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研究所這條路,我還沒走完

活躍星系核_96
・2014/01/12 ・1524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540 ・八年級

9789868819375_bc文 / Ng-san

當政府官員為了因應人才缺口而堆出讓碩博士學位通貨膨脹的高等教育政策時,難道他們都不怕被草人插針嗎?取得碩博士學位的過程可能累積多深的怨念?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這是第一次看書愈看愈害怕,明明就不是恐怖小說啊!事實的真相卻遠比虛構的故事可怕,而更令人恐懼的是正置身其中!?《研究所這條路》尚未讀完,想逃跑的念頭就蠢蠢欲動。

這並非第一次萌生退意。碩班之初,意外讀了《 The disposable academic 》、〈Why doing a PhD is often a waste of time?〉之後情緒複雜,究竟要不要繼續念博班?實在是左右為難。博士學位是學術研究的基本配備,但是每年有上百所知名學府授予數以千計的畢業生博士資格。目前美國每年博士產量已達六千四百餘人。因應高等教育之需求,在 1998 年到 2006 年之間 OECD 的國家,博士生產量增加了40%,即使面臨少子化的日本也有增加。[2] 除了因為高等教育與研究的實質需求外,大量產出博士的另一個理由:博士生是具備高度的動機、廉價且可拋棄的優質勞動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綜合經濟學人的報導,博士生 ( 包含博後研究員 )的存在有助於大學的學術研究發展,但是大學卻不見得對其生涯規劃正面的幫助。

從現實的角度切入,每個人對學位都有不同的期望,就業卻是大多數人最大的考量。每個職位所要求的學經歷不盡相同,大學學歷通貨膨脹的時代,名校的碩博士學 位顯然有加分的效果,但是付出的時間與精力與回饋相比卻不見得划算。( 研究工作辛苦無聊,沒有熱情或誘因難以維持。誰願意連續兩年都在討論粒子在亂流下的漂移狀況? ) 除了學歷,在就業市場經歷也是一大利基 ( 就像碩博士也要發表論文以累積點數 ) ;在資訊不對稱下,僱主對求職者的要求是否有跨大的情形也不得而知。明明是制式化的工作,卻要求面試者應具備研發職的大腦。何況就業就是開始回收教育成本 了。從眾是件省力的事,但是盲從就可以稱上是愚蠢了。既然如此,為何繼續攻讀碩博士學位呢?對我而言,一來未能戒斷學術的癮;另一方面,即使學術工作的就業市場不甚樂觀,但是最差的情況就是現況。如果未來真的找不到學術或研發的職務,最差的選擇就是當 22K 的工程師罷了。

《研究所這條路》花許多篇幅討論如何選擇學校和論文指導教授。書中的範例的結論是,好的學校和論文指導老師雖然不會帶學生上天堂,但是在辛苦且漫長的研究過程中,日子會好過一些。對我而言,博班學校和指導老師都是既定的事實。而碩班老師的照顧對比流傳於學校的各式傳說,不得不承認自己的幸運。

大概《研究所這條路》的作者是美國人而且留在美國本土就讀研究所,所以對留學生所感受到的文化衝擊感受較難以體會且著墨不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就研究生而言,時間管理和自我監督的機制並不會因為國情不同而有太大差異。對研究生來說,唯一不變的是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工作以取得學位。留學生活有別於觀光旅遊,當兩個不同的文化開始接觸時,留學生難以置身事外,衝突和調適就變得在所難免。

有別於其他國家,日本的大學院(研究所)的在櫻花飛舞的四月開學。此外,尋找指導教授以前,學生得將履歷送到各系所,然後由系所指派一位指導老師給學生。而被拒絕也不是一個人的決定,再投履歷到該系所其他老師的信箱,可想而知,也難有回音。

日本人很有禮貌,重視過程,但訊息傳達的方式卻很隱晦。如何面對大喇喇的外國留學生,與學習聽傾細膩的日本老師,這也許就是我和未來老闆都需要修煉之處了。

參考書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 羅伯特.彼得斯 (2013)。《研究所這條路》。吳煒聲。出版社:所以文化
    Robert L. Peters (April 11, 1997) Getting What You Came For: The Smart Student’s Guide to Earning a Master’s or Ph.D.
  2. The disposable academic (Dec 16th 2010) From the print edition: Christmas Specials

