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1

文字

分享

0
0
1

半杯水的故事:樂觀,真的比較好?(理論篇)

貓心
・2015/02/26 ・4179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SR值 461 ・五年級

When it comes to 樂觀與悲觀,我想你一定會聽過這個小故事:

一個玻璃杯,裡面有半杯水,悲觀的人會說:「只剩下半杯水了。」;樂觀的人會說:「還有半杯水耶!」。

這就是樂觀與悲觀的不同,嗎?

IMAG0404

以虐狗(X)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O)而在普通心理學課本上成名的正向心理學家Seligman(延伸閱讀:Seligman與他那些無助的狗兒),把人們看待事情的方式,稱之為「解釋型態」,而解釋型態又可以再細分成三個小相度:永久性(permanence)、普遍性(pervasiveness)、個別性(personalization)。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先來看看永久性吧!永久性是一個時間上的相度,當你遇到一件好事的時候,你會覺得「好運總是降臨在我身上。」,還是覺得「今天我只是碰巧而已啦!」,越是樂觀的人,越會用前面那種方式來解釋自己的好運,而越悲觀的人,則越會採取後面那種解釋。但相反的,碰到壞事時,越是樂觀的人越會覺得「人生總有一兩天是不如意的。」,越是悲觀的人則會覺得,「我怎麼老是這倒楣。」,發現了嗎?在樂觀的人身上,面對好事的永久性是高的,面對壞事的永久性則是低的,而悲觀的人則恰巧相反。

普遍性則是一個空間上的相度,當好事情降臨在我們身上時,樂觀的人會覺得「我什麼事情都可以做得很好!」,悲觀的人則會說:「我只有這一件事情還不錯而已。」;或是當一個人受到喜歡的女生青睞時,樂觀的人會覺得「我是一個有魅力的人。」,悲觀的人會覺得「我對她而言很有吸引力。」。而當壞事降臨時,「我什麼都不擅長」跟「這一件事我不擅長」,就成了悲觀與樂觀的分水嶺了。樂觀的人面對好事的普遍性是高的,而面對壞事的普遍性則是低的;悲觀的人仍然相反。

最後是個別性,這一個向度來自於Weiner的歸因理論[1]。當一件好事發生時,我們是把他歸因於自己的努力(內歸因)還是運氣好(外歸因)呢?當一件壞事發生時,我們又覺得是自己造成的(內歸因),還是別人造成的(外歸因)呢?越樂觀的人,越會對壞事做外歸因,對好事做內歸因;悲觀的人依舊相反。也就是說,當你考試考好時,你會說:「我運氣好啦!」還是「我這次很努力唷!」,就取決於你是個樂觀的人,還是一個悲觀的人。

看到這裡,你也許會覺得樂觀的人未免也太自我感覺良好了吧!不過沒關係,因為我們本來就很難知道事實上到底是怎麼樣子,重點是我們感受到(perceive)什麼。就好像在親密關係裡面,當一個人的安慰,另一個人沒有查覺到時,那對被安慰的人來說就是nothing[2](延伸閱讀:當一切風景都看透,你是否願意陪我看細水長流?);再來,真正的樂觀,並不是要你完全忽略事實,而是要你在事實之下,選擇「有些事情不是我能夠掌控的,所以我也不必太自責,先讓心情平靜下來,再來看看有哪些事情是我能努力的吧!」這種想法,而非「我真是一個糟糕的人,所有的事情都是我的錯!」;最後,我在後面會提到,哪一些事情應該抱持樂觀,哪一些事情悲觀點會比較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IMG_7941

樂觀樂觀,大家都說要樂觀,樂觀到底有什麼好處呢?(延伸閱讀:跨出你的舒適圈──正向心理學給我們的一些啟示一般而言,樂觀的人比較健康;關於這方面的研究可以說是族繁不及備載,我就略提幾篇給大家參考:從動物實驗可以發現,在癌細胞被注入大鼠體內之後,樂觀可以使癌細胞被免疫系統消滅的機會增加,悲觀則大大的提升了死亡率[3]、幼鼠童年時期的無助經驗會使他們罹癌機會增加[4],因為他們身上的T細胞不再快速繁殖來對抗癌細胞,而脾臟的NK細胞也失去了它們殺死入侵者的能力[5]。而在人體身上的研究也指出,樂觀的學生比較不容易生病[6]、英國乳癌患者當中,樂觀者的乳癌復發率比較低[7]。

同時,樂觀的人在工作上比較容易成功。要決定一個人事業的成功,有三個要素:能力、動機、樂觀。從Seligman於1983年,為大都會保險公司賓州分公司所做的實驗發現,在進入公司工作一年後,樂觀分數低的那一半,比樂觀分數高的那一半,離職率高了兩倍;分數最低的後1/4比前1/4離職率高了3倍。另外,分數高的那一半比分數低的那一半,多賣了20%的保險,分數最高的前1/4比後1/4多賣了50%的保險。

