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1

文字

分享

0
0
1

愛情的離開,是因為第三者的追求?還是另一半的不挽留?由《我們不能是朋友》談伴侶關係樣貌

雞湯來了
・2019/09/07 ・2209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550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雞湯來了蔡季葦
校稿/雞湯來了張芷晴、陳世芃
編輯/雞湯來了蕭子喬

電視劇《我們不能是朋友》中,女主角周惟惟與黎皓一談分手時說:「我們兩個今天會分手、會取消婚約,純粹是因為我們之間有很大的問題,跟褚克桓(男主角)沒有關係。」雖然惟惟與皓一之間確實越來越多問題,但有追這部劇的人應該都看得出來,周惟惟受褚克桓的影響可大了。從一開始三不五時質問她與皓一的「人生計畫」、想盡各種方法接近,到後來使用暖男溫柔攻勢、各種悉心陪伴,對於這些,難道周惟惟都沒有一絲心動過嗎?

圖/《我們不能是朋友》劇照

人際關係是需求與付出的交換過程

社會交換論的角度來看,伴侶是否能維持感情或分手,端看他們在這段關係中的「付出」與「獲得」是否讓彼此都能滿意,就如同經濟學中的「成本」與「酬賞」。若獲得的遠比付出的還多,當然是求之不得;但若付出多於獲得,則可能覺得吃虧,甚至想要分手。例如,兩人非常相愛、彼此依靠,也很少吵架,可能就比較不會想分開;相對地,如果兩人常常吵架、一方得不到關係而另一方不想付出,最後可能就以分手收場。

可是在現實中,你我身邊可能也曾出現類似的例子:平常看起來都好好的,怎麼就突然分手/離婚了?或是:明明就常吵架、不開心,卻在一起很久都沒分開!家庭研究學者 Lewis 與 Spanier 提出了「婚姻品質與穩定交換模型」來解釋這樣的情況:他們認為,會影響伴侶決定是否維持關係的因素包含四個:「關係滿意程度」、「關係緊張程度」、「替代選擇的吸引力」與「關係解組的阻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關係滿意程度:伴侶間的愛、依賴與信任等正向關係
  • 關係緊張程度:伴侶間的衝突、緊張等負向關係
  • 替代選擇的吸引力:選擇單身或是其他對象的吸引力
  • 關係解組的阻礙:投注的時間成本、社會觀感、人際壓力

在「婚姻品質與穩定交換模型」中,「關係滿意程度」與「關係緊張程度」在X軸施予影響,而「替代選擇的吸引力」與「關係解組的阻礙」在Y軸作用(如圖)。

四個因素會在伴侶關係中有不同程度的影響,箭頭越長代表作用力越大,使這對伴侶有不一樣的關係樣貌:

鶼鰈情深型:「關係滿意程度」高、「關係解組的阻礙」高

伴侶之間關係品質好也很穩定,較不容易分開。

見異思遷型:「關係滿意程度」高、「替代選擇的吸引力」高

伴侶之間關係雖然不錯,但外在可能有太多其他吸引力,所以關係不太穩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貌合神離型:「關係緊張程度」高、「關係解組的阻礙」高

伴侶之間關係不好,但可能因為分開會有不好的影響(例如擔心他人眼光等等),而選擇穩定的維持關係。

勞燕分飛型:「關係緊張程度」高、「替代選擇的吸引力」高

伴侶關係不好且外在有很多更好的吸引力,這種關係非常容易結束。

在《我們不能是朋友》中,周惟惟和黎皓一剛開始感情還算不錯,但因為生活中出現了變化,使得兩人之間有很多不開心和衝突,好巧不巧褚克桓又在同一時間出現在惟惟的生活中,在她需要的時候給予陪伴和支持,這些點點滴滴的互動或許都讓惟惟在不知不覺中增加對克桓的好感,「替代選擇的吸引力」越來越高,所以關係越不穩定。

而褚克桓和高子媛這對,在劇情一開始關係似乎就不是太好,但克桓為了守著他要照顧子媛和子婷姊妹倆的承諾,所以一直沒有把分手說出來,直到周惟惟的出現,讓他的「替代選擇的吸引力」增強,所以關係更容易結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褚克桓:「我喜歡你,和不愛子媛,這是兩回事,最多,就是你給我勇氣處理這件事情。」

