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學好中文」才是好翻譯的優先條件:科學知識翻譯的眉眉角角與心法──2019泛知識節

泛知識節
・2019/04/25 ・2872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517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活動紀錄/郭宜蓁

台灣有許多科普書籍都是由翻譯而來,翻譯就像是作者跟讀者之間的傳話筒,那麼要怎麼當一個好的傳話筒?這個作者到底在寫什麼,為什麼要這麼寫?我這樣寫,讀者看的懂嗎?寫得這麼簡明扼要,是可以的嗎?

2019泛知識節,邀請到目前於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服務,具有翻譯多本書籍經驗的林大利,談談「如何成為一位值得信賴的知識型譯者」。

2019泛知識節,「科學知識翻譯的眉眉角角與心法」講座現場。

不一定要外文背景,能熟悉該領域流變對翻譯才有利

熱烈歡迎專業領域投入翻譯工作,外文背景的譯者投入感興趣的領域!

林大利分享:科學研究,是科學知識產生器,也是人類認識世界的系統性活動。

孫維新教授是這麼說的:科學是一個框架,框架內的部分,是我們已知的知識;框架外的世界,則是一片未知的宇宙。因此,科學活動就是在努力的擴大這個框架,讓我們對世界的瞭解更多更廣。這個框架依然渺小,未知的世界仍浩瀚無垠。

如果能有更多專業背景者投入科學知識的翻譯,對於大眾了解世界會有更多的幫助。每個領域都會有各自的用語,同一個字詞換了一個領域,可能就是不同意思,像是特殊的專有名詞,或是科學上有新進展時的用語更新,只有熟悉特定領域及其目標讀者的譯者才能做得到。另外,譯者通常會尊重作者的作品,不對內容作實質上的改變。但如果發生作者本來就寫錯的情況,熟悉此領域的譯者比起其他人,更有機會抓出錯誤。

科學知識要如何有效的傳遞呢?

要將科學知識有效且精確的譯給讀者,最重要的就是:把中文學好!圖/pixabay

翻譯就是一種寫作,要將科學知識有效且精確的譯給讀者,最重要的就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把中文學好!

林大利歸納出翻譯的基本原則:作者需提供齊全的資訊,譯者文字通順達意、遵循邏輯、簡明精要(不要太多廢話)、儘量客觀、審慎有據。

另外,有時候「廢話」也有別的作用。林大利曾經譯過一本書,書中有一個角色是條蛇,作者為了表示那是一條蛇,把單字的字尾都加上兩個s。翻譯時為了詮釋這個「 ss 」,他在每一句的句尾都加上「嘶嘶」。

翻譯的三大原則

一、理解作者

作者是誰?什麼樣的人?為什麼這麼寫?想表達什麼?

在翻譯時,不只是把語言本身讀懂就好,還需要知道作者到底想說什麼,以及基於怎樣的狀態寫出這個作品。除此之外,某些被創造出來的用語到底為何存在呢?當你知道起源時,很多時候還是無法直接翻譯,便該思考如何淺顯易懂地告訴讀者。舉例來說,”bird egg blue” 要怎麼翻譯呢?如果目標讀者是台大的學生,說不定可稱之為「水源市場藍」。(編按:台大對面的水源市場外牆曾有一段時間是淺藍色的。)

bird egg blue不存在中文的日常用語中,該怎麼翻譯會比較適當呢? 圖/pixabay

二、服務讀者

為了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不被中斷、順利閱讀,需要達成以下幾件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減少冗詞贅字

為了減少各種贅字,譯者必須精簡自己的文字,清楚地將自己的想法透過白話文更精確地表現出來
結論就是:精簡白話文。

避免雙重否定(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

閱讀泛科學的文章,並不是不重要,而是我實在是不可以不去追蹤一個我朋友叫我不得不追蹤的泛科學IG帳號。你不能這樣子不明白我的明白,老是叫我不要去做一些我不能不去實踐的義務。
結論就是:好好說話,訂閱泛科學~(誤)不要一直說不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剷除閱讀障礙

在閱讀時,讀者可能會因為字詞的排序,在閱讀時被干擾、中斷,像是「不重視覺重聽覺」(重視/視覺)為了解決這個困擾,必須跳脫原本的文字,可譯作「以聽覺為主,視覺為輔」。

消滅錯字別字

從錯別字的數量,可以作為譯者對文章用心程度的指標,雖然是這麼說,偶爾還是會不小心出現幾個沒挑出來的錯字,可以參考這篇文章〈為什麼我們總是看不到自己文章中的錯字稍微安慰自己。不過實際上,為了解決錯別字的問題,可以透過把自己當作讀者,重新閱讀自己的翻譯,一方面能減少錯別字,同時還能再確認自己翻譯的內容是否能讓讀者理解,如果讀完之後連自己都無法理解,就需要修改一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三、體貼編輯

