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羅紹桀
台中教育大學的羅日升老師,這上學期課程結合最近非常夯的3D列印與台中市西川社區的特有「古婚禮文化」,進行課程的安排與產學合作。
羅老師任教的台中教育大學與西川社區在地理上相當靠近,大約路程只有二十分鐘不等,而西川社區在台中地區屬於古婚禮相當俱有特色與代表性的社區,因此羅老師選擇以「古婚禮文化」為主要的訴求,帶領同學進行文創加值的設計專案。
羅日生:適性3D列印輔助設計教學成果分享—以古婚禮文創商品設計為例
西川社區古婚禮的文創加值
事實上,西川社區本來就有許多古婚禮的相關設施,包含新郎街、古禮的迎親隊等等,由於這個課程是一個全新規劃的課程,因此學生需要一個數位化的軟體工具來輔助,羅老師首先花了半年的時間學會所謂的3D列印技術,接著,羅老師領導學生應用科技進行設計的應用過程,包括場域的踩踏、訪問社區居民,並聚焦幾個特定的議題,以「花轎」為例,一般來說花轎的意義代表首次出嫁,如果是再婚就會使用紙或彩布紮成的「彩轎」。
最後實際做出古婚禮主題產品,每一組至少要做出兩樣以上成品,並且要有特定主題,設計發想、理念等等,期末把成果做成一場展演,主題為「弄囍」。
3D列印技術
在實作部分,是利用系上和智活聯盟的材料來作所謂的RP(快速成型)作出實體模型,然後進行上色,在系上剛好就有一臺3D列印機,用很簡單的輸出的流程,讓學生瞭解整個設計的實踐,這個過程看起來很簡單,但事實上要在一學期設計出一個產品事實上是有一點難度和時間上的緊迫的。
這次的課程規劃中使用的3D列印技術雖然最近非常夯,但它其實並非新的技術,只是近幾年專利到期,所以才會普及,使用使用3D列印的技術中,模型的建造是關鍵,有好的檔案才會有好的作品出來,羅老師認為,通常在做產品開發的時候,創意重要,設計實踐能力也很重要,尤其是現在很多3D列印或是一些技術越來越成熟了,這些技術加上所謂商品化的點子,與產學合作,就能產生更多的設計能量。
【關於智活星期二】
智活星期二是Pansci與CRE@TAIWAN智活聯盟共同舉辦的小規模聚會,旨在推廣「智慧科技導入常民生活」的教學理念與社會實踐,活動的主要形式是找三、四位各大專院校不同領域的講者針對同一主題,各自在15分鐘內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教學方法論與實踐經驗,並讓所有人都能參與討論,推廣智慧生活與創新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