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登入/註冊
最新
熱門
科資源
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
研之有物
分類
人體解析
地球脈動
太空天文
文明足跡
環境生態
生命奧祕
科學傳播
科技能源
自然生態
萬物之理
醫療健康
電影中的科學
Lab
科科齊打交
社群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科電報
Podcast
精選
看A片學性教育
百工裡的科學人
她是科學家
異星知識王
COVID-19專區
所有特輯
贊助我們
搜尋
登入/註冊
+追蹤
地球脈動
577 篇文章・ 434 位粉絲
+追蹤
內容包含:地質、大氣、海洋(不包括海洋生物)、天氣
常用關鍵字
絲綢之路
絲路
達伽馬
鄭和下西洋
香料之路
乾旱
同位素
氣候變遷
氣溫
水分
水資源
藍綠藻
非洲
非洲象
大洋海盆
斷層海岸
沙洲海岸
潮汐
潮間帶
陸棚
所有文章
熱門文章
書籍
長評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選擇年份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選擇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時間篩選:2020年
重設
地球脈動
張之傑
・2020/12/30
海上絲綢之路——航道的各國拓展變遷史│環球科學札記(7)
紀元前後,從印度洋到東方的航路原本由印度人掌控。七世紀回教興起,這條航路改由阿拉伯人掌控,擁有冒險犯難的精神。地理大發現前,中國的絲綢和瓷器,印度和東南亞的辛香料,海路經由紅海,然後經陸上香料之路通往歐洲。
絲綢之路
絲路
達伽馬
鄭和下西洋
香料之路
1
0
動物世界
君咏
・2020/12/19
一天散失兩個浴缸的水!氣候變遷下大象的缺水危機
今年夏天,非洲南部發生連續大象死亡事件,事發地點波札那 (Botswana) 是非洲野生大象的最大棲地之一,波扎那政府調查出造成大象死亡的原因——水中藍綠藻 (cyanobacteria) 產生的毒素。藻類的大量繁殖好發在溫暖、富含營養鹽的水體,科學家擔憂,全球暖化問題可能會導致此種情況持續發生。野生大象平時活動需要攝取多少水份?除藍綠藻毒素的危險之外,氣候變遷之下牠們還會受到什麼影響呢?
乾旱
同位素
氣候變遷
氣溫
水分
水資源
藍綠藻
非洲
非洲象
22
0
地球脈動
PanSci
・2020/12/17
海之呼吸,潮汐的漲退之間──《23.97 的海洋哲思課》
潮汐是地球本身離心力,以及與月球、太陽之間互相作用的各種引力合成,所造成的漲潮或退潮海水運動。潮汐現象,對人們的影響主要是與海有關的各種產業和活動。
大洋海盆
斷層海岸
沙洲海岸
潮汐
潮間帶
陸棚
3
0
地球脈動
張之傑
・2020/12/16
海水怎麼是鹹的——從郵輪游泳池回溯到原始海洋│環球科學札記(5)
海水之所以是鹹的,和原始海洋的形成有關。隨著風化和侵蝕,岩石中的鹽類進入海洋。雨水含少量CO2,會溶解岩石中的鹽類,跟著水份進入溪流、河川,最後匯注大海。
原始海洋
水循環
海
鹽分
10
0
地球脈動
張之傑
・2020/12/02
時區和時差——那些消失的日子,都去了哪裏?│環球科學札記 (3)
由於地球自轉和經度不同,各國便有了時差。但也有例外,各國的時間也不一定遵照時區,有可能會有一個中央時間。
地球
時區
時差
環遊世界八十天
自轉
9
0
地球脈動
張之傑
・2020/11/18
麥哲倫的航海夢——繞行地球一週,證實地圓說│環球科學札記 (1)
麥哲倫堅信地圓說,1519年 8 月率領船隊出發了,途中橫渡太平洋,抵達遠東,船隊最後完成繞行地球一圈,證實地圓說。
地圓說
地平說
地球
麥哲倫
1
0
地球脈動
活躍星系核
・2020/11/13
想讓時光停留在今天?看懂地球的 180 度,你也可以成為延長時間的魔法師
能不能一天超過24小時呢?曾經有一名男子在生日當天展開旅行,讓自己的生日擁有超過35小時,難道他是時空旅人嗎?瞭解「時區」和「國際換日線」的界定,說不定你也做得到喔!
國際換日線
時區
金氏世界紀錄
1
0
地球脈動
活躍星系核
・2020/10/30
被世人遺棄 30 年後,每次世界大戰都成為它的力量之源:板塊構造理論的誕生
為什麼世界分成七大洲呢?直到近百年科技發達,地球科學有了很大的進展。我們都學過「板塊構造學說」,主張地球最外層由十幾個大小不一的板塊拼湊而成。但是在近代科學家開始研究發展板塊構造學說前,有一位關鍵的科學家——魏格納。本文將揭露世界七大洲背後學說發展的歷史,以及有哪些證據支持。
地心歷險記
大陸飄移學說
板塊
板塊構造
海底
盤古大陸
1
0
地球脈動
活躍星系核
・2020/09/28
積體電路不再漏電的明天?潛力股 MESO 讓電腦手機更小更快!
MESO 可以在沒有恆定電流的情況下維持磁性,且能在超低功率的情況下運行,相較於傳統 CMOS 消耗的能量更少,運算速度也更快。對未來的發展,如人工智慧或是你家電腦等需要大量與運算的裝置提供更高效能的晶片。不過 MESO 仍處於研發階段,有許多關鍵材料與技術尚未開發,距離商業化仍需一段時間,但相信將來 MESO 將會延續摩爾定律,創造超越 CMOS 的新世代。
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 (CMOS)
磁電自旋軌道耦合裝置 (MESO)
積體電路 (IC)
0
0
地球脈動
科學月刊
・2020/09/11
沒有颱風的七月!颱風為何銷聲匿跡?——《科學月刊》
夏季是颱風出現的季節,往年的 7 月平均會有 3~4 個颱風生成。但今(2020)年 7 月卻罕見地無颱風生成,主要原因是季風槽受太平洋高壓,以及較大的垂直風切所導致。
地球科學
夏天
夏季
海
海洋
颱風
0
0
1
2
...
10
下一頁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
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
。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