做朋友,朋友不能牽手」不就白搭了嗎?(誤)

那就來看看,不同分手後關係類型的人,在情緒適應生活適應上的差別吧!

分手後的適應可以分為情緒適應與生活適應。圖/giphy

咦,適應就適應,還有分情緒適應跟生活適應的喔?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是阿,情緒適應指的是「經歷分手事件之後,各式負面情緒出現的頻率」,得分越高代表情緒適應越差(邏輯上應該要再做轉換,姑且讓我偷懶吧)。

生活適應指的則是「在經歷分手之後,能夠回歸日常生活、如平時一般面對日常生活的程度,或是將生活重心轉移至感情之外的其他層面的程度」,生活適應得分越低,代表在經歷分手後,在生活中適應得越好。

好吧,就讓我們來看看分手後的情緒適應吧: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無聯繫 494 2.78 1.28
被迫聯繫 87 3.04 1.21
分手友誼 161 2.83 1.21
似戀關係 20 3.77 1.07

從統計結果可以看到,分手後和對方斷絕聯繫的人,情緒適應的平均分數是 2.78、被迫聯繫的人則是 3.04、分手後做朋友的人是 2.83、分手後和對方勾勾迪的人則是 3.77。很明顯的,似乎只有似戀關係的人,在情緒適應上來得比較差!在經過事後比較之後,也確實顯示了前三者的情緒適應沒有顯著差異,但前三者都比似戀關係適應得來得更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以說,周興哲,你錯了!分手後也是可以好好做朋友的!

再來看看生活適應吧!生活適應呈現了同樣的結果: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無聯繫 494 4.63 0.89
被迫聯繫 87 4.62 0.90
分手友誼 161 4.55 0.86
似戀關係 20 3.97 1.17

前三者的生活適應沒有顯著差異,但前三者都比似戀關係適應得來得更好。

所以,周興哲,你又錯了!分手後也可以做朋友的,只要不是曖昧不明的關係,做朋友跟斷絕聯絡可以過得一樣好的!

分手後維持聯繫,依附關係差在哪?

不過,事情沒有這麼簡單。為了針對那些分手後還有聯繫的人,與前任之間的關係品質到底如何,於是我創造出世界上第一個奇妙的名詞:「分手後依附關係」。既然依附量表可以以爸爸為對象、媽媽為對象、朋友為對象、曖昧關係為對象、伴侶為對象,那又有甚麼原因不能以「前任伴侶的現行互動狀況為對象呢?」

於是啦,我就讓這些分手後和對方仍然有聯繫的人,填了所謂的「分手後依附關係量表」,來看看他們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純友誼與似戀關係差在哪?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分手後純友誼跟分手後勾勾迪之間,他們的「分手後依附關係」有何差別吧!

首先先看他們在分手之後,與對方互動的焦慮程度。在那些分手後和前任是普通朋友的人身上,他們的焦慮程度只有 2.20 分,但和前任仍然類似於情侶的人,則有 3.22 分,有著顯著的差異存在。也就是說,分手後和對方維持聯繫的人,如果你在聯繫的過程中,對對方的焦慮感越高,你就越有可能跟對方糾纏不清!

比較有趣的是,還記得前面說的嗎?這些人在交往時的焦慮分數相差不大──前者是 3.43 分,後者則是 3.78 分,是沒有顯著差異的。

但是,如果把交往時的焦慮分數,與分手後的焦慮分數,丟到皮爾森相關來跑的話,卻會發現兩者之間居然高達 0.437 的相關,且相關的顯著性高達.00,也就是說,那些交往時越焦慮的人,分手後與對方維持聯繫時,也會是高焦慮的那群人!

交往時既以感受到焦慮,那麼分手仍保持聯繫,可能還會是高焦慮的族群。圖/giphy

那麼,我們再來看看交往時的逃避分數和分手後的逃避分數是否有關連性吧!如果把交往時的逃避分數,與分手後的逃避分數,丟到皮爾森相關來跑的話,會發現兩者之間居然高達 .485 的相關,且相關的顯著性高達 .00,也就是說,交往時越逃避的人,分手後若與對方維持聯繫,也恰巧會是分手後越逃避的人!

而總結上面的這些話來說,當你在分手後與對方維持聯繫,若你的焦慮越高、逃避越低,你們的聯繫就越有可能變成勾勾迪的關係;反之,則比較有可能真的當普通朋友。

分手前的依附關係,將影響你的分手適應

但是,與前任有所聯繫,到底會對分手適應造成什麼樣子的影響呢?

前面提到,如果你是屬於普通朋友的聯繫,那麼你的情緒適應跟生活適應程度,和沒有在聯繫的人相比,是沒有差別的。但是,與前任有所聯繫這件事情,其實代表著你和她之間依然存在著某種羈絆,只要有羈絆在,就一定會有依附關係。

於是,我把依附量表改寫成適合測量受試者分手後與對方的互動情形的形式,來測量他們在分手後的依附關係,是否會影響分手調適呢?或是只有交往時的依附關係,能夠預測他們的分手調適?