——對克桓來說,惟惟就是他的「替代選擇」,是他面對自己情感的主要動力。

或許周惟惟一直以來都對自己的情感壓抑,不願承認自己已經動心的事實,但她會與黎皓一會分手,除了倆人感情本身有很多沒有溝通的問題之外,褚克桓的存在也的確使惟惟察覺到原本的感情出現了問題、自己的感受出現變化;她會與黎皓一會分手,或許褚克桓不是主要原因,但多少會有一點關係。

愛情不是損益平衡,仍須彼此「互惠」

有人覺得用酬賞、成本來比較關係的好壞是一件過於理性的事,談感情比談金錢還要有更多複雜的因素。然而,不管是在研究還是現實生活中,我們都能觀察到,如果一個人覺得總是只有自己在付出,而沒有得到對方的回應,心裡的不公平感受會越來越多(延伸閱讀:只要「你好就好」的愛情真的好嗎?從《我們不能是朋友》解答「為愛犧牲」的三個問題),當你得不到對方的愛時,你也多少會考慮是否該繼續花時間和心力在他身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若能給彼此多一點體諒、多一些關心和問候,或許都能讓心裡多更多溫暖。

參考資料

  • 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新北:空大。
  • Spanier, G., & Lewis, R. (1980). Marital Quality: A Review of the Seventie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42(4), 825-839. doi:10.2307/351827

本文轉載自「雞湯來了」《我們不能是朋友》為什麼穩定交往中,還是會對別人心動? —從「婚姻品質與穩定交換模型」來解答

文章難易度
雞湯來了
51 篇文章 ・ 463 位粉絲
幸福,如何選擇?雞湯來了相信我們值得擁有更優質的家人關係。致力提供科學研究證實的家庭知識,讓您在家庭生活的日常、人生選擇的關卡,找到適合的方向。雞湯來了官網、雞湯來了FB

0

2
2

文字

分享

0
2
2
「溫度」改變別人的看法?拿著一杯熱飲就能讓人覺得自己好相處──《做個有溫度的人》
時報出版_96
・2022/09/09 ・3087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謝爾頓(宅男行不行的主角之一)走進自家公寓的客廳,看到好友李奧納德與霍華德窩在那裡,現場氣氛緊繃。

宅男行不行(The Big Bang Theory)描述一群科研理工男的感情與生活,是美國知名喜劇。 圖/IMDb

「怎麼了?」他問道。

「霍華德今晚要睡這裡,他跟老媽吵架。」李奧納德解釋。

「你幫他倒一杯熱飲了嗎?」

李奧納德一臉不解地瞪著謝爾頓看,霍華德則是癱坐在沙發上,不發一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李奧納德!這是社交禮儀,朋友鬱卒時,你應該幫他倒杯熱飲,比如熱茶之類的。」

「來杯茶確實不錯。」霍華德坦言。

謝爾頓是美劇《宅男行不行》(The Big Bang Theory)的主角之一,網路迷因「以熱飲安撫朋友」可能就是源自於他。不過,認為身體溫暖與精神支持是相通的人,肯定不只他一個。幾個世紀以來,詞曲家與詩人把愛與關懷跟暖心的溫度連結在一起,孤獨與背叛則令人心寒。

叫朋友喝熱水沒關係,但千萬別叫女朋友喝,後果不堪設想。圖/envatoelements

溫度可以改變看法

我們的日常用語也充滿類似的譬喻。我們以「溫暖、熱情」(warm)來形容有愛心、反應熱烈的人。我們作客時,可能獲得「熱情接待」或「冷眼對待」。波蘭人可能 mówi ciepło(熱情地談論)某人;在法國,大家有時會用 battre froid a quelqu’un 的說法(字面意思是「冷對某人」),意思是「故意冷落某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早在 1946 年,現代社會心理學之父阿希(Solomon Asch)的實驗就發現,描述一個人時,加入「熱情」或「冷淡」等字眼,會明顯改變別人對那個人的看法。別人可能認為你很聰明、技巧高超、很堅毅,但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究竟是熱情還是冷漠。