Seligman根據這個實驗,又進一步地進行了第二個實驗,在1985年,全國15000名應徵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的人,接受了ASQ問卷(Attributional Style Questionnaire,歸因型態問卷),以及職業剖析測驗。他們錄取一千名通過職業剖析問卷的人,同時錄取129名職業剖析問卷9-11分(未達大都會公司的12分),但ASQ分數顯示為樂觀的人。在第一年裡,那一千名業務員當中,樂觀的表現比悲觀的好8%,但到了第二年,差距來到了31%。但這還不是重點,真正驚人的是,那129名沒有一家保險公司會錄取的樂天者,第一年就比那群悲觀者表現好了21%,第二來更來到了57%。他們甚至比那一千人的銷售成績好了27%。

同樣的,在大學生當中,ASQ分數高的人表現得較好,在小學四年級學生身上也得到了類似的研究結果。樂觀甚至可以預測一群實力差不多的美國職棒棒球隊,哪一隊會打比較好,尤其是壓力情境下更是如此;籃球的勝分差、游泳比賽的勝利者,甚至是美國總統的當選人以及勝選的幅度,都可以用樂觀來預測,因為Seligman的研究發現,演講當中能夠給大家越多正向能量的人,越會吸引選民投給他們(延伸閱讀:樂觀,才會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是,樂觀真的是一切嗎?

10959672_1041719832511219_2501623904370827860_n

當所有的研究都指向樂觀好而悲觀不好時,這是非常危險的。過去幾年,樂觀不斷地被誇大,《秘密》系列的叢書不斷地問世,吸引力法則彷彿成了人人手中的新世代毛語錄,當人們都陷入了「失控的正向思考」時,這絕對不會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

因為,悲觀之所以會在演化中留存下來,一定有它的原因的。

事實上,悲觀者所見到的世界,更接近於真實世界的樣貌。早期的實驗者進行過了這樣一個研究:一群受試者被放到了一個房間裡面,而受試者對於房間燈的亮度有不同程度的主控權:有些人有完全的控制權,他們按鈕燈就亮,不按紐就不亮;另一些人則完全沒有控制權,不管他們有沒有按鈕,燈都會亮起來。實驗者要求受試者判斷他們對燈光的控制權有多少,沮喪的人在有控制權和無控制權的情境下,都能夠很準確的判斷;而不沮喪的人在有控制權時判斷的很準確,但在沒有控制權的時候,他們仍然認為自己有很大的控制權[8]。同樣的,在社交能力的研究上也發現,沮喪的人能夠很準確的判斷自己缺乏社交能力,而不沮喪的人則顯著地高估自己的社交能力,他們判斷自己的說服力,以及討人喜歡的程度,都遠高於觀察者所給的分數[9]。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既然悲觀能夠讓我們更接近真實,為什麼我們總是提倡樂觀呢?

這讓我想到了「內省」這件事情。我們的文化裡面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孟子 ‧ 離婁)。這真的是一個好方法嗎?確實,內省是很重要的,但是絕對不是在挫折剛發生的時候。過去的研究發現,我們越是反省自己,就會使我們越憂鬱。心理學家把這個現象稱為反芻(Rumination):就好像牛把吃下去的草又吐出來咀嚼一樣,當你處於負面情緒時,一直不斷去咀嚼那個負面情緒,並不會使你過得更好[10]。關於這一個部分,我會在這篇文章的應用篇,有更詳細的說明,就敬請期待吧!

那麼,我們到底該在什麼時候樂觀,什麼時後悲觀呢?

988478_944730692213568_1723163767189485554_n
credit by 陳冠酉

第一步,你應該要先認清事實。就如同上面提到的,一個人的成就,取決於動機、能力和樂觀,如果你只空有樂觀,卻沒有能力,那也沒辦法使你勝利,就好像你去和NBA球員單挑,即使你在樂觀,一樣會被他慘電;即使你很樂觀,你沒有好好準備考試,一樣會考很糟;就算你很樂觀的想要賺大錢,卻什麼也不做,呆呆地等天使把鑽石掃下來(美江梗),你也只會坐吃山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再來,你可以在事實之上樂觀,即使你和異性講話會緊張,你仍然可以這樣想:「至少我今天試著和異性聊天了,慢慢來總會越來越習慣,而且她對我的態度很敷衍,也許是她這幾天很忙吧」,而不是「我真是一條魯蛇,怎麼做都做不好,看吧,我什麼都不行」;就算你今天英文很差,你還是可以這樣想:「沒關係,我只要好好用功,那一定會越來越好的,而且其實這次考試也蠻難的呀!」,而不是「算了!這次和上次比也沒進步多少,我的努力都白費了,我媽說得果然沒錯,我是一個沒用的廢物」發現了嗎?這兩個想法,都是把缺點視為低永久性、低普遍性、外歸因。當你這樣做,你才更有動力前進,也更有動力去尋找進步的方式,來提升你的能力,你也會有更多的動機去做好它,而非陷入習得性無助;而這樣的自我實現的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更是讓你達成目標的關鍵。

