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見你》集穿越、懸疑、愛情於一體,劇情看似超脫現實,卻非常有深度。我們不妨以「親職化」、「悲傷調適歷程理論」及「生命歷程理論」分別剖析劇中主人翁陳韻如、黃雨萱、李子維的內心世界,用另一個方式了解這個故事扣人心弦的原因。
警告:本文有劇情描述,介意者請自行迴避
Part1:習慣給,不敢要?從親職化看陳韻如討愛心境
《想見你》雖把故事視角放在黃雨萱與李子維之間的穿越與愛情,但將鏡頭轉到陳韻如身上,我們可以試著理解,為何她不斷對李子維討愛又傷害自己?其實這可能和陳韻如的成長背景有關,甚至我們身邊可能就有許多「陳韻如」——這些被家庭綁住的「小大人」,都試圖在親密關係中找自己。
照顧家人的情緒,是我的日常-親職化如何形成?
「陳思源起床了」
「媽你又宿醉?又睡在客廳…」
韻如每天上學前,不僅要打理自己,還要叫醒弟弟、準備早餐,甚至還要照顧酒店上班晚歸的媽媽。因為父母不在崗位,韻如不僅要照顧家人生活作息,同時也要關照家人的心理狀態, 「姊代母職」就是韻如的日常。
親職化(Parentification ) ,通常是因為父母爭執、忙碌、離異等原因,漸漸造成「父母缺位」的狀態,最後由年長的子女補位成為「偽家長」。尤其許多人直覺認為女性是照顧功能的「優先人選」,因此很多時候會由長女擔任此角色。
家庭內的角色互補乍看是孝順的一種表現,但很可能造成孩子承擔過重的壓力,形成「自我分化」不足的現象。 也就是說,他們會在成長過程中,一直糾結於自己父母的關係,難以活出自己。(延伸推薦:家庭如何影響一個人?)
小大人長大後,要如何得到愛?
當親職化兒童(Parentified Children )日漸長大,開始發展親密關係時,常因為在原生家庭中習慣為別人付出,成為把伴侶的需求放在前面的人。面對自身需求,卻不知道如何訴說,最後產生自責、內疚與負向情緒,變得憂鬱。 就如同陳韻如在家庭中負擔了照顧媽媽、弟弟的職責,自己渴望被愛、被在乎的需求從未被滿足,性格逐漸變得壓抑,瀕臨崩潰邊緣。
親職化聽起來很宿命論,先有被傷害的童年,再有失望的親密關係,而且好像無力去改變,但也有學者用正向觀點看待這樣的情形。他們認為,親職化兒童(Parentified Children )若是在成長歷程中習得自我覺察、調適技巧,則會因為體貼、善於觀察需求和樂意幫助的個性,成為職場上的助人工作者,充分發揮其人際覺察與同理支持的能力。
如何在親職化後仍保有自己?自我覺察與調適之道
不論我們是否有親職化的現象,或多或少我們都在家庭裡承接了一些重量,需要承擔責任與期望。這時不妨利用以下幾點,瞭解自己與原生家庭的關係:
1.自我覺察:審視自己與父母的關係
回頭檢視自己與家庭的關係,不論是瞭解或是諒解與家人的關係,都助於我們逐漸茁壯,走出自已的路。試著先瞭解小時候自己是否有承接過多的家務,或是時常需要分攤父母的情緒,這些任務對你過去的生活有什麼影響?你是怎麼面對這些困境的呢? (相關推薦:藉遊戲看見我在親密關係中的模樣)
2.調適:嘗試原生家庭畫出界線
基於與原生家庭的關係,這些「陳韻如們」即使提早成為「小大人」,卻有可能長大後很難「轉大人」,這是因為他們難以切割過去的經驗。 面對這樣的情形,不妨試著與原生家庭畫出界線,找出喘息的空間,活出自己。 在具體行動上,可以試著拉開與父母「物理與心理上的距離」,例如:搬出家裡、經濟獨立,甚至是努力釐清父母對自己的情緒勒索,設定自己幫助家人的底線,讓自己可以嘗試畫出界線。
Part2:摯愛死亡失落何時結束?伴黃雨萱走過悲傷的哀悼歷程
《想見你》劇中,男主角王詮勝因為空難而離開,女主角黃雨萱在外人眼裡看起來很堅強。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只是把生活過得如男友離開前一樣,就像他從沒離開過。以下用「悲傷調適歷程理論」分析《想見你》黃雨萱的故事。
「如果我知道王詮勝其實沒有那麼愛我的話,那我好像也可以不用那麼愛他」-《想見你》黃雨萱
根據研究發現,調適悲傷失落其實是有一定的歷程與階段的,人們時常無法理解為什麼這麼久了還走不出來?好像調適好了怎麼過幾天又掉到低谷了?這些都可以透過心理學家提出的「悲傷調適四階段」來理解。
藉以看見失落的旅程可能會有的模樣,更有意識地去面對失落帶來的不舒適感。
王詮勝的死,黃雨萱為何難以釋懷?