阿希發現,一般人認為熱情的人是慷慨大方、善於社交、溫厚良善的。冷漠不僅表示你缺乏上述特質,大家也會覺得你展現出相反的特質:小氣、疏離、刻薄。阿希認為,冷熱之別是社會觀感的基礎。

然而,科學研究經過多年才揭開一個事實:這種根本特質不是簡單的語言學或人為譬喻的產物。我們是在「生理上」,真實感受到人際關係中的「冷暖」。

在「生理上」,我們也可以真實感受到人際關係中的「冷暖」。 圖/GIPHY

現在把時間快轉到二十一世紀。2008 年,研究人員在耶魯大學的宏偉建築中做了一項簡單的實驗。一位自願參與的大學生走進心理系大廳,她在那裡遇到一名女性研究助理,說要帶她去四樓的實驗室做實驗。那位助理的手上拿了很多東西:一杯咖啡、一個寫字板、兩本課本。她們兩人一起走向電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電梯裡,研究助理請那個學生暫時幫她拿著杯子,好讓她在寫字板上隨手記下一些東西。不久,電梯門打開,她們一起走了出來。那位學生不知道的是,實驗的第一部分已經結束了。

一旦進入實驗室,研究人員會請她讀一段文字,那段文字是描述一個虛構的人「某甲」,某甲是聰明、熟練、勤奮、堅定、務實、謹慎的。學生的任務是針對十種性格特徵,為某甲打分數,其中五種性格特徵在語義上與「熱情」或「冷淡」有關。

這項實驗總共有四十一位大學生參與,他們不知道的是,研究人員已經把他們分成兩組。電梯裡,其中一半人被要求拿著的,是從當地咖啡館買來的熱咖啡;另一半的人是拿冰咖啡。這個小差別就足以影響學生對某甲的觀感,相較於拿著冰咖啡的人,拿著熱咖啡的人明顯覺得某甲比較「熱情」。

沒想到搭電梯時,實驗已經不知不覺開始。 圖/envatoelements

對心理學家來說,這種發現是突破性的。那表示,身體實際感受到溫暖,確實可能增加心理或社交上的溫暖印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個實驗就此敞開了研究的閘門(包括我自己的研究):研究溫度與社交性之間的關聯。如果暫時拿著一杯熱飲,就足以讓我們覺得某人比較善於交際、值得信賴,那是否也能讓我們覺得自己跟他比較親近呢?

不是身體上的親近,而是心理上與社交上的親密──就像我們說「親近的朋友」或「親近的家人」那種親近?我決心找出答案。

溫暖確實可以拉近關係

電梯裡拿咖啡的實驗做完一年後,我和荷蘭烏特勒支大學(Utrecht University)的指導教授一起發表了我們的變化版本。我們設計了一個實驗室的研究,當實驗人員忙著在筆電上安裝問卷時,她會請參與者幫忙拿著一個杯子。半數參與者是握著裝熱茶的杯子,另一半是握著裝冰茶的杯子。無論是在電梯裡、還是在實驗室裡,讓人拿著一杯熱飲或冷飲,都會影響參與者對他人的看法。

接下來,是我們實驗的下一步。我們請參與者看一份基本的評估量表,那是畫在一張紙上的幾個簡單的文氏圖(Venn diagram)。每個文氏圖是由兩個圓圈組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實驗的下一步。是請參與者看幾個簡單的文氏圖。 圖/wikipedia

在量表的左端,兩個圓圈幾乎沒有接觸;在量表的右端,兩個圓圈幾乎完全重疊。在這兩個極端之間,兩個圓圈的重疊面積持續增加。

我們請參與者假設其中一個圓圈代表他本人,另一個圓圈代表實驗人員。我們想知道參與者畫出的兩個圓圈是否有重疊;如果有重疊,重疊比例是多少?我們已經知道,人際關係更好(更投入、更忠誠、更融洽)的人,通常會把圓圈畫得比較重疊。

在我們的實驗中,拿過熱飲的人所畫的圓圈,比拿過冷飲的人所畫的重疊更多。我們因此推論,熱飲組覺得他們自己與實驗人員的自我更融合。簡言之,他們感覺自己與實驗人員更親近了,只因為實驗人員給了他一杯熱飲,而且不用喝下肚,只要拿著就好。

