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父母壓力大對孩子肥胖的影響

營養共筆
・2012/10/25 ・1013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值 474 ・五年級

在美國每三個孩子當中就有一個體重過重或肥胖,新的研究發現父母親壓力過大也許是如此高比例的推手之一。

研究報告指出,壓力越大的父母,他們的孩子越容易體重過重或肥胖。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關聯存在呢? 首先,壓力過大的父母與照顧者經常以速食來解決他們自己與家人們的一餐,而且他們的飲食通常沒什麼規劃,總是隨便吃吃。

在這個新研究裡頭,以問卷調查兩千多位父母與照顧者與其 13 ~ 17 歲的孩子。研究者們以父母親回答自身生活壓力來評估他們的壓力指數。

壓力大的父母親與肥胖兒童的關聯在哪?

研究中有些家庭中孩子們的體重相當容易受到父母壓力的影響。這些高風險的人群包含有:

  • 黑/西班牙裔兒童
  • 單親家庭的兒童
  • 家庭經濟壓力繁重的兒童

Eleanor Mackey 博士是國家兒童醫學中心(Children’s National Medical Center)的兒童心理醫生,她說:「我們確實在臨床上看到這樣的情形。通常處在壓力下的父母比較難提供給孩子健康的選擇。白天要拼命工作,回家後又要弄一桌兼顧營養的菜餚,這不僅是個大工程,而且可能還很花錢。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適當得資源,要養育健康的孩子可能會有點困難。」

新鮮的食物通常比較貴,而低鹽冷凍或是罐頭蔬菜則是比較不昂貴的替代選擇。Mackey 博士表示父母親也能花些時間紓解壓力,這對每個人都會有好處。

北岸-長島猶太裔醫療系統(North Shore-Long Island Jewish Health System,North Shore-LIJ)Nancy Copperman 營養師:「這不僅只是缺乏運動的問題,吃錯食物也會造成肥胖。當我們與家人們談論肥胖這個話題的時候,我們通常不會想到其他的生活方式或是社交因子會是個問題。」

此新研究告我們應該考慮其他因素,像是「壓力」。這個研究點出有些家庭的肥胖風險也許是來自於壓力。我們必須注意單親父母並瞭解他們是處在較高風險的情況底下,並教他們如何以健康方法處理壓力。此外,我們也能教育他們讓全家吃得健康的飲食計畫。

如果每一個人都吃得比較健康,那麼父母們或許會覺得自己做得不錯,並因此降低他們的壓力。

關於本文

  • 文章來源:WebMD
  • 文章標題:Stress in Parents Linked to Obesity in Kids
  • 文獻與人物:
    Parks, E.P. Pediatrics, October 2012.
    Nancy Copperman, RD, director, public health initiatives, North Shore-LIJ Health System, Great Neck, N.Y.
    Eleanor Mackey, PhD, child psychologist, Children’s National Medical Center in Washington, D.C.
  • 整理編譯:Sidney

轉載自 營養共筆

營養共筆出書了!《營養的迷思:美麗、瘦身和養生的66個健康主義》作者的一些心裡話

文章難易度
營養共筆
86 篇文章 ・ 3 位粉絲
應該是有幾個營養師一起寫的共筆,內容與健康議題有關。可能是新知分享、經驗分享或是有的沒的同學們~如果對寫這個共筆有興趣的話,歡迎一起豐富它的內容喔。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兒童中樞性早熟恐影響成年身高,了解發生原因、及早改善治療
careonline_96
・2023/07/11 ・1878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醫師,我女兒來月經了!」王媽媽牽著小女孩進到診間,一臉驚慌地說。

「現在幾年級?」醫師問。

「小學二年級。」

性早熟可能影響成年身高,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部部長蘇本華醫師指出,對於小學二年級就來月經的女孩,如果不治療的話,成年身高可能只有 130 幾公分,與台灣一般成年女性的身高落差達 20 公分,對於社交、自尊都有非常大的負面影響。

因為年紀很小就來月經,小女孩不知道該怎麼處理,會非常緊張、非常害怕。那位小女孩還以為得了不治之症,哭了好久。蘇本華醫師說,對於兒童性早熟,照顧者務必提高警覺,並向兒童內分泌科醫師諮詢,才能正確診斷、及早治療。

