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0
0

文字

分享

9
0
0

再回《回答:回〈美國牛肉的迷思—謠言與事實 Q&A〉》

Gene Ng_96
・2012/02/16 ・2983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540 ・八年級

最近的那篇〈回〈美國牛肉的迷思 – 謠言與事實 Q&A〉〉PanSci得到原文作者金山豆博士詳細的回答。他的專業和風度,還有解釋能力,是寫了美國牛文章以來這兩年最讓我敬佩的:) 非常感謝他讓我學習到不少新知識。

原先那篇文章還是有不少地方解釋不夠清楚。我同意PanSci站長Portnoy的建議,如果他能把這些回復,再整理成一篇文章,相信能夠嘉惠更多的讀者。這兩年參與了很多美國牛討論,幾乎沒有像他能夠這麼能夠用淺顯易懂的語言有條理解釋和釐清事實的專業人士。所以不論立場,這篇《回答:回〈美國牛肉的迷思 – 謠言與事實 Q&A〉》相信對大家都會有幫助。

美國牛

他的回應中,有許多我也認同的事實。不過,我還是想做些說明:

Q1,原來牛的瘤胃生理環境是中性是誤解的。牛的正常牛的瘤胃生理環境是弱酸性。可是含玉米等穀物混合精料在不當餵食會讓牛的瘤胃變得更酸(Grain poisoning of cattle and sheep),不過據金山豆博士指出,一般上牧場都不會對這問題掉以輕心,以免得不償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反芻動物的胃 Russell JB, Rychlik JL. Science. 2001 May 11;292(5519):1119-22.

我同意他指出的,飼料對O157的帶原率的研究結果不一致,問題也很複雜。不過那些證據,以及文章作者的觀點,仍然指出飼料和集約式飼養環境還有可能是主因,那兩篇2009年論文沒有不支持我的論點(Callaway TR, et al. Curr Issues Mol Biol. 2009;11(2):67-79. & Jacob ME, et al. Foodborne Pathog Dis. 2009 Sep;6(7):785-92.),因為他們都指出有些研究確實發現添加玉米的飼料會造成O157的盛行,只是又有另一些研究的結果相反,因此這個問題並沒有確定的結論,不過也沒人能完全排除添加玉米的飼料主兇。

因此O157的污染,似乎並不完全像原文所說的,全都是屠宰場單方的問題。而且美國屠宰場還有不斷有漏網之魚。我想,雙管齊下是好方法吧?

Q2,含玉米等穀物混合精料,會讓牛更易患上胃炎(rumenitis)、肝膿瘍(liver abscesses)、蹄葉炎(laminitis)等疾病(Liver Abscesses in Cattle – Merck Veterinary ManualAcute or Subacute Laminitis in Cattle – Merck Veterinary Manual)。

金山豆博士指出牧場管理和適當地調配飼料是最好的解決方式。不過美國集約式牧場在各種成本考量下,似乎主要一般就是施予抗生素來面對以上疾病的問題 (Nagaraja TG, Chengappa MM. J Anim Sci. 1998 Jan;76(1):287-98. & Nagaraja TG, Lechtenberg KF. Vet Clin North Am Food Anim Pract. 2007 Jul;23(2):351-69, ix & Sarmah AK, Meyer MT, Boxall AB. Chemosphere. 2006 Oct;65(5):725-59. Epub 2006 May 4.),加上抗生素能夠提高動物成長速度,所以合法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在美國畜牧業是常態,這也造成了環境污染(Sarmah AK, Meyer MT, Boxall AB. Chemosphere. 2006 Oct;65(5):725-59. Epub 2006 May 4. & Song W, et al. J Environ Qual. 2010 Jul-Aug;39(4):1211-7.)。因此,抗生素的濫用的確是偷懶的結果,不過也是因為有合法抗生素可以大量使用來取巧的結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國牛

還有,我想許多像我一樣的人,拿「玉米」來做文章,並非只是要怪罪「玉米」而已,而是整個集約式牧場制度。

Q3,我沒有否定文章中陣述的事實,只是覺得拿不相干的東西來比,可能不是好的方法。不過這個觀點見仁見智。我們都同意,均衡的飲食其實更重要。

Q4, 我同意攝取量是關鍵。但是我想大多數人指牛肉不健康,原因有許多,除了抗生素殘留的問題,還包括牛肉的不良脂肪酸等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還有,吃添加玉米飼料的牛的肉,可能就因為太油膩了,或者脂肪酸比例含量不優,所以更容易導致文明病。像藏族吃了很多放牧的犛牛肉,可是甚少文明病。美國人的主食是集約式牧場出產的牛肉,這和他們文明病盛行可能有關。有人提出,如果是放牧的牛肉,問題可能就比較小,例如「草食牛」(grass-fed beef)在脂肪酸含量和其他有益成份上優於「玉米牛」(grain-fed beef)(Daley CA, et al. Nutr J. 2010 Mar 10;9:10.)。不過台灣人不像美國人那樣狂吃牛肉,所以這個問題可能就不太重要。