後來,我們又繼續做相關的實驗,結果發現,參與者甚至會開始使用更多的詞彙來描述自己與他人的親近感。這項研究是這樣運作的:在烏特勒支大學,我們不是請參與者握住熱杯或冷杯,而是請他們待在一個暖氣房(攝氏二十二至二十四度)或冷氣房(攝氏十四至十八度)裡。接著,讓他們觀看一段西洋棋的紅棋與白棋移動的影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請參與者描述他們看到的情況時,一位待在暖氣房的參與者提到:「我看到一個紅棋跟在其他棋子後面,後來吃掉那些棋子。她先吃下左邊的第二棋子,然後吃掉右邊的棋子。接著,她往後移動,又吃下一個棋子。之後,她往前移動,又吃下一個棋子。」

一個待在冷氣房的參與者說:「小兵與皇后去冒險,但皇后不喜歡他,自己走了。這對白方不利,她的行為引發了衝突與問題。小兵只是個蠢蛋,他放任皇后消失,後來大家都很不滿,連驕傲的國王與小兵都很不滿。」

不管是待在冷氣房還是暖氣房,參與者都很容易採用擬人化的敘述。不過,待在暖氣房的參與者使用較多的動詞來描述看到的情況,待在冷氣房的參與者比較喜歡用形容詞。

——本文摘自《做個有溫度的人:溫度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行為、健康與人際關係》,2022 年 9 月,時報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時報出版_96
174 篇文章 ・ 34 位粉絲
出版品包括文學、人文社科、商業、生活、科普、漫畫、趨勢、心理勵志等,活躍於書市中,累積出版品五千多種,獲得國內外專家讀者、各種獎項的肯定,打造出無數的暢銷傳奇及和重量級作者,在台灣引爆一波波的閱讀議題及風潮。

3

31
9

文字

分享

3
31
9
生命必經過程?人有悲歡離合,如原子有鍵結聚散——《人類使用說明書》
PanSci_96
・2021/01/17 ・2834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557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若說鍵結提供了剖析人類連結方式的模型,也可用來闡述這些連結逐漸磨損而分解的部分原因。

天下沒有無堅不摧的化學鍵。每種化合物皆有熔點與沸點,唯一真正該問的問題是,得花費多少能量。以離子鍵形成的氯化鈉,僅需少許的水就會造成破壞,熱水的破壞力尤其大。

鹽加入烹煮義大利麵的水之後溶解,在你聽來應該不像戀人分手或友情變質的故事,但本質相當。鍵結存在的條件已出現變化,隨著溫度升高,其連結也不再強到足以維持。所有關係均會隨著情況改變而產生變化:鍵結是否堅強到足以存續,取決於鍵結的本質與改變的程度。

舉例來說,泛泛之交猶如氫鍵,若一方移居國外,友誼不可能還會延續;然而,若你和同事之間已建立起離子鍵,你換工作後,友誼也不可能就此畫下句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情誼皆有其歷時。圖/Pexels

情境儘管改變,你們身為人的極性並未改變。兩人漸行漸遠,常聽見的原因是「他變了」、「她跟以前不一樣了」。個人演化的所有面貌,僅用一句說詞就約略帶過,不過是搪塞了人生閱歷造就的變化,敷衍了享有的成就與煎熬的敗舉,亦抹殺了人生經驗中美醜的印記。

人際離合,如同原子鍵結的形成與消退

原子化合物可能建構了一座實用模型,進一步挖掘人類的連結,但當然,我們比這個模型還更複雜一點。我們的需求、個性、目標皆可能逐漸演化,而且是以碳原子外殼層執行不了的方式。碳原子外殼層會有四個電子,汲汲營營尋覓其他兩個氧原子來達成飽和。人類的靜電需求則更可互相交換。

我們會改變,而個性、態度、人生志向的改變,可能會帶來價的改變。尋求不同的事物可能意指尋求不同的人:或許是想在派對咖裡找到長久相處的朋友,或許是想找到重視家庭也重視玩樂的另一半。