透過回歸分析,可以發現,如果是會和前任做朋友的人,交往時的焦慮程度會影響分手後的調適情形(β=.555,p<.001,△R2=.334),但交往時的逃避程度則不會。這代表說,交往的時候越是焦慮,分手後的情緒適應會越差。但我的研究重點並不是交往時的依附分數,而是分手後的依附情形。

分手後和對方做朋友,這真的行的通嗎?這值得我們好好的來思考。圖/giphy

根據統計結果顯示,分手後和對方做朋友的人,他們和前任互動的焦慮程度如果越高,那她們在分手後的情緒適應會越差(β=.473,p<.001),而與前任互動的逃避程度如果越高,他們的情緒適應也會越差(β=.132,p=.035),整體而言,分手後的焦慮與逃避程度,在預測分手後情緒適應的模型當中,增加了 0.181 的解釋率。

至於在分手後的生活適應上,交往時的焦慮分數,對於生活適應不具有顯著的預測力;但交往時的逃避程度越高,反而越能預測分手後的生活適應越好(β=.221,p=.011,△R2=.067)。這一點蠻有趣的,其中可能的原因是,交往的時候本來就比較獨來獨往的逃避依附,在分手之後要恢復日常作息是比較容易的;不過,我的重點依然不在這裡,而是分手後的依附情形。

迴歸分析顯示,分手後與對方互動上越是焦慮的人,他們的生活適應也會越差(β=-.288,p=.001,△R2=.070),但分手後的互動逃避程度則沒有影響,也就是說,如果妳在分手後和對方做朋友,那麼,如果你和對方的關係依然很焦慮的話,那麼你要恢復日常作息的可能性就越低。

看不懂上面的統計沒關係,總結來說就是,如果你在分手後和前任做朋友,也不一定是件壞事,而是得看你和她做朋友之後,你和她的互動關係,焦慮程度與逃避程度有多高:如果越焦慮,那你就會有比較多的負面情緒,也比較難回歸日常生活;如果越逃避,你要恢復日常生活步調的可能性也會比較低。

因此,分手後想要調適自己的心情與回歸日常生活作息,並不一定得和對方切斷關係,做朋友,也可以是一個選擇,但得看你是不是純友誼。如果是純友誼的話,那得看你的焦慮程度與逃避程度有多少,你在分手後和對方做朋友時,你們的互動關係,依然會影響到你的分手適應。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粉專 Psydetective-貓心

貓心
76 篇文章 ・ 118 位粉絲
心理作家。台大心理系學士、國北教心理與諮商所碩士。 寫作主題為「安全感」,藉由依附理論的實際應用,讓缺乏安全感的人,了解安全感構成的要素,進而找到具有安全感的對象,並學習建立具有安全感的對話。 對於安全感,許多人有一個想法:「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但在實際上,安全感其實是透過成長過程中,從照顧者對自己敏感而支持的回應,逐漸內化而來的。 因此我認為,獲得安全感的兩個關鍵在於:找到相對而言具有安全感的伴侶,並透過能夠創造安全感的說話方式與對方互動,建立起一段具有安全感的關係。 個人專欄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detective/ 個人攝影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photographer/

0

1
2

文字

分享

0
1
2
這樣聊天讓「愛情地圖」常保更新:由《我們不能是朋友》失溫的感情長跑談起
雞湯來了
・2019/09/08 ・2069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476 ・五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文/雞湯來了蕭子喬
  • 校稿/雞湯來了張芷晴、陳世芃
  • 編輯/雞湯來了蕭子喬

「就這樣莫名奇妙分手你要我怎麼接受啊」

「我不懂他為什麼在短時間內變這麼多」

當紅偶像劇《我們不能是朋友》中,主人翁長跑多年的感情,為何都走向漸行漸遠的結局?

皓一和惟惟愛情維持三年,每天省吃儉用履行著兩人的退休計畫,但惟惟越來越覺得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當惟惟向皓一提出分手,皓一充滿不解、不懂為何惟惟「瞬間」就變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其實,感情變淡不是「瞬間」的事情。

皓一和惟惟的相處,一直都是皓一規劃生活規則,惟惟大多時候遵循,然而,惟惟其實並沒有那麼樂在其中,她對於一天只能花 150 元有意見但沒有明說,她其實沒那麼願意「配合」那麼多規則,卻總是生悶氣帶過;而皓一則從來沒有在做決定前和惟惟分享,為何去上海、為何增貸房子?他遇到的環境轉變她不知道,她的內心委曲和妥協他也不懂。

克桓和子媛則長跑十年卻越來越沒有交集,甚至子媛妹妹看了都說「你們這根本是放棄溝通」,當克桓跟子媛提出分手,子媛也是相當不解,甚至把矛頭指向其他人,認為是因為「別的女人」才會這樣。

但其實,感情出問題「兩個當事人」的影響性絕對大於關係外的人。

十年了,他不曾和她吵架、總是順著她,兩個人之間的事都照她的意思,但他內心很多不舒服的聲音從來沒有說出來,他的需要她不知道也不清楚,他真正要的是什麼她也不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愛情失溫的共同原因:不懂另一半在想什麼

「惟惟、皓一」和「子媛、克桓」兩對情侶乍看風格不同,但追根究柢漸行漸遠的原因,其實是非常類似的:都是因為沒有時常更新彼此的心內話!這些心內話包含工作上的挑戰、心境的轉變、隱忍的小不滿…。

如果皓一在決定增貸房子、去上海而延後婚期之前,和惟惟分享自己的想法,說說自己遇到多好的機會,為何覺得非去不可,那麼惟惟就不會覺得那麼片面,也不會那麼生氣!如果惟惟可以和皓一明確地說自己需要多一些陪伴,想要生活多一些彈性,那麼皓一也會比較知道要用什麼方式去愛惟惟。

如果子媛在構思要「為了克桓好」而做公關活動之前,先跟克桓分享自己的顧慮,克桓可能比較可以理解子媛的用心。如果克桓可以早一些和子媛說明自己對「被安排好」的壓力,不會完全不知這些事情讓克桓喘不過氣。

不怕你我變了,只怕我們沒有時時更新心內話

人會改變是正常的,隨著生活歷練、遇到的人事物轉換,自然就會有些不同以往的想法,然而親密的人之間,並不會真的彷彿有讀心術一般,直接知道對方心裡在想什麼。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這樣怎麼辦?難道只要交往久了,人變了,感情就會走向分手?