性早熟可能使骨齡超前,影響成年身高

一般而言,女孩子的青春期大概是從 10 歲開始,到了 12 歲、13 歲出現月經;男孩子的大概是從 11 歲半開始發育。蘇本華醫師說,如果女生在 8 歲以前有性徵發育,男生在 9 歲以前有性徵發育,就算性早熟。性早熟會影響成年身高與日後的內分泌。

女孩子的性徵會有乳房發育、胸部隆起,可能是單側或雙側;男孩子的性徵包括陰莖變長、睪丸變大、陰囊顏色變深等。蘇本華醫師說,女孩子的性徵較明顯,較容易被發現,通常會較早就醫檢查。

性早熟可分成「中樞性早熟」、「周邊性早熟」。蘇本華醫師解釋,中樞性早熟與下視丘、腦下垂體的分泌有關,可能受到遺傳、肥胖、環境荷爾蒙等因素的影響;周邊性早熟可能與卵巢腫瘤、睪丸腫瘤、腎上腺腫瘤有關。

兒童內分泌科醫師會判斷患者屬於中樞性早熟或周邊性早熟,然後利用 X 光片評估骨齡,再擬定後續的治療計畫。

中樞性早熟的標準治療是採用針劑注射,把體內的性荷爾蒙濃度降下來。傳統的劑型是一個月施打一次。蘇本華醫師說,目前有三個月施打一次的劑型,能夠減少打針次數,使用較細的針頭亦有助於減少疼痛,降低小朋友接受治療的心理壓力,提升治療順從度。

中樞性早熟的治療會持續 2 年到 4 年不等,兒童內分泌科醫師會依照患者的年紀、骨齡、身高、荷爾蒙狀態等綜合評估判斷,決定治療持續的時間。

「曾經有位小女孩,4 歲就開始胸部發育,骨齡進展非常快,超前原本的年齡大概有 4 年以上,也就是骨齡已經達到 8 歲以上,估計成年身高可能只有 130 公分。」蘇本華醫師回憶,「經過治療後,小女孩的身高順利長到 160 公分,是很成功的案例。若能早一點發現性早熟,跟小兒內分泌專科醫師好好討論,認真看待,耐心做治療,就能得到很好的結果。」

接受治療後,小朋友的性早熟能夠得到舒緩。蘇本華醫師說,很多家長會關心藥物治療是否會影響未來的生育能力,這部分在國際上已經有很多研究,報告顯示,接受治療的孩童其生育能力與一般族群沒有差異。

貼心小提醒

「部分家長也有個迷思,認為小孩發育順其自然就好。」蘇本華醫師提醒,「其實,出現性早熟,就不是自然的狀況。一定要先了解發生性早熟的原因,並由小兒內分泌專科醫師評估是否有改善的空間。」

如果懷疑性早熟與肥胖、環境荷爾蒙有關,可以嘗試調整,並密切追蹤。蘇本華醫師說,若性早熟持續進展,且對成年身高影響較大,便可考慮藉由藥物治療,幫助小孩子調整回自然的生長發育,才是比較理想的方式。

很多人會誤以為,女生月經來潮後或男生變聲後才開始長高,都是錯誤的觀念。蘇本華醫師說,照顧者要了解正常的發育,女孩子大概是從 10 歲開始,男孩子大概是從 11 歲半開始,會出現乳房發育、睪丸變大、陰莖變長等性徵。如果發現孩子提早出現性徵,請及早至小兒內分泌科就診,與醫師詳細討論,採取合適的對策。

careonline_96
422 篇文章 ・ 265 位粉絲
台灣最大醫療入口網站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過重、過輕都會影響身體——健康減重、增肌減脂好處多!
careonline_96
・2023/02/21 ・1809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體重過輕可能造成哪些問題