我最近深刻體驗到,什麼叫做與重要的朋友分開。我倆認識多年,形成的鍵結之強力,是可以成天坐著耍鬧、玩吉他、笑到差點尿褲子的那種,是簡簡單單就樂不可言的友情。但我倆的人生道路岔開了。或許是職涯進展速度不同。曾經不須刻意就將我倆鍵結起的共價感消褪了,取而代之的是對方更加需要但我給不出的某種感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時通常感覺就像弱力接了手,改變了對方某部分的個性或快樂感,還威脅要摧殘你,你則得試試是否能共用或給出電子,協助對方重新完整自己。但不是每次都可行。有時候就是對方電子需求的規模或頻率太大太高,不適合一段友誼健康永續發展。別太苛責自己了吧。

人類可能天生就能建立連結,但供給別人也有個底線,以免損蝕了保護我們個性、需求、身分的強力。

有強烈連結的人也可能分離。圖/Pexels

你和愛人分手、和好友失聯,自然而然會責怪自己(當然,會先大哭一場),斟酌自己做錯什麼,重來一次的話,可能會有哪種別的做法。鍵結可協助我們找到更平衡的觀點,讓我們知曉不是每種鍵結都可隨著演化而持續,儘管有些鍵結在你目前為止的演化進程中居功厥偉,就是不會永遠存在。或許,最寶貴的體悟是,儘管目睹鍵結的裂解,也未必造成我們裂解。

化學上,鍵結或原子特性的變化理應不僅是該狀態的終結,而是另一種狀態的開端:創造產生新鍵結的空間。人類也理應如此。我們面對一段關係分裂,可能得花上一杯溫牛奶的時間重新設定自己,安撫自己。但,無論我們目睹多少鍵結斷開,必將留著我們最具人性的能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重新開始一段新的連結,結交新朋友、找到新戀情。我們的外殼層早就準備好給予或分享下一個電子。

無論經歷多少鍵結斷開,我們都有重新開始的能力。圖/Pexels

化學鍵與人之間連結的差異:親和力與親留力

化學鍵可能幾奈秒之間就形成了,奈秒可是我們感知不到的時間單位。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本身也可能會立即形成,儘管我們還是得注意親和力(affinity)與親留力(avidity)的差別:

親和力指單一的相互作用,生物學概念的親留力,則是許多親和力經過一段時間形成的整體連結。親留力才能真正實質連結彼此,將兩段人生搓出雙股,繫上由共享經驗、興趣、志願、價值觀織成的網。

這類親留力僅會發生於兩人可以一起演化共進的情況,兩人彼此攜手加強與深耕原本的鍵結,才不會過度使勁,拉壞初始的共價鍵或消除原本的磁吸引力,最終導致分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培養呵護這些鍵結,是我們的本能。大家都會花時間琢磨如何照顧身邊的人:在他們困厄時,說出對的話語鼓勵他們,到場歡慶他們的成就,甚至忖量要為他們烹煮什麼好料,買來何種生日禮物。同時,我們也會死守於爭執、隔閡、歧見之中。是他們不對,還是自己?

在一次次相處中,我們學習到分寸。圖/Pexels

藉由化學鍵與基本作用力的角度深究人際關係,可以重新破解這些問題,進一步挖掘人類連結的本質,確知那些聚集我們與逼使我們分離的因子,有助於理解自己施予他人與他人施予自己的作用力——這些作用力是否為有益的平衡,抑或是有害的不平衡力量。

對我而言,這指的是找出經營新關係的方式,以及賦予我們能力逃脫本能自責的窠臼,反思分開的實際原因。有時候,大家都沒錯。鍵結斷裂,是因為作用力超乎我們的掌握,滾水中必定有一顆義大利餛飩爆開。

何謂鍵結的本質?是穩定、支持,還是激情、熱烈?

思索鍵結的本質,能讓我們重新評估個別關係以及整體的人際關係。這些不同種類的連結也以多種方式滋養了我們:共價鍵的關係是穩定、提供支持,帶來撫慰、安心,離子鍵的關係是體驗刺激、熱情,通常還有愛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種是人生中的潺潺流水,有起有落,也會改變路徑,但永不乾涸;另一種是點亮夜幕的煙火,能量之大,可能性之廣闊,震撼了四座。我們兩種都需要,理由各異,在任一給定時間點的比例依據個性與人生需求而不同。