美國華盛頓大學心理系的榮譽教授 Gottman,以超過 40 年的時間,研究並觀察幾千對伴侶夫妻或伴侶怎麼吵架,還有他們怎麼和好與彌補關係,發現:幸福美滿的伴侶並非完全不會有衝突,他們在個性、興趣與價值觀可能有顯著差異,而且也會吵架,關鍵在於,他們明白兩人有差異是必然的,重點不是改變對方,而是要兩人共同找到巧妙度過難關的方法,才能使兩人的關係依舊穩定、幸福。

圖/雞湯來了

那麼,該如何巧妙度過難關呢?關鍵就在於,要在日常生活中,真實的交換意見,Gottman 因而提出「愛情地圖」的概念(例如下方的聊天清單):這張地圖是由伴侶倆的喜怒哀樂共構而成。時常走進彼此的內心深處,拓展倆人一起經歷的愛情版圖,才能不論外在環境、個人內心轉變,都保持了解彼此、心很貼近的感覺。當有了這樣貼近親密個情感,自然也就有找到共度難關的方法。

不妨試試以下的問題,和另一半、親密的人聊聊彼此的現在、未來,甚至過去!

  • 近來最開心的事情?
  • 近來最不開心的事?
  • 目前最崇拜的人?
  • 最親近的朋友?
  • 正面臨的壓力?
  • 做什麼事最能感到放鬆?
  • 人生最大的夢想?
  • 對近五年的生活想像?
  • 兒時最開心的事情?
  • 兒時最不開心的事情?

「我最想環遊的世界 ,就是你最內心的世界」

更多環遊彼此內心世界的方法,推薦閱讀《七個讓愛延續的方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雞湯來了即將推出「愛情地圖桌遊版」,有興趣可見此實況

參考資料

  • Gottman, J. M., & Krokoff, L. J. (1989). Marital interaction and satisfaction: A longitudinal view.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7(1), 47.
  • 陳謙宜、沈碁恕(譯)(2016)。七個讓愛延續的方法(原作者:John M. Gottman, Nan Silver)。台北市:遠流。

本文轉載自「雞湯來了」《我們不能是朋友》愛情長跑為何一夕間說散就散? —從愛情地圖剖析內心世界

雞湯來了
51 篇文章 ・ 463 位粉絲
幸福,如何選擇?雞湯來了相信我們值得擁有更優質的家人關係。致力提供科學研究證實的家庭知識,讓您在家庭生活的日常、人生選擇的關卡,找到適合的方向。雞湯來了官網、雞湯來了FB

0

1
1

文字

分享

0
1
1
分手,真的能夠預測嗎?解析《再見凱薩琳》裡的分手公式與劇情
海苔熊
・2017/08/16 ・7369字 ・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SR值 498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source:Max Pixel

你是,這樣的人嗎?

  1. 你總是覺得,自己沒有別人說的那麼聰明。
  2. 你總是害怕,自己所擁有的才能或天賦,有一天就會消失殆盡、然後其他人就會不喜歡你了。
  3. 在感情裡面,你總是被拋棄的那一個,並且每次開始交往的時候,就時時刻刻在倒數計時你所殘存的戀愛。
  4. 因為青少年時期被霸凌的經驗,讓你對於人際關係和感情失去的信任,於是你把真實的自己藏起來,只用「假面」在過生活。
  5. 和伴侶分手之後,你很不意外的並沒有感到很難過,因為你早就知道:「如果你太一個人,他就不會很愛你了」,所以這次的分開對你來講殺傷力很小,但不知道為什麼,想起來的時候還是覺得有一種很悲哀的感覺——為自己的防衛感到悲哀。

前幾天收到了《再見凱薩琳》這本書問我是否能推薦,由於是《生命中的美好缺憾》的作者約翰所寫的書,想說應該蠻有趣的,於是就把他帶到花蓮去渡假。裡面的主角,就是擁有上面這些特色的人,沒想到……。

雖然帶這本書去花蓮,不過還是在回來台北的火車上才有時間真正的開始看,剛剛看完之後有幾個很複雜的感覺。基於許多原因,我覺得實在無法推薦這本書。不過,倒是有很多地方值得討論與評論的,所以我特別寫了一篇文章。

__________以下有雷__________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解析「再見凱薩琳」

圖/作者提供

一分鐘讀完這本書(谷X莫):這本書描述男主角天才兒童柯林和他的好基友哈桑利用暑假進行一段公路旅行的過程,對於柯林來說,這是一段走出失戀的旅程。這是他第 19 次和名叫「凱薩琳」的女孩分手,你可以想像你總是和叫「怡君」的女孩交往,但每個都最後都甩了你。而對於哈桑來說,這是一次逃避上大學的旅程,他已經多次休學,這次也想「照舊」繼續休學。他們在開始旅行之柯林後不久就遇到了女主角琳西以及存在感很低的女二卡特蓮娜(不是英雄聯盟裡面的那一個)。

