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7/12/13
與台灣民生息息相關的颱風,你了解多少?颱風是台灣最常見的天災,雖說是「災」,但其實也帶有祝福的成分:我們依賴颱風帶來雨水。面對猶如雙面刃又難以預料的颱風,我們能做的就是審慎預測與防範。
・2017/12/10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具有持久性、半揮發性、生物累積性,會不斷累積,且透過水和空氣長距離傳播。而《斯德哥爾摩公約》的出現,正是為了讓環境不再受到這些物質的污染。
・2017/11/12
中研院地球所所長鍾孫霖院士,在 1997 年展開「東亞地體構造演化整合型研究計畫」,二十年間到西藏、高加索、伊朗、東南亞等地做地質調查。利用火成岩樣本的地球化學分析結果,重新詮釋東亞地體構造的歷史,揭開山脈形成的奧秘,也有助於人們了解臺灣周圍的板塊活動。有些人會開玩笑,說地質學家到處去遊山玩水,但實際上地質調查相當辛苦,工作的地方都在荒郊野外,吃、住經常感到克難。他們就像福爾摩斯或是李昌鈺博士探案,但研究的是「老天爺」的犯罪紀錄。大自然的紀錄,主要就保留在石頭裡面。
・2017/11/07
跨年倒數的大量人潮竟能讓北捷造成地球磁場異常!?這樣讓人白眼翻過後腦到後背的報導雖然早就見怪不怪了,但地球磁場可是無法被人為改變的啊,那報導為什麼要這樣寫?其中犯的最大問題,是分不清「地球磁場」和「量測地球磁場」的差異在哪。
・2017/11/05
地震過後,地上竟然長出白色或黑色的毛?這是什麼奇怪的現象?根據大部份的古老傳說,地震是因為地牛翻身而造成的,那麼「地生毛」到底是什麼?作者一一推測可能的四個原因:蜘蛛網、植物根、化合物結晶、菌絲,再利用刪減法來推敲「地生毛」的成因。
・2017/10/31
如果地球上沒有板塊運動、不會發生地震的話,人類發明地震儀捕捉地震波的動機與構想可能會延後(也許在核武發展之後)吧?地震科學研究增進了我們對地體構造的了解,於具有震災潛在威脅區域,更能實質進行事先防範災害的相關作為,以我們所處的環境臺灣為例,非常能夠親身體驗地震科研與防震科技的發展。
・2017/10/26
多啦A夢有兩個道具能夠把物件縮小,分別是放大縮小電筒和縮小隧道,在現實生活中這兩種道具真的可以被製造出來嗎?余海峯—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透過物理的量子理論來探討「縮小」有可能是從減少物件的構成粒子數量來實現縮小(放大),然而這樣的「縮小」有可能讓物件喪失其功能。
・2017/10/26
古代的天文學家透過觀察,認為宇宙是由一層一層的球殼組成的,地球位在球殼的中心,最外側的球殼是天球,所有的星星都鑲在天球上,而這七顆發亮的天體,各自有一個球殼,它們繞著地球運行,由外而內排列的順序是土星、木星、火星、太陽、金星、水星和月球。這7顆日月行星是人類最熟悉的天體,後來它們就成了每天生活的一部分,它們各代表一個星期中的一天,星期的“星”指的就是這七個天體,它們合稱七曜。
・2017/10/17
由於《氣象戰》算是個災難素材的科幻電影,因此我個人並不會因為科學上的問題而反推,起碼觀賞過程中某程度是覺得有娛樂商業效果,至於特效我個人覺得因人而異,也不可能要求「真實」,就不多作評論。而本文將會循序漸進的從無劇情到預告片層級的雷,到直接聊劇情中的科學元素,請視情況斟酌閱讀!
・2017/10/11
對於國內的「海洋深層水」選擇定在「200 公尺」深度以下,那海洋深層水到底哪裡「深」了?在海洋學中提到深層海水時,大多是指「溫鹽環流」中的深層的海水,那在市面上常有賣____的水,是真的採集到溫鹽環流中的「深層海水」?還是純粹過度的誤用科學詞彙?讓我們來釐清「溫鹽環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