我們正如組成我們的原子,持續形成新的連結,追求人類本能渴望的歸屬感與穩定性。有些關係將冰消瓦解,有些將永世長存;有些會完整我們,有些會讓我們感覺似乎即將撕裂彼此。

對於牽起新關係的方式,沒有人會是絕對冷靜客觀,我也膽敢說,沒有人會完全以科學角度看待,不過,化學可以帶來煥然一新的觀點:賦予我們信心組成各種鍵結,斷開各種關係,有時候重組連結,從彼此之間定義自己。

——本文摘自 2021 年 1 月泛科精選《人類使用說明書:關於生活與人際難題,科學教我們的事》,網路與書出版,2020年11月26日。
所有討論 3
PanSci_96
1219 篇文章 ・ 2195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1

10
4

文字

分享

1
10
4
組員怎麼那麼難搞?人的個性太百變,那就來研究一下蛋白質吧!(2)——《人類使用說明書》
PanSci_96
・2021/01/16 ・2205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553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上一篇內容傳送門:組員怎麼那麼難搞?人的個性太百變,那就來研究一下蛋白質吧!(1)——《人類使用說明書》

蛋白激酶

一旦訊號來到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即酵素)這兒,一切就真的開始運轉了。蛋白激酶是生物化學領域的行動家。簡單來說,蛋白激酶會發揮催化作用,促使化學能轉移至下游的受動器及相互作用因子,啟動細胞所有因應變化的必要功能。

我有次對朋友說:「你有點像激酶,對吧?」我盛讚她,是想肯定對方,卻沒得到預期中的正面反應,就算隨後補上一句我覺得大有幫助的解釋:「激酶是細胞中最隨和、最受歡迎的蛋白質。」但她的反應還是沒有很好。

非要說術語的話,就是「功能特異性」(functional promiscuity),意指蛋白質除了有能力催化主反應,也有利於副反應。當然也有不是術語的定義:姑且讓你自行想像怎麼將這些定義應用在激酶型的人身上了……

酵素作用的普遍策略。圖/Wikipedia

激酶型的人是火力全開的外向人:是團體裡的開心果、靈魂人物,認真與人交流,與人互動頻繁,握手啦,擁抱啦,拍拍肩啦,親吻臉頰啦,樣樣都來,樂此不疲(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們是社交中心,帶來充沛能量:喜愛群眾,喜歡受矚目。激酶型的人依 MBTI 分類,為 ENTP 型:「反應迅速,靈巧,活力十足,警覺性高,直率……對於規律感到無趣」;或為 ESTP 型:「專注於當下,隨性,享受可以與其他人相處的時時刻刻」;抑或為 ENTJ 型:「坦白、果斷,欣然接下領導權」。

激酶型的人是社交圈的主導人物,未必是我的愛。我的感覺處理功能無法破解那些表現方式和精力,我通常會刻意避開他們。不過如果你在的派對場面還沒熱絡起來,很可能就是激酶型人物還沒到場。

核蛋白

有的蛋白質會傳遞訊息、負責催化,只有核蛋白(nuclear protein)可將接受到的訊號化為細胞性反應。我先前所述的所有活化作用都是一路直往細胞核中的蛋白質去,細胞核即類似細胞的「大腦」,負責協調所有活動,決定細胞如何反應以及後續事務。

舉例來說,如果因割傷開始流血,身體就知道該修復受損的血管,受體會感應到問題,透過一系列激酶傳遞給核蛋白;核蛋白在這種情況下稱為「缺氧誘導因子」(HIF)。接著,缺氧誘導因子的反應創造了蛋白質,增加血管生成,確保更多血流至受損細胞。抱歉,容我驚呼一下,真他 X 的太神奇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HIF-1a-pVHL-ElonginB-ElonginC 複合體 的結構之一。圖/Wikipedia

核蛋白就是掌握全局的船長:多虧冰山瞭望員在上游勤勉不懈,盡忠職守,讓船長知曉該按下哪個按鈕應付特定情況,確保依據受體蒐集而得、由激酶傳遞的資訊而採取行動。

每個細胞都有細胞核,每支足球隊都有隊長,同樣地,每個社交圈也都有一個人負責發號施令,其他人聽令行事。他們通常不會像激酶型的人那麼活潑外放、熱情參與事務,比較會是在一旁觀察全局。

