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文/陳妤寧
害怕農藥的我們,怕的究竟是什麼呢?
「菜怎麼洗?」「農藥有哪幾種?」「農民怎麼用農藥?」「農藥檢驗怎麼把關?」,農委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的所長費雯綺,在 2016 年 3 月 29 日的 PanSci TALK:「咬一口-是新鮮,還是農藥」親身分享,身為第一線面對農藥問題的他,如何在面對鋪天蓋地的農藥超標新聞時,仍然能大口吞下嘴裡的飯菜!
如今大家如此關注「食安問題」,對於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來說,首要的食安重點就在於農藥殘留問題了。有效的食前處理(以流動水清洗、去除外葉外殼、或是放上一兩天等待植物酵素後再行烹煮),實際上可以有效去除極大多數的殘留農藥。
最大風險檢驗,最小風險烹調
「政府制定的檢測標準,會以最高風險來測試。」也就是農作物必須在未去皮去殼、未經過清洗的「最危險狀態」接受政府安全測試,以這種狀態通過政府測試標準的農作物,送到消費者手上後再度被「去皮去殼清洗烹煮」後,殘留的農藥才會更遠遠低於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的風險值。
然而,「政府管的是『安全』基準,但這不等於消費者的『安心』。前者重視科學數據、有罰則可遵循、並且由公部門判斷;後者更重視資訊的透明公開、安心與否的標準也是透過自主規範並於消費者端自行判斷。」費雯綺指出,農藥的上市把關,比起約束農民灑藥行為是更靠近源頭的問題。
急毒接觸 v.s. 微量累積—農藥的毒理測試
一支農藥能否通過檢驗並且上市,送到農委會的審查資料大致有以下六項:
- 物理化學及製劑特性 :確認成份。
- 藥效與作物藥害;確保使用效果。
- 溫血動物毒性 :確保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 水生物及鳥類毒性:目的在於減少對環境衝擊,像蜜蜂也可能是有毒農藥的受害者,標示上便會提醒噴灑者需留意風向。費雯綺表示,歐洲正在進行停用兩年的實驗,測試造果的顯著性。
- 作物殘留與人體代謝:目的在於制定使用量。
- 水土中分佈與降解 :特別針對水庫集水區水域的農藥殘留進行定期監測,以掌握對環境造成之影響。
農藥的毒性又可分為急毒性和慢毒性,如同臺大昆蟲系教授黃榮南在上半場講座指出的,短期接觸大量毒藥的高風險族群為農藥工廠工人和農民,此為急毒性造成的危害;而對一般食用者而言,要觀察的則是長期下來的微量累積,為此,必須透過慢毒性測試和動物實驗,找出無毒害劑量為何。
慢毒性測試包括了長期餵食毒性試驗、致腫瘤性試驗、生殖毒性試驗、致畸胎性試驗,完成這些試驗後,才能訂出「無可見傷害劑量(NOAEL,No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由毒理試驗依序反推出「每人每日可接受量(ADI,Acceptable Daily Intake)」、「作物中之殘留容許量(MRL,Maximum Residue Limits)」、以及「田間使用之安全採收期(PHI,Pre-harvest Interval)」。
走進田間、走向上游—作物生產之前的農藥販售控管
這個環節實際上正扣準了農作物由產到銷的流程:田間→集貨市場→批發市場→零售市場→消費者,前半部多由政府中的農政機關負責管理,後半段則由政府中的衛生機關負責查核。除了在實驗室中進行嚴格的農藥篩驗,更要走進田間、走向上游,從農藥的販售源頭制定出管理方式。包括對農業販售業者推動進銷存管制、以及以農藥採購晶片卡記錄交易為基礎的資訊系統,目的在於追溯責任在於農作物生產者(農民)抑或是農藥販售業者,而這些記錄都會成為日後產銷履歷 QRcode 的一部分。
「農藥的販賣管理對農民影響最大,實際上,透過生意人控制農民的用藥行為、遠比政府直接控制農民用藥來得容易。只要違規兩次,就會撤銷販賣許可證;每五年需重新換證一次,取代終身有效的發證方式;農藥的抽檢若不合格,之後每次都會提高抽樣比例。」費雯綺幽默地說:「由於查緝偽劣農藥比起查緝槍砲彈藥來得安全,檢調單位和我們的合作都十分的有效且愉快!」
生物農藥研發和人員培訓配套的更多可能
費雯綺也指出,目前不需要訂殘留標準的「生物農藥」正在開發中,包括可除草之孢子懸浮液、微生物殺蟲劑、以及昆蟲費洛蒙誘殺等方法,都可以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
此外,除了臺灣各地的檢驗中心,農委會也推動農藥代噴和相關技術的人員訓練。「我們目前正優先推動巴拉刈的代噴技術人員,因為巴拉刈的購買和噴灑資格最為嚴格和少量,喝巴拉刈自殺者非常難救回。前述的美國保險公司風險調查研究,農藥雖然風險名列第 28(其實已為吸菸風險的 1/150000),但其中還包含許多喝農藥自殺者的例子。」農藥殘留要對身體產生足夠危害,仍有很遠距離。
「其實,政府採取的檢驗標準,更遠高於大家需要警覺的標準;新聞播報抽檢殘留超過五十倍,我們的同仁照樣吃飯,我們什麼都吃。」費雯綺說:「大家可以把控管農藥的責任交給政府,但同時也可以給政府壓力。」
回應現場聽眾「如果一點農藥都不想吃到該怎麼辦」的提問,費雯綺也建議可以認農委會的有機農產品認證標章。「這是極少數(約 1%)農作物能達成的標準,為了大部分的一般作物,我們也有吉園圃安全蔬果、臺灣優良農產品、TAP 產銷履歷農產品這三種標章可以做為認證和購買的依據。」如同黃榮南教授指出的,這些多數的一般農產品,實際上農藥殘留的量都遠低於人體能夠負擔的劑量。
最後,費雯綺引用了台灣癌症基金會的文章,指出攝食蔬果對人體帶來的益處能減低癌症風險達 30% 以上,而若蔬果有微量農藥殘留,增癌風險為0.001%。從數字上來判斷,可以說利大於弊,不應為了 0.001% 的風險「因噎廢食」。唯有更了解農藥,才能突破恐慌、找到更好的方式來與生活中的農藥應對,甚至在未來找到擺脫農藥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