但在最後,我要留一個但書:請不要把樂觀用在鋌而走險之事上面。你可以把樂觀用在打贏一場球賽上,準備一次面試上,鼓起勇氣去約心儀的異性上,因為這些事情失敗的時候,都不會有太多的代價,頂多是輸了一場球,沒錄取一份工作,或是沒辦法追到對方而已,而這些東西在到手前,本來就不曾屬於過自己。但是,別把樂觀拿去犯罪、搞外遇、酒駕等等,因為這些失敗的代價都十分龐大:吃上一場官司,賠掉一場婚姻,或是喪生性命。也請你別用樂觀,拿來安慰一個正陷在負面情緒漩渦裡的人,你應該用的是同理心,等到對方心情平靜下來之後,再來好好地用樂觀鼓舞他(延伸閱讀:用對方法,安慰才有效)。

延伸閱讀:半杯水的故事:樂觀,真的比較好?(應用篇)

參考資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學習樂觀,樂觀學習》,Martin Seligman著,洪蘭譯,台北市:遠流(本文中沒有附上文獻的研究,均來自此書中所提到的研究成果)

研究文獻:

  1. Weiner, B., Frieze, I. H., Kukla, A., Reed, L., Rest, S., & Rosenbaum, R. M. (1971). Perceiving the causes of success and failure. Morristown, New Jersey: General learning Press.
  2. Bolger, N., Zuckerman, A., & Kessler, R. C. (2000). Invisible support and
    adjustment to stres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9,
    953–961
  3. Madelon A. Visintainer, Joseph R. Volpicelli, Martin E. P. Seligman. (1982).Tumor rejection in rats after inescapable or escapable shock. Science, New Series, Vol. 216, No. 4544
  4. M.Seligman和M. Visintainer合著之Tumor rejection and early experience of uncontrollable shock in the rat.收錄於J. Bruce Overmier, ‎F. Robert Brush(1985)主編之Affect, Conditioning, and Cognition (PLE: Emotion): Essays on the Determinants of Behavior,203-210.
  5. S.F.Maier, M.Laudenslager和S.M. Ryan合著之Stressor Controllability,Immune Function, and Endogenous Opiates,收錄在Affect, Conditioning and Cognition一書,根據Seligman在《學習樂觀,樂觀學習》一書中的第274頁”註6″指出,這本書的P.203~P.210有誤。
  6. Peterson, C. (1988). Explanatory style as a risk factor for illness.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12, 117-130.
  7. Greer S, Morris T, Pettingale KW.(1979)Psychological response to breast cancer: effect on outcome.The Lancet,II,785-787.
  8. Alloy, L.B., Abramson, L.Y. (1979). “Judgment of contingency in depressed and nondepressed students: Sadder but wiser?”.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108: 441–485.
  9. Lewinsohn, P. M., Mischel, W., Chaplain, W., & Barton, R. (1980). Social competence and depression: The role of illusory self-perceptions?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89, 203–212.
  10. Kuehner, C., S. Huffziger, and K. Liebsch, Rumination, distraction and mindful self-focus: effects on mood, dysfunctional attitudes and cortisol stress response. Psychological Medicine, 2009. 39(2): p. 219-228.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貓心
76 篇文章 ・ 122 位粉絲
心理作家。台大心理系學士、國北教心理與諮商所碩士。 寫作主題為「安全感」,藉由依附理論的實際應用,讓缺乏安全感的人,了解安全感構成的要素,進而找到具有安全感的對象,並學習建立具有安全感的對話。 對於安全感,許多人有一個想法:「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但在實際上,安全感其實是透過成長過程中,從照顧者對自己敏感而支持的回應,逐漸內化而來的。 因此我認為,獲得安全感的兩個關鍵在於:找到相對而言具有安全感的伴侶,並透過能夠創造安全感的說話方式與對方互動,建立起一段具有安全感的關係。 個人專欄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detective/ 個人攝影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photographer/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從認證到實踐:以智慧綠建築三大標章邁向淨零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1/15 ・4487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本文由 建研所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當你走進一棟建築,是否能感受到它對環境的友善?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意識到,但現今建築不只提供我們居住和工作的空間,更是肩負著重要的永續節能責任。