柯林整本書都在研發他的「凱薩琳分手公式」,他想知道為什麼自己一直是被甩的那一個,因緣際會之下與哈桑一起到琳西她家打工,三人一起訪問她們家族事業體的員工,要作一本回憶錄之類的,因此產生了感情,柯林還很幸運地獲邀和琳西一起到她的秘密基地(一個洞穴)喝酒聊天。後來,哈桑和琳西的好友卡特蓮娜在一起、接著琳西的男友(也叫柯林)劈腿卡特蓮娜被抓包,最後哈桑與卡特蓮娜分手,琳西與主角柯林在一起(貴圈真亂 XD),柯林很悲觀得以為他們 4 天之後會分開(照他的理論預測)沒想到竟然沒有,大家幸福快樂、哈桑也準備去上大學了,故事結束。

整本書用了非常多冷僻的註解,包含不同的語言、柯林最喜歡的字母重組遊戲、一些你不知道也不會怎樣的歷史或者是科學知識、以及數學圖形和公式,不過這並不是我「不能推薦」的原因。一言難盡,下面簡單用六個小點解析這本小說,以及說說我個人的想法:

1.用科學「解」失戀

故事的主角柯林根本就是多年前的我呀,當時我也是歷經一場失戀,想要在各種論當中去找出預測分手最適合的數學模型,實際上也找到了一些看起來勉強可以用的模型(請參看《這才是分手の心理學》),但最終發現: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它們並沒有辦法拿來預測「真實」的戀情,因為……所有的模型都是化簡最後的結果,可是一段感情的「生生滅滅」需要考量的變數太多,我們不可能考量到所有的變數。就算把效果最大的變數考慮進去,其中的交互作用也複雜到無法用數學模型來表示。

2.主角柯林:亞斯伯格症?

老實說一開始在讀這本書的時候,覺得非常卡卡 der 凍茲凍茲,受限於他裡面跟文化有關的用字。我對於裡面許多讀起來覺得不好笑的諧音或者是拼字遊戲,感到很苦惱(跟陳澄波本人一樣感到很苦惱),並且嚴重的阻礙的閱讀,我想這個如果換成我們中文其他的一些諧音,可能會比較接近我們的文化,不過畢竟是翻譯書,也無法苛求阿(阿不然你來翻譯阿~)。

另一種可能是,或許我對於美國、阿拉伯、德國等等的文化了解很有限,所以真的不太能夠了解故事當中兩個主角哈桑和柯林開的一些玩笑。不過,我倒是很能夠理解柯林有點像是亞斯伯格症的特徵(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猜測,畢竟作者也沒有設定他是亞斯),例如會專注在一些非常小的事情,而且有非常低的社會化能力,沒有辦法察言觀色、而且沒有辦法容忍不公平不正義的事情。如果你懷疑你是,可以參考 Baron-Cohen、Wheelwright、Hill、Raste 與 Plumb 等人(2001)「亞斯柏格成人量表」,由國內設計團隊 Re-lab 製作50題清晰易填的線上檢測。

3.基友哈桑:逃避型人格?

我覺得蠻特別的是,就是傳說中的「逃避型人格」的人(和逃避依戀有一些重疊,但不完全等同)(Johnson、Murray,2008岡田尊司,2017a2017b),人生所擅長的事情就是「逃避情緒」與「自我設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逃避情緒」:根據胡展誥(2017)的定義,長期逃避情緒的種「情緒殭屍」有幾種特徵──
    • 問題解決至上:深信「情緒」是庸人自擾、毫無必要的阻礙物。
    • 超理智:對每件事都只是理性分析利弊、評估成效,毫無情感成分。
    • 說不出口:除了煩悶之外,無法清楚表達自己當下的情緒。
  • 自我設障(self-handicapping):「什麼事都不做」來避免可能的失敗(就像你期中考之前會通宵打電動,這樣考差了就可以說「我只是因為不念啦,認真起來連我自己都怕!」;考好了更秋,「恁爸沒念都考這樣了,你們這些小嫩B!」)(Jones、Berglas,1978),有這款情形,掐卡0800-……。不過最讓我最感動的是,在故事的最後,他終於了解自己一直以來的逃避,並且嘗試要做出和以往不一樣的事情。

4.女主角琳西:情緒殭屍

在我看起來是一個不相信愛情、或者可能是逃避依戀(岡田尊司,2017a)的人。或許受到爸媽離婚的影響(Mustonen、Huurre、Kiviruusu、Haukkala與Aro,2011)、或許人生當中發生一些事情(例如求學時代曾經被排擠)(吳姵瑩,2017)而影響到他對自我的感覺以及安全感,她選擇把心鎖起來,不再對任何人付出真心,可是也因為這樣,她在和「另外一個柯林」(故事當中另外一個同名配角,身材魁梧)分手之後,沒有感覺到有任何的悲傷—— 然而,這才是最大的悲傷——那些自以為把感覺隔離開來就不會感覺到痛苦的人,實際上,也失去了快樂的可能。她把自己變成沒有任何感受的情緒殭屍(胡展誥,2017),卻也傷害了要進入她內心的人。

