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9/09/19
為何讓大眾相信科學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呢?以大眾相信科學的重要性為起頭後,再輔以四個國家科學家當前習慣的傳播模式、大眾對於三個角色信任程度的數據,來討論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做科學傳播才是最好的,並藉此引出科學家在科學傳播中的關鍵角色與作用。
・2019/08/06
2019 年適逢元素週期表被提出滿 150 周年,科教館除了舉辦特展、紀念活動,最特別的是請到美國「Matheatre」雙人表演劇團首次跨海來台,演出科學音樂劇《放飛自我 Curie Me Away!》。不論是喜愛科學、喜歡看劇或是好奇什麼是科學音樂劇的你跟你跟你,都很推薦來看唷!
・2019/04/25
在科普書的寫作上,會遇到哪些瓶頸,該有哪些突破?在透過不同方式進行寫作時,又會有哪些不同的感受呢?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科學研究者跨出舒適圈,進行科學知識的傳播的心路歷程。這次泛知識節,我們邀請到目前於慈濟大學醫學系任教的何翰蓁老師,來聊聊在撰寫解剖科普書《我的十堂大體解剖課:那些與大體老師在一起的時光》的辛酸血淚史。
・2019/04/25
這個作者到底在寫什麼,為什麼要這麼寫?我這樣寫,讀者看的懂嗎?寫得這麼簡明扼要,是可以的嗎?聽完這個演講,我認為翻譯就是作者跟讀者之間的傳話筒,然而要怎麼當一個好的傳話筒呢?
・2018/12/28
2017年11月聯合報報導〈創全球之先重大發現 跨年夜北捷載量大改變地球磁場〉,難道說 300 萬名乘客就能造成地球磁場改變? 媒體混用「地磁」、「磁場」和「量測到的磁場」等概念,再加上過度詮釋教授訪談內容,不但無法呈現教授原意,亦扭曲研究初衷。
・2018/12/22
本文為珍妮佛.道納專訪,她在 CRISPR/Cas9 基因編輯技術投入許多心力,同時也非常鼓勵科學家和準科學家培養知識轉譯的能力。
・2018/06/23
從演化生物學的角度來看,人類的大腦,主要並非演化來學習科學的,而是用來討論八卦的。而人類這種動物,和近親黑猩猩最大的不同是,人類有更發達的大腦前額葉,讓我們有計畫、組織、問題解決的能力。既然我們的大腦不同與其他動物,那麼放任自己不使用判斷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而誤信資訊,這豈不是在蹧踏我們身為人最可貴的理性思考能力嗎?社會需要的是有更多人從經濟、食安、健康、能源等等議題能夠進行理性的思考、分析和判斷,而非迷信政客和名嘴的情緒化口號和治標不治本的短期支票!「認同請分享」仍不夠積極,我們更該進行的是「認同請參與」,你/妳說是吧?
・2017/12/12
為何我們挑選了這本書: 現代的科學研究無疑讓我們的生活進步,但 人們「反科學」的例子卻仍時有所聞:不願接種疫苗
・2017/12/10
如果可以否證,可能就是真的? 二十世紀初,波普的定義成為科學界對因果關係的核心原則,並且成為非科學人士很難理解的東西。對波普來說,證明因果關係的企圖本身是錯的,我們推論的方式不該是去證明某件事是真的,而應該是去證明它不是真的。
・2017/10/11
「科技大觀園」是一個歷經近十載的老牌科普平台,如圖書館般典藏眾多國內外科研成果,但在知識產業蓬勃的當代,仍有不少需積極改進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