綠建築標準的誕生,正是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遷與資源匱乏問題,確保建築設計能夠減少資源浪費、降低污染,同時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然而,要成為綠建築並非易事,每一棟建築都需要通過層層關卡,才能獲得標章認證。

為推動環保永續的建築環境,政府自 1999 年起便陸續著手推動「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以及「綠建材標章」的相關政策。這些標章的設立,旨在透過標準化的建築評估系統,鼓勵建築設計融入生態友善、能源高效及健康安全的原則。並且政府在政策推動時,為鼓勵業界在規劃設計階段即導入綠建築手法,自 2003 年特別辦理優良綠建築作品評選活動。截至 2024 年為止,已有 130 件優良綠建築、31 件優良智慧建築得獎作品,涵蓋學校、醫療機構、公共住宅等各類型建築,不僅提升建築物的整體性能,也彰顯了政府對綠色、智慧建築的重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說這麼多,你可能還不明白建築要變「綠」、變「聰明」的過程,要經歷哪些標準與挑戰?

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綠建材標章
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一招:依循 EEWH 標準,打造綠建築典範

環境友善和高效率運用資源,是綠建築(green building)的核心理念,但這樣的概念不僅限於外觀或用材這麼簡單,而是涵蓋建築物的整個生命週期,也就是包括規劃、設計、施工、營運和維護階段在內,都要貼合綠建築的價值。

關於綠建築的標準,讓我們先回到 1990 年,當時英國建築研究機構(BRE)首次發布有關「建築研究發展環境評估工具(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BREEAM®)」,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築永續評估方法。美國則在綠建築委員會成立後,於 1998 年推出「能源與環境設計領導認證」(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LEED)這套評估系統,加速推動了全球綠建築行動。

臺灣在綠建築的制訂上不落人後。由於臺灣地處亞熱帶,氣溫高,濕度也高,得要有一套我們自己的評分規則——臺灣綠建築評估系統「EEWH」應運而生,四個英文字母分別為 Ecology(生態)、Energy saving(節能)、Waste reduction(減廢)以及 Health(健康),分成「合格、銅、銀、黃金和鑽石」共五個等級,設有九大評估指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就以「台江國家公園」為例,看它如何躍過一道道指標,成為「鑽石級」綠建築的國家公園!

位於臺南市四草大橋旁的「台江國家公園」是臺灣第8座國家公園,也是臺灣唯一的濕地型的國家公園。同時,還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其外觀採白色系列,從高空俯瞰,就像在一座小島上座落了許多白色建築群的聚落;從地面看則有臺南鹽山的意象。

因其地形與地理位置的特殊,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則成了台江國家公園的首要考量。園區利用既有的魚塭結構,設計自然護岸,保留基地既有的雜木林和灌木草原,並種植原生與誘鳥誘蟲等多樣性植物,採用複層雜生混種綠化。以石籠作為擋土護坡與卵石回填增加了多孔隙,不僅強化了環境的保護力,也提供多樣的生物棲息環境,使這裡成為動植物共生的美好棲地。

台江國家公園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二招:想成綠建築,必用綠建材

要成為一幢優秀好棒棒的綠建築,使用在原料取得、產品製造、應用過程和使用後的再生利用循環中,對地球環境負荷最小、對人類身體健康無害的「綠建材」非常重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種建材最早是在 1988 年國際材料科學研究會上被提出,一路到今日,國際間對此一概念的共識主要包括再使用(reuse)、再循環(recycle)、廢棄物減量(reduce)和低污染(low emission materials)等特性,從而減少化學合成材料產生的生態負荷和能源消耗。同時,使用自然材料與低 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建材,亦可避免對人體產生危害。

在綠建築標章後,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也於 2004 年 7 月正式推行綠建材標章制度,以建材生命週期為主軸,提出「健康、生態、高性能、再生」四大方向。舉例來說,為確保室內環境品質,建材必須符合低逸散、低污染、低臭氣等條件;為了防溫室效應的影響,須使用本土材料以節省資源和能源;使用高性能與再生建材,不僅要經久耐用、具高度隔熱和防音等特性,也強調材料本身的再利用性。


在台江國家公園內,綠建材的應用是其獲得 EEWH 認證的重要部分。其不僅在設計結構上體現了生態理念,更在材料選擇上延續了對環境的關懷。園區步道以當地的蚵殼磚鋪設,並利用蚵殼作為建築格柵的填充材料,為鳥類和小生物營造棲息空間,讓「蚵殼磚」不再只是建材,而是與自然共生的橋樑。園區的內部裝修選用礦纖維天花板、矽酸鈣板、企口鋁板等符合綠建材標準的系統天花。牆面則粉刷乳膠漆,整體綠建材使用率為 52.8%。