美國牛

Q6,我們無法改變人家美國集約式牧場,頂多只能用一段政治手段保護台灣人民的健康和畜牧業。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動物科學在教育訓練到實際操作上,可能有著一些頗大的落差。我的想法是,因為牧場上常常會因為方便或減低成本,而有一些不良作法,導致教育訓練和實作的落差。政府其實應該嚴加督導。可是美國政府從雷根的小政府無為而治的理念開始,就自廢了許多武功,加上業者買通說客,讓美國政府即使在出事後,也不能或不敢去監管。所以拒絕開放讓美國牛入口,還是有道理的。

原文有一點我非常同意,「如果不是人類自己愛吃牛肉又貪便宜,當初根本不會有集約式肉牛牧場發展出來。」,所以其實不能全怪畜牧業者,因為市場和利潤的誘因實在太大了。

我是鼓勵吃素的,不過也知道要全台人民都吃素,是不實際的。在現代生活,我們其實不缺肉類,而且甚至是吃太多肉了,以致造成了一些諸如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的文明病。過完年我和一些朋友都有不少感慨,就是過去只有過年過節或婚宴才會吃到大魚大肉,可是現在每天都不難吃到大魚大肉,使得過年過節又更變本加厲地只吃大魚大肉XD 結果過完年,身體就一大堆毛病Orz

牛肉

所以,消費者其實應該好好思考,我們應該取得更多便宜的肉品,還是吃較少,可是品質更高、更健康的肉品。台灣人愛美食,我相信大部分朋友都同意,如果吃到的肉更美味、更健康,少吃一點但吃高檔一點,是可以接受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想,追求肉品品質,以及畜牧動物福祉的提昇,是消費者、畜物業者和畜牧動物三贏的理想。

原文出處:

The Sky of Gene: 再回《回答:回〈美國牛肉的迷思 – 謠言與事實 Q&A〉》

延伸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The Sky of Gene -回〈美國牛肉的迷思 – 謠言與事實 Q&A〉

The Sky of Gene -美食地獄

The Sky of Gene – 美食帝國(Food, Inc.)

The Sky of Gene – 不能沒有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The Sky of Gene – 美國牛肉事件是單純的科學問題嗎?

The Sky of Gene – 禪、茶水、嘴炮文

The Sky of Gene – 群萌亂舞的嘴炮文

The Sky of Gene – 科學知識傳播的原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The Sky of Gene – 重啟美國牛肉談判!!!

The Sky of Gene – 【分享】你準備好吃美國牛內臟了嗎?

The Sky of Gene – 機車與美國牛肉之我見

The Sky of Gene – 〈群魔亂舞的美國牛肉〉的科學依據

The Sky of Gene – 美國牛肉事件中,台灣學者專家之意見

The Sky of Gene – 【分享】台大博士生吃牛糞漢堡抗議美國牛肉進口

The Sky of Gene – 群魔亂舞的美國牛肉

The Sky of Gene – 請用您的行動,拒吃美國牛肉!!!

The Sky of Gene – 請用您的行動,來告訴雀巢公司:我們真的受夠無良黑心廠商了!

The Sky of Gene – 群魔亂舞的2.5 ppm!-從台灣三聚氰胺事件論政策和報導的不專業

The Sky of Gene – 救命飲食(The China Study)

The Sky of Gene – 食物的歷史-吃的意義

The Sky of Gene – 飲食規則-我們該吃什麼?

The Sky of Gene – 潘朵拉的種子之代價

The Sky of Gene – 我們到底要吃什麼?(上)

The Sky of Gene – 我們到底要吃什麼?(下)

The Sky of Gene – 靠夭,我們吃的到底是什麼!?(上)

The Sky of Gene – 靠夭,我們吃的到底是什麼!?(下)

The Sky of Gene – 靠夭,那是給人吃的嗎?!