「非預期」與「不明確」 的死亡是讓人格外難以承受的原因-悲傷治療大師J. William Worden
根據悲傷治療大師J. William Worden 所寫的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一書,逝者死亡的形式也會影響生者的哀悼歷程。相較於老人生病臥床的死亡,王詮勝 「非預期」與「不明確」 的死亡也是造成黃雨萱格外難以承受的原因之一。
空難離世的王詮勝,由於搜救人員找不到屍體,雨萱沒有看見屍體,也就無法真正的相信詮勝的死亡,若有似無的抱持著詮勝可能還存活著的希望,讓雨萱走在路上都好像看見了詮勝一般。 瞻仰遺容是不論何種宗教的葬禮都存在的禮儀之一,而葬禮存在目的不只是為了往生者送終的禮儀,更多時候是為了讓留下來的人可以有一個儀式好好說再見。
悲傷有哪些階段?在不同階段我們能做什麼?
「悲傷不該被干擾」——心理學大師 Freud
佛洛依德(Freud, 1917-1957)認為悲傷是一種自然的過程,他曾經在〈哀悼與憂鬱〉一文中寫道:「悲傷不該被干擾」。過去,我們會藉由各種宗教儀式讓生者可以順利完成各種階段的哀悼歷程任務。但因為時代的演變,交通、通訊變得如此便利,訊息的傳送如此快速,越來越多人難以透過傳統的社會習俗來經驗悲傷後的哀悼歷程。
失落的痛苦如此難以承受,難以逃避,不如我們改以「適應」悲傷的角度來看待,感受自己在悲傷調適歷程中的每一個當下。以下我們提供一些方法,不論處於哪個階段,都可以嘗試看看。
1.體認失落
面對親友的死亡是一件非常難以接受的事情,那會讓生者感到非常的不真實,就像在劇中儘管雨萱知道王詮勝已經發生空難了,但仍很難相信王詮勝的死亡,生活中依然會想像他再次出現在眼前,所以必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要讓生者 「清楚的認知到失落已經真實的發生了」 ,才能接續處理失落後的悲傷情緒。
2.體驗情感
在悲傷的情緒當中,大部分的感受都是令人感到相當不舒服的,其中包括:憤怒、愧疚、焦慮與無助、悲哀……等等,多數人不願面對這些不舒服的感覺,習慣以逃避的方式處理。在劇中可以看到黃雨萱時不時的懷疑王詮勝劈腿,焦慮的找朋友確認王詮勝劈腿的問題。
此時,可以試著以文字的方式書寫感受與情緒,讓這些感覺具象化,嘗試主動面對情緒,或許前幾次會非常的不舒服,但經過幾次的練習,情緒可以更快速地被消化出來。
3.幫助生者繼續活下去
如果是生者的伴侶,通常會共同決定生活中的大小事。當失去了伴侶這個角色,生者會頓時失去最重要的生命支持,此時容易因情緒起伏過大而影響決策,因此盡量不要在這段期間做出重大決定。
4.找尋失落的意義
失去摯愛的你可能會有十萬個不能理解的理由,透過不斷問「為什麼」來尋找逝者死亡的原因。這些失落影響你的自我價值感,頓時就像無助的小孩一般。我們必須理解,「尋求意義的『過程』」和「所追尋的意義」都是同等重要的。給自己一些獨自空白的時間,找尋這些失落的意義吧!