被建築實體圍塑出的中庭廣場,牆面設計有蚵殼格柵。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日常節能方面,台江國家公園也做了相當細緻的設計。例如,引入樓板下的水面蒸散低溫外氣,屋頂下設置通風空氣層,高處設置排風窗讓熱空氣迅速排出,廊道還配備自動控制的微噴霧系統來降溫。屋頂採用蚵殼與漂流木創造生態棲地,創造空氣層及通風窗引入水面低溫外企,如此一來就能改善事內外氣溫及熱空氣的通風對流,不僅提升了隔熱效果,減少空調需求,讓建築如同「與海共舞」,在減廢與健康方面皆表現優異,展示出綠建築在地化的無限可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島式建築群分割後所形成的巷道與水道。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綠建材的部分,另外補充獲選為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新建工程,其採用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較低的建材,比方提高高爐水泥(具高強度、耐久、緻密等特性,重點是發熱量低)的量,並使用能提高混凝土晚期抗壓性、降低混凝土成本與建物碳足跡的「爐石粉」,還用再生透水磚做人行道鋪面。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同樣入選 2023 年綠建築的還有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首先,他們捨棄金屬建材,讓高爐水泥使用率達 100%。別具心意的是,他們也將施工開挖的土方做回填,將有高地差的荒地恢復成平坦綠地,本來還有點「工業風」的房舍告別荒蕪,無痛轉綠。

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等等,這樣看來建築夠不夠綠的命運,似乎在建材選擇跟設計環節就決定了,是這樣嗎?當然不是,建築是活的,需要持續管理–有智慧的管理。

第三招:智慧管理與科技應用

我們對生態的友善性與資源運用的效率,除了從建築設計與建材的使用等角度介入,也須適度融入「智慧建築」(intelligent buildings)的概念,即運用資通訊科技來提升建築物效能、舒適度與安全性,使空間更人性化。像是透過建築物佈建感測器,用於蒐集環境資料和使用行為,並作為空調、照明等設備、設施運轉操作之重要參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了推動建築與資通訊產業的整合,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於 2004 年建立了「智慧建築標章」制度,為消費者提供判斷建築物是否善用資通訊感知技術的標準。評估指標經多次修訂,目前是以「基礎設施、維運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智慧創新」等六大項指標作為評估基準。
以節能管理指標為例,為了掌握建築物生命週期中的能耗,需透過系統設備和技術的主動控制來達成低耗與節能的目標,評估重點包含設備效率、節能技術和能源管理三大面向。在健康舒適方面,則在空間整體環境、光環境、溫熱環境、空氣品質、水資源等物理環境,以及健康管理系統和便利服務上進行評估。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在設計與施工過程中,充分展現智慧建築應用綜合佈線、資訊通信、系統整合、設施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及智慧創新 8 大指標先進技術,來達成兼顧環保和永續發展的理念,也是利用建築資訊模型(BIM)技術打造的指標性建築,受到國際矚目。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111年優良智慧建築專輯」(新北市政府提供)

在興建階段,為了保留基地內 4 棵原有老樹,團隊透過測量儀器對老樹外觀進行精細掃描,並將大小等比例匯入 BIM 模型中,讓建築師能清晰掌握樹木與建築物之間的距離,確保施工過程不影響樹木健康。此外,在大樓啟用後,BIM 技術被運用於「電子維護管理系統」,透過 3D 建築資訊模型,提供大樓內設備位置及履歷資料的即時讀取。系統可進行設備的監測和維護,包括保養計畫、異常修繕及耗材管理,讓整棟大樓的全生命週期狀況都能得到妥善管理。

智慧建築導入 BIM 技術的應用,從建造設計擴展至施工和日常管理,使建築生命周期的管理更加智慧化。以 FM 系統 ( Facility Management,簡稱 FM ) 為例,該系統可在雲端進行遠端控制,根據會議室的使用時段靈活調節空調風門,會議期間開啟通往會議室的風門以加強換氣,而非使用時段則可根據二氧化碳濃度調整外氣空調箱的運轉頻率,保持低頻運作,實現節能效果。透過智慧管理提升了節能效益、建築物的維護效率和公共安全管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總結

綠建築、綠建材與智慧建築這三大標章共同構建了邁向淨零碳排、居住健康和環境永續的基礎。綠建築標章強調設計與施工的生態友善與節能表現,從源頭減少碳足跡;綠建材標章則確保建材從生產到廢棄的全生命週期中對環境影響最小,並保障居民的健康;智慧建築標章運用科技應用,實現能源的高效管理和室內環境的精準調控,增強了居住的舒適性與安全性。這些標章的綜合應用,讓建築不僅是滿足基本居住需求,更成為實現淨零、促進健康和支持永續的具體實踐。