5.關於男女主角的感情

這本書當中,我覺得最可惜的是,對於男女主角感情的刻劃稍微少了一點,如果按照過往主角柯林的感情經驗來說,我猜想這段感情雖然在故事結束之前還沒有分開,但應該會走上他過往的「凱薩琳曲線」(柯林鑽研出來的定理,用來預測一段感情的生生滅滅,不過大部分都是悲劇收場),原因有兩個:

其實他們根本沒有真正非常了解彼此。會在一起,只是因為兩個人曾經在秘密基地黑暗的洞穴裡面,交換彼此的秘密、自我揭露(Self disclosure)。做了親密的行為(碰碰額頭),就好像很愛彼此的樣子,可能只是一開始的假象。

另外,柯林與琳西某種程度上都是自卑的人。根據我的了解,一個人的自卑不太可能在「瞬間」就有所轉變。雖然他們兩個人都體會到,自己對於其他人的不信任、對於感情的失望,也願意嘗試看看新的感情,不過,我認為他們真正的生命課題並沒有解決,所以這段感情看起來有一個不錯的開始,但我猜測應該結束不會太慢。雖然不是柯林自己的定理所預測出來的4天,但有可能不會超過40天或者是400天。另外,他們這樣的感情我們在心理學上面稱作「籃板球戀愛」(Rebound Relationship)(Brumbaugh、Fraley,2014Spielmann、MacDonald與Wilson,2009Wolfinger,2007),通常是指在分手之後不久立刻開啟的另外一段新的關係,當事人往往會和過去的極端感情作比較,尤其是柯林,一定會把琳西和他前面19個凱薩琳進行比較──然後發現,舊愛還是最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6.關於數學公式

圖/作者提供

其實我覺得這是這本書最大的賣點,不過也是最大的敗筆。一開始我覺得會不會是我才疏學淺,沒有辦法真正理解公式,還拿出了紙認真的計算了一下,後來發現我可能真的資質駑鈍,完全無法理解這個天才兒童的想法。不過還好,這本書的最後面竟然有提供解答,真是讓我看得津津有味。看到後面的解答才突然想到,這個D根本不是常數,而是變數,難怪我會得不到解答。

不過我覺得非常可惜的是,作者在書當中所用的公式和裡面的劇情好像是截然劃分的兩個世界,作者並沒有在書中的19個凱薩琳分手的案例當中指出,他們是如何讓這些係數影響了彼此的互動,也沒有辦法說服我這幾個不同的係數他何以是最重要的係數。當然,作者在最後有提到,這個公式其實是他的數學家好朋友編纂出來的,而他自己的數學非常差,也難怪我們會發現公式和劇情之間有這麼大的隔閡,畢竟要用自己不熟悉的方式來串連劇情,其實很不容易。

真的存在所謂的「戀愛公式」嗎?

好啦,既然我曾經也想要找所謂的「戀愛公式」但為什麼我會覺得沒有辦法推薦這本書呢?

上面這個是柯林最終版本的數學公式,用來預測兩個人到底最後是誰會甩了誰,其中,y 如果越接近零(不論是正的還是負的),表示這段關係越接近分手,而 y 等於零的時候,就表示一段戀情的結束(或者開始)。這個曲線如果開口朝下,就表示是女性甩掉男性(以異性戀為例),如果開口朝上,就表示是男性甩掉女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柯林用了幾個不同的指標來建構這個公式(以下整理自書的 159 頁到 160 頁)

圖/作者提供

公式引自書中 p.240,由賴以威老師協助繪製而成。

  1. 年齡( A ) =[(男生的年齡+女生的年齡)/2]-5
  2. 人氣差異(C)=(女生的人氣指數—男生的人氣指數)/75,其中,人氣指數是介於 1~1000 的數字。在我的理解上,應該是指這一個人有多受到同儕或朋友的歡迎。
  3. 魅力差異(H)=(女生認為這個男生有多吸引她—男生認為這個女生有多吸引他),這個評估吸引力的分數會介於 0~5 之間,數字越大表示他認為這個人越省他
  4. 拋棄者/被拋棄者差異(D)=(女生習慣當拋棄者的機率-男生習慣當拋棄者的機率),由於是機率,所以括弧內這兩個數字應該都是介於 0~1 之間的數字。這個概念應該是,沒有人會一直永遠當拋棄者或者是被拋棄者,例如說,在 10 次戀愛當中,你大概有 8 次是當提出分手的那一個,那麼你的數字就是 0.8;如果你的前女友總是被甩的那一個(假設你是個男的),那麼她的數字就是 0,而這裡算出來的 D=0-0.8=-0.8
  5. 內向者/外向者差異(P)=(女性的外向程度-男性的外向程度),(唸的兩個數字以 0~5 分來估計,分數越高表示這個人越外向,越低表示越內向。
  • 8/17  週四晚上 21:00-2200, 數感實驗室賴以威老師將要破解此公式,有興趣的朋友請鎖定我們粉專直播囉!
圖/作者提供

這個公式,可信嗎?

本書作者的朋友(也就是一個數學家)在書的最後面有交代這些公式的創作原理,不過就算我們還沒有看到公式,光是看這個設定可能就會有許多的問題:例如,一個人的內外向可以用單一向度來表示嗎?有沒有可能有人是同時內向又同時外向的人?上面這些要素真的涵蓋了所有交往的時候重要的條件嗎?

