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是個很重視理工科的社會,大部分高等教育大專院校都有理工科系,大量菁英是往理工醫農發展,臺灣的高科技產業、生醫產業和農業科技等工業也頗有競爭力。可是詭異的是,臺灣社會卻充斥許多偽科學論述,感覺和講求理性和科學的社會差距頗大,讓許多有識之士感慨。
科學,屬於全世界人類共同的寶藏
其實,科學是個很奇葩的人類文明活動,科學講求實證的精神,是少見的。人類文明大多數的時間中,都是流行道聽塗說的,也就是從別人口中打聽消息和知識,而非自己花時間理性地去分析和驗證。很多祖父母流傳下來的傳統智慧,故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有不少因為時空久遠而失效了,而過去人們在不知其所以然的情況下,仍然遵循著許多成規,無論是在耕種、醫藥、廚藝、手工藝等等,形成一代代墨守成規的現象,甚至對老祖宗崇拜,認定古代比現代先進的觀念。所謂的科學精神,從人類整個大歷史來看,似乎只是這幾百年來,少數菁英的專利。
過去談到科學的興起,一般會追溯到哥白尼那時代的科學革命。可是科學是中世紀結束後,平白從歐洲冒出頭的嗎?其實,再從更早前追溯,科學是誕生在古希臘時期的,後來羅馬興起後,羅馬繼承了希臘的哲學。當羅馬因為異族入侵和宗教勢力崛起而衰落後,阿拉伯人繼承了古希臘哲學。當時開明的阿拉伯人求知若渴,恨不得把全世界的知識都翻譯成阿拉伯文。
中世紀歐洲無疑是遠比阿拉伯世界落後無知的,歐洲學者是接觸了阿拉伯學者後,才再把希臘羅馬這個他們稱為古典時期的哲學傳回歐洲,開啟了恢復古典人文主義的文藝復興,歐洲人重新學習到了科學後,才一躍成為世界的霸主。由此來看,科學這個文明活動,在人類的大歷史,僅僅起源一次而已。科學從希臘人流傳到羅馬人、阿拉伯人又流傳回歐洲,再向全世界傳播,科學已絕非是某個民族、文化的專屬文明活動了,是全世界所有人類的共同寶藏。
亞洲諸國,在見識到了歐美列強的船堅炮利後,痛下決定研習西方的理工學問。很可惜的是,儘管投入很多的資源,臺灣社會似乎仍和科學精神脫了節似的。甭說是一般民眾,不少科學工作者也相信星座算命等等,工作上的科學顯然和生活中的信仰是可以完美的區別開來的,這或許也算是種特色吧。
可惜,我們的大腦更擅長以訛傳訛
從演化生物學的角度來看,我們人類的大腦,主要並非演化來學習科學的,而是用來討論八卦的。這就是為何書中的那些偽科學新聞傳播力無遠弗屆。是的,比起學習科學,我們的大腦更擅長以訛傳訛,與其認真探討重要的公共政策,我們更加愛好腥、羶、色的新聞。
可是我們人類這種動物,和近親黑猩猩最大的不同是,我們有更發達的大腦前額葉,負責高階的認知功能,讓我們有計畫、組織、問題解決的能力。這些高階認知能力,雖然在演化初期並非是用來解微積分習題的,但這樣的能力卻剛好也能用來學習科學,這也是為何身為人類,我雖然不擅長數學,可是至少在高中和大學還是把微積分勉強修過了。儘管學習過程是吃力的,可是只要透過努力,任何科系的學生能夠至少掌握基本的數理能力。
有了科學,人類創造出物質文明盛世
我們有了科學的思維能力後,能夠解決更多的問題,而創造出這個人類物質文明的盛世,我們突破了馬爾薩斯陷阱,我們喂飽了更多更多的人口,在現代社會中,我們也有更先進的醫療,許多過去動不動會喪命的「小病」,現在只需吞幾顆藥丸或在醫院裡躺幾天就能根治了。更甭提我們有了乾淨的食水和食物,還有衛生設施,以及許多疾病的疫苗和抗生素,不需像古人要生養一大堆小孩,只為了讓少數幸福兒能夠活著長大成人,這一切都拜我們在科學上對微生物的正確認識。
我們擁有的不僅是更健康的身體和更長壽的餘命,我們也拜科技的進步能夠周遊列國,即使宅在家也能透過網路中花幾小時取得過去古人窮盡一輩子才接觸到的知識。我們甚至能夠輕鬆地無時無刻和千里之外的親友聯繫。我們利用知識創造出更多知識,也能夠用更快的方式傳播知識。然而水可行舟、亦可逆舟,網路的便利也讓不良資訊的傳播更加無遠弗屆。
相較我們的科學和科技進步,以訛傳訛和嗜好腥羶色,不需要高階認知能力,更不需要受過文明教育。我們的大腦既然不同與其他動物,而有高階認知能力,那麼放任自己不使用判斷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而誤信、傳播以訛傳訛的偽科學資訊,那麼不是在蹧踏我們身為人最可貴的理性思考能力嗎?我們人類最可貴的能力不就是用大腦思考而非受制於慾望嗎?
臺灣已經進入了高速發展的工業時代,要立足這個得來不易的文明社會,放眼世界在地球村中競爭,臺灣社會需要的是有更多人能夠進行理性的思考、分析和判斷,從經濟、食安、健康、能源等等議題中尋求更好的解決方案,而迷信政客和名嘴的情緒化口號和治標不治本的短期支票。
「認同請參與」,一起來善用大腦吧!
黃俊儒老師領導的「科學新聞解剖室」,藉著《新時代判讀力:教你一眼看穿科學新聞的真偽》,就是要用各種有趣但值得懷疑的新聞案例,來告訴大家該如何用善用大腦的理性思考能力來判斷真偽是非。
一旦談到臺灣主流媒體中的科學新聞,很難忍住不抱怨。不過單純抱怨並非是建設性的,也不需要發揮到優異的高階認知能力。更好的方式是透過自己的努力,打造一個更有利科學傳播的新媒體,很令人慶幸的,這樣的努力從十幾年前的科景到今天大受網民歡迎的泛科學,一群一心想要創造更好的科學傳播環境的朋友,一同努力從各種不同角度,用自己的專業來為網友們深入淺出地解說各種現代背後的原理。
泛科學在這幾年的成就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在不少事件爆發後,甚至超越傳統主流媒體而成為許多讀者最信賴的資訊來源。其中的「科學新聞解剖室」在一些似是而非的資訊在網路中如病毒般地散播後,跳出來的嚴謹打臉文,也是不少朋友臉書動態牆中大家瘋狂分享的。打臉文的科學傳播方式,應用得當也不失是個做科普的好方法,因為人類大腦也嗜好衝突,許多賣座的小說、電影、電視劇就是善用了這點而大賣。危機就是轉機,偽科學新聞也可以化為學習正確科學觀念和知識的良機,我們不必為臺灣的媒體環境的灰心。
「認同請分享」仍不夠積極,我們更該進行的是「認同請參與」,如果認同這個善用大腦理性分析和學習的活動,何不一同來共襄盛舉呢?
本文為《新時代判讀力:教你一眼看穿科學新聞的真偽》推薦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