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登入/註冊
最新
熱門
科資源
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
研之有物
分類
人體解析
地球脈動
太空天文
文明足跡
環境生態
生命奧祕
科學傳播
科技能源
自然生態
萬物之理
醫療健康
電影中的科學
Lab
科科齊打交
社群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科電報
Podcast
精選
看A片學性教育
百工裡的科學人
她是科學家
異星知識王
COVID-19專區
所有特輯
贊助我們
搜尋
登入/註冊
+追蹤
地球脈動
577 篇文章・ 434 位粉絲
+追蹤
內容包含:地質、大氣、海洋(不包括海洋生物)、天氣
常用關鍵字
地圓說
地平說
地球
麥哲倫
國際換日線
時區
金氏世界紀錄
卡珊德拉
核子冬天
核子冬季
核武
阿倫.羅伯克
TTAPS
卡爾·薩根
末日
火風暴
煙塵
艾倫.羅伯克
卡珊德拉事件
災難
所有文章
熱門文章
書籍
長評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選擇年份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選擇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時間篩選:11月
重設
地球脈動
張之傑
・2020/11/18
麥哲倫的航海夢——繞行地球一週,證實地圓說│環球科學札記 (1)
麥哲倫堅信地圓說,1519年 8 月率領船隊出發了,途中橫渡太平洋,抵達遠東,船隊最後完成繞行地球一圈,證實地圓說。
地圓說
地平說
地球
麥哲倫
1
0
地球脈動
活躍星系核
・2020/11/13
想讓時光停留在今天?看懂地球的 180 度,你也可以成為延長時間的魔法師
能不能一天超過24小時呢?曾經有一名男子在生日當天展開旅行,讓自己的生日擁有超過35小時,難道他是時空旅人嗎?瞭解「時區」和「國際換日線」的界定,說不定你也做得到喔!
國際換日線
時區
金氏世界紀錄
1
0
地球脈動
聯經出版
・2019/11/30
核子武器的威脅不曾消失,核子武器下還潛藏哪些全球危機?——《Warnings!》
一九八○年代,核子冬天理論問世,在當時的確促使冷戰中的美國與蘇聯改變策略,減少核武,但這並不代表核子冬天的威脅就此遠去。在二十一世紀的今日,仍有部分國家政治關係緊張,並視僅存的核武為國防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然而光是這樣的少數,若發生核戰依舊可能殃及全球。到底人類在核武科技上是否走過了頭?那我們又該退讓多少才可以保證安全呢?
卡珊德拉
核子冬天
核子冬季
核武
阿倫.羅伯克
0
0
地球脈動
聯經出版
・2019/11/29
發生核戰真的等於人類終結嗎?讓核子冬天理論來告訴你為什麼——《Warnings!》
科技日益進步,不乏有人們在全然掌握它以前便開始使用技術,但你有想過,人類造出的核子武器也是充滿謎團的嗎?在戰爭的推動下,我們發明了能夠終結世代的強大威脅,自己卻絲毫不知,假設也無從證實,那到底我們應不應該相信,核子冬天即代表人類的永眠?它又會是我們尋找的「卡珊德拉」嗎?
TTAPS
卡爾·薩根
末日
核子冬天
核子冬季
火風暴
煙塵
艾倫.羅伯克
0
0
地球脈動
聯經出版
・2019/11/28
先知還是吹牛?預言家所做的災難預言,你相信嗎?——《Warnings!》
每逢年底總會有人對即將到來的新一年做出預言,從求神問卜到做夢夢到,論婚喪喜慶到天災異變,有些預測的結果真假影響不大,但關乎整個區域的生命安全的災難警告到底應不應該相信?這些預言又是誰說了算呢?我們試圖去找出人海中被埋沒的「卡珊德拉」,嘗試去相信專業、接納建言、採取行動,或許就能帶來不一樣的結果。
卡珊德拉
卡珊德拉事件
災難
警告
警哨智力
警哨行為
預言
0
0
地球脈動
活躍星系核
・2019/11/21
102秒內傳出地震報告!臺灣第一個地震速報系統的誕生──《地震:火環帶上的臺灣》
1995 年阪神大地震,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在震後一個多小時才收到地震報告,而臺灣 921 大地震時,卻能在 102 秒內傳出地震報告。臺灣領先的關鍵是什麼?這又跟本土的 B 計畫又有什麼關係呢?
B計畫
P波
S波
加速度型地震儀
即時強地動系統
即時強地震觀測訊號
地震預警
自動化
自動定位
自由場強震站
0
0
地球脈動
活躍星系核
・2019/11/20
房屋耐震、減震、隔震差在哪?怎樣選擇才能住得安心?──《地震:火環帶上的臺灣》
依目前臺灣的法規落實程度,民眾大可對規範的作用抱持信心。不過這也不表示九二一地震前蓋的房子一定不安全。建築物是否堅固,關鍵仍在於「施工品質」。那市面上五花八門的「耐震宅」、「制震宅」、「免震宅」又有什麼差別呢?
SRC制震
免震
制震
建築
減震
耐震
耐震規範
花崗岩制震
軟弱層
隔震
頂樓加蓋
0
0
地球脈動
活躍星系核
・2019/11/19
地震不會殺人,建築物才會──《地震:火環帶上的臺灣》
地震工程界有句老話:「地震不會殺人,建築物才會。」這句話當然不是絕對,因為地震引發的山崩、海嘯一樣會致命,但不可否認,地震時大部分的傷亡都是因建築倒塌或嚴重損毀所造成。而天災到底為什麼會映出這樣的人禍呢?
倒塌
土角厝
地震
建築
懸臂式建築
耐震
耐震規範
軟弱層
鋼筋混凝土
鋼骨鋼筋混凝土
騎樓
0
0
地球脈動
嚴融怡
・2019/11/15
寫在《天氣之子》之後:來自古今氣候變遷的呼喊
「這個屋頂上是八百年前的畫了,天氣巫女的使命是治療天氣。她們可以看到天上的龍;上達天聽,讓人間的天氣回歸正常。」陽菜100%晴女的能力源頭——天氣巫女活躍的八百年前左右,這個世界的天氣是什麼樣子呢?一代一代的人又是如何跨越氣候變遷活下來的?
古代氣候
天氣之子
小冰河時期
日本
氣候變遷
0
0
地球脈動
時報出版
・2018/11/24
核子戰爭後遠離災區就沒事?氣候災難讓你無所遁逃──《天氣之書》
一場完美的冷戰風暴、環境的考量、氣候科學的演變,在一九八○年代初期一併爆發,導致一種新型的環境威脅預警──核交換後的大火,可能引發「核子冬季」。也就是在核子戰爭中起火的城市會升起大量濃密的煙雲,導致地球冷卻,引發饑荒等更糟糕的情況。
核子冬季
核子戰爭
氣候
0
0
1
2
...
4
下一頁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
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
。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