推薦閱讀:

文章難易度
活躍星系核_96
752 篇文章 ・ 120 位粉絲
活躍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us, AGN)是一類中央核區活動性很強的河外星系。這些星系比普通星系活躍,在從無線電波到伽瑪射線的全波段裡都發出很強的電磁輻射。 本帳號發表來自各方的投稿。附有資料出處的科學好文,都歡迎你來投稿喔。 Email: contact@pansci.asia

0

8
2

文字

分享

0
8
2
快!還要更快!讓國家級地震警報更好用的「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1/21 ・2584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本文由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 文/陳儀珈

從地震儀感應到地震的震動,到我們的手機響起國家級警報,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臺灣從 1991 年開始大量增建地震測站;1999 年臺灣爆發了 921 大地震,當時的地震速報系統約在震後 102 秒完成地震定位;2014 年正式對公眾推播強震即時警報;到了 2020 年 4 月,隨著技術不斷革新,當時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以下簡稱為地震中心)僅需 10 秒,就可以發出地震預警訊息!

然而,地震中心並未因此而自滿,而是持續擴建地震觀測網,開發新技術。近年來,地震中心執行前瞻基礎建設 2.0「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預計讓臺灣的地震預警系統邁入下一個新紀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連上網路吧!用建設與技術,換取獲得地震資料的時間

「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起源於「民生公共物聯網數據應用及產業開展計畫」,該計畫致力於跨部會、跨單位合作,由 11 個執行單位共同策畫,致力於優化我國環境與防災治理,並建置資料開放平台。

看到這裡,或許你還沒反應過來地震預警系統跟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有什麼關係,嘿嘿,那可大有關係啦!

當我們將各種實體物品透過網路連結起來,建立彼此與裝置的通訊後,成為了所謂的物聯網。在我國的地震預警系統中,即是透過將地震儀的資料即時傳輸到聯網系統,並進行運算,實現了對地震活動的即時監測和預警。

地震中心在臺灣架設了 700 多個強震監測站,但能夠和地震中心即時連線的,只有其中 500 個,藉由這項計畫,地震中心將致力增加可連線的強震監測站數量,並優化原有強震監測站的聯網品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地震中心的評估中,可以連線的強震監測站大約可在 113 年時,從原有的 500 個增加至 600 個,並且更新現有監測站的軟體與硬體設備,藉此提升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

由此可知,倘若地震儀沒有了聯網的功能,我們也形同完全失去了地震預警系統的一切。

把地震儀放到井下後,有什麼好處?

除了加強地震儀的聯網功能外,把地震儀「放到地下」,也是提升地震預警系統效能的關鍵做法。

為什麼要把地震儀放到地底下?用日常生活來比喻的話,就像是買屋子時,要選擇鬧中取靜的社區,才不會讓吵雜的環境影響自己在房間聆聽優美的音樂;看星星時,要選擇光害比較不嚴重的山區,才能看清楚一閃又一閃的美麗星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表有太多、太多的環境雜訊了,因此當地震儀被安裝在地表時,想要從混亂的「噪音」之中找出關鍵的地震波,就像是在搖滾演唱會裡聽電話一樣困難,無論是電腦或研究人員,都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才能判讀來自地震的波形。

這些環境雜訊都是從哪裡來的?基本上,只要是你想得到的人為震動,對地震儀來說,都有可能是「噪音」!

當地震儀靠近工地或馬路時,一輛輛大卡車框啷、框啷地經過測站,是噪音;大稻埕夏日節放起絢麗的煙火,隨著煙花在天空上一個一個的炸開,也是噪音;台北捷運行經軌道的摩擦與震動,那也是噪音;有好奇的路人經過測站,推了推踢了下測站時,那也是不可忽視的噪音。

因此,井下地震儀(Borehole seismometer)的主要目的,就是盡量讓地震儀「遠離塵囂」,記錄到更清楚、雜訊更少的地震波!​無論是微震、強震,還是來自遠方的地震,井下地震儀都能提供遠比地表地震儀更高品質的訊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於 2008 年展開建置井下地震儀觀測站的行動,根據不同測站底下的地質條件,​將井下地震儀放置在深達 30~500 公尺的乾井深處。​除了地震儀外,站房內也會備有資料收錄器、網路傳輸設備、不斷電設備與電池,讓測站可以儲存、傳送資料。

既然井下地震儀這麼強大,為什麼無法大規模建造測站呢?簡單來說,這一切可以歸咎於技術和成本問題。

安裝井下地震儀需要鑽井,然而鑽井的深度、難度均會提高時間、技術與金錢成本,因此,即使井下地震儀的訊號再好,若非有國家建設計畫的支援,也難以大量建置。

人口聚集,震災好嚴重?建立「客製化」的地震預警系統!