建築物於魚塭之上,採高腳屋的構造形式,尊重自然地貌。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1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3
1

文字

分享

0
3
1
微笑會讓自己變快樂嗎?「假裝」的心理學——《怪咖心理學之鍛鍊正能量思維》
azothbooks_96
・2023/06/02 ・2093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讓大腦「裝假成真」的實驗

幾年前,科學家決定對詹姆斯的假說展開終極的測試,他們對受測者進行腦部掃描,請受測者做出害怕的表情。研究者從機器窺探受測者的大腦,他們看到杏仁核非常活躍,因此推論受測者的確有恐懼的感覺。所以,研究人員得到了終極的證據,證明假裝感受可以直接影響大腦。

一九六○年代末期,年輕的詹姆斯.萊爾德(James Laird) 在羅切斯特大學攻讀臨床心理學博士。在某次實習課程中,指導教授要求他訪問患者,同時教授透過單面鏡在一旁觀察。訪談過程中,患者的臉上突然出現一抹不尋常的微笑,那微笑引起萊爾德的好奇,他想知道患者露出那不尋常的表情時是什麼感受。

患者不尋常的微笑勾起萊爾德的好奇心。圖/giphy

他開車回家的途中,腦中一再浮現那次訪問的情況,對那抹微笑益發好奇。最後他逼自己做出同樣的表情,以了解那是什麼感受。他驚訝地發現那微笑讓他瞬間快樂了起來。好奇之下,他接著嘗試皺眉,心情馬上難過了起來。那次開車回家的奇怪體驗,從此改變了萊爾德的職業生涯。

當晚他回到家後,馬上走到書架前,查詢情感心理學的相關資訊。巧的是,他拿起的第一本書就是詹姆斯的《心理學原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微笑就會變得快樂

萊爾德閱讀詹姆斯失傳已久的理論,覺得那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他在車內微笑後馬上變得更快樂了。他也意外發現那理論已歸入史書,從來沒做過應有的測試。為了測試,萊爾德邀一些志願受測者到他的實驗室,讓他們微笑或皺眉,然後告知感受。根據詹姆斯的理論,微笑的人應該會比皺眉的人快樂許多。

不過,萊爾德擔心受測者可能會迎合他,說出他想聽的結果,所以他必須想辦法在隱瞞實驗的真實目的下,讓他們微笑或皺眉。

後來,他巧立了一個名目。他告訴受測者,他們參與的實驗是研究臉部肌肉的電流活動,並在受測者的眉宇間、嘴角和下巴邊緣裝上電極。接著,他向受測者解釋,情緒的變化會影響實驗結果,為了避免情緒造成誤差,要求他們在實驗的過程中要告知情緒變化。

萊爾德決定進行表情與情緒關聯的實驗。圖/envatoelements

電極器當然是假的,但是那個巧立的名目讓萊爾德可以偷偷地把受測者的表情轉為笑臉或苦臉。為了塑造憤怒的表情,他叫受測者把眉宇間的電極器往下拉,用咬牙切齒的方式收縮下巴上的電極器。為了塑造快樂的表情,他叫受測者把嘴角的電極器往上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受測者依照要求改變表情後,接著他給受測者一張表格, 上面列了一些情感的項目(例如,激動、不安、快樂、懊悔等等),請受測者評估各種情感的感受度。結果相當驚人,跟詹姆斯在十九世紀末的預測一樣。受測者在做出微笑的表情後,覺得更快樂;在皺眉後,覺得更生氣了。

研究過後,萊爾德訪問受測者,問他們是否知道自己為什麼在實驗中會有那些不同的感受。只有少數幾人把新感受歸因於臉部表情的操控,其他人都無法解釋感受的轉變。其中一位把表情轉為皺眉的受測者表示:「我其實毫無怒氣,卻不自覺地想到令我發怒的事情。這實在有點荒謬,我知道我正在接受測試,沒理由生氣,但我就是控制不了。」

受試者因為皺眉的表情感到憤怒的情緒。圖/envatoelements

立刻就快樂起來的方法

十九世紀初,俄國戲劇導演康斯坦丁.史坦尼斯拉夫斯基(Constantin Stanislavski)發明了方法演技(method acting), 顛覆了戲劇界。這種表演方法的關鍵在於鼓勵演員以控制行為的方式,在舞台上體驗真實情感。

這種方法常稱為「魔力假使」(the magic if)(「假使我真的有這種感受,我會怎麼表現?」),一些知名演員也採用這種方式。例如,馬龍白蘭度、華倫比提、勞勃狄尼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同樣的方法也用於探討「裝假成真」原理的實驗室研究中。假設你現在參與驗證「裝假成真」原理的研究,首先,用 1 到 10 來評估你目前快樂的程度,1 代表你剛跌進水溝裡的心情,10 則代表你看到最痛恨的敵人跌進水溝裡的心情。

