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貓心
貓心
76 篇文章・ 123 位粉絲
心理作家。台大心理系學士、國北教心理與諮商所碩士。 寫作主題為「安全感」,藉由依附理論的實際應用,讓缺乏安全感的人,了解安全感構成的要素,進而找到具有安全感的對象,並學習建立具有安全感的對話。 對於安全感,許多人有一個想法:「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但在實際上,安全感其實是透過成長過程中,從照顧者對自己敏感而支持的回應,逐漸內化而來的。 因此我認為,獲得安全感的兩個關鍵在於:找到相對而言具有安全感的伴侶,並透過能夠創造安全感的說話方式與對方互動,建立起一段具有安全感的關係。 個人專欄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detective/ 個人攝影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photographer/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舊到新

・2015/02/08
2015年2月4日,一架載著53名乘客的客機從台北松山機場起飛,前往廈門。不料在起飛沒多久之後後失去聯繫。11點左右,飛機企圖迫降於基隆河,機身傾斜擦撞環東大道後,墜毀在南港汐止交界一帶的河面上,造成三十餘人身亡。人生中,總是充滿著不可預料的事情,而許多的事情總是帶給我們破碎與絕望,我們永遠不知道,該帶著什麼樣的心情,來看待我們現在所擁有的。你永遠不知道,你何時會失去身邊的一切。
・2015/02/24
過去的心理學家,曾經對於為什麼正向情緒會在演化下被留存下來,感到十分的困惑。當我們出現負向情緒時,往往會導致特定的行為,例如恐懼使我們逃跑、生氣使我們攻擊;但是,正向情緒似乎不會導致特定的行為,那這個常常被拿來呼籲的正向情緒到底能為我們帶來怎樣的好處與改變呢?
・2015/02/25
當別人難過、沮喪、挫折時,你是如何安慰他呢?如果你是要他開心點、往好處看,甚至給了一堆建議,你可能會弄巧成拙喔!
・2015/02/26
相信你一定在很多地方,聽過這樣的說法吧:我們的溝通,有55%是來自於身體語言(body language),有38%來自於語調(tone of voice),只有7%來自於說話的內容(actual word spoken)。但是,這一句人人能夠琅琅上口(?)的溝通黃金法則(?),真的是這樣子嗎?
・2015/02/26
When it comes to 樂觀與悲觀,我想你一定會聽過這個小故事:一個玻璃杯,裡面有半杯水,悲觀的人會說:「只剩下半杯水了。」;樂觀的人會說:「還有半杯水耶!」。這就是樂觀與悲觀的不同,嗎?
・2015/03/06
如果你想要一段穩定的關係,那應該要找一個EQ高一點的,比較不神經質的人。但是,對那一些神經質的人,不安全依附的人而言,是不是就天生這麼雖,注定得不到一段幸福美滿的愛情?那如果你不幸是安全感很低的,在愛情裡面很容易焦慮的人,那又該怎麼辦呢? 如果你不想再次陷入悲慘愛情的循環,倒也不是什麼都不能做。也許你可以期待一個安全感很高的人來帶你走出去,但是,與其讓另一半這麼累,是不是自己也能嘗試著做些什麼呢?
・2015/03/08
「因為我是完全損傷,醫生說的沒錯,我這輩子不可能站起來走,學理上完全正確。因此,每當我看到自己有進步,就會感謝上帝。四年來,我往返醫院復健次數超過五百次。我總是在嘗試,是不是可能多做到一些事,這是憑信心的行動,這個過程要激發創意,就像創造新的生活,一點一滴建立回來。」許超彥醫生在書中說道。 我們的教育,常常鼓勵我們與別人競爭,而且只有在表現得比別人好時,才會受到讚美,久而久之,我們就像是那隻聽到鈴聲就流口水的狗,或是那隻不斷按壓多巴胺電極自嗨的老鼠,只有在表現得比別人好的時候,才覺得自己是個有價值的人。
・2015/03/10
拿一張紙,一枝筆,播一段讓你放鬆的音樂,我們開始練習吧!請記得,一定要用寫的,寫出來比在腦中想,來得更有力量! 先在紙上,按照我上面舉的例子,寫下你的ABC:觸發事件、信念、結果。 接著,我們來反駁我們的信念吧!
・2015/03/12
童年的創傷,會導致皮質酮的分泌量增加;皮質酮的分泌量增加,會造成海馬迴BDNF的分泌下降,而BDNF的分泌下降,導致了海馬迴的萎縮;尤其在發展上的關鍵期,這樣的現象尤其明顯。
・2015/03/17
雖然道德規範,在大多時候給了我們行事的標準;但是,如果道德規範那麼完美,又怎麼會有許多人,不惜違反道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