如果我們再仔細看這一個公式,會發現更多問題。在心理學上面,我們必須交代兩個數字相減的意義(其實這個和以往在做伴侶研究的邏輯是相符合的,有興趣可以參閱此文), 以及為什麼要除以某個數字、加上幾次方(可是書裡面都沒有交代),其實主要就是基於這點,沒有辦法推薦這本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雖然我理解這本書的初衷或許就是再告訴我們:愛情是不能夠用公式來預測的,不過,作為讀者的樂趣立場,以及心理學研究者,我還是比較希望他可以去解釋每一個係數的形成原因以及結果,在這本書的最後面,作者的朋友(也就是那位協助他的數學家)附錄給的那個網站,裡面 John Gottman 提到的一些公式也和作者的這個公式完全不一樣(至少使用的要素不同),所以如果說是參考來的,我覺得也有一點不太一致(有興趣的可以參考這幾篇論文)(Bakeman、Gottman,1997Gottman,2014),或是以威老師的這篇文章

另外,柯林的公式其實離目前親密關係的研究,相去非常遙遠(沒辦法,畢竟他只是一個學生,也不能夠太苛求他)。

舉例來說,我讚同有些人在感情上面就是習慣當拋棄者或者是被拋棄者,也就是 D 這個數字的確有可能會坐落在一個常態分配上面,的確是一個合理的參數;其他的數值我覺得也挺合理的,不過有2個最重要的參數,是目前研究當中發現效果量很大的:

  1. 自我揭露:其實就是你講一點你的秘密,我一點我的秘密,也就是男女主角在秘密基地裡面做的事情。許多研究顯示他是會增加兩個人之間親密感的好方法。但在柯林的公式中,並沒有考慮到此因素
  2. 面對衝突的時候的溝通:然而,上面這個要素通常只會預測兩個人在一起的速度,而沒有辦法預測兩個人「是否能夠快樂的在一起」。其實如果你觀察那十九個凱薩琳,你就會發現同樣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柯林從頭到尾沒有真正學會去處理溝通這件事情,這也是為什麼我預測他其實和琳西也不會太久哈哈哈。

然而,在柯林上面最新的(而且看起來很酷炫的)公式當中,沒有把這兩個重要的條件擺進去,是我覺得非常可惜的原因,某種程度上也解釋了,為何後來他的公式沒有辦法預測他們兩個人是否會在第四天分手。琳西喜歡他這個公式,充其量只是認為看起來很酷而已,以及他覺得兩個人有一種同病相憐的怪咖的感覺(其他還有很多預測分手的因子,柯林都沒有考量,有興趣的人可以參看下圖)(Le、Dove、Agnew、Korn與Mutso,2010)。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預測分手效果量最大的變項排序。圖/作者提供

預測柯琳戀的結局

換言之,這樣的結局只說明了幾件事情:

  1. 兩個人或許(在漆黑的洞穴裡面)卸下了一些自己的心房,但仍然在感情最開始的交換秘密的階段,可能表面上看起來很甜蜜,但能不能夠撐過後面的風雨就不得而知了。
  2. 我認為很大一種可能是,這個新的對象也會走向前面19個凱薩琳一模一樣的結局——在柯林還沒有學會如何好好的人際交往以及溝通之前。
  3. 這兩個人之間會互相吸引,我猜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是來自於,他們對於感情的看法都比較悲觀,而這個悲觀形成了某一種吸引力,讓兩個人有一種「同病相憐」的感覺。不過,根據我的了解,對於關係的悲觀,其實是來自於對於關係的缺乏安全感,以及低自尊。就像是兩個男主角在吵架的時候,你可以很明顯的看到,這兩個大男孩,其實都是很沒有自信的人。在這樣的情況下開始一段戀情,可能會有許多辛苦以及需要調整的地方。

如何走出一段失戀

如果有人也正經歷一段失戀,然後正在想要怎麼樣才能夠走出來,那麼這一本書將會是一個很好的示範。

等等,先別高潮,這並不是說本書教你如何走出失戀,也並不是因為當事人用了什麼神奇的招式,使得他得以走出這個悲傷,而是幾乎所有的人都會用自己所習慣的方式來面對悲傷(例如,這個天才兒童柯林習慣的方法是不斷地重組字彙、不斷地專研他所謂的定理)——這個事情本身沒有太大的幫助,真的。後來真正發生效果的,或許是在這些「重複」當中所產生的一些新奇的事情——去打獵山豬、被蜜蜂咬、被別人踢睪丸、進入一個大工廠的倒閉事件、訪談那些與自己年紀相去甚遠的老人們、在一個漆黑的洞穴裡面喝著純釀威士忌、和好基友進行一場看起來似乎沒有盡頭卻一開始就走到盡頭的公路旅行等等。

其實你可以跳過上面一段,那是寫給文青看的哈哈。

想要變好?你只要跟柯林一樣找下一個對象在一起就好了。研究發現,相較於上面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找到下一個對象,往往是走出失戀,效果最大的方法。有新伴的人比起沒有新伴的人,感到更幸福、更有自信、前一段感情的殘渣越少、越不會與前任藕斷絲連(Brumbaugh、Fraley,2014)。雖然我很不想承認(因為這樣似乎顯示我們這些心理學家的失戀介入好像沒什麼用),不過這的確是事實。

