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1

文字

分享

0
0
1

爆香能有效提升香料風味–《料理的科學》

PanSci_96
・2015/10/28 ・2519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497 ・六年級

Spice souq, Damascus, Syria
Photo credit: James Gordon

對許多在家下廚的美國人而言,香料常讓人一頭霧水。我們會在烘焙時使用香料,像是製作蒜味麵包時,但除了烤肉的必備醃漬醬料和一些地方料理、德州式墨西哥菜餚或路易斯安那州的卡疆料理之外,我們反而較少在烹煮鹹味料理時添加香料。部分原因在於:我們不知道如何購買香料。而家裡儲藏室內的罐裝舊香料粉品質或許不是很好,我們也不清楚香料真正的功用。

香料的科學原理

香料通常是莓果、植物的種籽、根或樹皮,在乾燥後味道變得濃烈,可以「整個」或研磨成粉販售,也就是常見的粉狀香料。舉丁香為例,我們可以購買這種刺鼻的乾燥花苞,未經研磨即可用來為烤肉或溫熱的酒調味;或者,我們也可以購買丁香粉,添加在香料蛋糕或餅乾中。

所有香料的共通點是:經常做為調味料使用。烹煮時添加香料的做法已經流傳千萬年。然而,香料並非只是一般食材。長久以來,由於香料廣泛應用於宗教儀式、醫學和烹調等方面,因此一直是爭相追尋和備受重視的熱門商品。由於人類渴望取得更多香料,無論在數量或種類上皆然,也因而促使中東地區在西元前2000年左右發展出貿易體系,並自此擴展至全世界。

不過,為什麼香料具有如此濃烈的味道?香料的味道主要來自香味,我們可以從香料釋放到空氣中的揮發性分子聞到。香料具有大量的這類氣味分子,因此產生非常強烈的氣味。事實上,香料若是未經任何處理,幾乎無法直接入口食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pepper
胡椒乾燥後的果實。

多數香料的氣味源自於各種氣味化合物,這些化合物混合後產生香料獨特的味道和層次。舉例而言,黑胡椒粒的獨特味道和香氣來自一種稱為萜烯(terpene)的揮發油和吡嗪(pyrazine),前者會產生松節油、丁香和柑橘的氣味,而後者則提供泥土、烤肉和綠色蔬菜的香氣。此外,胡椒粒還含有胡椒鹼(piperine),這種耐熱的化合物是產生我們熟悉的辛辣味,以及刺激味蕾的主要物質。

香料可大致分成三類:含水溶性氣味化合物,脂溶性氣味化合物,以及在乾燒時產生新的香味分子。換句話說,可溶於水的香味較容易透過醃料滲入肉中,其原理請參考觀念13;而可溶於油脂的香味則更容易在以油調製的醃汁中散發出來,例如觀念13食譜「西班牙風味蒜頭蝦」。至於其他香料,則可藉由乾燒的方式逼出香氣。不過,使香料產生不同味道以及不同強度香味的原因是加熱方式。有關各種香料的詳細介紹,請參考本觀念「實用科學知識:常見香料與使用方法」。

我們可以直接加熱香料,例如烘烤香料,或將肉片先以香料醃漬後再放上烤肉架。烘烤完整的香料可將其帶有香氣的油脂逼到表面,散發的香味更加濃郁且富有層次。烘烤小茴香和香菜等特定香料時,糖分和胺基酸之間也會產生觀念2提到的梅納反應,進而生成吡嗪這種濃烈的氣味分子。我們發現,香料烘烤前最好先不要磨碎,因為研磨香料會將水分和帶有香氣的油脂釋放到空氣中,減少烘烤時釋放的香味減少。

此外,我們也可以將香料和油脂一起烹煮,這個過程稱為爆香。脂溶性香料適合爆香,無論粉狀或未經處理的完整香料都能香味四溢。料理上桌前,我們通常會先丟棄味道濃烈的完整香料。爆香時,脂溶性香味分子會從固體香料釋放到溶液中,相互混合及作用後,產生更豐富渾厚的味道。與大多數物質一樣,香味分子在熱溶劑,例如脂肪或油脂中分解的速度和規模更甚於未加熱的溶劑。不過請注意,若油脂或奶油溫度過高,香料可能會燒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001
洋蔥或大蒜切開前後的示意圖。熱油中:脂溶性香料和油一起加熱時,大量氣味化合物會釋放到周圍的溶液中,因而加強香料本身和油的味道。

