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心
貓心
76 篇文章・ 122 位粉絲
心理作家。台大心理系學士、國北教心理與諮商所碩士。 寫作主題為「安全感」,藉由依附理論的實際應用,讓缺乏安全感的人,了解安全感構成的要素,進而找到具有安全感的對象,並學習建立具有安全感的對話。 對於安全感,許多人有一個想法:「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但在實際上,安全感其實是透過成長過程中,從照顧者對自己敏感而支持的回應,逐漸內化而來的。 因此我認為,獲得安全感的兩個關鍵在於:找到相對而言具有安全感的伴侶,並透過能夠創造安全感的說話方式與對方互動,建立起一段具有安全感的關係。 個人專欄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detective/ 個人攝影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photographer/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9/12/10
「我的大腦打結了!我的大腦打結了,老天!」、「靠!靠!靠!」,這些零碎的話語,伴隨著不斷重複開門關門、拍別人肩膀、點火柴又吹熄,追求「完美的聲音」、「完美的觸感」,妥瑞氏症這些看似奇特的動作與聲音,目前醫學界到底對它的了解有多少?我們又該如何與妥瑞氏症的人相處呢?
・2019/11/26
其實壞事不是壞事,壞事的後面就是好事。 ──康襄維,《傻傻愛你,傻傻愛我》 《傻傻愛你 傻傻愛我》這部半動畫半
・2019/10/18
在前一篇文章裡面,我分析了《小丑》中的主角亞瑟是如何成為「小丑」這個反派角色,而整個城市的窮人們,又是如何成為暴民的。而在這一篇文章裡面,我想要來談談,要避免像劇情中那樣劇烈的社會階級鬥爭的發生,是否有一些心理學上的可能?
・2019/10/08
如果探討一下《小丑》的主角亞瑟,之所以會犯下殺人案的起因,可能可以追溯到童年非常早期:受虐等「童年逆境經驗」(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CE)對大腦的影響。
・2019/10/05
在上一篇文章裡,提及了許多童年逆境對於生理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但是,本書的作者哈里斯,正是致力於治癒這些影響的一名醫師,因此,在《深井效應》的後半段,全都是在談她所找尋到的治療計畫
・2019/10/05
從佛洛伊德以來,心理學界所探討的不外乎是童年創傷。哈利·哈洛(Harry Harlow)的恆河猴實驗、約翰·鮑比(John Bowlby)的依附理論,將精神分析中童年創傷的說法,帶入了科學化的心理學當中。然而,童年創傷影響的不只是心理層面,竟也有可能影響生理層面。
・2019/08/29
阿雯在感情,每當遇到很喜歡的男性,就很難婉拒對方想進一步發展的關係。即便對方遲遲不願意承認彼此的感情,卻屢次和
・2019/05/31
因緣際會之下,我認識了一位瀨川氏症(Segawa syndrome,SS)的病友,也第一次聽到這種病的病名。加
・2019/05/29
許多研究都認為,安全依附比起不安全依附,更有利於生存下去。但弔詭的事情就來了,如果不安全依附是那麼的糟糕,為何沒有在演化上被淘汰呢?也許我們應該重新思考的是,我們有今天富足的生活,不過是一兩百年之內才有的事情。
・2019/04/20
如果真的要細究這些家庭的教育有沒有出了什麼問題,結果可能會讓你吃驚。因為事實上,如果你從頭到尾完整的讀過《我的孩子是兇手:一個母親的自白》,就會發現,他們的家庭,就是我們一般的家庭。不過值得警醒的卻是,正因為一般人都是這樣過生活的,所以我們才沒能有機會抓住那些我們很可能遺落的小細節,進而使我們沒機會阻止悲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