臺灣人口主要聚集於西半部,然而此區的震源深度較淺,再加上密集的人口與建築,容易造成相當重大的災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多都會區的建築老舊且密集,當屋齡超過 50 歲時,它很有可能是在沒有耐震規範的背景下建造而成的的,若是超過 25 年左右的房屋,也有可能不符合最新的耐震規範,並未具備現今標準下足夠的耐震能力。 

延伸閱讀:

在地震界有句名言「地震不會殺人,但建築物會」,因此,若建築物的結構不符合地震規範,地震發生時,在同一面積下越密集的老屋,有可能造成越多的傷亡。

因此,對於發生在都會區的直下型地震,預警時間的要求更高,需求也更迫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著手於人口密集之都會區開發「客製化」的強震預警系統,目標針對都會區直下型淺層地震,可以在「震後 7 秒內」發布地震警報,將地震預警盲區縮小為 25 公里。

111 年起,地震中心已先後完成大臺北地區、桃園市客製化作業模組,並開始上線測試,當前正致力於臺南市的模組,未來的目標為高雄市與臺中市。

永不停歇的防災宣導行動、地震預警技術研發

地震預警系統僅能在地震來臨時警示民眾避難,無法主動保護民眾的生命安全,若人民沒有搭配正確的防震防災觀念,即使地震警報再快,也無法達到有效的防災效果。

因此除了不斷革新地震預警系統的技術,地震中心也積極投入於地震的宣導活動和教育管道,經營 Facebook 粉絲專頁「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跨部會舉辦《地震島大冒險》特展、《震守家園 — 民生公共物聯網主題展》,讓民眾了解正確的避難行為與應變作為,充分發揮地震警報的效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雖然地震中心預計於 114 年將都會區的預警費時縮減為 7 秒,研發新技術的腳步不會停止;未來,他們將應用 AI 技術,持續強化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降低地震對臺灣人民的威脅程度,保障你我生命財產安全。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6 篇文章 ・ 300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1

5
1

文字

分享

1
5
1
社畜悲歌:「過勞死」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為工作而活》
八旗文化_96
・2021/12/12 ・2081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 作者 / 詹姆斯.舒茲曼(James Suzman)
  • 譯者 / 葉品岑

對懷抱滿腔熱血報導戰區生死的一小群報社特約記者與獨立記者而言,遭流彈擊中、被戴著巴拉克拉瓦頭套大吼大叫的人綁架,或是被炸得血肉模糊的風險,都是工作的一部分。至於那些致力於揭露(或掩埋)權勢者骯髒祕密的記者、直搗犯罪組織黑暗核心的記者,或是傳播意圖挑釁、擾亂和冒犯之觀點的記者,也都接受他們的工作可能使自己受到傷害。

但對多數人而言,新聞業應該是個安全的職業。舉例來說,記者不會預期在報導交通壅塞、金融市場起伏的過程中殉職,也不覺得評論最新技術裝置和時尚趨勢,或者記錄形塑市府微觀政治的沉悶鬥爭,會對自己造成生命威脅。

公告, 文章, 复制的复盖范围, 日常, 编辑, 社论, 新闻, 记者, 媒体, 中等的, 信息, 消息
每種工作都有各自的職業風險,一般而言,新聞業不被視為高風險行業。圖/Pixabay

不幸的是,發生在日本公共媒體 NHK 的記者佐戶未和身上的事和期待不符。佐戶負責地方政府線的新聞,二〇一三年七月二十四日在報導東京都選舉的工作中死亡。她的遺體被人發現時,手裡還握著手機。