實驗廚房測試

為了確定以油烹煮香料和部分香草,在相對於只使用水烹煮下,確實可以增加香氣,我們設計了以下實驗。將50 克磨碎的紅辣椒片分別浸泡在100 克芥花油和100 克清水中,並同時維持200 度20 分鐘。接著,我們撈出辣椒片,將水和油分別淋在白米飯上品嘗。此外,我們也將水和油的樣本送到獨立實驗室,利用高效能液相層析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檢驗辣椒片的主要辣味來源─辣椒素的含量。最後,我們以百里香葉執行同樣的實驗,測量百里香葉主要香味化合物百里酚(thymol)的濃度,以瞭解熱油爆香對木本香草的影響。此測試總共重複三次。

實驗結果

首先,就搭配白米飯的味道來說,爆香辣椒片和百里香的油都比水的味道濃郁許多。這兩者的差異甚大, 簡直無需比較,而且實驗室提供的數據也能佐證。辣椒爆香水的史高維爾辣度單位(SHU)為1113,而爆香油的SHU 則高達兩倍,測量出來的數據為2233。百里香的檢測結果更為顯著:爆香水含有19.4ppm 的百里酚,而爆香過的油則含有十倍的百里酚,相當於197ppm。

重點整理

雖然我們借助一些精密的科學儀器來量化實驗結果, 但結論其實再簡單不過。若要提升香氣,許多香料和香草都應該以油爆香。這個步驟相當簡單,只要在倒入任何液體之前,先把香料或香草放入平底鍋中和油脂一起加熱即可。舉例來說,製作辣醬汁時,應先將香料、洋蔥和大蒜一起爆香後再倒入液體,並非像許多食譜所說,香料和液體一起下鍋。

我們還能利用什麼方法增加香料的風味?研磨是其中一種。購買完整的香料,料理前再親自磨成粉末,這樣可以延長香料的新鮮度,加強香料的香氣和滋味。如果購買的是粉狀香料,務必每年更換,完整未經研磨的香料最久可保存2 年。除了爆香之外,也可以將香料倒入平底鍋中乾炒,高溫會將香料帶有香味的油脂逼出表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002
Tips:香料以水和油爆香後,檢測氣味化合物含量。 *採用HPLC檢測辣椒素含量,並以史高維爾辣度單位(SHU)表示。 ** 採用HPLC檢測百里酚含量,並以ppm(百萬分之一)表示。

2014271169234b本文摘自料理的科學:50個圖解核心觀念說明,破解世上美味烹調秘密與技巧,大寫出版

文章難易度
PanSci_96
1219 篇文章 ・ 2197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2

1
0

文字

分享

2
1
0
越南兩千年古早味咖哩?香料的食慾流動
寒波_96
・2023/09/06 ・3133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大多數台灣人對東南亞、南亞風格的香料不陌生,甚至有些常見的香料,不特別查詢還不知道起源於東南亞。

一項 2023 年問世的研究,調查將近兩千年前,越南南部的遺址,見到多款香料植物的蹤跡。證實那個時候已經有多款香料,從南亞或東南亞外海的島嶼,傳播到東南亞大陸。

很多香料,搭配是魔法。圖/參考資料3

越南兩千年古早味咖哩?

讀者們對咖哩(curry)想必都很熟悉,不過還是要先解釋一下。現今咖哩的定義範疇很廣,南亞、東南亞等地存在風味各異的香料混合料理,都能算是「咖哩」。此一名詞的讀音轉化自印度南部的泰米爾語,源自大英帝國對南亞的殖民,不過混合使用香料的料理,歷史當然更加悠久。

由澳洲國立大學的洪曉純率領的考古調查,地點位於越南南部的喔㕭(Oc Eo)遺址。這兒在公元一到七世紀,是「扶南國」的重要城市。這個政權以湄公河三角洲為中心,統治東南亞大陸的南部;柬埔寨的吳哥波雷(Angkor Borei)與喔㕭,為扶南國最重要的兩處遺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南亞大陸南部的喔㕭,與延伸的地理格局。圖/參考資料1

