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系列文章為 2016 泛知識節「翻牆吧!知識」的活動紀實,我們將當下求知求真地感動盡力留下,想與世界某個角落正在努力翻牆的你分享。
知識不只在學校的黑板、不只在安靜的圖書館,當然 更不只在名為「學校」那棟被牆包圍的建築。2016泛 · 知識節「翻牆吧!知識」承襲著泛科學年會的精神與架構,變的是讓更多的知識在這裏碰撞,不變的是那渴求知識的靈魂。如果知識是一道牆,現在就讓我們用求知慾翻牆吧!
關於本場次【 倒下吧,電影中的科學高牆! 】的活動介紹,請參考這裡。
- 講者/吳志剛|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研究組組長
- 文字紀錄/黃珮蓁
電影之所以迷人其中一部分是因為它包含了各式各樣、天馬行空的劇情,而身為科學傳播者,我們發現一件更迷人的事——用科學角度去檢視這些天馬行空,翻找、討論、驗證電影中的科學元素。
2016泛.知識節第二天,我們邀請到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的研究組吳志剛組長,以「倒下吧,電影中的科學高牆!」為主題進行分享。他以《地心引力》(Gravity)與《絕地救援》(The Martian)兩部場景設定皆在外太空的電影片段,帶著大家翻越電影中一道道的科學高牆。
《地心引力》:寂靜的美麗與無聲的恐懼
吳志剛首先以 2013 年的《地心引力》為引,笑說整部片只有十分鐘的場景在地球,片名應該改為「No Gravity」,又說:「除了沒有引力、沒有空氣,這種情況下聲音在哪裡?卻還得了奧斯卡最佳音效獎,可見這部片有多厲害!」一開場就逗得全場哄堂大笑。
雖然先拿《地心引力》說了玩笑話,但吳志剛其實相當肯定片中視覺與聽覺的運用,也細膩地解說了場景和配樂的調度如何引導觀眾的情緒:「電影剛開始聲音非常微弱,到了緊張的片段,節奏越強、音樂越大,生理被背景音樂帶到緊張狀態,心跳血壓升高,心理狀態也為之升起,整個人被電影帶著走了。」
片中喬治克隆尼所飾演的麥特科沃斯基問道:「妳為什麼想來太空?」
珊卓布拉克的回答是:「地球上太吵雜了。」
針對「外太空中的聲音」繼續作討論,吳志剛解釋,雖然真空無法傳送聲波,但心跳、電子零件以及太空衣循環冷卻的聲音,都會透過太空衣裡的空氣傳遞並震動到腦部,聲音甚至會被放大,「事實上外太空不如想像中那麼安靜,而且沒有聲音往往才是最可怕的。」
《絕地救援》:火星上的風暴、馬鈴薯和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bH51zsI16Y
接著,吳志剛介紹電影《絕地救援》,劇情開端是第一天降落於火星的 7 位太空人遇上風暴,預計要搭乘回地球的戰神三號被「火星風暴」吹歪,整個小組只好冒著危險趕緊返回火箭(火星接駁小艇),過程中,其中一位太空人馬克瓦特尼(麥特戴蒙飾)被火星風暴擊中,組員不得已將他留下,瓦特尼因此展開了一年半的火星求生探險。
問題來了,瓦特尼在劇情中經歷的那些,都真的會發生嗎?吳志剛舉出幾個「不太科學」的部分與大家分享。
1. 火星風暴吹得倒火箭嗎?
吳志剛解釋,因風暴而受困在火星上的橋段,是原著小說作者 Andy Weir 認為能夠讓劇情發展下去的最好原因。
從電影預告我們便可看出火星風暴的威力,但吳志剛緊接著質問:「風壓是什麼呢?」他的答案一樣令全場大笑不止:
「風壓是推動東西的壓力大小,以空氣密度與速度平方計算,而火星地表外圍引力只有地球 1/3 左右,大氣壓只有地球的 1%。目前觀測到最強的火星風壓為每秒 26 公尺,相當於氣球的微風。因此,若發生火星風暴,而火星上又有樹的話,頂多是把樹葉吹到擺動的程度。」
2. 馬鈴薯有多好?
片中麥特戴蒙將馬鈴薯作為維生的救命糧食,那馬鈴薯究竟有多營養呢?以下是吳志剛的解答:
「馬鈴薯是地下塊莖,附有大量碳水化合物,一公斤提供 770 大卡的能量(人一天只要 1500 大卡便能維生),維生素 C 是蘋果的 10 倍,各種礦物質也是蘋果的數倍至數 10 倍,而且強調連皮吃才營養,因為皮具有抗氧化、抗癌與淡斑等功能,是人類重要主食之一。甚至有實驗證實,一整年吃馬鈴薯是可行的。」
3. 火星上的水?
《絕地救援》上映後,NASA 便公布在火星上發現水,那麥特戴蒙受困火星時不就好辦了嗎?吳志剛指出,雖然火星的確可以挖到「冰」,但卻是不能飲用的!
「火星上的溫度最高到達 30 度 C,因為大氣壓太低、且大氣裡沒有水,所以地底下的冰受熱昇華後無法蒸發掉,便留下那些黑黑的東西,而這些黑色物質正是大量的高錳酸鹽。喝多了會變成什麼我也不曉得。但若有適當方法和儀器,仍可以分解與提煉出可作為燃料的『氫』和供呼吸的『氧』。」
抓住電影的「科學小辮子」!
雖然短短半小時的分享,只能簡單和大家說明兩部電影的片段,但充滿笑料與知識內容,現場參與者都聽得津津有味。下次看電影時,也不妨留神記下電影中的科學元素,事後嘗試找資料、做實驗尋找答案,讓電影不只是電影,也讓生活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