The Sky of Gene -愛台必讀!-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

文章難易度
所有討論 9
Gene Ng_96
295 篇文章 ・ 30 位粉絲
來自馬來西亞,畢業於台灣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學士暨碩士班,以及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遺傳學博士班,從事果蠅演化遺傳學研究。曾於台灣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現任教於國立清華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從事鳥類的演化遺傳學、基因體學及演化發育生物學研究。過去曾長期擔任中文科學新聞網站「科景」(Sciscape.org)總編輯,現任台大科教中心CASE特約寫手Readmoo部落格【GENE思書軒】關鍵評論網專欄作家;個人部落格:The Sky of Gene;臉書粉絲頁:GENE思書齋

0

4
3

文字

分享

0
4
3
除了蚯蚓、地震魚和民間達人,那些常見的臺灣地震預測謠言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2/29 ・2747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 文/陳儀珈

災害性大地震在臺灣留下無數淚水和難以抹滅的傷痕,921 大地震甚至直接奪走了 2,400 人的生命。既有這等末日級的災難記憶,又位處於板塊交界處的地震帶,「大地震!」三個字,總是能挑動臺灣人最脆弱又敏感的神經。

因此,當我們發現臺灣被各式各樣的地震傳說壟罩,像是地震魚、地震雲、蚯蚓警兆、下雨地震說,甚至民間地震預測達人,似乎也是合情合理的現象?

今日,我們就要來破解這些常見的地震預測謠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漁民捕獲罕見的深海皇帶魚,恐有大地震?

說到在坊間訛傳的地震謠言,許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是盛行於日本、臺灣的「地震魚」傳說。

在亞熱帶海域中,漁民將「皇帶魚」暱稱為地震魚,由於皇帶魚身型較為扁平,生活於深海中,魚形特殊且捕獲量稀少,因此流傳著,是因為海底的地形改變,才驚擾了棲息在深海的皇帶魚,並因此游上淺水讓人們得以看見。

皇帶魚。圖/wikimedia

因此,民間盛傳,若漁民捕撈到這種極為稀罕的深海魚類,就是大型地震即將發生的警兆。

然而,日本科學家認真蒐集了目擊深海魚類的相關新聞和學術報告,他們想知道,這種看似異常的動物行為,究竟有沒有機會拿來當作災前的預警,抑或只是無稽之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可惜的是,科學家認為,地震魚與地震並沒有明顯的關聯。當日本媒體報導捕撈深海魚的 10 天內,均沒有發生規模大於 6 的地震,規模 7 的地震前後,甚至完全沒有深海魚出現的紀錄!

所以,在科學家眼中,地震魚僅僅是一種流傳於民間的「迷信」(superstition)。

透過動物來推斷地震消息的風俗並不新穎,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指出,早在西元前 373 年的古希臘,就有透過動物異常行為來猜測地震的紀錄!

人們普遍認為,比起遲鈍的人類,敏感的動物可以偵測到更多來自大自然的訊號,因此在大地震來臨前,會「舉家遷徙」逃離原本的棲息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臺灣 1999 年發生集集大地震前後,由於部分地區出現了大量蚯蚓,因此,臺灣也盛傳著「蚯蚓」是地震警訊的說法。

20101023 聯合報 B2 版 南投竹山竄出蚯蚓群爬滿路上。

新聞年年報的「蚯蚓」上街,真的是地震警訊嗎?

​當街道上出現一大群蚯蚓時,密密麻麻的畫面,不只讓人嚇一跳,也往往讓人感到困惑:為何牠們接連地湧向地表?難道,這真的是動物們在向我們預警天災嗎?動物們看似不尋常的行為,總是能引發人們的好奇與不安情緒。

如此怵目驚心的畫面,也經常成為新聞界的熱門素材,每年幾乎都會看到類似的標題:「蚯蚓大軍又出沒 網友憂:要地震了嗎」,甚至直接將蚯蚓與剛發生的地震連結起來,發布成快訊「昨突竄大量蚯蚓!台東今早地牛翻身…最大震度4級」,讓人留下蚯蚓預言成功的錯覺。

然而,這些蚯蚓大軍,真的與即將來臨的天災有直接關聯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蚯蚓與地震有關的傳聞,被學者認為起源於 1999 年的 921 大地震後,在此前,臺灣少有流傳地震與蚯蚓之間的相關報導。