接著,請開始微笑。不過,我要的不是短暫擠出沒什麼感覺的微笑,請依照以下的指示微笑: 

  1. 坐在鏡子前。
  2. 放鬆額頭和臉頰的肌肉,嘴唇微開。在科學界,你現在的表情稱為「中立」,像一張空白的畫布。
  3. 將嘴角肌肉往後拉向耳朵,盡量把笑容拉大,笑到眼晴周圍產生紋路。最後,把眉部肌肉輕輕揚起,維持這個表情約二十秒。
  4. 收起表情,想想你現在的感受。

——本文摘自《怪咖心理學之鍛鍊正能量思維,用科學方法讓好事成真》,2023 年 4 月,漫遊者文化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azothbooks_96
55 篇文章 ・ 21 位粉絲
漫遊也許有原因,卻沒有目的。 漫遊者的原因就是自由。文學、人文、藝術、商業、學習、生活雜學,以及問題解決的實用學,這些都是「漫遊者」的範疇,「漫遊者」希望在其中找到未來的閱讀形式,尋找新的面貌,為出版文化找尋新風景。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為什麼世足賽容易爆冷門?淺談關鍵時刻球員的心理因素
貓心
・2018/07/02 ・2669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570 ・九年級

世界盃足球賽進行了將近一半,小組賽結束,賽程進入十六強爭奪八強的賽程。今年度許多比賽結果都大爆冷門,上屆冠軍德國隊在小組賽最後一戰敗給了韓國,讓許多人非常訝異。在這場比賽中,德國隊有許多得分的機會,然而卻不斷的錯失,導致比賽最後出現令人難以置信的結局。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在國際運動場上,比賽往往都是一場定生死,和國內的例行賽相比,國際賽事每一場比賽都很關鍵。在這樣的情況下,運動員平均的能力,有時候反而不再是決定勝負最關鍵的因素了。那麼,到底是什麼特質,能夠讓一個人在大賽當中穩定的發揮呢?心理學家 Weinberg 認為,當選手實力已經夠強大時,一場比賽的勝負,有 95% 取決於選手在關鍵時刻的心理因素[1]。

心理因素並非天生特質,而是臨場發揮時的狀態

而所謂關鍵時刻的心理因素,和一個人的特質是不同的。心理學在研究人的時候,通常會將人分成心理狀態(state)和個人特質(trait),前者是較容易改變的,而後者是較不容易改變的。 為什麼有一些球員,平時表現的成績普通,但是在關鍵時刻(例如滿壘輪到自己打擊時、在比賽最後幾秒鐘發關鍵角球時),總是能表現得特別優異呢?這是因為,他們能夠在這些關鍵時刻,把所有的專注力都擺在與比賽相關的線索之上,忽略和比賽無關的線索[2][3],他們的自信能夠克服壓力,而讓自己發揮水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扣除技術層面後,臨場發揮更是關鍵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那麼這些能夠克服壓力的選手,到底有什麼特質是其他人所沒有的呢?研究正向心理學的 Seligman 認為,這些大賽型的選手,之所以比其他選手能在關鍵時刻表現得好,在於他們面對壓力情境時,能夠用樂觀的態度來看待它。什麼是樂觀的態度呢?Seligman 認為,樂觀的人會用下面三個角度來看待自己[4]:

1.永久性 (permanence):在看待負面的事情時(如被對方打出一支關鍵安打),會認為只是暫時的,並不會一直輸下去;看待正面的事情時(如在關鍵時刻踢進一球),則會認為自己在未來面對類似的情況時,依舊能夠有這樣的好表現。

2.普遍性 (pervasiveness):在面對負面的事情時,會認為自己僅僅是在這一件事情上表現得不好而已,並不是每一件事情都做不好(如「我只是這次發球沒發好而已,而不是什麼都做不好的球員」);面對正面的事情時,則能夠相信自己在其他事情上也能表現得不錯,並不僅僅是運氣好(如「既然我可以完成這個精采的守備,等一下輪到我打擊時,我也能表現出我的實力」)。

3.個別性 (personalization):在面對負面的事情時,會認為就算其他人來做,要做好的機率也不高(如「要在這樣關鍵的時刻守住12碼罰球本來就很困難,並不是我是個糟糕的守門員」;而面對正面的事情時,則相信自己是比較特別的,能夠表現得比別人好(如「能夠完成這樣關鍵的救球,是我比別的守門員更為優秀的地方)。