其實你也可以跳過上面這一段(好啦但是這一段不要跳過),因為我漸漸發現,如果我們用數字來測量,當然可以很明顯的看到「認識新的對象」、「和新的人在一起」有正向的影響,例如當事人可能會對自己的看法比較正面、不會再和前任情人糾纏、不會再反覆想起前一段感情當中的起伏、比較少的失落等等,但是——有些東西是無法用數字所測量出來的。例如,你在失戀過後一直到遇到下一個人之前,這段時間心情的起伏、對於自我的整理、因為失戀促使你去做的一些愚蠢或者是從來沒有嘗試過的事情,其實都會成為你人生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真正重要的並不是「有沒有走過失戀」、 是否真的和心中的「那個凱薩琳好好、完整的說再見」,而是在離開前任之後,你有沒有展開另外一種,和以往截然不同的人生;有沒有辦法接受自己只是一個平凡人、接受其實自己真的「沒有很完美」的那種失落。

這個沒有辦法用數字或用統計來測量的、屬於你的故事,才是對你來說,最重要的小事。

延伸閱讀

  • Bakeman, R.、Gottman, J. M.(1997)。Observing interaction: An introduction to sequential analysi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Baron-Cohen, S.、Wheelwright, S.、Hill, J.、Raste, Y.、Plumb, I. (2001)。 The “Reading the Mind in the Eyes” Test revised version: a study with normal adults, and adults with Asperger syndrome or high-functioning autism。J Child Psychol Psychiatry, 42(2),頁 241-251。
  • Brumbaugh, C. C.、Fraley, R. C. (2014)。 Too fast, too soon?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into rebound relationships。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doi: 10.1177/0265407514525086
  • Gottman, J. M.(2014)。What predicts divor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ital processes and marital outcomes。:Psychology Press。
  • Johnson, B.、Murray, K.(2008)。搞定怪咖情人(Crazy Love:Dealing With Your Partner’s Problem Personality)(柯乃瑜譯)。台灣:印刻。
  • Jones, E. E.、Berglas, S. (1978)。 Control of attributions about the self through self-handicapping strategies: The appeal of alcohol and the role of underachievement。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4(2),頁 200-206。 doi: 10.1177/014616727800400205
  • Le, B.、Dove, N. L.、Agnew, C. R.、Korn, M. S.、Mutso, A. A. (2010)。 Predicting nonmarital romantic relationship dissolution: A meta-analytic synthesis。Personal Relationships, 17(3),頁 377-390。 doi: 10.1111/j.1475-6811.2010.01285.x
  • Mustonen, U.、Huurre, T.、Kiviruusu, O.、Haukkala, A.、Aro, H. (2011)。 Long-term impact of parental divorce on intimate relationship quality in adulthood and the mediating role of psychosocial resources。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25(4),頁 615。
  • Spielmann, S. S.、MacDonald, G.、Wilson, A. E. (2009)。 On the Rebound: Focusing on Someone New Helps Anxiously Attached Individuals Let Go of Ex-Partners。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5(10),頁 1382-1394。 doi: 10.1177/0146167209341580
  • Wolfinger, N. H. (2007)。 Does the rebound effect exist? Time to remarriage and subsequent union stability。Journal of Divorce & Remarriage, 46(3-4),頁 9-20。
  • 吳姵瑩(2017)。做自己最好的陪伴:找回安全感,讓你內在小孩不害怕、不寂寞的療癒五堂課。台北:遠流出版。
  • 岡田尊司(2017a)。孤獨的冷漠:逃避型依戀障礙的分析與修復(邱香凝譯)。台灣:聯合文學。
  • 岡田尊司(2017b)。戀愛這種病:解讀自我與對方的人格,診斷愛情的現在與未來(張婷婷譯)。台灣:時報出版。
  • 胡展誥(2017)。別讓負面情緒綁架你:30個覺察+8項練習,迎向自在人生。台灣:寶瓶文化。
文章難易度
海苔熊
70 篇文章 ・ 470 位粉絲
在多次受傷之後,我們數度懷疑自己是否失去了愛人的能力,殊不知我們真正失去的,是重新認識與接納自己的勇氣。 經歷了幾段感情,念了一些書籍,發現了解與頓悟總在分手後,希望藉由這個平台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與閱讀心得整理,幫助(?)一些跟我一樣曾經或正在感情世界迷網的夥伴,用更健康的觀點看待愛情,學著從喜歡自己開始,到敏感於周遭的重要他人,最後能用自己的雙手溫暖世界。 研究領域主要在親密關係,包括愛情風格相似性,遠距離戀愛的可能性,與不安全依戀者在網誌或書寫中所透露出的訊息。 P.s.照片中是我的設計師好友Joy et Joséphine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特輯】七夕牛郎織女再聚首,情人節又是離人節?
郭 宜蓁
・2019/08/06 ・2477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471 ・五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年一度的七夕情人節又來臨了,去死去死團出動囉!不免俗還是要來幫大家複習一下牛郎織女的故事,順便來場科學的浪漫 (?)

去死去死團出動囉~ 圖/giphy

在很久很久以前,孤兒牛郎和哥哥嫂嫂一起生活;嫂嫂愛刁難他,給了牛郎九頭牛卻要牛郎帶十頭回來才能回家。經過高人指點的牛郎帶回了一隻其實是被打下凡間的老黃牛。

他悉心照料這隻牛,於是老牛就指點他找到了仙女們下凡洗澡遊玩的地方。他偷偷拿了其中一件衣服,而因為沒有衣服穿就回不去天界的織女,就這樣跟牛郎墜入了愛河。他們經過什麼樣的過程,生育了一對龍鳳胎我們就不贅述了,但這樣觸犯天規的織女要被強行帶回天庭。經歷了一番波折,總而言之牛郎織女每年總算可以在農曆的七月初七在鵲橋相會囉。

農曆七月初七,怎麼會出現滿月?