5.將情感從逝者身上移轉
藉著新關係的發展,生者可以將情感轉移,但前提是生者清楚明白自己的狀態!有些人不願意找尋新關係,因為可能會覺得對死者不敬;有些人會非常快速的尋找下一任伴侶,以尋求替代的慰藉。
快與慢都沒有對錯,但都 需要注意,自己是否真的處理好上一段感情,準備好進入下一段關係了 ,過快進入下一段關係可能將上一段關係的悲傷情緒帶入下一段關係中,使新的關係混雜著複雜的情感遲遲不願開啟新關係,也可能為自己的人生畫地自限。
6.給予充分的時間與空間盡情悲傷
哀悼的歷程需要時間,而且是漸進式的,甚至會反覆來回 。或許對於其他家人而言會迫切地想要你趕快振作,對你說一些「不要再想了」、「死者一定也不想要看到你這樣」等等的話。 但悲傷真的需要時間,就好好的讓自己悲傷吧!
7.適當的求助專業人員
當你覺得自己一個人真的無法負荷,卻又不想要麻煩身邊的親朋好友時,適時的求助專業人員是既不可恥且有益身心健康的行為!
有意識地知道自己處於哀悼歷程的階段位置,能夠覺察自我的狀態,也會更能夠接受自己的情緒。此外,當情緒被體認得更清楚,也就不會將不同的事情的情緒混雜在一起,造成很「阿雜」的混亂感。
儘管過程中會有許多不舒服的感受,但有意識的覺察自己的狀態也許就能給自己帶來一些安穩,知道自己終有一天能找到一處放置這些悲傷,並且以有意義且不再痛苦的方式回憶、紀念他。
Part3:無法改變的輪迴?生命歷程觀點開啟自我能動性
《想見你》劇中子維試圖改變韻如的死、挽回俊傑自殺,甚至阻止過去的自己搭上死亡班機,但最後結果卻依然。你是否也曾像子維一樣,經歷各種努力,卻只換來結果的不如預期,甚至會產生「如果我再早一點、再努力一點,或許事情就會不一樣」的懊悔感?那麼, 如果時間倒轉,究竟能不能改變人生的軌跡?讓我們從生命歷程理論(Life Course Theory)來探討。
生命歷程理論(Life Course Theory)是社會科學家們透過客觀的方式紀錄人們生命故事,說明了人的一生受到「個人能動性」以及「社會結構與他人」的影響。而就是因為當個人主宰自己生命的同時,無法脫離社會結構與他人的左右,因而產生一些無能為力、懊悔的時刻。
現在「我」的決定影響未來「我」
解釋「個人能動性」最好的例子是,當雨萱穿越到 1998 年的韻如上,她可以輕而易舉的改變家人關係、同儕關係,甚至讓子維愛上她。明明「她們」面對的是一樣的人跟環境,但關鍵在於雨萱的性格、年紀、經歷,以及她出現在 1998 年的「目的性」,都和韻如有所差異。
當雨萱面對韻如的弟弟 ,可以毫不留情地訓他、裝大姐救他;在面對同學時,也可以自在面對,不再把自己關起來,只做個乖乖唸書的好小孩。這些不同的「選擇」,皆影響了 1998 年「韻如」生命故事的發展。
即便如此,「社會結構」和「他人」卻由不得我們控制,一次次的阻攔我們的努力。前者指的是大環境背景或是該時空背景下的特定事件,使得大環境產生巨大改變,如設施損毀、學校、工廠運作停擺,甚至是家破人亡,例如:921大地震。這世代的烙印恐剝奪了個人的「選擇權」,成為無奈,但又無法改變的「命運」。
「我爸媽也一樣,表面上給我選擇的機會,但其實早就做好決定。」子維跟韻如交換「高中畢業就要移民加拿大」的秘密,說明了「他人」也會干涉個人能動性。圖/想見你FB
《想見你》雖然沒有足以改變所有生命軌跡的大時代背景,但充分展現無法逃離「輪迴」的無力。每個人進行選擇時,不但會受到他人的選擇影響,同時也會影響他人的選擇,正是個人與他人生命故事相互牽動與交織,因而產生無法改變、努力也沒用的無力感。
子維/詮勝、雨萱/韻如、芝齊/宗儒的生命故事中的每一項決定都影響著彼此,更加穩固這無法逃離的輪迴。
三個方法,讓我們走出生命中的無奈輪迴
透過生命歷程理論我們理解,生命中必然會出現某些努力過後仍無奈的事件,但也可以分別從理論中的三個層面:「個人能動性」、「他人」與「社會結構」一一解套生命中的難解、不完美的無力。
1. 個人能動性: 培養為自己做決定的勇氣