以目前的標準,會建議 BMI 控制在 18.5 至 24。當體重過輕的時候,基本上身體裡面的一些營養素,就會開始吸收不夠。吃得不夠,就很容易造成一些貧血的問題;刻意不吃的時候,吸收也會變差,間接引起營養不良的問題,很常會開始這裡不舒服、那裡不舒服,甚至像是突然間暈厥,就是極度的營養不良;再來是我們在給予自己這麼大壓力的時候,刻意去減重的情況下,會引起一些生理跟心理的問題。

當過輕時,很常會肌肉不足,之後骨質流失開始加快;很常聽到 20 幾歲的人跌倒之後就骨折,其實就是骨質疏鬆,可是並不知道,因為我們還很年輕。

如何健康減重

目標要設實際一點,而且是可以達到的一些目標。比如可以設定一個禮拜內,要讓體重下降的正常合理範圍是 0.5 公斤,也就是一個月減重不應該超過 2 公斤;以這個為目標去設定一天可以攝取的熱量,很多人都會建議女生吃 1200 大卡至 1500 大卡,男生吃 1500 大卡至 1800 大卡,如果有在運動可以設更高一點。

很簡單地去想要吃得健康一點,巨量的營養包含醣質、蛋白質,還有脂質,就盡量吃原型的食物,去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在過程當中吃足夠的纖維質,比如像蔬菜,最後再去吃澱粉。

增肌減脂有哪些好處

如果有在進行減脂的過程去抽血,就會發現其實我們的 LDL 會下降、HDL 會上升,三酸甘油脂也會下降,其實這就是反應了一個很健康的生活型態。

增肌有非常多的好處,而且是很生活化的好處。比如像老人家要去上廁所,很多時候意外都是發生在廁所;因為蹲下去、坐在馬桶上面之後,要起來時沒有力氣、平衡感又不好的情況下,就會很容易跌倒,發生很多不幸的一些意外。

我們的肌肉量會影響到肌力和肌耐力,就會間接影響到有沒有辦法去執行日常生活中需要做的事情。

減重過程中的飲食要如何安排

一個大原則是每一餐吃拳頭大的澱粉,不管是白飯、糙米飯,還是地瓜,吃一份的澱粉,就要吃兩份的蔬菜,盡量吃到兩份的蛋白質;以這種攝取方法,其實都可以吃得非常飽,而且非常滿足,身體就會得到它所需要的巨量及微量營養素。

我自己很推崇的地中海型飲食,它不單單是一個飲食法,它是一個生活的模式。建議你吃很健康的食物,多吃海鮮、少吃一些飽合脂肪酸的東西,像紅肉;盡量吃乾淨,調味的部分就是避開重油、重鹽。

鼓勵多去跟人互動、多去戶外活動,基本上我們要先回到原點,肥胖本身是一個慢性生活型態的結果,所以要正視問題,先認識自己的身體,是在哪一個環節慢慢出錯,然後去做修正;什麼飲食法適合自己?這需要一段時間去探索、去調適,我相信沒有一個絕對對的飲食法,也沒有一個飲食法是適合全部人。

除了體重之外,還需要注意哪些指標

除了體重、BMI 以外,我們會去量腰圍,男性腰圍盡量要小於 90 公分,女性腰圍小於 80 公分。腰圍反應著你的中段有沒有囤積很大量的脂肪;當身體的中段在囤積脂肪的時候,就代表比較容易會產生一些代謝症候群。

其實最好的量測方法是一面鏡子,當在認真地減重或者增肌時,身體一定會反映出來;身體是非常誠實,體態在改變、線條在改變一定看的出來。不要被數字綁架,其實我們在運動也好、減重也好,我們就是希望可以活得健康,可以不要年紀大的時候臥床。

最大的目標就是要活得好,不要在為了活得好的過程當中,去做傷害自己身體的事情,這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careonline_96
422 篇文章 ・ 265 位粉絲
台灣最大醫療入口網站

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肥胖是生活型態疾病,管理體重從改善習慣開始!
careonline_96
・2023/02/14 ・1995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肥胖可能造成哪些問題

從大家比較熟悉的心血管疾病,比如高血壓、糖尿病,都跟肥胖有關係;還有一些癌症,比如大腸癌跟乳癌,如果是肥胖者,罹癌風險會比較高。

可能也有一些肌肉骨骼關節的疾病,比如說退化性關節炎,肥胖者也比較容易受到這個困擾;另外還有像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也會讓肥胖者跟他的枕邊人,可能都會覺得不勝其擾。