讓我們搜尋一下牛郎織女相會的畫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牛郎織女相會的圖後竟然是滿月嗎?

等等,不是說他們相聚是農曆七月初七嗎?七月初七的月亮應該是這樣啊:

看到初七的月相了嗎?根本不是滿月呀!圖/嵌入自中央氣象局

如果我們不要改時間為難一年才能相聚一次的牛郎織女,要怎麼才能讓七夕鵲橋仍然有滿月這樣浪漫的存在呢?

假設一:他們是在外太空

牛郎織女每年七夕在銀河旋臂上相遇,由地球上看到的至少是 6500 年前的牛郎織女,考量到光線傳遞會有時間差,大約有十分之一的機率剛好碰到滿月的畫面。

或者假設牛郎織女並沒有遠在 6500光年之外,對神仙來說,鵲橋高度跟月球軌道一樣,因此視角跟我們凡人不同也是很合理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假設二:那根本不是月球

其實仔細看看畫面,你怎麼會認為牛郎織女後面是月球呢?那光明明是 7500K 以上的藍白光恆星,搞不好是天狼星或是參宿增一之類的超大恆星哪~~

假設三:公轉速度改變的平行宇宙

簡單版:有個地球2.0和月球 2.0,各項參數配起來剛好七夕那天就是滿月。

更一個複雜版的平行宇宙:如果月球公轉速率快約一倍、地球公轉速率也快約一倍,地球自轉速率維持不變。可以得到一個月只有約 14.6 天左右,一年只有只有 182~183 天,但一樣一年會有 12 個月,每天仍然是 24 小時,而初七前後就會是滿月,解決!

牛郎跟織女在天空的真面目其實是……

夏季大三角。圖/嵌入自臺北市立天文館

牛郎與織女和太陽一樣都是恆星,核心核融合反應所產生的光,穿越太空、抵達地球,才能被人們看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織女屬於 88 星座中的天琴座,亮度 0.0 等,是全天排名第 5 亮的恆星,顏色呈現藍白色,西文 Vega 或 Wega 乃「俯衝的老鷹」之意。在織女星旁有 4 顆排成菱形的 3、4 等暗星,在東方被視為擅長織布的織女所使用的梭子,在西方則被視為七弦琴的琴弦部分。

牛郎又名「河鼓二」,屬於 88 星座中的天鷹座,亮度 0.8 等,全天排名第 12 亮的恆星,顏色呈現白色。西文 Altair 乃「上升的老鷹」之意,與織女相反。牛郎旁有兩顆 2 等星,分別為河鼓一與河鼓三,這兩顆星幾乎連成一直線,也可以看作牛郎用扁擔帶著一雙兒女。

牛郎和織女在地球上看似只是隔著銀河相望,其實兩者彼此相距約 16 光年之遠,實際上相對的位置並不會因七夕「鵲橋相會」而變得比較近喔!

傳說是一回事,七夕讓情人相會過得如何呢?

雖然老外不過七夕,但 Morse 與 Neuber 多年前進行的一項追蹤研究指出,西洋情人節 2/14 前一週與當週的分手率是平常的 2.5 倍。在情人節參加實驗的受試者,更容易分手。在二月參加實驗的人,有 13% 的人分手,四月的參加者有 7.4% 的人分手(或許是因為愚人節效應),而 9 月和 10 月的參加者,分手率是 4.2% 和 5.1%。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是說想在情人節分手是嗎?圖/giphy

不論是二月十四或是七夕,都不能當做分手的理由,所以我們跟該去思考的是:這些「情人系」的日子裡發生了一些什麼,讓我們更容易分手?或者,這效果真的如此「全面性」嗎?還是只是「某些人」在這段時間容易分手呢?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Morse 與 Neube 回顧了文獻,提出兩個假說:

  1. 煽動假說(instigator hypothesis):情人節是一種「社會比較性」(Social comparison)的節日,在比較之中「煽動」了分手。這幾天之中,你有更多的機會看到別的情侶互餵吃飯飯,撞見路人甲和他的閃光在街頭擁吻,看見伯朗大道上的(偽)金城武幫他女朋友擦汗奉茶,甚至姊妹淘在聊天時,「不小心」聽到某人的男友又送她多名貴的限量包包。這樣一比較下來,很多事情都變得鮮明起來,當他不夠體貼、不夠了解、準備的禮物你不喜歡、甚至餵你吃飯的時候沒有疊字地說「飯飯、麵麵」,都會促使你去想:他真的愛我嗎?他是不是變了?
  2. 催化假說(catalyst hypothesis):情人節只是催化了情侶之間「比較明顯」的部份。情侶間的連結強弱,本來就是會隨著衝突、信念、自我揭露、各種大小事件而起伏,那些本來就幸福穩定的關係,受情人節影響不大,真正該小心的是那些原先就岌岌可危,浪濤洶湧,暗藏許多不滿和委屈的關係。

所以,到底哪個說法對呢?就 Morse 與 Neube 的追蹤研究來說,比較支持「催化假說」。那些原先就問題重重的關係,更容易在情人節後分手。

看完七夕的傳說到現實,在此祝福大家不管有情無情,單身交往還是一言難盡,生活都能過得開心順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