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登入/註冊
最新
熱門
科資源
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
研之有物
分類
人體解析
地球脈動
太空天文
文明足跡
環境生態
生命奧祕
科學傳播
科技能源
自然生態
萬物之理
醫療健康
電影中的科學
Lab
科科齊打交
社群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科電報
Podcast
精選
看A片學性教育
百工裡的科學人
她是科學家
異星知識王
COVID-19專區
所有特輯
贊助我們
搜尋
登入/註冊
+追蹤
地球脈動
577 篇文章・ 434 位粉絲
+追蹤
內容包含:地質、大氣、海洋(不包括海洋生物)、天氣
常用關鍵字
地球磁場
地磁
磁場
科學傳播
科學素養
中洋裂谷
地圖
海底地形
聲納
天氣
氣候
雨
雷
雷與電
電
霧
風
核子冬季
核子戰爭
發明
所有文章
熱門文章
書籍
長評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選擇年份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選擇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時間篩選:2018年
重設
地球脈動
科學新聞解剖室
・2018/12/28
萬磁王再度降臨?!300 萬人跨年夜搭捷運就能改變地球磁場嗎?
2017年11月聯合報報導〈創全球之先重大發現 跨年夜北捷載量大改變地球磁場〉,難道說 300 萬名乘客就能造成地球磁場改變? 媒體混用「地磁」、「磁場」和「量測到的磁場」等概念,再加上過度詮釋教授訪談內容,不但無法呈現教授原意,亦扭曲研究初衷。
地球磁場
地磁
磁場
科學傳播
科學素養
0
0
地球脈動
owls
・2018/12/22
從大數據中看出端倪,瑪莉發現中洋裂谷──《聽見海底的形狀》
「我注意到,在每一幅剖面圖中,中洋脊峰頂附近都有一道頗深的 V 型槽口。」深溝、裂谷。這絕對是新發現。她繼續研究,重複確認聲納紀錄,確定她並未標錯深度。最後她確信她的判斷正確,立刻致電布魯斯。當她看見海床出現一道裂谷,她自問,這道裂谷為何出現在這裡、為何呈現如此模樣。裂谷即裂縫,而這道裂縫龐大且連續,還跟地震活動扯上關係,於是,她能想到最簡單的答案即是大陸漂移。
中洋裂谷
地圖
海底地形
聲納
0
0
地球脈動
Gene Ng
・2018/12/08
【GENE思書軒】天氣指南書
《雷與電》談科學又有故事,也不忘政治議題,是本趣味性很高的好書,用了一個很少見但頗成功的方式來介紹嚴肅的科學知識和議題,老少咸宜!
天氣
氣候
雨
雷
雷與電
電
霧
風
0
0
地球脈動
時報出版
・2018/11/24
核子戰爭後遠離災區就沒事?氣候災難讓你無所遁逃──《天氣之書》
一場完美的冷戰風暴、環境的考量、氣候科學的演變,在一九八○年代初期一併爆發,導致一種新型的環境威脅預警──核交換後的大火,可能引發「核子冬季」。也就是在核子戰爭中起火的城市會升起大量濃密的煙雲,導致地球冷卻,引發饑荒等更糟糕的情況。
核子冬季
核子戰爭
氣候
0
0
地球脈動
時報出版
・2018/11/24
追風又追電,富蘭克林的冒險──《天氣之書》
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最為人所知的身分是美國的開國元勛之一,但他也是一位作家、畫家、發明家、郵政專家、外交官、公民運動家,而且特別著迷於與電相關的早期科學研究,也一直對龍捲風等其他旋風抱持濃厚的興趣。
發明
避雷針
閃電
風
0
0
Promo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
・2018/10/04
不只是隨手關燈救北極熊:「節能」「減碳」如何走技術流?
近兩百年來,人類大量燃燒化石燃料作為能量來源,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溫室氣體逐年增加。為防止全球暖化成為不可逆的災難,各式節能政策正蓬勃發展,其中一個方向「減碳淨煤」,就在於使用各種技術,盡可能減少人類燃燒化石燃料對大氣的影響
全球暖化
淨煤
碳封存
碳循環
碳捕獲
節能減碳
0
0
人體解析
林展蔚 (Jhan-Wei Lin)
・2018/09/18
側斑蜥天生綁定的「剪刀、石頭、布」繁殖策略:比例決勝負,時機造英雄!
「剪刀、石頭、布」是人類世界共通的遊戲人人都會玩,但你知道蜥蜴也略懂嗎?側斑蜥的雄蜥們就用牠們的一生來玩剪刀石頭布,牠們有三種繁殖策略,每種策略比其中一策略強,卻又比另一策略弱,剛好形成類似剪刀石頭布的勝負循環!
剪刀石頭布
史巴克循環
頻率依存型擇汰
0
0
地球脈動
活躍星系核
・2018/08/07
還記得今年那超火熱的五月天?難得一遇的特例或是氣候變遷下的慣例
「不是才五月嗎?怎麼還沒有端午節就這麼熱?」這大概是許多人今年五月的心聲。2018 年五月臺北測站出現 8 天,也打破了原 2016 年的紀錄(5 天)。咦,難道臺灣的五月已經算是夏天嗎?
極端高溫
氣候
氣候季節
0
0
地球脈動
趙軒翎
・2018/08/03
離不開進口「血木材」?一堂台灣人必修的森林經營課
「林業」與「固碳」之間總是站在對立的位置嗎?這個答案或許不是那麼的絕對。
伐木
林業
森林
砍樹
0
0
地球脈動
活躍星系核
・2018/07/30
蜘蛛抱蛋的吸引力法則:讓花長得像、聞起來也像蕈類?
葉蘭(Aspidistra elatior),為發現於日本南部黑島的神秘植物。在此之前,葉蘭被認作是具有極不尋常授粉生態的開花植物,藉由蛞蝓及端腳目動物(Amphipod)來協助傳粉。沒想到在植物學家直接觀察該植物的生態系統後,竟發現這種花朵主要是由蕈蚋(Fungus gnat)來協助傳粉,而這可能得歸功於它神似菇類的外型。
日本植物研究
生物擬態
葉蘭
蕈蚋
0
0
1
2
3
下一頁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
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
。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