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張之傑
五月二十四日,約清晨七時許停靠馬爾他首府法勒他,從舷窗向外望,街市城堡就在眼前。這不是個不起眼的小城啊!
談起馬爾他,就不能不談成立於十字軍東征期間的聖若望(約翰)騎士團。十字軍一度收復聖地耶路撒冷,聖若望騎士團於此時由八個國家的貴公子組成,其任務是保護由海路前往聖地朝聖者的安全。耶路撒冷失守後,騎士團移至愛琴海的羅得島。
西元一五二三年,聖若望騎士團從羅得島移往馬爾他,故又稱馬爾他騎士團。一五三○年,西班牙以每年一隻獵鷹的象徵性代價,將馬爾他租借給騎士團。一五六五年,騎士團擊退鄂圖曼土耳其,阻止其向西歐拓展,成為歷史上的重大事件。當時騎士團的將領叫作法勒他(Jean Parisot de Valette),這是首府法勒他城市名的由來。
西元一七九八年,拿破崙占領馬爾他,逐出騎士團。騎士團成為總部設在羅馬的特殊政治實體。一八○○年,英國占領馬爾他,一八一四年成為英國的殖民地。一九六四年獨立,奉英國女王為元首,成為大英國協一員。一九七四年,脫離大英國協,成為共和國,並成為永久中立國。馬爾他沒有軍隊,只有兩千名雇傭的警察。
雖然政治上歷經更迭,如今法勒他仍有騎士團的機構,飄揚著騎士團的旗幟。不過騎士團已成為以醫療救助為主的團體。騎士團和各國上層的深厚關係,以及所繼承的財產和投資的生息,加上與教廷的特殊關係,使得騎士團成為一個極具影響力的非政府組織(NGO)。
話題回到十六世紀。一五六五年鄂圖曼土耳其入侵,鏖戰四個月,原有市鎮已毀損不堪,教皇派出曾為米開朗基羅助手的御用建築師拉帕勒里(Francesco Laparelli),為馬爾他設計防禦性城堡。這位建築師到了馬爾他,找到一位當地建築師卡薩爾(Girolamo Cassar)作助手,師徒二人共同締造了法勒他的規模。
法勒他有什麼特點?為什麼整座城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文化遺產?除了建於十六世紀的城堡和古建築,大概還和他的格局有關。一言以蔽之,法勒他是座小城,但氣勢上卻像座大城。放眼全世界,恐怕沒有一個萬把人的小城,具有如此的大氣和貴氣。騎士團的特殊背景,造就了法勒他的 unique!
法勒他位於馬爾他北岸的一個小半島上。我們先到馬爾他南岸參觀海岸景觀藍洞(Blue Grotto),和世界文化遺產史前巨石文明哈扎伊姆(Hagar Qim)神殿。九點十五分到達海岸,從一處觀景台俯瞰,只見水色澄碧,海蝕洞及其附近水色透明,淺水處的礁石有如點點珠翠。
在觀景台停留十五分鐘,就前往附近的哈扎伊姆神殿。一九九二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哈札伊姆神殿與島上另四處巨石文化遺蹟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我們先進入簡報室觀看七分鐘 3D 視頻,說明巨石可能是怎麼搭建的,以及可能的功能等等。看完視頻,就進入神殿參觀。神殿有四座,多已損毀、坍塌,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即主殿,用帳篷蓋住,以免風雨侵蝕。
我們在神殿停留一個小時。哈扎伊姆神殿由主殿和一旁的三所附屬巨石建築構成。主殿建於西元前三六○○年至三二○○年,較英國巨石陣早,也較最古老的金字塔早,是世間現存最古老的巨石文化遺址。神殿的巨石最重的超過二十公噸,高逾六公尺。有組織的社會,才能以巨石建造神殿,可見當時已有相當健全的社會組織。我在很年輕時就知道馬爾他的史前巨石文明遺跡,沒想到親眼看到了、親手摸到了。
世界各地的巨石文化通常和太陽崇拜有關,亦即具有宗教意義,也有天文觀測意義。其實兩者相輔相成,宗教儀式得配合季節變化啊。以最為人知、最多人研究的英格蘭南部薩爾斯平原的巨石陣來說,它既是宗教儀式場所,也是座古天文台,用來觀測天象和曆法。
哈札伊姆神殿是座有門、有窗、有牆的神殿,並非像英國巨石陣般,僅僅是由巨石柱撐起的環狀結構。它可能以作為宗教用途為主,天文觀測為次。它的正面,有三重石撐起的門,進入後,還有幾座門,和若干大小不一的空間。其中一處是個近乎圓形的小空間,靠近巨石牆的底部處有個小圓洞,對面有幾塊立石,據說是用來觀測夏至的。
當夏季某日清晨,陽光從圓洞直射對面的立石時,就表示這天是夏至。我們參觀時有一束陽光從圓洞斜著射入,這時已是十時許,且並非夏至,陽光並未投影在立石上。先民為什麼那麼重視測定夏至(或冬至)?兩個夏至(或冬至)之間,就是一個回歸年,也就是三百六十五天,這是曆法的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