核蛋白型的人超級專心,也有所專精,通常比預期的還內向。

依 MBTI 分類,可能會是 INFJ 型:「清楚制定最能促進大眾利益的方法,實踐願景時井井有條,決策果斷。」或分類為 INTJ 型:「具原創力,動力十足,確實將構想付諸實行,達成目標。迅即釐清外在事件的模式,發展出深遠的觀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核心」型的人不會一直都是團體中的焦點,或該說通常不是焦點,但人人都會認定他們是老大。而且他們的意見通常代表定案。

核蛋白型人士就像是團隊裡的決策核心。圖/Pexels

如你所見,蛋白質在團隊合作、組織效率方面堪稱模範。不同類型的蛋白質,角色各異,符合自身個性:身體運作要有效率,得仰賴所有蛋白質。他們不會嫉妒別人,也不會奢望擔任其他角色,創造出低自我、高生產力的環境。要是每個工作場所或朋友圈都能這樣就好了。

蛋白質是高生產力的模範生,各方面都可以當作楷模。對我來說,研究蛋白質有助於我形塑建立關係、處理社會情境的方式。了解自己的蛋白質與個性類型幫助我摸清人類,破譯出介入並達成理想結果的最佳溝通方式。

意思是,我知道如果對象是「受體」,最容易打開話匣子,受體型人物最有可能與我聊天,也最適合協助傳遞訊息。或者,我發現最終決定未必來自說話最大聲的激酶型人物,反而可能是核蛋白型的,他們或許看起來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之中,實際上卻掌握真正的權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這些人無法憑本能掌握人類與社交行為,甚至自以為能理解人類與社交行為的人,都可能無法參透,但我逐漸會安慰自己,一定有模式可以破譯、通竅,眼前有時候看起來、感覺起來隨意的舉動,歸根究柢,通常是因為團體成員不同的個性、彼此互動的本質以及各成員所回應的外在因素。

如果知道自己屬於哪種蛋白質,就表示已更進一步了解別人思考、行動與決策的方式。

——本文摘自 2021 年 1 月泛科精選《人類使用說明書:關於生活與人際難題,科學教我們的事》,網路與書出版,2020年11月26日。
所有討論 1
PanSci_96
1219 篇文章 ・ 2195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0

0
1

文字

分享

0
0
1
愛情的離開,是因為第三者的追求?還是另一半的不挽留?由《我們不能是朋友》談伴侶關係樣貌
雞湯來了
・2019/09/07 ・2209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550 ・八年級

文/雞湯來了蔡季葦
校稿/雞湯來了張芷晴、陳世芃
編輯/雞湯來了蕭子喬

電視劇《我們不能是朋友》中,女主角周惟惟與黎皓一談分手時說:「我們兩個今天會分手、會取消婚約,純粹是因為我們之間有很大的問題,跟褚克桓(男主角)沒有關係。」雖然惟惟與皓一之間確實越來越多問題,但有追這部劇的人應該都看得出來,周惟惟受褚克桓的影響可大了。從一開始三不五時質問她與皓一的「人生計畫」、想盡各種方法接近,到後來使用暖男溫柔攻勢、各種悉心陪伴,對於這些,難道周惟惟都沒有一絲心動過嗎?

圖/《我們不能是朋友》劇照

人際關係是需求與付出的交換過程

社會交換論的角度來看,伴侶是否能維持感情或分手,端看他們在這段關係中的「付出」與「獲得」是否讓彼此都能滿意,就如同經濟學中的「成本」與「酬賞」。若獲得的遠比付出的還多,當然是求之不得;但若付出多於獲得,則可能覺得吃虧,甚至想要分手。例如,兩人非常相愛、彼此依靠,也很少吵架,可能就比較不會想分開;相對地,如果兩人常常吵架、一方得不到關係而另一方不想付出,最後可能就以分手收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可是在現實中,你我身邊可能也曾出現類似的例子:平常看起來都好好的,怎麼就突然分手/離婚了?或是:明明就常吵架、不開心,卻在一起很久都沒分開!家庭研究學者 Lewis 與 Spanier 提出了「婚姻品質與穩定交換模型」來解釋這樣的情況:他們認為,會影響伴侶決定是否維持關係的因素包含四個:「關係滿意程度」、「關係緊張程度」、「替代選擇的吸引力」與「關係解組的阻礙」。