醫生很快確定佐戶的死因為心臟衰竭。但經過日本厚生勞動省的調查後,官方將她的死因改為「過勞死」。在去世的前一個月,佐戶在正式紀錄中的加班時數為一百五十九小時。這令人筋疲力盡的工時,相當於連續四個星期的每個工作日都上了兩輪完整的八小時班。可想而知,非正式的加班時數大概還要更多。在佐戶去世後的幾週內,痛失愛女的父親查閱她的手機與電腦紀錄,計算她在去世前的一個月至少加班了二百零九小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佐戶未和猝死的那年,還有許多類似的死亡通報。日本厚生勞動省正式承認,有兩種類型的死亡為工作過度的直接後果。「過勞死」是指由於疲勞、睡眠不足、營養不良和缺乏運動引起的心臟疾病導致的,佐戶的情況就屬於這類。另一方面,「過勞自殺」是指員工因工作過度導致的精神壓力,選擇走上自殺一途。

同年年底,厚生勞動省證實,二〇一三年有一百九十人死於過勞死或過勞自殺,前者與後者的比例為二比一,這與前十年的年均數字大致相符。然而,日本厚生勞動省向來只在特殊情況下宣布某人的死因為過勞死或過勞自殺,也就是只在能夠毫無疑問地證明死者的加班時數已遠遠超過了合理限度,同時也沒有其他值得一提的致死因素(如嚴重高血壓),才會這麼做。

因此有些人認為,政府不願意承認問題的實際規模,譬如日本眾多反過勞死組織之一「過勞死辯護團全國連絡會議」的祕書長川人博就持此立場。他認為,過勞死的實際數字比政府願意承認的高出十倍。不意外的是,日本因過度工作導致嚴重精神失調或健康失調的人數,也被認為比官方實際承認的高出好幾十倍,而且因工作當下過於疲累造成職場意外事故的數字亦然。

人, 問題, 工作 的 免費圖庫相片
過勞現象發生時,政府當局時常用其他疾病因子作為推託之詞,實際過勞的案例應該遠高於帳面上的數字。圖/Pexels

一九六九年,日本某大報貨運部有一名二十九歲職員,在令人聞之心痛地超時加班後,於辦公桌前倒地身亡,成為官方承認的第一例過勞死。隨著越來越多的死亡案例被直接歸咎於過度工作,「過勞死」這個詞很快進到大眾詞彙,進而逐漸成為日本國內的重要話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日本,與工作相關的疾病的詞彙越來越多。在這越來越豐富的詞彙庫裡,最引人注目的一個是「經理病」,它被用來描述中階主管在面對職場升遷、辜負團隊期待、讓自己和家人蒙羞,乃至更糟糕的讓老闆失望、拖累公司等情況時,所感受到的巨大壓力。但經理病的問題只會影響白領階級,反觀過勞死則是無差別攻擊的殺手,無論是藍領勞工,還是經理、教師、醫療工作者、企業執行長,都同樣可能遭殃。

在東亞,過勞絕非僅見於日本一國的現象。在其他東亞國家,也有許多壓力過大的員工一邊在工作崗位匆忙吃午飯,一邊思忖過勞的潛在致命後果。每年平均比英國人或澳洲人多工作四百小時的南韓人,也採用日文單詞「過勞死」的韓文說法來描述同一個現象。

中國的情況也是如此。自一九七九年戒慎恐懼地擁抱「國家資本主義」以來,中國的經濟以驚人速度增長,大約每八年成長一倍。儘管科技發揮了重要作用,紀律嚴明且價格低廉的勞動力吸引全球企業的製造業務進駐中國,一直是中國經濟成長背後的動力,也將中國變成世上最大製造業生產國和出口國。但經濟成長帶來出人意料的後果,包括因工作過度而死亡的人數激增。二〇一六年,通常只在分享好消息時灌水的國家官媒中央電視臺宣布,每年有超過五十萬的中國公民死於過勞。

——本文摘自《為工作而活》/ 詹姆斯.舒茲曼,2021 年 11 月,八旗文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有討論 1
八旗文化_96
34 篇文章 ・ 18 位粉絲
外部視野,在地思索, 在分眾人文領域,和你一起定義、詮釋和對話。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研究所這條路,我還沒走完
活躍星系核_96
・2014/01/12 ・1524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540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9789868819375_bc文 / Ng-san