雖然曾有日本學者研究模擬出,與地震相關的電流有機會刺激蚯蚓離開洞穴,但在現實環境中,有太多因素都會影響蚯蚓的行為了,而造成蚯蚓大軍浮現地表的原因,往往都是氣象因素,像是溫度、濕度、日照時間、氣壓等等,都可能促使蚯蚓爬出地表。

大家不妨觀察看看,白日蚯蚓大軍的新聞,比較常出現在天氣剛轉涼的秋季。

因此,下次若再看到蚯蚓大軍湧現地表的現象,請先別慌張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事實上,除了地震魚和蚯蚓外,鳥類、老鼠、黃鼠狼、蛇、蜈蚣、昆蟲、貓咪到我們最熟悉的小狗,都曾經被流傳為地震預測的動物專家。

但可惜的是,會影響動物行為的因素實在是太多了,科學家仍然沒有找到動物異常行為和地震之間的關聯或機制。

遍地開花的地震預測粉專和社團

這座每天發生超過 100 次地震的小島上,擁有破萬成員的地震討論臉書社團、隨處可見的地震預測粉專或 IG 帳號,似乎並不奇怪。

國內有許多「憂國憂民」的神通大師,這些號稱能夠預測地震的奇妙人士,有些人會用身體感應,有人熱愛分析雲層畫面,有的人甚至號稱自行建製科學儀器,購買到比氣象署更精密的機械,偵測到更準確的地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若認真想一想就會發現,臺灣地震頻率極高,約 2 天多就會發生 1 次規模 4.0 至 5.0 的地震, 2 星期多就可能出現一次規模 5.0 至 6.0 的地震,若是有心想要捏造地震預言,真的不難。 

在學界,一個真正的地震預測必須包含地震三要素:明確的時間、 地點和規模,預測結果也必須來自學界認可的觀測資料。然而這些坊間貼文的預測資訊不僅空泛,也並未交代統計數據或訊號來源。

作為閱聽者,看到如此毫無科學根據的預測言論,請先冷靜下來,不要留言也不要分享,不妨先上網搜尋相關資料和事實查核。切勿輕信,更不要隨意散播,以免造成社會大眾的不安。

此外,大家也千萬不要隨意發表地震預測、觀測的資訊,若號稱有科學根據或使用相關資料,不僅違反氣象法,也有違反社會秩序之相關法令之虞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預測行不行?還差得遠呢!

由於地底的環境太過複雜未知,即使科學家們已經致力於研究地震前兆和地震之間的關聯,目前地球科學界,仍然無法發展出成熟的地震預測技術。

與其奢望能提前 3 天知道地震的預告,不如日常就做好各種地震災害的防範,購買符合防震規範的家宅、固定好家具,做好防震防災演練。在國家級警報響起來時,熟練地執行避震保命三步驟「趴下、掩護、穩住」,才是身為臺灣人最關鍵的保命之策。

延伸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6 篇文章 ・ 30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2
2

文字

分享

0
2
2
澳洲乳牛吃巧克力?!
胡中行_96
・2023/06/08 ・1939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成立於 1824 年的英國品牌吉百利(Cadbury),以製造糖果和巧克力聞名全球。1881 年他們首次接到來自澳大利亞的訂單,從此當地人也能嚐到其產品甜美的滋味。多年後,吉百利先是看上那裏優質豐沛的牛乳,而在塔斯馬尼亞設廠;後來又併購位於墨爾本的公司,擴大營運。[1]2023 年某些南澳的乳牛,也開始吃吉百利的零食。[2]

2022 年吉百利慶祝於澳洲建廠一世紀的特別報導。影/Sky News Australia on YouTube

乳牛的飲食

畜養乳牛是一門講究營養調配的科學,需要充足的碳水化合物、胺基酸、脂肪酸、礦物質、維生素和水份等,來確保牛乳的品質與產量。碳水化合物是乳牛能量的主要來源,佔泌乳期 70% 的飲食,可以從草、糖、飼料與穀物等食物中攝取。[3]以天然食材來說,碳水化合物大致分為纖維素半纖維素等,組成植物細胞壁的結構性碳水化合物;以及澱粉等,存在植物細胞質裡的非結構性碳水化合物。牛瘤胃(rumen)內的微生物,會將碳水化合物發酵。其中非結構性的比較容易進行,而且以糖最為快速。[4]

牛的消化系統,③ 是瘤胃(rumen)。圖/‘Ruminant digestive system’ by Australian Good Meat(CC BY-SA 4.0)