然而,問題真的只有這麼簡單嗎?事實上,團體運動和個別運動,確實可能會有差別,畢竟在團體運動當中,我們很有可能受到團隊氣氛的影響,而使得個人的心理狀態受到改變。 Seligman 就曾經研究過大聯盟球隊的勝負,他收集了大量比賽後報導的採訪,一支常勝軍在輸球時,比較會說出像是:「今天對手的狀況實在太好了,無論是誰來打都不太可能打好」這樣的話(永久性:這件事情並不會永遠發生;普遍性:是今天的對手太好了,而非對手本來就是一支強隊;個別性:就算其他人來打,也很難打好,並不是只有我們打不好)。

比賽的類型,也可能會影響選手的心理因素

「messi」的圖片搜尋結果
來源:Wikipedia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儘管如此,影響選手在比賽中發揮的因素實在太多了。例如國內就有學者提到,運動可以分成「個人性/團體性」、「開放性/閉鎖性(比賽環境受外界因素干擾的程度大小多寡,如棒球比賽就屬於開放性的運動,主客場優勢很明顯;而保齡球比賽則比較不會受到這樣的影響)」,「接觸性/非接觸性(會不會有肢體碰撞)」的運動項目,在不同類型的運動上面,會影響選手心理狀態的因素可能就會有所不同;例如保齡球選手和籃球選手相比,可能就不必考慮在客場比賽時觀眾的噓聲,而觀眾的噓聲可能會影響到選手在比賽時的樂觀程度。

那麼,樂觀與悲觀是否無法改變的呢?關於這一點,答案並沒有那麼悲觀。前面提到,關鍵時刻的臨場發揮,取決於當下的狀態,而非個人的特質,就如同我們時常聽到所謂的「大賽型選手」,越是關鍵的時刻,他就能夠表現得越好。 而這些關鍵時刻的臨場發揮,早在 1983 年的研究就被認為是可以訓練的了:1980 年奧運競賽中,進入決賽的選手,有半數曾接受過心智訓練,而最後得獎的選手,更有66%曾接受過心智訓練。

而就我自己本身而言,就曾經經歷過從棒球場的投手丘上,一步一步地爬起來的經驗:在大三的時候,每次練投時,我總是可以投得很好,但一旦比賽開始之後,我便會擔心自己的球被對手擊出,因而不斷地失控投出保送;但隨著我一次又一次的歷練,後來成功地能夠想法轉換成「這支安打其實也沒多紮實,只不過隊友判斷錯誤罷了」,甚至在比賽後半段,體力耗盡的時候,依然能夠改變投球策略與姿勢,來適應當時的身體狀況。

作者本人。 圖 / 感謝好友攝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或許,在剩下的世界盃賽事之中,讀者若有閒暇,不妨翻翻各國的賽後報導,也許更能夠猜出哪一支球隊獲勝的機率比較高喔! 然而,要如何改變一個選手在關鍵時刻的樂觀程度,那又是許多心理治療論文與學派在探討的故事了。

6/19個人最近的一場勝投,獻給月中意外猝死家中的母親。感謝好友攝影。

延伸閱讀

  • 1.Weinberg, R. S. (1988). The mental advantage: Developing your psychological skill in tennis. Champaign, IL: Leisure Press.
  • 2.Gray, R. (2004). Attending to the execution of a complex sensorimotor skill: Expertise differences,choking, and slump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pplied, 10, 42-54.
  • 3.Thomas, P. Neumann, D. L., & Hooper, S. L. (2008). Attentional focus and putting performance at different levels of skill development.
  • 4.《學習樂觀,樂觀學習》,Martin Seligman著,洪蘭譯,台北市:遠流。
  • 5.周文祥(1998)。大專足球運動員心理競技能力之 研究。體育學報,26 輯,73-80 頁。
  • 6.鄭溫暖、廖主民(2001)。以質的研究取向―初 探本土優秀運動員的心理特性。體育學報,31 輯,159-170 頁。 7. unestahl l. e.(1983) inner mental training a systematical self-instructional program for self-hypnosis. Oebro, Sweden: Veje.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貓心
76 篇文章 ・ 122 位粉絲
心理作家。台大心理系學士、國北教心理與諮商所碩士。 寫作主題為「安全感」,藉由依附理論的實際應用,讓缺乏安全感的人,了解安全感構成的要素,進而找到具有安全感的對象,並學習建立具有安全感的對話。 對於安全感,許多人有一個想法:「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但在實際上,安全感其實是透過成長過程中,從照顧者對自己敏感而支持的回應,逐漸內化而來的。 因此我認為,獲得安全感的兩個關鍵在於:找到相對而言具有安全感的伴侶,並透過能夠創造安全感的說話方式與對方互動,建立起一段具有安全感的關係。 個人專欄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detective/ 個人攝影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photograp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