喔㕭地處湄公河三角洲的西南部,離海 25 公里。這兒一到八世紀有過不少人活動,四到六世紀最興盛。遺址中出土的 12 件工具,外型看來相當類似年代更早,南亞用於處理食物的工具。

進一步分析發現,工具上總共保存著 717 個澱粉顆粒,大部分年代可能介於距今 1600 到 1900 年左右的數百年間。不同植物產生的澱粉形狀有別,有時候可以用於識別物種,近年常用於考古學。

喔㕭遺址出土的研磨工具。圖/參考資料1

這批澱粉中有 604 個可以分辨物種,作為糧食的稻以外,還有八種常用於香料的植物,以薑科植物(Zingiberaceae)的存在感最高,包括五種:薑黃、薑、高良薑、凹唇薑、山奈;還有今日依然常見的丁香、肉豆蔻、肉桂。

解讀這些材料時必需注意,出土工具上能見到的澱粉,只是當年的一小部分,不能直接代表古代使用的比例,只能證明確實有過那些種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越南南部,曾經相當繁榮的喔㕭遺址遠眺。圖/參考資料1

來自亞洲大陸:薑黃、薑、高良薑、凹唇姜、山奈

喔㕭遺址中出土數目最多的是薑黃(turmeric,學名 Curcuma longa)。薑黃的家鄉應該在南亞,早於四千年前的哈拉帕遺址中已經存在;後來薑黃向各地傳播,遠渡至地中海地區。這項發現則是東南亞大陸最早的紀錄。

台灣人大概對薑(ginger,學名 Zingiber officinale)更熟悉,薑可能起源於東亞與南亞,一路向西傳到歐洲。台灣飲食習慣中,薑不只是特定用途的香料,從海鮮湯中的薑絲,到餃子肉餡的蔥薑水與薑末,可謂無所不在的添加物(對!薑默默躲在很多食物中)。

另外三種比較少見的薑科植物,如今東南亞都有種植,包括高良薑(galangal,學名 Alpinia galanga)、凹唇姜(fingerroot,學名 Boesenbergia rotunda)、山奈(sand ginger,學名 Kaempferia galanga,也叫沙薑)。

香料考古的世界觀。圖/參考資料1

來自亞洲海島:丁香、肉豆蔻、肉桂

三種不屬於薑科的香料,如今台灣也都不陌生。肉豆蔻(nutmeg,學名 Myristica fragrans)原產於摩鹿加群島南部的班達群島。摩鹿加群島就是大航海時代歐洲人稱呼的「香料群島」,雖然算是東南亞外海的島嶼,不過靠近新幾內亞,和東南亞大陸有相當距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丁香(clove,學名 Syzygium aromaticum)也原產於摩鹿加群島,早在公元前便已經傳播到歐亞大陸。越南南部的丁香應該是進口產品,不過無法判斷原本種在哪兒,是摩鹿加群島或更西邊的爪哇。

肉桂(cinnamon,學名 Cinnamomum sp.)可能源自好幾個物種,這回光靠澱粉無法準確判斷。不過從其餘植物遺骸看,喔㕭人使用的肉桂,大概是原產於斯里蘭卡,印度外海島嶼上的錫蘭肉桂(Ceylon cinnamon,學名 Cinnamomum verum)。

跨越空間,貫穿時間,香料的食慾流動

喔㕭出土的研磨器具上,除了澱粉還有另一種植物遺骸:植物矽酸體(phytolith),根據型態差異,也能用於植物的分門別類。棕梠、香蕉屬(Musa)植物的矽酸體,見證當時利用的植物種類相當多樣。

公元 1870 年,印度南部泰米爾的留影。 越南南部出土的工具,與她們使用的極為相似。圖/參考資料1

儘管缺乏直接證據,不過以常理推敲,東南亞大陸南部的喔㕭人,使用源於南亞的道具,研磨多款外地引進到當地種植,或是直接進口的香料植物,可能的一項目的,就是製作混合香料的咖哩料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喔㕭遺址也保存許多稻米的碳化穀粒遺骸,稻米飯應該是當時菜單中的重要組成。我猜,當時的人會吃咖哩飯。