前面提到,翻譯就像是作者跟讀者之間的傳話筒,然而在翻譯面前,還有一個重要的角色:編輯。

編輯就是這本書的總管,除了是最專業的讀者,同時也最熟悉目標讀者,便能給出貼近讀者需求的建議。林大利在翻譯童書時,編輯曾要求他更換一些成語的使用,因為某些年齡層的孩子還沒學到這些詞語。再者,翻譯過程中,譯者在翻譯用字遣詞上的特殊處理、考量等一定要讓編輯知道,像是前面的例子:為了詮釋蛇的用語「 ss 」,譯者在每一句的句尾都加上「嘶嘶」,這些細節都需要溝通清楚。

  • 小叮嚀:人非聖賢,但是錯字連篇、拖稿或是失聯讓編輯找不到,都是非常嚴重的情形。若遇到特殊狀況需要調整期程,要提前告訴你的編輯唷!

其他翻譯小細節

專有名詞的翻譯並不是那麼好處理,考量也很多。以童書為例,林大利在翻譯時會盡可能地讓書上的動物名稱跟動物園使用的名稱一致,如此一來爸媽帶孩子們去動物園參觀時,比較不會發生找不到書上動物的情形。另外,相同的專有名詞在面對不同讀者時,也有不同的處理方式,雖然林大利在翻譯時不喜歡用維基百科的詞彙,不過有些時候為了讓家長或小朋友快速查到資料,還是需要使用。

在翻譯上另一個困難點是「誤譯」,實作時大家可以想看看,你們講話時會這麼說嗎?「我今天去海邊,看到那裡有好多好多的有機體喔」。實際上念出來就可以感覺到不太對勁的部分。organism 常被被翻為「有機體」,但在這個語境底下應該要翻成「生物」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勇敢進行科學寫作吧!

科學寫作需要的不是峰迴路轉的劇情,而是簡單精確的闡述。圖/pixabay

這場演講介紹了專業領域者投入翻譯的好處,以及當你想投入翻譯時,應該注意哪些大原則、小細節。聽完之後,或許我們無法馬上成為神一般的譯者,不過聽完翻譯的各種眉眉角角後,也能理解科學寫作需要的不是峰迴路轉的劇情,而是簡單精確的闡述。林大利也提到,絕大部分譯者的缺點,在於中文寫作能力不夠好,透過多讀好的文章,才有機會寫出好文章。而且沒有人的第一篇譯稿就寫得十足完美,受挫折、被挑戰都是正常的事,唯有不斷的修改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強大!所以別害怕,勇敢踏出科學寫作的第一步吧!

只看活動記錄不過癮嗎?當天的現場影像記錄可至泛科學院免費觀賞:【線上影音】2019 泛.知識節-科學知識翻譯的眉眉角角與心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泛知識節
24 篇文章 ・ 4 位粉絲
從「科學太重要了,所以不能只交給科學家」,到「科學家太重要了,所以不能只懂科學」,再到「知識太重要了,所以不能讓它關在牆裡」,「泛知識節」為泛科知識召集之年度大型活動,承繼 PanSci 泛科學年會的精神與架構,邀請「科學」「科技」「娛樂」「旅行」四個領域的專家與耕耘者,一同談說、分享、攻錯。 這是一個大型的舞台,我們在此治茶拂席,虛位以待,請你上座。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2024 臺灣科普環島列車啟程 催生科學傳播新力量
PanSci_96
・2024/10/21 ・915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4 臺灣科普環島列車」今(21)日自臺北火車站啟程,沿著西部幹線南下,將於 10 月 21 日至 26 日搭載全臺 202 所國小學生,展開 6 天的科普環島之旅。前副總統陳建仁、國科會主委吳誠文、數位發展部部長黃彥男、交通部臺灣鐵路公司副總經理賴興隆,美、荷、法、德、英國等駐臺代表、9 家車廂參與單位代表及師生們均蒞臨開幕式。

高中生成為科學傳播新力量 助力全臺科普教育

吳主委表示,自 2016 年以來,已連續 9 年舉辦科普環島列車活動,持續推動科學教育。今年活動規模擴大,火車將在 6 天內行經 17 個縣市、32 個站點,提供超過 300 項科學實驗,讓全臺學童能從小接觸科學。

更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國科會積極邀請全臺高中學生,透過科學培訓後上車擔任「車廂關主」,帶領國小學童玩科普;高中生們由「知識接收者」轉為「科學傳播者」的角色,不僅加深其擔任小老師的使命感,也提升科學傳播、知識轉譯及組織規劃能力。