  • 關係滿意程度:伴侶間的愛、依賴與信任等正向關係
  • 關係緊張程度:伴侶間的衝突、緊張等負向關係
  • 替代選擇的吸引力:選擇單身或是其他對象的吸引力
  • 關係解組的阻礙:投注的時間成本、社會觀感、人際壓力

在「婚姻品質與穩定交換模型」中,「關係滿意程度」與「關係緊張程度」在X軸施予影響,而「替代選擇的吸引力」與「關係解組的阻礙」在Y軸作用(如圖)。

四個因素會在伴侶關係中有不同程度的影響,箭頭越長代表作用力越大,使這對伴侶有不一樣的關係樣貌:

鶼鰈情深型:「關係滿意程度」高、「關係解組的阻礙」高

伴侶之間關係品質好也很穩定,較不容易分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見異思遷型:「關係滿意程度」高、「替代選擇的吸引力」高

伴侶之間關係雖然不錯,但外在可能有太多其他吸引力,所以關係不太穩定。

貌合神離型:「關係緊張程度」高、「關係解組的阻礙」高

伴侶之間關係不好,但可能因為分開會有不好的影響(例如擔心他人眼光等等),而選擇穩定的維持關係。

勞燕分飛型:「關係緊張程度」高、「替代選擇的吸引力」高

伴侶關係不好且外在有很多更好的吸引力,這種關係非常容易結束。

在《我們不能是朋友》中,周惟惟和黎皓一剛開始感情還算不錯,但因為生活中出現了變化,使得兩人之間有很多不開心和衝突,好巧不巧褚克桓又在同一時間出現在惟惟的生活中,在她需要的時候給予陪伴和支持,這些點點滴滴的互動或許都讓惟惟在不知不覺中增加對克桓的好感,「替代選擇的吸引力」越來越高,所以關係越不穩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褚克桓和高子媛這對,在劇情一開始關係似乎就不是太好,但克桓為了守著他要照顧子媛和子婷姊妹倆的承諾,所以一直沒有把分手說出來,直到周惟惟的出現,讓他的「替代選擇的吸引力」增強,所以關係更容易結束。

褚克桓:「我喜歡你,和不愛子媛,這是兩回事,最多,就是你給我勇氣處理這件事情。」

——對克桓來說,惟惟就是他的「替代選擇」,是他面對自己情感的主要動力。

或許周惟惟一直以來都對自己的情感壓抑,不願承認自己已經動心的事實,但她會與黎皓一會分手,除了倆人感情本身有很多沒有溝通的問題之外,褚克桓的存在也的確使惟惟察覺到原本的感情出現了問題、自己的感受出現變化;她會與黎皓一會分手,或許褚克桓不是主要原因,但多少會有一點關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愛情不是損益平衡,仍須彼此「互惠」

有人覺得用酬賞、成本來比較關係的好壞是一件過於理性的事,談感情比談金錢還要有更多複雜的因素。然而,不管是在研究還是現實生活中,我們都能觀察到,如果一個人覺得總是只有自己在付出,而沒有得到對方的回應,心裡的不公平感受會越來越多(延伸閱讀:只要「你好就好」的愛情真的好嗎?從《我們不能是朋友》解答「為愛犧牲」的三個問題),當你得不到對方的愛時,你也多少會考慮是否該繼續花時間和心力在他身上。

若能給彼此多一點體諒、多一些關心和問候,或許都能讓心裡多更多溫暖。

參考資料

  • 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新北:空大。
  • Spanier, G., & Lewis, R. (1980). Marital Quality: A Review of the Seventie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42(4), 825-839. doi:10.2307/351827

本文轉載自「雞湯來了」《我們不能是朋友》為什麼穩定交往中,還是會對別人心動? —從「婚姻品質與穩定交換模型」來解答

文章難易度
雞湯來了
51 篇文章 ・ 463 位粉絲
幸福,如何選擇?雞湯來了相信我們值得擁有更優質的家人關係。致力提供科學研究證實的家庭知識,讓您在家庭生活的日常、人生選擇的關卡,找到適合的方向。雞湯來了官網、雞湯來了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