當政府官員為了因應人才缺口而堆出讓碩博士學位通貨膨脹的高等教育政策時,難道他們都不怕被草人插針嗎?取得碩博士學位的過程可能累積多深的怨念?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這是第一次看書愈看愈害怕,明明就不是恐怖小說啊!事實的真相卻遠比虛構的故事可怕,而更令人恐懼的是正置身其中!?《研究所這條路》尚未讀完,想逃跑的念頭就蠢蠢欲動。

這並非第一次萌生退意。碩班之初,意外讀了《 The disposable academic 》、〈Why doing a PhD is often a waste of time?〉之後情緒複雜,究竟要不要繼續念博班?實在是左右為難。博士學位是學術研究的基本配備,但是每年有上百所知名學府授予數以千計的畢業生博士資格。目前美國每年博士產量已達六千四百餘人。因應高等教育之需求,在 1998 年到 2006 年之間 OECD 的國家,博士生產量增加了40%,即使面臨少子化的日本也有增加。[2] 除了因為高等教育與研究的實質需求外,大量產出博士的另一個理由:博士生是具備高度的動機、廉價且可拋棄的優質勞動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綜合經濟學人的報導,博士生 ( 包含博後研究員 )的存在有助於大學的學術研究發展,但是大學卻不見得對其生涯規劃正面的幫助。

從現實的角度切入,每個人對學位都有不同的期望,就業卻是大多數人最大的考量。每個職位所要求的學經歷不盡相同,大學學歷通貨膨脹的時代,名校的碩博士學 位顯然有加分的效果,但是付出的時間與精力與回饋相比卻不見得划算。( 研究工作辛苦無聊,沒有熱情或誘因難以維持。誰願意連續兩年都在討論粒子在亂流下的漂移狀況? ) 除了學歷,在就業市場經歷也是一大利基 ( 就像碩博士也要發表論文以累積點數 ) ;在資訊不對稱下,僱主對求職者的要求是否有跨大的情形也不得而知。明明是制式化的工作,卻要求面試者應具備研發職的大腦。何況就業就是開始回收教育成本 了。從眾是件省力的事,但是盲從就可以稱上是愚蠢了。既然如此,為何繼續攻讀碩博士學位呢?對我而言,一來未能戒斷學術的癮;另一方面,即使學術工作的就業市場不甚樂觀,但是最差的情況就是現況。如果未來真的找不到學術或研發的職務,最差的選擇就是當 22K 的工程師罷了。

《研究所這條路》花許多篇幅討論如何選擇學校和論文指導教授。書中的範例的結論是,好的學校和論文指導老師雖然不會帶學生上天堂,但是在辛苦且漫長的研究過程中,日子會好過一些。對我而言,博班學校和指導老師都是既定的事實。而碩班老師的照顧對比流傳於學校的各式傳說,不得不承認自己的幸運。

大概《研究所這條路》的作者是美國人而且留在美國本土就讀研究所,所以對留學生所感受到的文化衝擊感受較難以體會且著墨不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就研究生而言,時間管理和自我監督的機制並不會因為國情不同而有太大差異。對研究生來說,唯一不變的是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工作以取得學位。留學生活有別於觀光旅遊,當兩個不同的文化開始接觸時,留學生難以置身事外,衝突和調適就變得在所難免。

有別於其他國家,日本的大學院(研究所)的在櫻花飛舞的四月開學。此外,尋找指導教授以前,學生得將履歷送到各系所,然後由系所指派一位指導老師給學生。而被拒絕也不是一個人的決定,再投履歷到該系所其他老師的信箱,可想而知,也難有回音。

日本人很有禮貌,重視過程,但訊息傳達的方式卻很隱晦。如何面對大喇喇的外國留學生,與學習聽傾細膩的日本老師,這也許就是我和未來老闆都需要修煉之處了。

參考書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 羅伯特.彼得斯 (2013)。《研究所這條路》。吳煒聲。出版社:所以文化
    Robert L. Peters (April 11, 1997) Getting What You Came For: The Smart Student’s Guide to Earning a Master’s or Ph.D.
  2. The disposable academic (Dec 16th 2010) From the print edition: Christmas Specials

推薦閱讀:

文章難易度
活躍星系核_96
752 篇文章 ・ 120 位粉絲
活躍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us, AGN)是一類中央核區活動性很強的河外星系。這些星系比普通星系活躍,在從無線電波到伽瑪射線的全波段裡都發出很強的電磁輻射。 本帳號發表來自各方的投稿。附有資料出處的科學好文,都歡迎你來投稿喔。 Email: contact@pansci.asia

2

22
2

文字

分享

2
22
2
被大量引用的少數精英——我的引用數只有六百,他起碼有一萬以上!
寒波_96
・2021/03/26 ・1760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564 ・九年級

現代的科學研究不能自己關起門來,要把結果寫成論文發表;而公開發表的論文,可以再被引用。發表與引用,構成現代科學體系的基礎。

同樣研究科學,不同科學家被引用的數量卻明顯不同,但是具體狀況不容易釐清。一項研究指出,被引用數最多的前 1% 科學家,占總引用數的比例,高達 21%。

前 1% 科學家占總引用數的比例,逐年增加。圖/取自 [參考資料1]

論文被引用數,前 1% 精英占 21%

如今每年新發表的論文超過一千萬篇,分析發表與引用行為很不容易。這項研究由科睿唯安 (Clarivate) 公司的資料庫「Web of Science」(簡稱 WoS)取材,分析從公元 2000 年開始到 2015 年,約 400 萬位作者的 2600 萬篇論文,探討引用狀況。

最近幾年新發表的論文,由於累積時間太短,不適合和 10 年前發表的論文相比,因此被比較的年份只到 2015 年為止。考量到資料可靠度,只有發表過 5 篇以上論文的作者,才被納入分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有作者的前 1% 可謂「精英」。分析結果是,

2000 年那時,精英占所有引用的比例為 14%,接著逐漸上升,到 2015 年時提高為 21%。

上升的趨勢在 2010 年之後大幅提升,也就是說少數精英,獲得更高比例的引用。依照不同領域拆開分析,導致明顯增加的似乎只限於物理和天文,扣掉這兩個領域,其他領域算是緩緩提高。

物理和天文精英,從十年前開始存在感大幅增加。有個可能原因是,那時候起有些大規模合作計畫的論文發表,像是大型強子對撞機。這類論文發表後被極大量引用,也讓參與計畫的論文作者們存在感大增。

左圖為物理、天文領域,在 2010 年呈現大幅增加的趨勢;右圖沒有物理、天文領域,趨勢緩緩上升。圖/取自 [參考資料1]

由一系列分析推論,15 年來科學界整體合作的程度持續增加,少數精英被引用的比例也持續提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被引用的前 1% 精英,多數任職於美國和英國的名牌單位,例如美國的哈佛大學、史丹佛大學;但是和 15 年前相比,美、英微幅下跌。相對地,西歐和澳洲增加較多,如荷蘭的萊登大學、澳洲的墨爾本大學。

值得注意「學術財富」不均的影響

有件事值得注意。這項研究只考慮發表超過 5 篇論文的作者,也就是說,只有 1 到 4 篇論文,博士畢業後便離開學術界,投入智庫、政府單位、產業界等其他行業的研究者會被忽略

目前學術發表體系中,上述人士應該也有不少貢獻;具體而言,WoS 資料庫中高達 70% 作者的發表數未滿 5 篇,所以被這回的研究排除。很多人各自發表少數論文,忽略他們,會使得引用看起來更加集中在,極少數精英中的精英。

只有發表 1 到 4 篇論文,博士畢業後便離開學術界的研究者會被忽略。GIF/GIPHY

一個社會的大部分財富,集中在少數人身上是正常的,但是如果集中的趨勢大幅增加,加深貧富差距,往往會衍生出一些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論文的被引用數,可謂科學家創造的「學術財富」,學術財富集中於少數人的趨勢不斷增加之下,會對科學研究造成危害嗎?

不知道。根據已知資訊,少數人不成比例地獲得大量引用,而且持續增加,是確定的事實。此一趨勢將帶來哪些負面、正面結果,或是沒什麼影響,將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1. Global citation inequality is on the rise
  2. ‘Elite’ researchers dominate citation space

本文亦刊載於作者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匠》暨其 facebook 同名專頁

所有討論 2
寒波_96
193 篇文章 ・ 1007 位粉絲
生命科學碩士、文學與電影愛好者、戳樂黨員,主要興趣為演化,希望把好東西介紹給大家。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同名粉絲團《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