今年有 391 位來自全臺 18 所高中的學生參與培訓,其中 162 位為女學生,突破科技領域的性別刻板印象,展現女性在科學界的力量。這些科普小老師們將於 10 月 21 日至 26 日帶著全臺各縣市、鄉鎮國小學童學習更多有趣的科學實驗,為科普教育展開多面向的正循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4 年的科普環島列車很不一樣! 全民一起上列車、長知識

「2024 年臺灣科普環島列車」停靠站點及時刻表

今年臺灣科普環島列車首度開放全民上車體驗,活動開放報名迅速額滿,共有360位民眾參加,8節車廂搭載不同科技主題的特色實驗,包含今年最發燒的 AI 人工智慧、半導體、衛星通訊、以及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隔震減震知識,都設計在車廂的科學實驗活動中,讓參與活動的學生、民眾能獲得最新最熱的科技知識。各車廂活動由台灣默克集團、友達永續基金會、瑞健醫療、ASM 台灣先藝科技、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數位發展部、緯創資通、聯華電子科技文教基金會和上銀科技等單位規劃設計。

國科會特別感謝各參與單位的支持與合作,讓此次活動更豐富多元。科普列車活動期間,在全國各地火車站及周邊地區也同時舉辦科學市集,歡迎各地民眾經過火車站時不要錯過難得的科學體驗機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

PanSci_96
1261 篇文章 ・ 2388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好想出國,但害怕語言不通?超好用的同步翻譯軟體推薦!
泛科學院_96
・2024/06/02 ・613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出國旅行除了肢體語言的即時翻譯選擇!

今天要來分享最新的 AI 翻譯蒟蒻,之前我朋友要去法國參加研討會,但他不只不懂法文,連英文都不太行,所以他就來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用的 AI 即時翻譯?

我說沒有,結果他從法國回來後,反過來跟我分享了他實測各種翻譯 APP 的心得,其中一個我體驗完還真的覺得不錯用啊!

所以今天的影片我想要來跟你分享三件事:

  1. 簡單聊一下 AI 語音識別的發展
  2. 朋友大推的 Litok 翻譯 APP 的功能介紹
  3. 最近超流行的 AirChat 空氣聊天室可以怎麼玩

最後,想問大家有沒有用過其他超好用的翻譯工具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 我覺得 Litok 真是天降神物我下次英文會議馬上試用
  2. 假的,都是假的,我還是靠自己的金耳朵實在
  3. 身為工程師,自己用 Whisper 模型做的才好用
  4. 其他也可以留言分享喔

如果,有其他想看的 AI 工具測試或相關問題,也可以留言發問

更多、更完整的內容,歡迎上泛科學院的 youtube 頻道觀看完整影片,並開啟訂閱獲得更多有趣的資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

泛科學院_96
44 篇文章 ・ 52 位粉絲
我是泛科學院的AJ,有15年的軟體測試與電腦教育經驗,善於協助偏鄉NPO提升資訊能力,以Maker角度用發明解決身邊大小問題。與你分享人工智慧相關應用,每週更新兩集,讓我們帶你進入科技與創新的奇妙世界,為未來開啟無限可能!

0

0
2

文字

分享

0
0
2
Canva 不只可以做圖,還可以做影片啦!更強大的 Magic Studio 幫你從修圖到剪片全搞定!
泛科學院_96
・2024/04/04 ・555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別再用非常好色跟 Word 的文字藝術師了!

去年初 Canva 推出了 Magic Design 魔術設計師,可以讓你一鍵圖片上傳、自動完成行銷圖片與海報。現在魔術系列正式成為了一個完整的「魔術工作室 Magic Studio」。

Magic Studio 已經成為我快速製作影片的首選,對,你沒有聽錯,用 Canva 做圖已經過時了,現在是 Canva 做影片的時代啦!

今天就用這支影片,快速帶你學會 Canva 的新 AI 功能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anva 除了以上的 AI 功能之外,其實還支援更多更多相關的應用。你可以在應用程式選單裡面看到採用 AI 技術的分類裡面有上百種整合第三方的 AI 工具套件,比如知名的人臉 AI 圖片生成說話影片平台 D-ID 或 HeyGen,或者各種圖片編輯套件如 Catoonify 把圖片變成插畫、Colorize 把老照片重新上色等等,應有盡有。如果你有測試到什麼喜歡的套件,歡迎在影片下方留言,或者加入泛科學院的官方 Discord 社群與大家交流分享,我們不見不散。

更多、更完整的內容,歡迎上科學院的 youtube 頻道觀看完整影片,並開啟訂閱獲得更多有趣的資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

泛科學院_96
44 篇文章 ・ 52 位粉絲
我是泛科學院的AJ,有15年的軟體測試與電腦教育經驗,善於協助偏鄉NPO提升資訊能力,以Maker角度用發明解決身邊大小問題。與你分享人工智慧相關應用,每週更新兩集,讓我們帶你進入科技與創新的奇妙世界,為未來開啟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