乳牛吃糖

具 30 多年畜牧經驗,擔任全國性產業公會澳洲乳品(Dairy Australia)理事長的 James Mann,在南澳有超過 4,000 頭乳牛。[2, 5]以往除了放牛吃草,Mann 理事長就像許多同業,也會給牛嚐點甜頭。[2]基於發酵難易度的差別,多種碳水化合物混著吃,能讓瘤胃裡的微生物,隨時都有得忙,一直幫乳牛補充能量。拿適量的糖,取代乳牛飲食中的澱粉,既可以促進泌乳;又不太會影響瘤胃內的 pH 值,而害牛乳的脂肪比例下降。[4]

唯一的問題是,2023 年全球糖價上漲。[2, 6]

全球糖價飆升

2 年前全球糖價疲軟時,每噸曾經連澳幣 400 元都不到。然而北半球糖業出口國,例如:印度、泰國和中國等,2023 年的產量都不如預期。地處南半球的巴西,則遭逢大量降雨,擾亂物流。於是就在澳洲的甘蔗進入採收季前,4 月的全球糖價竟衝破每噸 800 元。當地蔗農遇上幾十年未見的榮景,喜孜孜地打算大賺一波;[6][註]同時卻也苦了需要用糖的產業。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眼見成本飆升,腦筋動得快的 Mann 理事長,決定調整自家乳牛的菜單。他跨州從墨爾本運來一般巧克力、櫻桃巧克力、蜂巢巧克力、蛇軟糖和牛軋糖等。反正吉百利不要的,他家的牛全包。巧克力含有糖和油。[1]脂肪類食物提供的能量,是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質的 2.25 倍,而且跟糖一樣,也能增加牛乳的產量。[2, 3]總之,一箭雙鵰。Mann 理事長在 6 月初,因為這個大膽嘗試,接受媒體專訪,分享創意飼育的心得。[2]

食品加工與環保

他家乳牛所吃的糖果和巧克力,不如市售的吉百利產品,裹著包裝,還印上原料與營養成份。儘管部份造型跟人類吃的還算接近,更多是輾得粉碎或不可名狀。有時甚至整塊沒剁,以半成品的形式出現。幸好乳牛並不挑嘴,來者不拒,又似乎沒有偏好特定口味。[2]

理事長表示,若不是乳牛幫忙消耗,這些廢料原本大概會被工廠丟掉,所以他的作法對畜牧和環保都好。的確,避免食物浪費雖然最好從源頭做起,但是當製造商無法減少廢料時,再利用也是不錯的補救辦法。[2]

至於生產出來的鮮乳如何?Mann 理事長開玩笑道:「既然巧克力牛奶由我們生產了;我希望草莓牛奶有別人負責。」不過,他家鮮乳的味道其實沒有特別不同,最終還是得與其他牧場的混和,經過工廠加工才能製成調味乳。[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The Simpsons on Giphy

  

備註

多數澳洲蔗農早在 2022 年談好 2023 年 4 月的大盤售價,所以不會馬上受惠於全球糖價飆漲。然而,他們還是可以喊價 2023 年後續每噸澳幣 756 元,以及 2024 年 651 元。[6]

參考資料

  1. Cadbury and Mondelez Australia Pty Ltd. ‘Our History’. Cadbury. (Accessed on 01 JUN 2023)
  2. Boisvert E, Adamo E. (01 JUN 2023) ‘Dairy cows munch on reject chocolate and lollies that would have gone to landfill’. ABC News, Australia.
  3. Erickson PS, Kalscheur KF. (2020) ‘Nutrition and feeding of dairy cattle’. Animal Agriculture, 157–180.
  4. Ravelo AD, Vyas D, Ferraretto LF. (2022) ‘Effects of sucrose and lactose as partial replacement to corn in lactating dairy cow diets: a review’. Translational Animal Science, 6(2):txac044.
  5. James Mann appointed Chair of Dairy Australia’. (31 JUL 2020) Dairy Australia.
  6. Brann M, Cooper L. (20 APR 2023) ‘Sugar prices skyrocket after lower-than-expected output overseas in good news for Australian growers’. ABC News, Australia.
胡中行_96
169 篇文章 ・ 65 位粉絲
曾任澳洲臨床試驗研究護理師,以及臺、澳劇場工作者。 西澳大學護理碩士、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士(主修編劇)。邀稿請洽臉書「荒誕遊牧」,謝謝。

0

3
1

文字

分享

0
3
1
推動友善飼養,給農場動物更好的生活,就從認明「動物福利標章」開始!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3/02/21 ・1877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本文由 家樂福食物轉型計畫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飲水思源,看見農場動物的困境

小時候,常聽到阿公阿嬤說:「食果子拜樹頭、食米飯拜田頭」,意思是要我們飲水思源,感謝農民和大自然。但是⋯⋯我們是不是忘記了什麼?