過去的選擇造就現在的我們,因此 當我們面對生命中大大小小的選擇時,更應該勇於為自己下決定,並且為決定負責,這代表的是:放下其他選擇,相信這是最正確的決定、不將決定權交給別人,以致於未來責怪他人 。
就像在機場的詮勝知道自己將會搭上死亡班機,也有老子維的勸說和另一班飛機的選擇,他仍決定登上原班機,因為他堅定地知道自己為何做此選擇。 能夠做出一個好決定,取決於平常規劃思辨的能力,當要進行一個選擇與決定時,不妨試著拉長至五年、十年後的視角來看,或是問自己這不同的選擇分別會有什麼後果。思考清楚後,不論結果滿不滿意,這將會是最好的決定。
2.他人: 將重要他人納入我的規劃中
面對他人生命與自己的交互影響,若只執著在自己對於未來的想像,恐怕會使身旁重要的「他」對於我們未來的規劃感到無所適從,甚至不領情,這反而影響我們的規劃。
因此當我們在規劃未來或進行選擇時,也要將生命中的重要他人一併思考於其中,例如:家人、伴侶、朋友等。 在規劃時也與他們討論,讓彼此互相了解對於未來的想像,同時也找到彼此都可接受的平衡。
試想若雨萱跟詮勝在面對去上海的爭辯中,可以一起評估雙方想要的未來或是當中的挑戰,而不是堅持在自己想像中最好的安排或驚喜,或許結局將會扭轉。
3.社會結構: 彈性面對意外,在結構中肯定自己的努力
面對社會結構的無可奈何,或是突如其來意料之外的大事件,我們應該在計畫中保有彈性,在面對改變時具備機動性,在不如預期中仍然看見並讚賞自己的努力。 正如面對無法阻止、改變詮勝登上死亡班機的子維,仍發現了那時候的詮勝比當年的他,更勇敢、更相信雨萱,發現努力雖然不一定能全盤轉變,但可能會有微小的改變。
文/雞湯來了張芷晴、王韻捷、黃珮甄
校稿/雞湯來了蔡季葦、榮淑媚、張芷晴
製圖/雞湯來了黃珮甄
編輯/雞湯來了蕭子喬
參考資料
侯季吟、蔡麗芳(2013)。職化蘊含著正向力量?弱勢家庭子女親職化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35(2),25-46。
吳嘉瑜(2005)。小大人長大了-當親職化兒童成為治療者。輔導季刊,41 (4),29-36。
吳嘉瑜(2005)。倒轉的親子位置—「親職化」兒童之相關文獻探討。輔導季刊,41 (1),21-28。
張虹雯、郭麗安(2000)。父母爭吵時的三角關係運作與兒童行為問題之相關研究。中華輔導學報 ,8,77-110。
張博雅(2007)。家庭系統-三角關係的概念介紹。諮商與輔導,259,41-45。
黃宗堅、呂旭亞、洪素珍(2006)。剪不斷,理還亂?大學生情侶之親子三角關係及其親密關係適應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計劃成果報告。
黃宗堅(2010)。 大學生親子三角關係配對類型及其親密關係滿意度:一個對偶資料的分析研究。中華心理學刊。52(1),25-46。
李開敏、林方皓、張玉仕、葛書倫(譯)(2011)。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心理衛生實務工作手冊(第三版)(原作者:J. WILLIAM WORDEN)。心理出版,台北。
陳易甫(2018年4月24日)。緣分還是命定?從植劇場荼蘼談相連的生命與個人生命軌跡。巷仔口社會學。2020年2月14日,取自於 https://twstreetcorner.org/2018/04/24/chenyifu-2/
曾慶玲(2007)。家庭主婦的生活滿意–以生命歷程理論剖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Giele,Janet Z. and Glen H. Elder Jr.(1998).Methods of Life Course Research: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SAGE Publ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