越南等地,香料搭配的魔法,顯然將近兩千年前已經存在惹。時至今日,和出土古物超過 87% 相似的研磨器具,依然有人使用。食慾流動的慾望,跨越空間,貫穿時間。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1. Wang, W., Nguyen, K. T. K., Zhao, C., & Hung, H. C. (2023). Earliest curry in Southeast Asia and the global spice trade 2000 years ago. Science Advances, 9(29), eadh5517.
  2. Researchers find evidence of a 2,000-year-old curry, the oldest ever found in Southeast Asia
  3. Curry may have landed in Southeast Asia 2000 years ago

本文亦刊載於作者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匠》暨其 facebook 同名專頁

所有討論 2
寒波_96
193 篇文章 ・ 1019 位粉絲
生命科學碩士、文學與電影愛好者、戳樂黨員,主要興趣為演化,希望把好東西介紹給大家。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同名粉絲團《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0

26
0

文字

分享

0
26
0
鑑識故事系列:吸食合成大麻,胡亂攻擊警察
胡中行_96
・2023/05/15 ・1730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網路商家的行銷廣告,多半謊稱這是「合法」、「安全」且「無害」的「草本混合物」。2018年9月,31歲的德國男子,把網購來的「香料」(“spice”)摻入菸草,抽了起來。下午3點半,他的姊妹從工作返家後,男子決定去沖個澡。4點15分,他在浴室裡連叫兩次:「我的心臟!」隨即倒地。[1]

男子網購的「香料」。圖/參考資料1,Figure 3(CC BY 4.0)

合成大麻素

俗稱的「香料」,外貌如草,含有一種以上的合成大麻素(synthetic cannabinoids),為諸多國家明文禁止的毒品。[1, 2]各類合成大麻素的化學結構迥異,[3]但功能與大麻的有效成份四氫大麻酚(tetrahydrocannabinol,簡稱THC)類似,都是對大麻素受體CB1和CB2產生作用[1, 3]不同於大麻的部份促效;多數合成大麻素火力全開,不只效果斐然,連副作用也加倍奉還。例如:干擾中樞神經系統,引起頭痛、暈眩、癲癇、焦慮、躁動、恐慌、困惑、多疑、失憶、精神錯亂、情緒和知覺改變,以及昏迷等。心血管方面,則可能心跳過速、心律不整,還有胸部或心臟疼痛。在嚴重的情況下,更會導致循環衰竭、呼吸抑制、心臟病發,甚至死亡。[1]

既然毒都嗑了,後悔莫及,接下來就是看男子命中幾項。

急救與拘捕

急救人員打量著眼前蒼白無力,顫抖頻頻的男子:意志清醒,神色冷靜,配合度高,就是稍微緊張了點。突然,他站起身。「我愛妳。」深情擁抱姊妹,然後縱身躍上桌面,態度瞬間否變。男子開始挑釁、攻擊。他拉扯姊妹的頭髮,被急救人員撲倒在地,又立刻掙脫,大聲的呼喊驚擾到鄰居。就在他嘗試衝出公寓時,警方接獲通報。[1]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男子跟警察於走廊上正面交鋒。他朝對方揮拳恫嚇,意圖踢打,還抄起一旁的盆栽,二度丟擲失準,才逃離現場。好在後來他的姊妹一番勸說,終究把人帶回公寓。整齣鬧劇長達15分鐘,之間警方調派人力支援。不過末了的逮捕,倒是十分平和。[1]

系統性毒理學分析

傍晚6點,男子在醫院接受抽血等檢查。除了略顯恍惚,瞳孔有些放大外,他酒測呈陰性,外表也看不太出藥物影響。當晚,便在姊妹的戒護下,返回住家。[1]

針對血液樣本和證物的系統性毒理學分析顯示:男子稍早或許從茶葉、咖啡、提神飲料或止痛劑,攝取了咖啡因,但體內的濃度無礙;他應該是個經常呼麻的人,雖然不確定當天有無使用;此外,警方在公寓裡找到的「香料」,有效成份為合成大麻素5F-ADB,男子的血漿中正含有其代謝物。[1]