肥胖的成因

包含一些生理上的問題,像是內分泌系統,比如腎上腺或者是甲狀腺功能失衡,這都有可能會影響到個案的新陳代謝,導致熱量累積造成肥胖。另外有些人可能是基因遺傳,家族性的肥胖,體脂肪比例可能都超高,非常難纏。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WHO 已經將肥胖定義成生活型態疾病 lifestyle disease 之一,可以想見其實很多肥胖的朋友,都還是跟最根本生活型態有關係。可能來自他的飲食習慣、運動習慣,又或者是他的作息比較混亂,這些可能都是肥胖背後的原因;而且必須要強調的是,有可能在單一一名肥胖的個案身上,我們往往可以找到不只一個造成肥胖的原因,這些都值得抽絲剝繭去細究。

進行體重管理時,生活型態該如何調整

最直接跟肥胖相關的,一定還是不脫飲食跟運動,因為這兩個習慣,會跟熱量以及脂肪的累積最直接相關。作息、睡眠,比如睡眠時數不足,又或者是睡眠品質很差,也會影響我們體內賀爾蒙的變化,導致很難變瘦。

在這邊要強調的是,一旦我們決定要開始進行體重管理,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建立正確的心態,既然已經有發現自己體重的問題,而且有想要做一點改變,應該要有一個大破大立,跨出舒適圈的精神,正視、檢視自己生活上習慣需要調整的地方。

在做體重管理、生活型態調整的時候,其實醫療團隊也有一定的角色。陪伴個案走一段路,協助他檢視自己生活中可能的一些限制、給他建議,並且在他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出手幫助,讓整個體重管理的過程,可以走的更穩定、更長遠,也更順暢。

何時會使用藥物介入

生活型態、生活習慣的調整是最重要的基礎,但有時候也會需要藥物來補足臨門一腳;尤其是在與個案討論之後,發現他的生活上能夠做的改變與調整,已經來到瓶頸,有一個限制,這時候藥物的角色就浮現上來,有可能是短暫使用,讓個案有信心再繼續走下去,也有可能是就讓他突破一個臨界點,到他從來沒有達到過的體重,讓他可以更有自信心地走下去。

臨床實務上,其實也有可能出現這樣的時機,在與個案很充分討論關於藥物的優缺點以及一些限制,比如用了一段時間之後,可能效果不彰,確定個案都了解這些條件之後,在一開始就用藥物與生活型態調整,雙軌並進。

幫助體重管理的藥物有哪些

以目前台灣的現況,有一個已經上市 20 多年歷史的口服藥,它的機轉叫做胰脂酶抑制劑;這樣的藥物,胰脂酶本來就存在於我們人體體內,會幫助我們去分解吃進去的食物、油脂,讓它變成人體比較好吸收的脂肪顆粒。

這個藥物的作用就是抑制胰脂酶,讓它不要發揮正常效用,以至於我們飲食當中攝取的油脂,就沒有辦法正常的分解,正常的被吸收,就可以隨著腸胃道排除。但也有一些副作用,比如排便的次數會增加,而且排的會是油便,可能會造成一些腹部不適,或者是生活上的一些困擾。

另一種藥物則是腸泌素促效劑,腸泌素其實也是人體本來就自然存在的一種腸道賀爾蒙,它的效用就很多才多藝,包括從腸道,從內分泌系統,甚至中樞神經系統,它都會有所作用。

  • 腸泌素能提供的幫助

腸泌素本來就存在於人體的腸道裡面,其作用可以影響我們的胰臟,去促進胰島素的分泌來調控血糖。

它還可以抑制胃的排空,增加飽足感,就比較不會覺得肚子餓,想要找東西吃;還可以影響大腦裡的飽覺中樞,直接從源頭去調控我們對於飢餓以及飽足感覺的臨界值。這樣的藥物對於一些自認為胃口很好,很難以控制食慾、食量的朋友們來說,有可能就是一個福祉。

careonline_96
422 篇文章 ・ 265 位粉絲
台灣最大醫療入口網站