沒錯,除了農作物之外,還有雞、豬、牛這些動物!

在農場經營模式轉向工業化的同時,我們能夠用更短的時間生產更多食物,卻也忽略了這些動物在工業化飼養環境所遭遇的生存困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動物生產食物的過程中,可能遭遇哪些困境呢?

以酪農來說,乳牛其實是來自溫帶地區的動物,但臺灣氣候濕熱,多數農場佔地狹小,專業照護人才短缺,乳牛容易發生「熱緊迫」的現象,造成他們無法調節體溫,甚至昏厥死亡。

另外,小牛通常都得被迫與母牛分離,單獨飼養在鐵籠中,剝奪他們與生俱來的吸吮需求,再加上農場地板又硬又滑,違反他們習慣躺臥在乾燥柔軟環境的天性,讓牛牛容易摔倒、受傷,造成腳蹄發炎與感染。

又以蛋雞來說,傳統格子籠蛋農為了追求方便管理與高坪效,會將 2 至 4 隻蛋雞關進 A4 紙張大小的「格子籠」,使得他們無法展翅、無法洗砂浴,更沒有棲架可供休息。

來自溫帶的乳牛在台灣濕熱狹小的農場容易發生「熱緊迫」;而蛋農為了追求坪效,則是將好幾隻母雞關進「格子籠」,限制活動空間、違反生活習性。

善待農場動物,從認明「動物福利標章」開始!

人類為了自身方便與利益,以違反動物生活自然天性的方式飼養動物,對人類、動物、環境都不是好事。那麼,要怎麼改善這個情況呢?雖然無法從源頭阻止,但也不用氣餒,我們每個人都有機會幫助這些農場動物,讓他們的生活更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自從 1999 年成立以來,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Environment & Animal Society of Taiwan)致力從源頭改善動物處境,走進台灣各地的畜牧場和屠宰場,推行動物保護、人道飼養、人道運輸、人道屠宰等相關法規。

其中,最重要的行動之一,就是制定「動物福利標章」驗證制度。只要消費者選擇通過標章驗證的產品,就能透過每一次購買,成為推動友善農場動物的力量,甚至間接帶動台灣畜牧業轉向「友善飼養」!

只要認明動物福利標章,我們就可以成為友善農場動物的推手。

通過「動物福利標章」代表什麼?

想申請「動物福利標章」,就必須先取得「動物福利驗證稽核」,證明牧場環境符合動物福利標準,同時也必須取得「產銷監管鏈驗證稽核」,證明產品來自通過驗證的牧場,而且符合《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

就以乳牛和蛋雞來說,前者有 11 項指標、46 個項目,包括飲食、配種、健康管理、環境舒適度、飼育員素質等,而後者涵蓋的 5 大評分原則更納入淘汰、運輸、屠宰處理,共有 114 項條件,替生產者和消費者層層把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倡議結合行動,帶動台灣產業轉型

2019 年,家樂福與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倡議合作,制定「動物福利政策」,希望能讓民眾透過實際行動,帶動台灣產業轉型。

家樂福積極推廣動物福利,讓消費者透過實際行動,帶動台灣產業轉型。

除了成立「非籠飼雞蛋專區」之外,家樂福也鼓勵農民少用抗生素和各種不當用藥,並且支持印有「動物福利標章」的鮮奶和吐司。

我們的每一次消費,都決定了動物如何被對待。只要不過度浪費,選擇有「動物福利標章」認證的產品,就能讓這些動物在更加友善的環境成長,共創人類與動物更好的未來。

「改變,從看見動物開始!行動,從你我出發!」

參考資料

  1. 【台灣乳牛飼養五大痛苦指標】乳牛身心不健康,如何確保牛乳安全健康?
  2. 台灣「活禽交易」調查影像|防堵人畜共通疫情,呼籲雙北盡速廢除活禽交易
  3. 動物福利標章
  4. 台灣乳牛場動物福利 評分制度
  5. 友善雞蛋聯盟 蛋雞動物福利標準
  6. 家樂福「動物福利」宣言計畫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6 篇文章 ・ 30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