合成大麻素5F-ADB

5F-ADB這種合成大麻素,是CB1與CB2受體促效劑,雖然只會部份活化CB1,但此受體對精神活性的發揮特別有利。[4]不少急性中毒、單一物質致死,以及多重藥物中毒事件,都跟5F-ADB拖不了關係。2014年9月,歐洲首次於毒品市場抓到5F-ADB。2015年匈牙利與日本,向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UNODC)通報警訊。其中日本於前一年夏季,發生多起與5F-ADB有關的車禍。5F-ADB 在德國也曾風靡一時,直到2016年遭禁為止。2017年歐洲藥物暨藥物成癮監管中心(EMCDDA)和歐洲刑警組織(Europol)指出,雜草般的「香料」是5F-ADB最常見的樣貌,其他型態則包括粉末、吸墨紙和電子菸專用的液體等。2018年身為合成大麻素製造與經銷大本營的中國,立法禁止5F-ADB等毒品。[1]臺灣則在2022年將之增列為第三級管制藥品。[5]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自白

因為襲警行為被起訴的男子,在法庭上坦承抽完「香料」就瘋了。他形容當時身陷迷惘,失去對周遭的感知,一心一意僅想出逃。心悸、頭暈、焦慮、心臟疼痛,他以為自己正在死去。儘管想不起那日的衝突,他的這段自白與系統性毒理學分析報告,也已經足夠作為定罪的依據。[1]

  

參考資料

  1. Gaunitz F, Andresen-Streichert H. (2022) ‘Analytical findings in a non-fatal intoxication with the synthetic cannabinoid 5F-ADB (5F-MDMB-PINACA): a case repor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gal Medicine, 136, 577–589.
  2. Public Health Scotland. (01 DEC 2022) ‘Synthetic cannabinoids (Spice)’. NHS Inform.
  3. Synthetic cannabinoids’. UNODC Laboratory and Scientific Service Portals. (Accessed on 10 MAY 2023)
  4. Kraemer M, Fels H, Dame T, et al. (2019) ‘Mono-/polyintoxication with 5F-ADB: A case series’. 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 301, e29-e37.
  5. 行政院函 (院臺衛字第1110005238B號)」(08 MAR 2022)中華民國行政院
胡中行_96
169 篇文章 ・ 65 位粉絲
曾任澳洲臨床試驗研究護理師,以及臺、澳劇場工作者。 西澳大學護理碩士、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士(主修編劇)。邀稿請洽臉書「荒誕遊牧」,謝謝。

0

3
7

文字

分享

0
3
7
油炸的聲音學:水滴在油鍋中的三種爆炸方式
linjunJR_96
・2022/12/28 ・2397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廚房小秘訣:用竹筷試油溫,原理是什麼?

傳統的烹飪智慧告訴我們,要判別油鍋的溫度不需要溫度計,只要插入油鍋的竹筷周圍開始浮現細小的氣泡,便表示油鍋溫度已達,可以開始放入食材。另外,煎牛排或是炒菜時,如果在食材下鍋的當下沒有聽到美味的滋滋聲,通常便表示溫度太低,無法做出漂亮的料理。

在廚房中,我們時常可以靠耳朵來測量溫度。這些氣泡和相應的 嗶啵聲來自於筷子(或食材)中的水分碰到滾燙的油鍋時,瞬間蒸發產生的微小爆炸。

傳統的烹飪智慧告訴我們,要判別油鍋的溫度不需要溫度計。圖/pexels

猶他州立大學機械航太工程系的木山景仁(Akihito Kiyama)對這個現象很有興趣,拿起高速攝影機和麥克風紀錄了竹筷插入熱油中的事件,希望能仔細觀察熱油中的劇烈反應。出乎意料的是,他發現油鍋中的水滴在爆破時有三種主要的型態,各個所產生的氣泡形狀及爆破聲音都非常特別。

做為一個初步實驗,他首先直接將浸過水的竹筷插入高溫油鍋內。下圖可以看到氣泡的數量和大小都明顯和溫度成正相關,看來流傳許久的廚房秘訣沒有讓我們失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可以看到氣泡的數量和大小都明顯和溫度成正相關。圖/作者提供

此外,他也觀察到氣泡數量和筷子中的含水量有明顯的關聯,沒有事先浸水的竹筷產生的氣泡少很多。另一方面,若是改用乾燥的金屬筷則不會觀察到任何氣泡,因為當中幾乎沒有任何水分。

顯然的,水分多寡是重點。但由於每雙竹筷的組成與含水量較難控制,研究團隊改用一條兩端懸掛的U形鐵絲,浸水後連著底部沾黏的水珠一同緩緩放入熱油中,等同於是在油炸一顆水珠,將實驗聚焦在水滴帶來的氣泡爆破。

氣泡的三種型態

利用每秒一萬張的高速攝影以及近距離收音的麥克風,研究團隊企圖進一步觀察爆破過程的細節以及產生的聲音特性。

根據爆炸時的不同深度,他觀察到三種氣泡型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一種是爆破型氣泡。當水滴幾乎一接觸到油面就蒸發膨脹,引發一個凸出油面的圓形氣泡。最後在破裂時噴濺出大量的油滴。

爆破型氣泡。影/作者提供

第二種的拉長型氣泡在較深的位置才開始膨脹,因此沒有造成液面破裂,反而是朝上射出高高的柱狀熱油,同時氣泡則向下延伸形成一個長形的空氣室。

拉長型氣泡。影/作者提供

爆破型和拉長型氣泡的聲音雖然聽起來不太一樣,但是頻率特徵基本上大同小異,都是 1400 的赫茲清脆爆破聲響。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兩種情況下爆破聲響都不是來自油面上可見的泡泡破裂。從高速影像和錄音結果的比對可以發現,聲音的最大值明顯出現在泡泡破掉前的膨脹階段。此時的高溫蒸氣快速膨脹,劇烈壓力改變帶來空氣震波,基本上和空氣中炸彈發聲的原理一模一樣。因此說這些氣泡正在「爆炸」可是一點都不誇張。

除了上面兩種氣泡之外,當水珠意外從鐵絲上滑落掉入熱油中,研究人員發現了第三種與眾不同的表現:震盪型氣泡。由於掉落速度較快,水珠一直到較深的位置才開始汽化膨脹,並在液體表面下進行每秒數百次的膨脹收縮,過程持續了幾毫秒,最後消散成數個小氣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震盪型氣泡。影/作者提供

儘管沒有明顯的噴濺或爆破,震盪型氣泡仍然會引發聲響,但聽起來似乎和前面兩者不太一樣,持續時間也較久。仔細一看,聲響的主要頻率竟然和高速影片中氣泡膨脹收縮的頻率不謀而合,都在 800 赫茲左右。研究人員因此推測,震盪型氣泡產生的聲響其實是來自於油面下的高速震盪。

研從上到下分別是爆破型、拉長型、震盪型氣泡。
圖/作者提供

關於震盪行為的起源,研究人員沒有提出直接的解釋。不過他們同時觀察到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氣泡在下方高速震盪時會對熱油表面造成擾動,讓某些原本浮在油面相安無事的小氣泡破裂並噴濺。這顯示熱油表面的氣泡對於物理擾動十分敏感,可能也是造成廚房中熱油噴濺的主要原因之一。

這三種型態,不限於油鍋

說到這,有一個重要的問題還沒問:這三種氣泡的形態和油溫高低有沒有關係呢?也就是,我們能不能用不同的氣泡型態或爆炸音高來判別油溫高低?研究人員嘗試了 170 度到 220 度的常見油溫,發現三種氣泡型態在各種溫度都有機會出現。油溫的最佳判準,或許還是簡單的一根竹筷。

這次研究的眼光也不僅止於家中的廚房。大自然中的液面噴濺,例如海邊拍打的浪花還有火山爆發時的熔岩,會產生懸浮於空中的液體微粒,也就是氣溶膠(Aerosol)。不論是天然還是人工製造氣溶膠,都對環境有很大的影響。來自海浪的海洋氣溶膠主宰了全球氣候,而人為排放的氣溶膠則是我們看到灰濛濛的空氣汙染。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木山景仁和他的團隊希望透過這次研究辨明不同的氣泡種類與相對應的聲音特徵,用於發展音訊偵測技術來監控熱油噴濺或是氣溶膠形成的過程。

下方是研究團隊製作的精華影片,收錄了各種溫度下的竹筷氣泡以及三種氣泡型態的聲響,讓讀者親耳體驗油炸食物的美妙聲響。

各種溫度下的竹筷氣泡以及三種氣泡型態的聲響。影/Youtube

參考資料

linjunJR_96
33 篇文章 ・ 848 位粉絲
清大理工男。不喜歡算數學。喜歡電影、龐克、和翻譯小說。不知道該把科普當興趣還是專長,但總之先做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